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上秋草下一句(今为檐下草 远矣沾秋露 是什么意思)

三句咏秋的诗句今天给我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檐上秋草下一句(今为檐下草 远矣沾秋露 是什么意思)

三句咏秋的诗句

今天给我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苏 (廷+页)
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
秋月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雨悠悠

七夕 杨 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立秋 刘武子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 杜 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
咏秋诗句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
写秋的诗词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www.souquanme.com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诗句中有秋诗 句

秋”开头的五言诗句
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出自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出自唐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4、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出自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出自唐韦庄《章台夜思》
6、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出自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7、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出自唐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8、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出自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9、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搜趣网——出自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10、秋草灵光殿,寒云曲阜城。——出自唐韩翃《送故人归鲁》
11、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出自唐江为《旅怀》
12、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出自唐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
13、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出自唐岑参《感遇》
14、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出自唐耿湋《宋中》
15、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出自唐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16、秋风江上草,先是客心摧。——出自唐张祜《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17、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出自唐韦应物《登楼》
18、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出自唐刘希夷《览镜》
19、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出自唐刘昚虚《浔阳陶氏别业》
20、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出自唐杨炯《送刘校书从军》
21、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出自唐李频《中秋对月》
22、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出自唐李山甫《寄太常王少卿》
23、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出自唐杨巨源《长城闻笛》
24、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出自唐岑参《北庭作》
2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李绅《悯农二首》
26、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出自唐薛稷《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27、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28、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29、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出自唐韦应物《秋夜》
30、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出自唐沈颂《送人还吴》
31、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出自唐戎昱《塞下曲其六》
32、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出自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33、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出自唐皇甫曾《秋兴》
34、秋色生边思,送君西入关。——出自唐冷朝阳《送唐六赴举》
35、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36、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出自唐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37、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
38、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出自唐杜甫《除架》
39、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出自两汉佚名《东城高且长》
40、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出自魏晋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
41、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出自唐吕岩《五言》
42、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出自唐王昌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43、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出自明赵时春《原州九日》
44、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出自唐孟云卿《伤情》
45、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出自唐王贞白《芦苇》
46、秋风楚江上,送子话游遨。——出自唐孟贯《秋江送客》
47、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出自唐刘长卿《送李使君贬连州》
48、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出自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
49、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出自宋文天祥《晓起》
50、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出自唐李白《长歌行》
51、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出自唐李白《杜陵绝句》
52、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出自唐李白《赠卢司户》
53、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出自唐李白《观鱼潭》
54、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出自隋尹式《别宋常侍》
55、晓日西风转,秋天万里明。——出自唐刘长卿《喜晴》
56、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出自唐韦应物《西楼》
57、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出自唐杜甫《壮游》
58、夜月明虚帐,秋风入捣衣。——出自唐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
59、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出自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
60、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出自唐郭恭《秋池一枝莲》
61、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62、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出自唐韦应物《咏露珠》
63、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出自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64、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出自唐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65、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出自唐安邑坊女《幽恨诗》
66、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出自唐令狐楚《九日言怀》
67、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出自唐许浑《早行》
68、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出自唐白居易《夜坐》
69、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出自唐李贺《感讽六首》
70、天形围泽国,秋色露人家。——出自唐江为《送客》
71、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出自唐苏颋《汾上惊秋》
72、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出自唐贾岛《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73、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出自南北朝庾信《重别周尚书》
74、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出自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75、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出自唐王维《泛前陂》
76、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出自唐丘丹《和韦使君秋夜见寄》
77、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出自唐刘云《婕妤怨》
78、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79、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80、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出自唐钱//www.souquanme.com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81、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82、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出自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83、秋草思边马,绕枝惊夜禽。——出自唐孔德绍《夜宿荒村》
84、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出自唐耿湋《听早蝉歌》
85、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出自唐王昌龄《客广陵》
86、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出自隋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87、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88、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89、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0、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1、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2、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3、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4、岁绿闵似黄,秋节迸已穷。——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5、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96、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97、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98、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
99、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出自唐戴叔伦《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100、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出自魏晋左思《招隐二首》
10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出自唐李颀《望秦川》
10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出自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03、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出自唐江为《岳阳楼》
104、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出自两汉佚名《明月皎夜光》
105、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106、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出自唐白居易《司马宅》
107、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出自宋欧阳修《秋怀》
108、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出自唐白居易《夜雨》
“秋”结尾的五言诗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唐王维《山居秋暝》
2、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出自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出自唐张乔《书边事》
4、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出自唐韦应物《送杨氏女》
5、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出自唐白居易《新秋夜雨》
6、思君带将缓,岂直日三秋。——出自唐独孤及《将赴京答李纾赠别》
7、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出自唐骆宾王《渡瓜步江》
8、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出自唐李贺《七夕》
9、万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出自唐郑谷《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
10、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11、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出自两汉甄宓《塘上行》
12、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出自唐崔道融《夜泊九江》
13、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出自唐王昌龄《九江口作》
14、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出自唐刘得仁《塞上行作》
15、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6、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7、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出自唐孙頠《宿烟含白露》
18、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
19、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出自唐张祜《题虎丘寺》
20、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出自唐陆畅《闻早蝉》
21、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出自唐贺知章《送人之军》
22、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出自唐王贞白《江上吟晓》
23、或问玉川子,孔子修春秋。——出自唐卢仝《月蚀诗》
24、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出自唐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
25、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出自唐杜牧《早秋客舍》
26、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出自唐岑参《送人赴安西》
27、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出自唐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28、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出自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9、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出自唐储光羲《题陆山人楼》
30、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出自唐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31、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出自唐李白《太原早秋》
32、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出自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3、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出自唐韦应物《答李浣三首》
3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出自魏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35、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出自唐岑参《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36、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出自唐王昌龄《送胡大》
37、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出自唐刘淑柔《中秋夜泊武昌》
38、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出自唐武元衡《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39、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出自唐白居易《秋霁》
40、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出自唐喻坦之《晚泊盱眙》
41、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出自唐李山甫《早秋山中作》
42、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3、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4、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5、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出自唐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46、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出自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47、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出自唐赵徵明《思归》
48、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VFZFFEpB——出自唐高适《送魏八》
49、皎澈虚临夜,孤圆冷莹秋。——出自唐崔藩《暗投明珠》
50、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出自唐戎昱《云梦故城秋望》
51、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出自唐杜甫《北征》
52、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出自明王世贞《登太白楼》
53、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出自两汉佚名《别诗三首》
54、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55、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出自唐孟浩然《九日怀襄阳》
56、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出自唐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57、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出自唐李贺《莫愁曲》
58、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59、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秋”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出自唐王昌龄《塞下曲》
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出自唐李白《玉阶怨》
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出自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出自唐王维《归嵩山作》
5、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出自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自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出自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8、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出自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9、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1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出自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1、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出自唐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2、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3、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出自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14、千秋万岁名,寂搜趣网寞身后事。——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5、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16、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出自唐许棠《秋江霁望》
17、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出自唐崔善为《九月九日》
18、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出自唐刘长卿《月下呈章秀才》
19、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出自唐杜牧《长安夜月》
20、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出自唐刘禹锡《秋江晚泊》
21、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出自清查慎行《渡百里湖》
22、无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风。——出自唐李中《舟次彭泽》
23、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出自唐杜牧《秋霁寄远》
24、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出自唐刘长卿《代边将有怀》
25、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出自唐李益《水宿闻雁》
26、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出自唐鲍君徽《关山月》
27、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出自唐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28、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出自唐白居易《白羽扇》
29、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出自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30、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出自唐白居易《采地黄者》
31、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出自唐白居易《龙昌寺荷池》
32、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出自唐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33、岁经秋后役,程在洛中遥。——出自唐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
3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出自唐白居易《微雨夜行》
35、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出自唐耿湋《之江淮留别京中亲故》
36、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出自两汉佚名《长歌行》
37、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出自唐白居易《清夜琴兴》
38、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出自唐白居易《池上早秋》
39、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出自唐孟郊《上达奚舍人》
40、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出自唐刘长卿《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41、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出自唐刘蕃《状江南季秋》
42、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出自唐白居易《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43、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出自唐薛涛《鸳鸯草》
44、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出自唐宋之问《晚泊湘江》
4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46、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出自明徐祯卿《在武昌作》
47、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出自唐布燮《思乡作》
48、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出自唐李频《山中夜坐》
49、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出自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50、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出自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51、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2、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3、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4、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5、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6、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7、花飞鸟亦散,洒泪秋风前。——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8、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出自唐刘得仁《题吴先生山居》
59、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出自唐马戴《边将》
60、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61、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出自唐吉师老《题春梦秋归故里》
62、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出自唐刘长卿《秋杪江亭有作》
63、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出自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64、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出自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65、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出自唐许棠《中秋夜对月》
66、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出自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67、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出自唐李端《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68、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出自唐刘长卿《晚泊湘江怀故人》
69、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出自唐张仲素《春游曲三首》
70、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出自唐杜牧《长安秋望》
71、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出自唐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
72、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出自唐柳宗元《登柳州峨山》
73、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出自唐戎昱《罗江客舍》
74、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出自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75、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出自唐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76、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出自唐李治《九月九日》
77、剑门秋断雁,褒谷夜多砧。——出自唐许棠《送友人游蜀》
78、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79、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80、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81、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82、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出自唐刘禹锡《观云篇》
83、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出自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84、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出自唐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85、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出自唐马戴《落日怅望》
86、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出自唐杜牧《张好好诗》
87、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出自唐杜牧《秋晚江上遣怀》
88、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出自唐崔颢《舟行入剡》
89、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出自唐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90、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出自唐令狐楚《立秋日》
91、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出自唐戴叔伦《过三闾庙》
92、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93、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出自唐崔颢《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94、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出自唐长孙佐辅《关山月》
95、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出自唐骆宾王《咏怀》
96、飞阁青霞里,先秋独早凉。——出自唐褚朝阳《登圣善寺阁》
97、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出自唐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98、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出自唐卿云《送人游塞》
99、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出自唐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100、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出自宋林景熙《溪亭》

关于秋天的诗句。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快到秋分了,泉水声入耳,风吹走了遮月的云。踩着青苔,踱步走着,找寻着灵感,枕在石头上想着文章。最喜欢这秋夜的清静了。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秋天来了,月亮是最明亮晶莹的。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天空就像被洗了一样,妖魔鬼怪都想隐藏踪迹。明天没有这些物类,连鸡叫声也听不到了。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秋分时节,天高气爽,天上的云也散去,雷公也收了声音。天地一片肃静,今日寒暑均分,真是好时节。
《送僧归金山寺》
唐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秋分时节,诗人送友人回金山寺。金陵的山色里,蝉鸣不已,似是向往着秋分。友人寺庙在洲岛上,于是坐船归去。
夕阳随着水岸消失,寺庙里的磬声越过潮水传到耳中。可以想见,那禅林下,映着月光,香炉正在焚烧。
《赠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
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天转凉了,心也变得越来越静,越来越清,人的情绪也总在这一段时日内放平。除了秋日的温度,有时一句醍醐灌顶的话,也会让人感到秋日带给人的凉意与冷静。
《点绛唇》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
吹彻昭华管。
金秋已到了风清露冷、秋季过半的秋分时节。在凉凉的月光下,桂花香气飘得很远。遥想仙宫宴会,素衣霓裳翩翩起舞,仪仗飘飘,人影散乱,彻夜吹奏着昭华丝竹之声。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这首诗中描述了秋分的一个特点,就是昼夜一样长。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今年的秋天来的早,树叶还没有黄就纷纷落下了。蟋蟀本来应该还在屋檐之下,好像忽然间已接近了我的床边。年华易逝我也正在老去,姑且让它在这里小小的再徘徊一番吧。
拿起一杯酒,再打开一本身旁的书,一边饮酒一般读古书,想到皇帝尧帝圣明时期感慨不禁万千。虽然年岁已经大了但疏狂的本性还没有消失,还是那么随性。

今为檐下草,远矣沾秋露。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今天是屋檐下的小草,有所庇护,明天远走江湖就要沾点秋风和露水。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