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诗句有哪些)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诗句有哪些?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诗句有:1、《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诗句有哪些)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诗句有哪些?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诗句有:

1、《望庐山瀑布》

唐代 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 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3、《山居秋暝》

唐代 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www.souquanme.com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  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搜趣网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5、《入若耶溪》

南北朝  王籍

原文: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nb//www.souquanme.comsp;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搜趣网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qAlDK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山居秋暝中有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扩展资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绝句中动态和静态景物有哪些

《绝句》中描写的动态景物有黄鹂和白鹭,静态景物有翠柳、青天、西岭雪来景和停泊的船。《绝句》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中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前两句中的“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第一句中的“鸣”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鹂描写得更加生动活泼,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三句描写的是诗人凭窗远眺时看见的景色,“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末句中的“泊”字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

迟日江山丽的这首绝句中动态和静态的景物有哪些?

动态是燕子 飞在空中

静态是鸳鸯 睡卧沙滩

绝句二首    唐代: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扩展资料:

《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物诗,第一首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第二首则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上涂了一层羁旅异乡的愁思和伤感,春色和乡思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韵味。这两首诗极生动地、自然地描绘出充满生机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

白天时间延长了,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美丽, 春风带来了陈陈醉人的花草的香气。 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 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原文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扩展资料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