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立决的前一句是什么(弃我去者 杀无赦 乱我心者 斩立决 出自哪里)

纪晓岚改写的凉州词是什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故事说的是,乾隆年间,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一日早朝罢,......

斩立决的前一句是什么(弃我去者 杀无赦 乱我心者 斩立决 出自哪里)

纪晓岚改写的凉州词是什么?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故事说的是,乾隆年间,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一日早朝罢,乾隆单留纪晓岚说话,君臣谈古论今,不亦悦乎.谈到浓情处,纪大学士忘了君臣关系,竟批评起乾隆和他爷爷康熙来,说他们满人并不懂中原文化的精髓.乾隆龙颜大怒,随手将手中折扇掷于殿下,说:你纪大学士怕是不得了哒,绊哒脑壳!朕命你就在朕的扇子上题唐诗一首,明朝交来! 说完,拂袖而去.
这纪老爷子几十年伴随在乾隆身旁,深得乾隆赏识.这回却也吓得颤颤兢兢,他心里清楚,乾隆酷爱写诗,对唐诗由为推崇,也颇有研究.自己一时言语不逊,冲撞了龙颜,这可如何是好?翻来覆去一夜不曾合眼.
不觉早朝鼓响,纪大学士连忙展开折扇,急急忙忙写下唐诗一首,赶紧出门上朝.公议已毕,乾隆曰:"纪大烟袋,朕昨日命你题写唐诗一首,可曾写好?"纪晓岚赶紧出班,三跪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老臣奉圣命,书好在此,请圣上御揽".一旁乐坏了和绅,三步两步抢过折扇送与乾隆.乾隆展扇一看,龙眼园睁,龙眉倒竖,大喝到:"好你个纪晓岚!昨天口出狂言,说朕不懂中原文化;今日竟敢如此戏弄于朕!敢将朕视作三岁小儿么?左右,拿出去,砍了!"
这一下,别说纪大学士吓得屁滚尿流,就连和绅也唬得三魂出壳.忙率一班大臣跪下求情.乾隆见此情形,复将折扇掷下,怒曰:"他纪大学士斥我不懂中原文化.朕命他题写唐诗一首与朕学习把玩,众爱卿看看,有如此戏君的么?今日他纪大学士说得过去朕便饶他不死,说不过去,斩立决!"
说时迟,那时快,这和绅早就将折扇打开看了.列位看官,这和大人并非电视剧说的那样阿弥陀佛,其实乃一饱学之士.他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几步缯到纪晓岚跟前:"哎哟喂,我说老纪啊,你你你今儿个怎么啦?这回我看你是完了完了,我也没法在主子那里替你求情了.你你你你有什么要交代的赶紧说吧,啊?"
话说回来,这纪老爷子毕竟也是个老狐狸,吓过之后,他心里怎么也不相信乾隆会为这事杀他.如此一想反而镇静下来.接过扇子一看,哎呀,这倒真是我老纪的不是了!这这这...哦,有了!于是,纪老爷子爬起来,从从容容给乾隆爷说了几句话.只这几句话,说得乾隆爷笑逐言开,说得群臣哈哈大笑,更把个和绅和大人乐得前仰后合,真真是"铁齿铜牙纪晓岚&quHfqKEot;!
列位看官,你道为何如此?到底怎么一回事?且听小子细细说来:
原来老纪昨日上朝冲撞了乾隆爷,回得家来,心里慌慌张张,一夜不曾合眼.不觉天又微明,朝鼓声声催人急.纪晓岚忽然想起题诗一事,急急忙忙,取过乾隆爷的御扇,信手写下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纪老爷子也是合当有事.情急之中居然把该词首句最末一个"间"字丢了.当今圣上岂有不知律诗为七字一句的道理?怨不得乾隆爷如此龙颜震怒!心下略一踌躇,有了,老朽也只能如此这般了.当即从地上爬起来,对着乾隆深鞠一躬,道:"启奏圣上,老臣哪里敢戏弄君王?我这里写的是一爿词,并不是诗,待老臣诵读于圣上便知".于是,这纪老爷子把他那大烟锅一横,有板有眼的朗声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诵完,对着乾隆又是深深一揖:请万岁爷赐臣斩立决!
满朝文武包括乾隆爷,早就被纪晓岚那挤眉弄眼的滑稽样逗得忍俊不住,乐不可支了,也从心里佩服纪大烟袋的善辩,哪里还有什么斩立决啊!
列位,小子今日在这块群贤毕至的地方卖弄一回文字游戏,意在大家开心,见笑了!
话又说回来,中国文字的机巧无穷,实在是精深学问,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丢掉这个间字,按纪老爷子这个读法,不仅步原韵,原声,其意境丝毫不比原诗差,诵读起来,其抑扬顿挫,更觉比原诗朗朗上口.列位以为如何?

刑不上大夫,恨不急祖坟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刑不上大夫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2其实上下就是加减。“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所以这是表示刑法的公平的话语。                                                                                                    

古代大夫犯了法可以跟平民不一样的待遇比如平民必须五花大绑而大夫就不用了平民死刑的时候一般要到什么菜市口而为了保留大夫的颜面他们就不用了。他们犯罪也要被罚只是轻些。

“临迟处死”与“斩立决”有什么区别?

立决是立即执行的意思,分为斩立决和绞立决。对于尚有疑问或是有矜免情节的案件,则判处监候,称为“斩监候”或“绞监候”,被判“斩监候”或“绞监候”的案犯,不在当年处决,而是暂时监禁,留待来年秋审可朝审再作判决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凌迟”主要是针对犯了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也就是说,“凌迟”主要是用来处死危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的。“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让那些声称“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的好汉,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据民间传言,“凌迟”处死时,刽子手先在犯人前大肌上割一块肉抛上天,这叫“祭天肉”;第二刀叫“遮眼罩”,刽子手把犯人头上的肉皮割开,耷拉下来遮住眼睛,避免犯人与刽子手四目相对,防止犯人在极其痛苦时放射出异常阴冷、恐惧的目光而使刽子手心慌意乱,影响行刑。
历史上有记载被“凌迟”处死的人,如明朝末年的大宦官刘瑾。“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再如明朝天启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郑曼,崇祯年间遭温体仁诬陷,以“杖母不孝”被“凌迟”处死,剐了3600刀。这两个案子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依据《大明律》量刑。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是清末大闹北京城的恶棍康小八,康小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有一天,他在一家剃头棚理发时,发现剃头匠和一位顾客//www.souquanme.com正在闲谈,并大骂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发完后问二人:“你们认识康小八吗?”二人说:“谁认识这种混账的东西。”//www.souquanme.com康小八“嘿嘿”冷笑一声说:“今天康八爷就叫你们俩当个明白鬼。”说着拔出手枪将二人击毙。康小八被缉拿归案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
唐代以前最重的刑罚是“斩首”,五代才开始在刑法之外增设了“凌迟”的条款,元朝开始把“凌迟”作为正式条款列入刑法,直到清末。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凌迟”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也随之被废除了。
“凌迟”一词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本义是指逐渐缓慢升高的山坡,把“凌迟”一词借用来作一种刑罚的名称,是“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凌迟刑在史籍中有支解、磔等多种名称,虽然说法不同,但施刑的手段差不多。这一刑法始于五代。“凌迟”是死刑的一种。这种刑罚被正式列入刑法法典始见于《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沈家本先生说“凌迟之刑始见於此,古无有也。”(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辽代以后,宋、元、明、清的史书中均有关于凌迟刑的记载。《宋史刑法志》介绍:“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大明律》、《大清律搜趣网》中都有明文规定:“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绞斩以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市井骂人“小挨刀的”“干刀万剐”的说法是有所据的。官修的史书不便把这种酷刑的手段说得太详细。明人王明德就说得比较清楚了:“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寸磔,就是一寸一寸地割。“相传有八刀之说,先头面,次手足,次胸腹,次枭首。皆刽子手师徒口授,他人不知也,京师与保定亦微有不同,似此重法,而国家未明定制度,未详其故。”(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八刀凌迟不能算作寸磔,凌迟究竟割多少刀,正如沈家本先生所说法无明文,全凭刽子手具体操作。据记载明正德五年(1510)大太监刘瑾伏诛,以凌迟处死,“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开刀……凌迟三天刑毕。”
明末崇祯年间郑鄤被凌迟处死,时人记下了当时的场面“黎明脔割之旨乃下。行刑之役具提一筐,筐内均藏铁钩利刃,时出刃钩颖以沙石磨利之。埊阳(即郑曼)坐于南牌楼下,科头跷足,对一童子嘱咐家事絮絮不已。鼎沸之中忽闻宣读圣旨应剐三千六百刀,刽子手百人群而和之如雷震然,人皆股栗。炮声响后,人拥挤之极,原无所见,下刀之始不知若何。但见有丫之木指大绳勒其中,一人高距其后伸手取肝肺两事置之丫颠。忽又将绳引下,聚而割之如娟。须臾小红旗向东驰报,风云电走,云以刀数据报大内。”
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卖国,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
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清嘉庆八年(1803)亦有一搜趣网人因“大逆”遭凌迟处死。是年二月二十日清仁宗颙琰从圆明园回宫进神武门。此时一人从神武门西侧俗称“黑老呱殿”之后冲出欲刺嘉庆。此人被捕后审不出所以然来,只知名叫成德是一杂役。因其罪恶滔天,定凌迟处死,同时被杀的有他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成德凌迟处死应在菜市口,据云成德被凌迟过程中到后来“血尽但流黄水而已”,“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剐到一半成德对刽子手说:“快些”,刽子手回答他“上让你多受些罪”,“遂闭目不复言”。凌迟后还要枭首陈尸示众,以警效尤。菜市口西鹤年堂一带就是刑杀之地,沿途冥衣铺、棺材铺独多,为此地是杀人场也。凌迟从辽代开始定为正式刑罚,一直沿袭到清末。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沈家本奏请,颁布《大清现行律例》后才下令将凌迟、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具改斩决”。凌迟等酷刑被废除,死刑仍分绞、斩两种,而且各种名目的酷刑并没有禁绝。酷刑是随着封建统治的倒台而废除,随着封建意识的消亡才会绝种的

经常听到秋后处斩这句话 为什么秋之前不行啊 它和斩立决有什么区别么?

就电视里的那个秋后处斩, 经常有的 。是不是像现在的死缓一样,还给你机会戴罪立功?表现好的让你流放或者什么的??
除了春季与夏季禁止行刑之外,可能在汉代——也像后来一样——就已开始禁止在夏至和冬至时执行刑罚,尤其是冬至禁止行刑。当然,汉朝政府并没有明确宣布禁止在夏至与冬至这两天行刑,但我们确实知道,在当时和后来,夏至与冬至这两天在中国人眼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两天中,“阴”(冷、黑暗)与 “阳”(热、光明)互相转化。为了避免对宇宙秩序的转化形成某种干扰,在夏至与冬至的前后数天内,政府活动应暂时停止,而执行刑罚的活动显然应包括在这些暂时停止的活动之中。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为何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秋季带有肃杀之气,因此死刑多于秋季执行。再则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萧条,亦是进入一年的尾声,亦适合执刑,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金的本性冰冷,
同时秋季时期,除金旺、水相(有点旺的意思)外,土休(休息),火囚(困住了奄奄一息),木死。从五行中讲这时生命沉寂,一年四季中生命力最低(这和我们现代人以为冬季生命力最低不同,五行中冬季是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而且金代表用于砍伐的工具,是破坏的代表。
另外,从方位上,金位是西方,日落之地。这也好理解成人之将死吧。
所以说并非“封建统治者借天意之名”,不要想得太政治化妖魔化了,古人也不过是顺应传统(或说天意)罢了。
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前179~104)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刑以秋冬”的制度虽然不致耽误农业生产(秋冬一般为农闲之日),对统治者恣意妄杀起某种缓冲作用,但其政治实质则主要是封建统治者借天意之名,行杀罚之实,表示用刑是天命所定,不得违抗,让老百姓俯首贴耳地任其宰割,使其统治得以巩固。正因如此,一旦形势处于紧急状态或危及其根本利益的重大案件,统治阶级就不顾一切,而以“斩立决”“决不待时”加以处决。例如,清末,戊戌变法失败,1898年9月2日,谭嗣同等6名变法维新派人士被捕。凶残的慈禧太后,竟未经提审,就将这6位变法志士于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刑场处以极刑。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首诗完整是什么

这首诗出自谁手?整首诗是什么?说了个什么意思? 拜托快快,谢谢啦啊。

出自清代翰林官徐骏的诗集,整首内容:

莫道萤光小

犹怀照夜心

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它的意思是:别看萤火虫散发的光亮,虽然非常暗淡,但它依旧有着照亮夜晚的雄心壮志,引申为人小志大。

扩展资料

徐骏,江苏昆山人,康熙朝刑部侍郎徐乾学之子,顾炎武的甥孙。雍正时庶吉土( 翰林院学士)徐骏无意在一首诗中写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两句,被同僚告发,说成用;明月怀恋明朝,用清风影射大清,蓄意诽谤朝廷。雍正即下口谕将徐骏斩首。

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皇帝马上把徐骏革职。复又查抄徐家,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认为其存心诽谤,依大不敬律斩立决。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出自:清;徐骏,雍正时期“庶吉土”(翰林院学士)

背景:故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其时恰逢月朗风清,被送者感激万分,便对送行者吟了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