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歇后语上一句(跪求《唐家寺的雨伞》 答案)

照旧的歇后语上一句是什么?1、外甥打灯笼——照旧。2、外甥打灯笼——照舅,取自谐音。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1、,第一种:,外甥打灯笼----......

以旧换新歇后语上一句(跪求《唐家寺的雨伞》 答案)

照旧的歇后语上一句是什么?

1、外甥打灯笼——照旧。

2、外甥打灯笼——照舅,取自谐音。

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

1、 第一种: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2、第二种: 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事,丢人了。

扩展资料: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 熟语包括成语、 谚语、 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上一句的歇后语是什么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擀面杖是实心儿的木棍儿,连一个能通气的窟窿眼儿也没有。
1. 比喻对某方面外行,一点儿不懂。2. 比喻思想一点儿也不开窍。

改换了头面的上一句歇后语是什么?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

此题要求根据原著内容,填写谜面(《西游记》中人物)的能力。

如:

猪八戒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入。

猪八戒见高小姐一一改换了头面。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一一心腹之患。

猪八戒外貌描写:

1、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2、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

3、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

中考 语文

请帮我传一下2006年山西语文中考卷!谢谢!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
语文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10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倘佯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
,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欧阳修笔下的“ ”写出了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描绘出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则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 , ”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之千古名句。
二、班上开展题为“从成语学语文”趣味活动,请你逐项完成下列内容。(10分)
(1)读成语,加拼音 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朝夕相处 ( ) 语重心长( )
(2)辨成语,改错字 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把正确的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定在后面的田字格中。
再接再厉 按部就班 谈笑风生 迫不及待
(3)//www.souquanme.com品对联,填成语 下面是薄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方格中填写恰当的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4)看漫画,写成语 结合文字提示欣赏漫画,用成语为其拟写标题。
提示:某君应聘,见表格上有“曾否受到刑事处理”一栏,他大笔一挥:“否”。紧接着这一栏的是“是何原因”。此君略作沉吟,又填上四个字:“从未失手”。
(5)选成语,讲故事 下面是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请任先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
郑人买履 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所选成语:
相关故事:
二、阅读(50分)
(一)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二)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8~12题。(12分)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师传统心甘情愿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志愿人员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项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项的平房,既表现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www.souquanme.com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选自山西旅游网)
8.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 ,俯视呈 ,整个大院显得 。(3分)
9.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 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 。(2分)
10.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1.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12.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院这座三晋句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文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2分)

(三)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3~18题。(13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梁衡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他时候留下的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道德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 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 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 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可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选自《光明日报》1999年7月23日,有删节)
13.文章的题目就是作者行文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2分)

14.结合上下文,第二段加线句的“种籽”指 ,“枝干花叶”指 。(2分)
15.参照第二段开头有关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文中方格内应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 和 。(3分)
16.请写出第三段加线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2分)

1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意图。
18.阅读选文后,结合作文实际,简要谈谈你悟到了什么。(2分)

(四)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9~24题。(15分)
唐家寺的雨伞
高虹
从前,有个商人有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子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得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餐风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笔下枘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a)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不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就想,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取走了。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包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乎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天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他搜趣网小小的修乎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起两三里路。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惟独没有他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乎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找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了为扩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b)时隔不久,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丙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着了店门。商人立马把开伞丙,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得严严实实。再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找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天大亮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商人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
后来,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人们传说着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睿智和大气。
(选自沈阳出版社《我很重要》2003年4月版)
19.小说以一把油纸雨伞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 →丢伞→ →得伞的过程。(2分)
20.阅读全文后,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2分)

21.a、b两句中都有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处,说说其作用。(2分)

22.阅读文中加“ ”线的句子,揣摩商人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23.结合语境品读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完璧归赵:
(2)瘫:
24.从商人丢伞后的处理方式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

三、写作(5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要求:①字数在500~800之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文题一:以“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在 (艰苦奋斗精神、同桌、网络……)的影响下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
一、 积累运用
1、(10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无可奈何花落去 佳木秀而繁阴 沿溯阻绝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衡阳雁去无留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0分)
(1)zhāo zhòng
(2)部 生
(3)卧薪尝胆
(4)标题:自相矛盾 ( 适得其反)
(5)所选成语:例:郑人买履
相关故事:春秋时郑国一个想买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大小,到市场后忘了带尺寸的记载,又返回家取,待又到市场后,集市已散,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鞋的大小?”他说:“我宁愿相信量下的尺寸,不相信自己的脚。”
二、 阅读
(一)(10分)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二)(12分)
8.城堡式建筑群 “囍”字形 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9.打比方 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10.过渡作用,提示引出下文说明的重点
11.不能。第5段交待了乔家大院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12.例:商界奇才乔氏致庸抱负远大汇通天下 华夏名宅乔家大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三)(13分)
13.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出新的思想并进行交流。
14.文章的思想 文章的文采
15.描写 意境 哲理
16.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
17.B
18.例: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作家、思想家,但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立意新、有创意。
(四)(15分)
19.购伞 找伞
20.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的人。
21.a句的景物描写交代了商人丢伞的原因。或:b句的景物描写预示着商人的雨伞将要失而复得。
22.例:我不能离开此地,因为伞里装着我一生的积蓄。就用身上的零钱在路边开个修伞店,兴许拿了我那把雨伞的人会来修伞。这样我的钱财就会失而复得。
23.(1)完璧归赵:商人丢失多时、盼望多时的雨伞终于找到了。
(2)瘫:这一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商人得伞后的动作,折射出他此刻激动、酸楚的复杂心情。
24.例: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应该像小说中的商人那样,沉着、冷静地面对,运用智慧去处理。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句子。(2分)
yǐ chóng shàng kē xué wéi róng yǐ yú mèi wú zhī wéi chǐ
2、古诗文默写。(10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文者气之所形,然 ,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5)苏轼《浣溪沙》词中由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句 子是 ? !
(6)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生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甚至 不惜向生命借贷。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的句子“
, 。”来概括。

下面的文字优美深刻,富含哲理,读一读,完成3~5题。
珍惜阅读,便是珍惜历史,珍惜至今残留的石鼓文陶埙(xūn,古代吹奏乐器)石罄 发出的音响以及青铜瓦当上的装饰画。
珍陛阅读,便是珍惜传统,珍惜乐山大佛永乐大钟以及太极八卦少林武当飒飒英姿 猎猎雄风。
珍惜阅读,便是珍惜文学,珍惜楚韵风骚唐诗宋词,乃至 ① 的西游, ② 的三国, ③ 的红楼。
珍惜阅读,便是

3、将下列词语填人第三句横线①②③处,顺序依次是 、 、 。(只填序号)(2分)
A、情诗千载 B、摄魂夺魄 C、剑戈惊天
4、仿照前三句句式,在横线上把第四句补充完整。(2分)
5、第三句中的“西游”指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这部小说家瑜户晓、妇孺皆知,其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你喜欢的两个故事是: 、 。(2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阅读(50分)
(一)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10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 (字数在50个以内)(2分)
(二)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1一14题。(11分)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xíwww.souquanme.comng,使其变软)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选自山西www.souquanme.com旅游网

一个……伞的故事,好像是寓言吧,还是成语,我也忘了

是讲一个人把珠宝藏在伞拔里,一次下雨天被人拿走了,最后开了一个修伞的店子,没找到,最后变成了伞以旧换新,最终找到了那把伞和珠宝。
唐家寺的雨伞
从前,有个商人在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子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就想,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的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取走了.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馆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给他修理,哪怕多走两三里路.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唯独没有他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待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旧的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他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意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为了扩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补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旧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时隔不久,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壁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子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关上了店门.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天大亮了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商人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
后来,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人们传说着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