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开花了的下一句(关于合欢花的诗句)

关于合欢花的诗句1.,有关合欢花的诗词有哪些1、《闺妇》——唐代白居易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译文:春天又过去了,辽阳那边还是不见......

合欢树开花了的下一句(关于合欢花的诗句)

关于合欢花的诗句

      1. 有关合欢花的诗词有哪些      1、《闺妇》——唐代白居易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译文:春天又过去了,辽阳那边还是不见消息,合欢花前的太阳又已西沉。      2、《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唐代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译文:合欢花沐浴着雨后的阳光,千枝万朵红丝轻拂,袅袅地蒸腾着浓郁的芳香。      3、《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清代纳兰性德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译文:不能如合欢花一样团聚在一起,只能独自依在相思树旁。      4、《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宋代艾性夫      孤山夜合连枝来,一树春分二色花。      译文:孤立的丘陵里合欢的新树枝纷纷纷纷长起来了,表示春分来临。春分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也平分了昼夜。      5、《合欢》——三国嵇康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      译文:夜合欢树枝头的春意有着独特的风韵,停留在寒风冷露中直至清晨。2. 关于合欢花的诗词      1,《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清代 纳兰性德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译文:彩云飞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怅有人知道多少。看不见合欢花,只能独自依在相思树旁。      2,《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宋代 欧阳修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这些天门前溪水涨,情郎几度偷偷来相访,船小无法挂上红斗帐,不能亲热无计想,合欢花下空惆怅。      3,《缺题》明代 王野      春色不知人独自,庭前开遍合欢花。      译文:春天的美景是不知道孤独人的心情的,庭院前开满了合欢花。      4,《高宗宫词》明代 石宝      月射罘罳动绮烟,合欢花下夜张弦。      译文:月光洒落在外面的屏风上面像烟雾一样晃动,深夜的合欢花树下弹奏琴弦。      5,《思妇吟五首 其五》明代 何吾驺      妾纫忘忧草,郎佩合欢花。      译文:妾身身上缝制了忘忧草的花样,郎君身上佩戴者合欢花。3. 描写合欢花或合欢树的诗      念奴娇合欢花三春过了,看庭西两树,参差花影。      妙手仙姝织锦绣,细品恍惚如梦。脉脉抽丹,纤纤铺翠,风韵由天定。      堪称英秀,为何尝遍清冷。 最爱朵朵团团,叶间枝上,曳曳因风动。      缕缕朝随红日展,燃尽朱颜谁省。可叹风流,终成憔悴,无限凄凉境。      有情明月,夜阑还照香径。题合欢 念奴娇 合欢花李颀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      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温庭筠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古人用夜合欢赠人,谓可以消怨和好。4. 描写合欢花或合欢树的诗      念奴娇合欢花三春过了,看庭西两树,参差花影。      妙手仙姝织锦绣,细品恍惚如梦。脉脉抽丹,纤纤铺翠,风韵由天定。      堪称英秀,为何尝遍清冷。 最爱朵朵团团,叶间枝上,曳曳因风动。      缕缕朝随红日展,燃尽朱颜谁省。可叹风流,终成憔悴,无限凄凉境。      有情明月,夜阑还照香径。题合欢 念奴娇 合欢花李颀开花复卷叶,艳眼又惊心。      蝶绕西枝露,风披东干阴。黄衫漂细蕊,时拂女郎砧。      温庭筠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古人用夜合欢赠人,谓可以消怨和好。5. 合欢花 诗词      1、《庭前》 唐代陆龟蒙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      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      译文:合欢树能卸除愤恨,萱草可以使人忘记忧愁。门前多多种植这俩植物吧。      2、《听夜妓》南朝梁简文帝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      译文:合欢树叶让人忘记愤怒,萱草枝条使人忘记忧愁,明月当空的夜晚是怎样的,流动的微风轻轻拂过舞动的细腰。      3、《合欢》三国嵇康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      任他明月能想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译文:夜合欢树枝头的春意有着独特的风韵,停留在寒风冷露中直至清晨。任凭明月如何想要呵护与照抚呵,羽叶依旧珍藏着芳心不轻易向人吐露。      4、《夜合欢》清代乔茂才      朝看无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    搜趣网;  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      译文:夜合欢在早上像一朵普通的花一样开放,在晚上像一朵充满激情的花一样闭合。如果人有感情,看到这也不应该送人走,而应该留住人。当长亭河桥辞别,诗饮满树红,纷纷倒下,令人心碎。      5、《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清代纳兰性德    搜趣网;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译文:云儿飞扬,碧霞漫天,心中的惆怅有些人知道多少。看不见合欢花,只能独自依靠相思树。6. 合欢花 诗词      1、《庭前》 唐代陆来龟蒙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      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译文:合欢树能卸除愤恨,萱草可以使人忘记忧愁。      门前多多种植这俩植物吧。2、《听夜妓》南朝梁简文帝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译文:合欢树叶让自人忘记愤怒,萱草枝条使人忘记忧愁,明月当空的夜晚是怎样的,流动的微风轻轻拂过舞动的细腰。      3、《合欢》三国嵇康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想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译文:夜合欢树枝头的春意有着独特的风韵,停留在寒风冷露bai中直至清晨。任凭明月如何想要呵护与照抚呵,羽叶依旧珍藏着芳心不轻易向人吐露。  &nbs搜趣网p;   4、《夜合欢》清代乔茂才朝看无情暮有情,送行不合du合留行。zhi长亭诗句河桥酒,一树红绒落马缨。      译文:夜合欢在早上像一dao朵普通的花一样开放,在晚上像一朵充满激情的花一样闭合。如果人有感情,看到这也不应该送人走,而应该留住人。      当长亭河桥辞别,诗饮满树红,纷纷倒下,令人心碎。5、《生查子惆怅彩云飞》——清代纳兰性德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译文:云儿飞扬,碧霞漫天,心中的惆怅有些人知道多少。      看不见合欢花,只能独自依靠相思树。7. 描写合欢花的语句,古风      1、不见合欢花(清纳兰性德《生查子》)2、东风香吐合欢花(明袁宏道《古荆篇》)3、枉绣合欢花样子(元元好问《江城子 绣香*曲》)如涅槃的凤凰 在欲滴的青翠间获得永生 绒一样的花 羽一样的叶 安神解郁 所有沉沦的理想 如篝火重又熊熊燃起 一样的热情 一样的自信 不再迷惘 生查子(纳兰性德)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江城子 绣香*曲(元好问)吐尖绒缕湿胭脂。淡红滋。      艳金丝。画出春风,人面小桃枝。      看做香奁元未尽,挥一首,断肠诗。仙家说有瑞云枝。      瑞云枝。似琼儿。      向道相思,无路莫相思。枉绣合欢花样子,何日是,合欢时。

合欢树赏析

作者有几次可以去看合欢树?但为什么没有去看?由此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帮忙回答一下,我做PPT课件要用,谢谢了
创作背景关于合欢树的来历,史铁生母亲到劳动局去给史铁生找工作的那一年把合欢树当做含羞草栽种在花盆里,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比较茂盛。又过了一年,合欢树被移出盆,栽在院子里。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健康变残疾,因残疾而对生命有所感悟,并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所以说,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人物介绍母亲文中细致地描述了母亲尽一切力量医治“我”的腿,精神上给“我”鼓励,为儿子写作到处奔忙等事,同时提到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的过程,就好像是对我精心呵护照顾的过程,写树其实也是写人,表现的母亲对我深切无私的爱。母亲的早逝是令人悲伤的;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往事,又是让人感到温馨的;母亲的爱、命运的苦难让他明白了生存的意义,并鼓舞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因此这种悲伤也是享受。作品赏析作品主旨《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www.souquanme.com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在这篇怀念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对母亲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ACxhaVrUIN无论在她生前还是在她身后。作者以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炼的笔调,甚至颇有些惜墨如金的况味,在追述母亲的生前和身后的几件往事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于亡母缅怀与忏悔相互交织的深厚而又复杂的情感。《合欢树》一文,就其题旨而言,似乎应以母亲生前种下的一株当初曾误以为是 “含羞草”的小树苗,而后却长成了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的描述为主,并以此来象征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及他人。然而该文整个前半部分,却压根儿未提及 “母亲种树”这件事。或许,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样的 “小事”,与母亲生前为自己 “治病”所做过的桩桩件件,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与不懈努力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一般而言,怀念母亲、赞颂母爱的文章总离不开对于母亲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的描述。在 《合欢树》中,母亲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是随着作者对于从十岁到三十岁有关母亲的几件往事的追忆由模糊而逐渐清晰起来的。对于这些往事和似水年华的追忆,构成了此文的重心所在。一个故意气母亲的小男孩逐渐历经磨难,成长为一名生活中的铮铮铁汉;母亲历经沧桑,试图将儿子所有的苦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正当两者的爱相互交融,博大深沉,即将成熟之际,一切因母亲的去世而戛然而止。此时,如先前母亲般痛的,该是史铁生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当年无意捡回的合欢树难道真是冥冥中的一个暗示,他们母子注定要承受如传说中粉扇对于中举丈夫的遥遥期盼,并最终化为一天花期的苦情。在这棵合欢树的身上,寄托着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对于希望的憧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它不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母亲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度重创之后,依然还能坚强地走下去的心灵支柱。史铁生在对合欢树的一“离”一“去”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浓烈的情感,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但这篇《合欢树》之所以能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博得普天之下所有母亲与儿子的共鸣,还在于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一己之情愫得到升华,将自己母子间的真挚情感延伸到天底下所有母子的身上。母亲离去的时间里,小院儿住着一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那个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在自己母亲与合欢树的双重呵护下健康地成长。“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即使那个孩子长大了,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但他一定会跑去看他的妈妈,看那棵陪他长大的合欢树。在这里,合欢树远不仅是对母亲的寄托与哀思,更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纽带,作者的感情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诚如史铁生本人,他曾戏言自己的职业是“生病”,写作只是一个兼职。但他依然在《病隙碎笔》中把生病当成一个美妙的旅程:“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历经尿毒症的痛苦折磨,才体悟到:“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有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总之,一篇《合欢树》如轻度发酵的茶叶,幽幽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在这芳香里,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对于母亲绵长而醇厚的思念,震撼于母亲对儿子全身心的付出,明白了人世间至情至爱的伟岸。艺术特色在这篇散文中史铁生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笔墨不多,要言不烦,但却能够充分突出主题思想,可谓匠心独运。归纳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移情,即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渗入到具体、鲜明的客观对象上去,寄情于物,托物抒怀,借物寄意,文章中,母亲亲手栽的一棵合欢树,成为作者情感移注的对象。史铁生通过合欢树,把怀念母亲的强烈情感寄托在树之上,使小小的合欢树承载着无比的感情。二是生情,即由于客观环境一个微小的细节触发作者对以往生活经验的联想和回忆,或者说是触景生情。文章中,“树林”“树影”“大院”都是容易引起史铁生回忆往事的“景”。作者喜欢自己到“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回忆母亲;见到树影儿,想到合欢树;到大院去坐坐,感受那温暖的亲情。三是创设距离,即通过创设主客体之间适当的距离(也包括心理距离)而获得审美效应。作品中,史铁生创设的距离美表现充分:“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有一年,人们说合欢树开花,让“我”去看看,而“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后来,作者想去看看合欢树,可过道太窄手摇车进不去,“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不看。因为作者不想直面容易让他伤痛的事物,让距离使以前的景象留在记忆中,慢慢品味。正如文中所言:“悲伤也成享受。”

《合欢树》原文是怎样的?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1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2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3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4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这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创作背景
关于合欢树的来历,史铁生母亲到劳动局去给史铁生找工作的那一年把合欢树当做含羞草栽种在花盆里,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比较茂盛。又过了一年,合欢树被移出盆,栽在院子里。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健康变残疾,作者因残疾而对生命有所感悟,并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而后写出下这篇散文。
作品主旨
《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在这篇怀念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对母亲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无论在她生前还是在她身后。作者以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炼的笔调,甚至颇有些惜墨如金的况味,在追述母亲的生前和身后的几件往事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于亡母缅怀与忏悔相互交织的深厚而又复杂的情感。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