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幽草胜花时的上一句是什么(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荫幽草胜花时是谁写的 题目是什么)

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题解】《初夏即事》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绿阴幽草胜花时的上一句是什么(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荫幽草胜花时是谁写的 题目是什么)

绿阴幽草胜花时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题解】

《初夏即事》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初夏景物。取景一句一幅。首句静景,次句动景,三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却写出光明、温暖和特殊的香气——麦气。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此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成独到搜趣网意境。

【作者】

王安石(102-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第4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今江苏省扬州市)节度判官公事、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知县吏。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通判、江南东路刑狱。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诗意】

小石桥和茅草屋环绕在弯曲的河岸旁,

溅溅的流水快速地流入了两边的池塘。

天朗气清,微风和暖,催生阵阵麦香,

树阴和幽草胜过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

1、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唐孙逖《奉和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诗:“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天柱峰绝顶。”

2、即事:面对眼前事物生发感情。

(1)任事;作事。《史记封禅书》:“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枢密使襄,请用步卒穿濠筑障……军民并役,又募饥民以佣,即事五旬而毕。”

(2)面对眼前事物。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宋王安石《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诗:“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即事兴情,因而成赋。”

(3)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命意陵阳谓须先命意》:“凡作诗须命终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联,因而成章,如此则意不多属。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怀、即事之类,皆先成诗,而后命题者也。”

(4)多用为诗词题目。如唐杜甫《草堂即事》诗,宋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郭沫若《南水泉即事》诗等等。

3、石梁:石桥。

(1)大石块。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三首》(其一TRBYnxBfx):“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阚子》:“宋景公使工人为弓,九年乃成。公曰:‘何其迟也?’工人对曰:‘臣不复见君矣。臣之精尽于此弓矣。’献弓而归,三日而死。景公登虎圈之台,援弓东面而射之,矢逾于西霜之山,集于彭城之东,其余力逸劲,犹饮羽于石梁。”北周庾信《华林园马射赋》:“石梁衔箭,铜山饮羽。”另“石梁弓”典故见于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

(2)石桥。唐钱起《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蟠木盖石梁,崩岩露云穴。”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其一):“万年石桥,三平石梁。总没交涉,恰恰相当。足陌见钱买卖,一毫不用商量。”宋王安石《杏花》:“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宋王安石《初夏即事》:“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4、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杜预注:“以茅饰屋,著俭也。”唐杜甫《春日//www.souquanme.com江村》诗之一:“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唐姚合《将归山》诗:“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鸡上木》:“日午吹烟绝,吟声出茅屋。”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他自己连茅屋都没得住的,东飘西荡,你到那里去找他?”

5、弯碕(qí):曲岸;弯曲的河岸。

(1)三国吴昭明宫东门名。《文选左思〈吴都赋〉》:“阍闼谲诡,异出奇名,左称弯碕,右号临硎。”李善注:“弯碕、临硎,阍闼名也。吴后主起昭明宫于太初之东,开弯碕、临硎二门。弯碕,宫东门;临硎,宫西门。”

(2)曲岸;弯曲的河岸。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诗:“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元钱岳《讲经堂》诗:“潮打弯碕半欲摧,老禅称土筑高台。”

6、溅溅(jiān):也作“渐渐”“浅浅”。水疾流的样子。

(1)流水声。《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唐白居易《引泉》诗:“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宋欧阳修《送陈经秀才序》:“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

(2)水疾流的样子。南朝梁沈约《早发定山》诗:“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一本作“浅浅”。唐李端《山下泉》诗:“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诗:“石梁茅屋在湾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明何景明《河水曲》:“河水何溅溅,暮采河边兰。”清陈廷敬《分流水送人北归》诗:“分流水,流溅溅,行人到此寂无语,别泪滴作分流泉。”

(3)泛指液体疾溅的样子。元柳贯《李老谷闻子规》诗:“响入树窅窅,啼垂血溅溅。”

7、两陂(bēi):池塘两边。陂,池塘。

8、晴日:晴天。唐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明高启《雨中晓卧》诗之一:“闲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9、暖风:也作“煖风”。和暖的风。《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行春令,则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吕氏春秋季秋》:“(季秋)行春令,则暖风来至。”唐韩愈《奉和兵部张侍郎》:“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元贡性之《暮春》诗之一:“吴娃二八正娇容,鬭草寻花趁暖风。”许杰《惨雾》上:“暖风轻拂柳梢,新蝉开始歌唱。”

晴日暖风:语本唐人薛能《折杨柳》:“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10、麦气:麦熟时散发的香气。南朝梁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于时春未歇,麦气始清和。”唐骆宾王《夏日游目聊作》诗:“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1、绿阴:树阴。宋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2、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傅尃《〈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要以极夫雅变,归譣民风;振大汉之天声,拾寒琼于幽草。”

13、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白居易《寄元九》:“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是什么意思

释义: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出处: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原文: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原文释义: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扩展资料:

《初夏即事》赏析

首句描写了弯曲的河岸边有小桥、茅屋,一幅宁静悠然的山村图。有桥有岸,必然少不了“流水”,所以有了次句“流水溅溅度两陂”。以上两句,一静一动,给人以十分恬静的感觉。

末两句直点“初夏”主题。“晴日暖风”是初夏的精气神,充满了朝气、锐气,在它的作用下,麦子茁壮生长,通身透露着丰收的气息,这一句放眼高远,景物稍虚,却写出光明、温暖和特殊的香气——麦气。

结句写另一景,绿阴幽草。作者喜欢这样的初夏时节,甚至觉得“绿阴幽草”远远胜过了春天的万紫千红。此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别有一番意境。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是谁写的,题目是什么

作者也要写!快!!!!

是宋代王安石写的《初夏即事》。

原文: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www.souquanme.com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白话译文: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扩展资料:

《初夏即事》的首句写岸边景物。第二句诗人的www.souquanme.com观照由岸边而转向流水,由近及远地写溪水流淌的气势。第三句诗人的观照由溪流转向田野,写其风光。末句“绿阴幽草胜花时”,写诗人进一步放眼远处所见及他当时的心情。

前三句主要是客观的描写,情寓于景中,最后一句则主要是抒发主观之情。“绿阴幽草”,是春归花谢后的初夏风光的特色。此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成独到意境。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代表作有《泊船瓜洲》 、《伤仲永》、《登飞来峰》等。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