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秋风起后一句(“日暮秋风起”的下一句是什么)

诗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的意思及全文赏析作者:戴叔伦,%9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9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9【鉴赏】,%9这是......

日暮秋风起后一句(“日暮秋风起”的下一句是什么)

诗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作者:戴叔伦 %9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9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9【鉴赏】 %9这是作者游屈原庙的题诗。此诗题一作《过三闾庙》,是诗人大历(766-779)中在湖南做官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伟大诗人屈原毕生忠贞正直。满腔忧国忧民之心,一身匡时济世之才,却因奸邪谗毁不得进用,最终流放江潭,遗恨波涛。他的峻洁的人格和不幸遭遇,引起了后人无限的景仰与同情。在汉代,贾谊、司马迁过汨罗江就曾驻揖凭吊,洒一掬英雄泪。贾谊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而司马迁则在他那“无韵之《离骚》”(《史记》)里写了一篇满含悲愤的《屈原列传》。时隔千载,诗人戴叔伦也感受到了与贾谊、司马迁同样的情怀:“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湘中怀古》)大历年间,奸臣元载当道,嫉贤妒能,排斥异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来往于沅湘之上面对秋风萧瑟之景,不由他不动怀古吊屈的幽情。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作者谒庙,感慨颇深,《题三闾大夫庙》就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景成章的。 %9诗的前二句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沅湘流不尽”发语高亢。如天外奇石陡然而落,紧接着次句“屈子怨何深”又如古钟震鸣,沉重而浑厚,两句一开一阖,顿时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从字面上看,“沅湘”一句是说江水长流,无穷无尽,意思当句自足。但实际上“流”这里是双关,既指水同时也逗出下句的“怨”,意谓屈子的哀愁是何等深重,沅湘两江之水千百年来汩汩流去,也流淌不尽、冲刷不尽。这样一来,屈原的悲剧就被赋予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意义。诗人那不被理解、信任的悲哀,遭谗见谪的愤慨和不得施展抱负的不平,搜趣网仿佛都化作一股怨气弥漫在天地间,沉积在流水中,浪淘不尽.作者在这里以大胆的想象伴随饱含感情的笔调,表现了屈原的哀怨的深重,言外洋溢着无限悲慨。“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以沅水湘水流了千年也流不尽,来比喻屈原的幽怨之深,构思妙绝。屈原与楚王同宗,想到祖宗创业艰难,好不容易建立起强大的楚国,可是子孙昏庸无能,不能守业,贤能疏远,奸佞当权,自己空有一套正确的治国主张却不被采纳,反而遭到打击迫害,屡贬荒地。眼看世道,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朝政日非,国势岌岌可危,人民的灾难越来越深重,屈原奋而自沉汨罗江,他生而有怨,死亦有怨,这样的怨,没有个尽头。这二句是抒情。 %9后二句写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秋风萧瑟,景象凄凉,一片惨淡气氛,诗人融情入景,使读者不禁慨然以思,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一种感慨不已、哀思无限的凭吊怀念之情。这两句暗用《楚辞招魂》语:“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但化用得非常巧妙,使人全然不觉。诗的后两句轻轻宕开,既不咏屈原的事,也不写屈原庙,却由虚转实,描绘了一幅秋景:“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并不是闲笔,它让读者想到屈原笔下的秋风和枫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招魂》)。这是屈原曾经行吟的地方。朱熹说“(枫)玉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之”(《楚辞集注》)。此刻骚人已去,只有他曾歌咏的枫还在,当黄昏的秋风吹起时,如火的红枫婆娑摇曳,萧萧絮响,像在诉说千古悲剧。 %9这首诗比兴手法相当高明。前二句以江水之流不尽来比喻人之怨无穷,堪称妙绝。后二句萧瑟秋景的描写,又从《招魂》“湛湛江水”两句生发而来,景物依稀,气氛愁惨,更增凄惋,使人不胜惆怅,吊古之意极深,为人传诵。

诗句中有秋诗 句

秋”开头的五言诗句
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出自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出自唐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4、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出自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出自唐韦庄《章台夜思》
6、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出自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7、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出自唐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8、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出自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9、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出自唐搜趣网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10、秋草灵光殿,寒云曲阜城。——出自唐韩翃《送故人归鲁》
11、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出自唐江为《旅怀》
12、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出自唐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
13、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出自唐岑参《感遇》
14、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出自唐耿湋《宋中》
15、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出自唐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16、秋风江上草,先是客心摧。——出自唐张祜《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17、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出自唐韦应物《登楼》
18、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出自唐刘希夷《览镜》
19、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出自唐刘昚虚《浔阳陶氏别业》
20、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出自唐杨炯《送刘校书从军》
21、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出自唐李频《中秋对月》
22、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出自唐李山甫《寄太常王少卿》
23、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出自唐杨巨源《长城闻笛》
24、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出自唐岑参《北庭作》
2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李绅《悯农二首》
26、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出自唐薛稷《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27、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28、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29、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出自唐韦应物《秋夜》
30、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出自唐沈颂《送人还吴》
31、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出自唐戎昱《塞下曲其六》
32、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出自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33、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出自唐皇甫曾《秋兴》
34、秋色生边思,送君西入关。——出自唐冷朝阳《送唐六赴举》
35、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36、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出自唐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37、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
38、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出自唐杜甫《除架》
39、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出自两汉佚名《东城高且长》
40、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出自魏晋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
41、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出自唐吕岩《五言》
42、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出自唐王昌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43、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出自明赵时春《原州九日》
44、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出自唐孟云卿《伤情》
45、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出自唐王贞白《芦苇》
46、秋风楚江上,送子话游遨。——出自唐孟贯《秋江送客》
47、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出自唐刘长卿《送李使君贬连州》
48、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出自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
49、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出自宋文天祥《晓起》
50、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出自唐李白《长歌行》
51、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出自唐李白《杜陵绝句》
52、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出自唐李白《赠卢司户》
53、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出自唐李白《观鱼潭》
54、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出自隋尹式《别宋常侍》
55、晓日西风转,秋天万里明。——出自唐刘长卿《喜晴》
56、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出自唐韦应物《西楼》
57、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出自唐杜甫《壮游》
58、夜月明虚帐,秋风入捣衣。——出自唐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
59、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出自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
60、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出自唐郭恭《秋池一枝莲》
61、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
62、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出自唐韦应物《咏露珠》
63、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出自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64、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出自唐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65、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出自唐安邑坊女《幽恨诗》
66、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出自唐令狐楚《九日言怀》
67、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出自唐许浑《早行》
68、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出自唐白居易《夜坐》
69、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出自唐李贺《感讽六首》
70、天形围泽国,秋色露人家。——出自唐江为《送客》
71、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出自唐苏颋《汾上惊秋》
72、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出自唐贾岛《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73、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出自南北朝庾信《重别周尚书》
74、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出自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75、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出自唐王维《泛前陂》
76、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出自唐丘丹《和韦使君秋夜见寄》
77、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出自唐刘云《婕妤怨》
78、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79、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80、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81、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82、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出自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83、秋草思边马,绕枝惊夜禽。——出自唐孔德绍《夜宿荒村》
84、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出自唐耿湋《听早蝉歌》
85、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出自唐王昌龄《客广陵》
86、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出自隋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87、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88、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89、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0、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1、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2、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3、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4、岁绿闵似黄,秋节迸已穷。——出自唐孟郊《秋怀十五首》
95、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96、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97、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98、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
99、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出自唐戴叔伦《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100、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出自魏晋左思《招隐二首》
10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出自唐李颀《望秦川》
10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出自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03、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出自唐江为《岳阳楼》
104、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出自两汉佚名《明月皎夜光》
105、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106、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出自唐白居易《司马宅》
107、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出自宋欧阳修《秋怀》
108、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出自唐白居易《夜雨》
“秋”结尾的五言诗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唐王维《山居秋暝》
2、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出自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出自唐张乔《书边事》
4、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出自唐韦应物《送杨氏女》
5、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出自唐白居易《新秋夜雨》
6、思君带将缓,岂直日三秋。——出自唐独孤及《将赴京答李纾赠别》
7、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出自唐骆宾王《渡瓜步江》
8、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出自唐李贺《七夕》
9、万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出自唐郑谷《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
10、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11、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出自两汉甄宓《塘上行》
12、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出自唐崔道融《夜泊九江》
13、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出自唐王昌龄《九江口作》
14、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出自唐刘得仁《塞上行作》
15、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6、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7、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出自唐孙頠《宿烟含白露》
18、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
19、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出自唐张祜《题虎丘寺》
20、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出自唐陆畅《闻早蝉》
21、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出自唐贺知章《送人之军》
22、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出自唐王贞白《江上吟晓》
23、或问玉川子,孔子修春秋。——出自唐卢仝《月蚀诗》
24、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出自唐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
25、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出自唐杜牧《早秋客舍》
26、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出自唐岑参《送人赴安西》
27、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出自唐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28、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出自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9、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出自唐储光羲《题陆山人楼》
30、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出自唐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31、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出自唐李白《太原早秋》
32、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出自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3、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出自唐韦应物《答李浣三首》
3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出自魏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35、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出自唐岑参《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36、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出自唐王昌龄《送胡大》
37、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出自唐刘淑柔《中秋夜泊武昌》
38、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出自唐武元衡《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39、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出自唐白居易《秋霁》
40、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出自唐喻坦之《晚泊盱眙》
41、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出自唐李山甫《早秋山中作》
42、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3、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4、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45、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出自唐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46、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出自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47、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出自唐赵徵明《思归》
48、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出自唐高适《送魏八》
49、皎澈虚临夜,孤圆冷莹秋。——出自唐崔藩《暗投明珠》
50、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出自唐戎昱《云梦故城秋望》
51、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出自唐杜甫《北征》
52、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出自明王世贞《登太白楼》
53、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出自两汉佚名《别诗三首》
54、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55、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出自唐孟浩然《九日怀襄阳》
56、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出自唐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57、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出自唐李贺《莫愁曲》
58、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59、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秋”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出自唐王昌龄《塞下曲》
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出自唐李白《玉阶怨》
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出自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出自唐王维《归嵩山作》
5、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出自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自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出自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8、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出自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9、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1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出自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1、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出自唐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2、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3、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出自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14、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5、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16、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出自唐许棠《秋江霁望》
17、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出自唐崔善为《九月九日》
18、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出自唐刘长卿《月下呈章秀才》
19、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出自唐杜牧《长安夜月》
20、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出自唐刘禹锡《秋江晚泊》
21、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出自清查慎行《渡百里湖》
22、无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风。——出自唐李中《舟次彭泽》
23、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出自唐杜牧《秋霁寄远》
24、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出自唐刘长卿《代边将有怀》
25、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出自唐李益《水宿闻雁》
26、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出自唐鲍君徽《关山月》
27、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出自唐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28、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出自唐白居易《白羽扇》
29、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出自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30、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出自唐白居易《采地黄者》
31、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出自唐白居易《龙昌寺荷池》
32、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出自唐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33、岁经秋后役,程在洛中遥。——出自唐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
3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出自唐白居易《微雨夜行》
35、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出自唐耿湋《之江淮留别京中亲故》
36、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出自两汉佚名《长歌行》
37、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出自唐白居易《清夜琴兴》
38、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出自唐白居易《池上早秋》
39、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出自唐孟郊《上达奚舍人》
40、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出自唐刘长卿《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41、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出自唐刘蕃《状江南季秋》
42、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出自唐白居易《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43、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出自唐薛涛《鸳鸯草》
44、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出自唐宋之问《晚泊湘江》
4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46、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出自明徐祯卿《在武昌作》
47、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出自唐布燮《思乡作》
48、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出自唐李频《山中夜坐》
49、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出自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50、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出自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51、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2、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3、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4、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5、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6、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7、花飞鸟亦散,洒泪秋风前。——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8、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出自唐刘得仁《题吴先生山居》
59、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出自唐马戴《边将》
60、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61、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出自唐吉师老《题春梦秋归故里》
62、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出自唐刘长卿《秋杪江亭有作》
63、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出自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64、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出自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65、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出自唐许棠《中秋夜对月》
66、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出自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67、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出自唐李端《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68、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出自唐刘长卿《晚泊湘江怀故人》
69、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出自唐张仲素《春游曲三首》
70、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出自唐杜牧《长安秋望》
71、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出自唐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
72、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出自唐柳宗元《登柳州峨山》
73、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出自唐戎昱《罗江客舍》
74、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出自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75、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出自唐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76、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出自唐李治《九月九日》
77、剑门秋断雁,褒谷夜多砧。——出自唐许棠《送友人游蜀》
78、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79、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80、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81、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出自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82、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出自唐刘禹锡《观云篇》
83、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出自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84、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出自唐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85、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出自唐马戴《落日怅望》
86、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出自唐杜牧《张好好诗》
87、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出自唐杜牧《秋晚江上遣怀》
88、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出自唐崔颢《舟行入剡》
89、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出自唐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90、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出自唐令狐楚《立秋日》
91、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出自唐戴叔伦《过三闾庙》
92、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93、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出自唐崔颢《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94、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出自唐长孙佐辅《关山月》
95、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出自唐骆宾王《咏怀》
96、飞阁青霞里,先秋独早凉。——出自唐褚朝阳《登圣善寺阁》
97、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出自唐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98、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出自唐卿云《送人游塞》
99、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出自唐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100、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出自宋林景熙《溪亭》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是一首为凭吊屈原而作的五言绝句,诗中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着力表现了诗中的一个“________”字所传递的情感。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怨

如何辨析“诗眼”

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古诗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03年高考全国卷对“诗眼”辨析的考查,以其新颖和符合鉴赏规律获语文界一致好评。虽然命题者在题干中给出了诗眼的概念,但仍有部分考生不能准确找出,更谈不上结合全诗赏析。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具体阐释如次: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这种词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比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体味诗眼的艺术表现力,要遵循诗歌的赏析规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诗眼的最终指向是诗歌的意境,我们可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结构,全诗的思想感情与形象,句式活用,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体察诗眼的作用。仍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从字的活用看,该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能让人联想到“随着春风吹拂,江南百草渐生,以致绿成一片”的动态景象,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从前三句的笔调看,非常轻快,最后一句却意思陡转,非常矛盾,但我们只要结合诗人的经历,联系该诗的创作背景,就不难体会到诗人矛盾的心理,把握到“绿”字中潜藏的喜悦与彷徨;从表现手法看,这个字明显是情景交融的核心,把眼前之景与作者心中之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再能联系“绿草”在古诗中与“思归”的关系,如“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等,对绿字的丰富的表达力就能理解得更深刻了。当然,诗眼的辨析并非要面面俱到,只要我们能选取一二个角度去深入剖析就行了。题例:1、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题三闾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参考答案: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2、阅读柳宗元的《江雪》,指出诗中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参考答案:本诗诗眼应为“独”字。从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但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只孤舟,一个孤独的垂钓者。从诗歌形象上看,“独”字准确形象的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YBnPiRXq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的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总之,“独”字笼罩全篇,堪为诗眼。)

三闾庙和江村晚眺的解释

越详细越好
【标题】: 三闾庙①
【作者】:戴叔伦
//www.souquanme.com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代宗广德初任秘书省正字,后在度支盐铁诸使幕府任职,授监察御史衔。德宗建中初出任东阳令, 后以大理寺司直入江西观察使幕,不久以祠部郎中衔授抚州刺史,后改容州刺史兼容管经略使,卒于任所。其诗多写农村生活,构思新颖。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讲究韵味,为后世神韵派诗论先导。
【内容】: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
【注释】:
①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
[译文] 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
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诗句,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
沅、湘是屈原诗篇中常常咏叹的两条江流。《怀沙》中说:“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湘君》中又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而回环婉曲。李瑛《诗法易简录》认为:“咏古人必能写出古人之神,方不负题。此诗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是说得颇有见地的。
然而,屈子为什么怨?怨什么?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又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钟惺《唐诗归》则说:“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施补华《岘佣说诗》评道:“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无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戴叔伦的《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含蓄处又唤起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
【赏析】:
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诗句,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
沅、湘是屈原诗篇中常常咏叹的两条江流。《怀沙》中说:“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湘君》中又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而回环婉曲。李瑛《诗法易简录》认为:“咏古人必能写出古人之神,方不负题。此诗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是说得颇有见地的。
然而,屈子为什么怨?怨什么?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又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钟惺《唐诗归》则说:“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施补华《岘佣说诗》评道:“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无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戴叔伦的《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含蓄处又唤起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
【三闾庙介绍】
三闾庙位于市中心昌江河西岸,是景德镇当年商船云集、人声喧哗的水运码头。明清之际景德镇“工匠人夫不下十万余众”,总人口就更多,所以当时的景德镇号称“日耗千头猪万担米”的都市,三闾庙码头当年则主要承担城镇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运输。整个三闾庙古街分明街和清街,明街长80余米,由明代中期和晚期的建筑群组成,清街长231米,保存有清代店铺、粮行、民居等建筑,街中青石板路面上留下了深深的独轮车印。三闾庙码头为青石条垒成的三层码头,可以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水位的运输要求,国内十分罕见.
【原文】
江村晚眺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背景】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一介布衣,游历江湖,足迹遍及南中国主要地区。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平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意境欣赏】
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在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的芦苇荡中。
【诗评】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阁(同‘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www.souquanme.com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
【诗人简介】
戴复古(1169-?)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黄岩(在浙江)人。一生浪游江湖,以布衣终,曾与陆游等人游交往。诗江湖诗派中的名家。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