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朝发白帝的后一句(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古诗)

早发白帝城赏析,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赏析,白帝,古城名。在今四......

有时朝发白帝的后一句(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古诗)

早发白帝城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白帝,古城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三峡是著名的长江天险,郦道元《水经注》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大诗人李白乘舟经三峡顺流东下,见此高江险峰奇景,挥笔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七言绝句。
  李白是在前人已有佳篇的情况下写作的,比较这一诗一文,很有意思。“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是以白帝城为起点,东迄湖北宜昌。“白帝”而曰“彩云间”,不仅是写“朝辞”时的美丽景色,更主要的是写白帝城地势的高入云霄。我国整个地形是西南高,东南低,长江的上游与下游倾斜度很大。因此,船从上游往下游开,水流很急,简直是从高处往低处“俯冲”下来,滔滔江水就象一匹脱缰野马在狂奔。因此,“彩云”的渲染为散文中所没有,却绝非闲笔,起手即高据地步。有顺流而下一泻千里之妙。
  “千里江陵一日还”。上句“朝辞”接连这一句“千里”“一日还”,实际上檃括了《水经注》这段文字:“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不过李白用“千里”和“一日”的悬殊作对比,千里的空间距离,行船只化一天功夫,www.souquanme.com对比强烈,给人以极其深刻鲜明的印象。当然它的艺术效果就不是平铺直叙的散文笔法所能有的了。因为这一句已充分写出瞬息千里的船速,而写诗要高度集中,“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之类的话就不必要了。诗就是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这两句诗,令人浮想联翩:它使我们想象到三峡“两岸”是数不尽的“万重山”,也就是散文中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它又使我们想象到,在这“两岸连山”的峡谷中间,江水奔腾呼啸,滚滚东流。一叶扁舟顺着江水,箭般地飞驶而下。它还使我们想象到此时飞舟上的人,两岸的风景一闪而过,耳边只听得山间猿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就在这浑然一片的猿声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诗中“猿声啼不住”,也就是《水经注》中所写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散文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这里“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声”。诗人则巧妙地把猿声放在行舟的现场来写,通过舟中人的感受来写。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意境,使人如身历其境,这就把高峡行舟,惊险迅捷的景象写活了。
  这首诗作于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因此诗的感情是欢快的,与散文中所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的调子异趣。如“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个“还”字,意味深长。因为江陵并非李白的家乡, 而李白却俨如回乡那样感到兴高采烈,这就隐隐透露了他遇赦的喜悦。“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轻”字,也很传神,它固然指船的轻快,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心情的轻快舒畅。就全诗而言,诗笔奔放,快船快意www.souquanme.com,洋溢欢悦豪情,正为当时诗人欢快心情搜趣网的写照。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此诗说:“四渎之水,惟长江最为迅急,以万山紧束,地势复高,江水若建瓴而下,舟行者帆橹不施,疾于飞鸟。自来诗家,无专咏之者,惟太白此作,足以状之。”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也这样评论道:“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推为三唐压卷,信哉!”上面谈到《水经注》上那篇散文,是描写三峡风光最著名的奇文,而李白以诗的形式表现三峡行舟,亦成千古绝唱, 比较这一诗一文,对我们理解诗与散文不同的创作方法是有启发意义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

朝辞搜趣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凌”此句与唐朝李白的哪两句诗一致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凌”此句与唐朝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句诗一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出自:《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www.souquanme.com,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原文: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白因得罪朝廷被流放,在走到四川省境内的白帝城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赦免。这首诗就是他从白帝城乘船返回江陵的路上写的。曙光初现,朝霞满天,巍巍白帝城屹立在彩云之中。

我们的诗人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船回乡了。小船顺流东下,浩荡的江流推送着松快的行舟,那船只,就像乘奔马,驾长风,飞速前进。两岸的青山一对对扑面而来,一排排往后退去。

三峡的猿啼声,声声相接,不绝于耳。不知不觉间已越过了万重山岭,千里水程,来到了江陵城下。这时,夕阳刚刚收尽它的余辉,苍茫暮色,从天边渐渐推移过来。

青山、绿水、孤帆、古城都变得模糊了,只有诗人的心情还像朝辞白帝城时一样轻松。于是,他提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轻捷明快的诗篇。

赏析:

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朝,指早晨。辞,离开,辞别。白帝,即白帝城。彩云,这里指灿烂的朝霞。间,中间。诗人开篇便说:早晨离开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

这是回顾,从景色的美好中流露出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说由白帝城到江陵的路途遥远,约有千里,不是实指。江陵,就是现在湖北省江陵县。

还,返回,指的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遇赦,从白帝城顺江东下返回江陵,所以称“还”。句中说: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这是讲顺水行船,走得很快,实际还并没有到达江陵,是诗人的展望和想象,表现出急切返回江陵见到亲人们的心境。三、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猿猴。啼不住,不停地叫。轻舟,轻快的船。万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形容山很多,也不是实指。这两句意思说:在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万重山林。

这是用猿猴的啼叫声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轻快和沿途景色的壮丽,进而反衬了作者心情的急切和愉悦。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