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论辨后一句(“与之辩论 言和而色夷”是什么意思)

与之辩论,言和而色夷,什么意思?越快越好,谢啦~~~~~~~~~~~~~~~!同他辩论问题,言辞温和而脸色平和。怀念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了,祝学......

与之论辨后一句(“与之辩论 言和而色夷”是什么意思)

与之辩论,言和而色夷 什么意思?

越快越好 谢啦~~~~~~~~~~~~~~~!
同他辩论问题言辞温和脸色平和
怀念学这篇课文时候了 祝学习愉快呵呵
附:全文逐字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嗜学。
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余:我。 即:就。 嗜:喜欢、爱好。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抄写,计算着约定日子(按时}归还
无从:没有办法。 致:取得得到这里指买书。 第一个“以”:连词相当于“来”。 第二个“以”相当于“而”,不译。 每:常常。
于:向。 假借:同义复词,这里的“假”也是“借”的意思。 笔:名词状语,用笔。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之:指“笔录”,抄写。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走:跑。 之:指所借之书。 逾:超过、越过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书籍
以是:因此。 以:把。 “假余”:即“假于余”,借给我。 因:副词,于是、就。 得:能够。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既:已经。 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 益:更。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担心没有才学渊博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书向当地道德、有学问前辈请教
患:担心、忧虑。 硕师:大师,这里指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游:交游。趋:奔向。 乡: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12 500户为一乡,这里指当地。 执:握、持。 叩问:同义复词。叩,发问询问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学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色:脸色、表情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以:连词,跟“而”的作用相同,相当于“地”。
或:有时。 至:周到。 俟:等待、等。 焉:语气词,不译。
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卒:副词,终于。
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破裂,(我)还不知道
之:助词,无实意,不译。 负:背。 箧:小箱子,这里指书箱。
曳:拉、牵引,这里指拖。 屣:鞋。 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而:表轻微转折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暖和过来
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 劲:坚强有力,这里有“硬”的意思。 媵人:本指古代贵族妇女出嫁陪嫁的人,这里指服役的人。
汤:热水。 沃灌:同义连用,都有浇的意思。 以:用。 衾:被子。
拥:围着。 而:表修饰,不译。 乃:才。
1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寄居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品味道的享受
寓:寄居、居住。 逆旅:旅店。逆,迎。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再:两次(古代汉语中的“再”不做“又”讲)。
1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和我在一个学馆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帽子,腰间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
被:通“披”,穿。 绮绣:指绣花的丝绸衣服。绮(qǐ),有花纹丝织品。 朱缨、宝:名词作状语,用朱缨、宝石。朱,大红色。 容臭:香袋。臭,气味。 烨:光彩照耀。 则:连词,用在对比句中,有“却”的意思。
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緼,旧絮。敝,破。衣,古代指上衣。 处其间:即处于其间。于,在。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1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以:因为。有……者:有……的事(人、东西等)。 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意思是吃的穿的。
1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盖:大概
18、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挨冻挨饿的担心;
诸:各、众。 县官:古代指天子,也指朝廷。 廪稍:同义连用,都指官家供给的粮食。 裘:皮衣。 葛: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遗:给予,赠送。 馁(něi):饥饿
19、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坐在大厦里面读书,再没有东奔西走劳累了;
厦(shà):大房子。 《诗》《书》:指里指各种书籍。《诗》,《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书》,《尚书》,主要内容是我国古代帝王的文诰。
20、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司业、博士: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之:指代太学生们。
21、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凡是应该有的书皆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宜:应该、应当。 于:在。 假诸人:假之于人,于人假之,向别人借来书。诸:之于。
2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其:他们的,指太学生们的。 非……则……:不是……就是……。
天资:人的智力。 之:助词,无实义,不译。 卑:低下。 岂:副词,表反问。 哉:语气词
23、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
24、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身份拜见我。
25、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
撰:写。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贽:初次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26、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
之:他,指代马君则。 夷:平和。
27、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他自己说少年时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
28、是可谓学者矣。
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
是:指示代词,这。
29、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将要家乡探视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亲:父母。 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第一个“之”相当于“的”,结构助词;第二个“之”,人称代词,他,代马君则。

“与之辩论,言和而色夷”是什么意思?

“与之辩论,言和而色夷”的意思是:同他辩论问题,言辞温和而脸色平和。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及翻译 要依据原文对一句翻译的那种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 【朝代】明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搜趣网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白话释义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虽然没中状元,也获得了不错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挑选乘龙快婿。刚一中进士,就被恩师胥偃定为自己的女婿

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抵达洛阳,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同年,在东武县迎娶新娘胥氏。当时他的上司为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

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文章赏析: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作者在说理上,也不是凭空论道,而是善于让思想、道理从事实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来。而在事实的叙述中,又善于将概括的述说与典型的细节描绘有机结合起来,这就使文章具体实在,仅在行文简练生动,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说到读书之难时,作者在概括地叙述了自己因家贫无书,不得不借书、抄书,计日以还的情形后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就使人对作者当初读书的勤奋及学习条件的艰苦,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具体感受。理在事中,而事颇感人。这也是此文使人乐于赞同接受作者意见的又一个内在原因

宋濂为人宽厚诚谨,谦恭下人。此文也是一如其人,写得情辞婉转,平易亲切。其实按他的声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摆出长者的架子正面说理大发议论,把这个青年教训一通的。然而他却不这样做。他绝口不说你们青年应当怎样怎样,而只是说“我”曾经怎样怎样,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去和人谈心

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从形象上、情感上去启发影响读者,使人感到在文章深处有一种崇高人格感召力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在不知不觉缩短了与作者思想上的距离,赞同他的意见,并乐于照着他的意见去做。写文章要能达到这一步,决非只是一个文章技巧问题,这是需要深厚的思想修养基础的。

文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却十分严密紧凑本来文章所赠送的对象是一篇之主体。然而文章却偏把主体抛在一边,先从自己谈起,从容道来,由己及人,至最后才谈及赠送的对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

在文章的深层结构中,主宾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时时针对着主,处处照应到主,而却避免一般序文章直露生硬缺点,使文章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在写作中又成功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使左右有对比,前后有照应,文章于宽闲中显示严整,“鱼鱼雅雅,自中节度”。这一点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

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及翻译

描写作者尊敬老师的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白话释义: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BmJCNpyRV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德才兼备的人。

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其中种种艰辛,令人慨叹;刻苦、勤奋的精神搜趣网、虚心的学习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文章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的劝勉之意是力透纸背的。全文对学之意义只字未提,仅在“非苦学无以成”上大做文章,这是因为,学习的重要,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学有所成”也是众人追求目标。作者抓住怎样实现“学有所成”这一点,现身说法,语重心长,借褒扬同乡马//www.souquanme.com君则,以教化太学诸生。

文中有求学时自己与同学的对比,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不仅要矢志不移、不畏生活的艰难困苦,更要追求精神的充实;文中还以如今太学生求学条件之优越与自己当初求学之艰苦,从衣、食、住、学等方面进行鲜明对比,着重强调,学业是否有成关键在于自身是否专心致志。

作者简介: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www.souquanme.com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因身居显位,又逢明初开国盛世,其文风淳厚飘逸 ,文章中较多颂扬封建统治宣传封建道德的内容。有些文章如《阅江楼记》,虽情景畅达,但颇为粉饰之辞所累。宋濂此类文章,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此外,宋濂因受佛、道影响,部分作品亦有消沉感伤情绪

他的文名远播国外,洪武年间高丽、日本、安南等国使节曾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宋濂有史才,曾主持编纂《元史》二百一十卷,王祎将其与司马迁相比 ,四方学者称其为太史公。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掩盖了史学成就,据说他青年学习《春秋三传》时,就擅长记忆历史年代;成年后,也喜欢创作人物传记行状墓志

他在《洪武圣政记》中,改变之前以古为鉴”来劝谏君主方法创造了“以今为鉴”的劝谏方法,他是“以今为鉴”的“资鉴派”,《洪武圣政记》及他的另一部著作《浦阳人物记》,对于有明一代的史学颇有影响。

宋濂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君子把这句话当成名言。权贵如果是宋濂不喜欢的那个人,即使拿一满袋子黄金只要谈论中有一点矛盾,即使把钱送给宋濂,他也不接受。

日本使臣奉旨向宋濂求文章,把一百两黄金送给他,宋濂推辞而不接受。朱元璋问他这件事,宋濂回答说:“天朝的侍臣却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体做法。”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注释:
  [1]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2]先达:有名望的前辈。
  [3]辞色:言辞和脸色。
  [4]援疑:提出疑难问题。质理:质询道理。
  [5]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6]皲(jūn)裂:皮肤受冻开裂。
  [7]媵(yìng)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8]逆旅:客舍。
  [9]容臭:指香囊。
  [10]烨(yè)然:光彩闪耀样子
  [11]缊(yùn)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12]口体之奉:指衣食享用
  [13]耄(mào)老:指年老,古人谓七十曰耄,或谓八十、九十曰耄,时宋濂六十九岁。
  [14]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15]缀:连缀。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16]太学:古代中央的最高学府,明代称国子监。这里沿用旧称。
  [17]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18]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19]流辈:同辈。
  [20]余朝京师:宋濂于洪武十年致仕,次年又到南京朝见皇帝。
  [21]撰:同“撰”。长书:长信。贽:见面礼物。
  [22]夷:平。
  [23]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赏析一:
  〈〈送东漾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于临别赠言。文章内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主要是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导至今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课文分为三个段落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1段是讲述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诚恳专一。
  这一段层次分清晰。先是叙述幼时求学的情形。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下文定下基调。“嗜学”然而“家贫”,由此引出求学的勤苦:必须借书抄录,按期归还。因此得以“遍观群书”。
  接着叙述自己成年后求师的情形。着重写“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老师面前还要毕恭毕敬。“立侍左右”“俯身倾耳”地求教,“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些表现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渴望诚心
  然后写自己从师求教的道路异常辛苦。行走于“深山巨谷”,冒着“穷冬烈风”,“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形象地写出了长途跋涉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表明了自己求学时坚定决心
  其次叙述自己求学时衣食粗劣不堪,生活极其简朴。拿自己与“同舍生”作比较,用以说明作者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心情
  这一段最后一句总括全段:“勤且艰苦若此”,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本段采用现身说法,用自身的事例是最有说服力的。
  第2段叙说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作者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与第1段构成鲜明的对照,从对比中自然而然地推出结论
  这一段首先写当时的太学生“日有廪稍之供”“岁月裘葛之遗”,与前一段的作者“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纹袍蔽衣”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去写太学生们读书环境之优越:“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前面的作者“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相对比。
  其次写教学条件之优越:今日之太学生“未有问而不告”,与前面作者求教时“未尝稍降辞色”,常遇“叱咄”相对比。
  再次写太学生读书条件之优越:“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前面作者“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相对比。
  经过这四个方面的对比,太学生今日之优裕和作者昔日之艰难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昔日的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太学生不能有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在学习上用心不专,完全不用去找任何理由
  第3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先用“流辈甚称其贤”赞扬马君则善学,再用“辞甚畅达”“言和而色夷”,“少时用心于学甚劳”表明马君则是专心致志而且学有所成的,这也是“善学”的结果。最后”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告诫。这才是本篇赠序的写作意图。
  课文的三段文字内容环环相扣,前两段通过对比阐发主旨,第3段紧扣“赠序“问题特点,说明写作意图。文章生动而有说服力,对任何时代的学生都是一个良好的教育。
  赏析二: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宋濂69岁朝京时,为同乡青年马生所写的一篇临别赠言。宋濂以自己的切身经历“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应当把握机会,勤奋学习。读了这篇课文就使我们想起宋代杨万里的诗句:“拚(pàn,舍弃)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长者不遗余力培育新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这是一篇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古代送别时,互以诗文相赠,称为赠序。内容一般都是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这篇赠序,既没板着面孔说教,也无言不由衷恭维之辞,而是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反复对比,语重心长地让后辈从亲身的故事叙述中受到教益。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
  一、现身说法,借事明理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宋濂给同乡青年马生赠序,不是居高临下,以长者的身分去说教,而是通过回忆自己求学时的艰辛来勉励马生奋发学习。宋濂先写自己“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便“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接着写求师之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不顾山高路远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
  宋濂选取3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习毅力。通过3个事例的现身说法,情真意笃地告诫马生学习必须勤苦。这比单纯的说教更为感人,也更容易被马生接受。
  二、处处对比,语重心长
  宋濂以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如: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与自己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作对比;“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与自己的“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足肤皲裂而不知”作对比。在记叙自己勤苦求学生活时,以主观上的勤奋与客观上的艰苦作对比:求师时,师严而礼恭:“或遇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求学时,不辞劳苦,困难愈大愈见其志坚;生活方面,以同舍生若神人的打扮与自己的緼袍敝衣作对比;在记叙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时,又以客观条件的优越与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从食、住、书、师4个方面加以对照,说明自己求学之艰。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优裕的条件和不佳的效果又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以鲜明的对照,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和说服力量。
  在语言形式上,宋濂善于运用排比对偶以起势,运用多重转折以蓄势,运用层递推进以强势,运用反诘(文章每段结尾均以反问结束)、慨叹以助势。措辞委婉,如话家常表达出一种恳挚感情,自然会亲切动人,读来势强气雄,给读者以阳刚美的享受,催人奋进
  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曾受业于浙东大儒吴 莱、柳贯、黄潽。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奉道教。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
  召,明开国后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 濂所裁定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后因其孙宋慎受胡惟 庸一案牵连,全家谪徙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有《宋学士文集》。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
  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 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 之外又受“文”的诱惑。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在《文原》一文 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 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 (《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 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
  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 经之文”。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 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修正史多沿袭之。《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 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 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 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 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进展,即使用强力去 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 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 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 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人性。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 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 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 达旦佛像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 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 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动人。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