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有傲骨雪难欺上一句(傲骨梅无仰面花的上一句是什么)

梅花傲骨诗句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梅有傲骨雪难欺上一句(傲骨梅无仰面花的上一句是什么)

梅花傲骨诗句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8、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傲骨梅无仰面花的上一句是什么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回答者: nzyzk | 五级 | 2011-6-14 20:59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注释】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年家贫,但颖悟好学、性狂放落拓。乾隆元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板桥擅写兰竹、以草书长撇作画,把中国传统的墨竹兰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今有《板桥全集》及书画多种传世。
【鉴赏】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联系方式。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树与豪情,竹与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质,但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一种异质同构的联系方式。古人在文艺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将事物人格化加以赞扬或贬斥,比如赞竹有虚心、梅有傲骨、兰有君子之高风等。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www.souquanme.com人、画//www.souquanme.com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象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回答者: popolala_ben | 二级 | 2011-6-14 21:00
虚心竹有低头叶 回答者: 呲牙可劲儿乐 | 一级 | 2011-6-14 21:03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回答者: nzyzk | 五级 | 2011-6-14 20:59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注释】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年家贫,但颖悟好学、性狂放落拓。乾隆元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YENIGLoSIl为“扬州八怪”之一。板桥擅写兰竹、以草书长撇作画,把中国传统的墨竹兰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今有《板桥全集》及书画多种传世。
【鉴赏】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联系方式。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树与豪情,竹与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质,但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一种异质同构的联系方式。古人在文艺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将事物人格化加以赞扬或贬斥,比如赞竹有虚心、梅有傲骨、兰有君子之高风等。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www.souquanme.com象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回答者: a845452746 | 二级 | 2011-6-15 18:51
虚心竹有低头叶 参考资料:书上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6-16 12:49
虚心竹有低头叶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6-16 18:22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回答者: 就就解决吗 | 一级 | 2011-6-16 19:01

分享到:
w1135965571二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2)条消息等待处理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高考帮帮忙 +100知道答人 +1350新秀集训 +10新手任务之入门篇进入个人中心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
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傲骨梅无仰面花”的上一句是什么?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枝。——郑板桥 《竹梅图的对联》

【翻译】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竹子的特点是空心,叶片低垂,代表了谦虚的人能虚心向比自己差的人求教。梅花开在寒冬,所以说傲骨寒梅。代表了不畏强权的人不会溜须拍马,曲意逢迎。

竹子高洁正直,但却本性谦虚,它的叶子都是低垂着头的;梅花傲骨凌寒,但它也不是盛气凌人,你看它的花朵从来没有仰面向人的。

这副对联主要是以拟人的形式讲述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高傲自大。

扩展资料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因其所处环境恶劣,却仍在凌厉寒风中傲然绽放于枝头,其坚强、高洁、谦虚的品格为世人所敬重,历代中引来无数爱梅、赞梅的文人志士。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它的YENIGLoSIl“劲节”,代表不屈的骨节/骨气;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

形容梅花傲骨的诗句

形容梅花傲骨的诗句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8、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