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潇湘韵上一句(半夜听尽潇湘雨 一杯琥珀入梦来怎么接下句话)

含有潇湘的诗句《浪淘沙》年代:,唐,作者:,刘禹锡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杂诗》年代:,魏晋,作者:,......

夜尽潇湘韵上一句(半夜听尽潇湘雨 一杯琥珀入梦来怎么接下句话)

含有潇湘的诗句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杂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植
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
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
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
荣耀难久恃。
《雨》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拘闷出门游,搜趣网旷绝经目趣。
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
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
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尪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

有关潇湘的诗句

  为您奉上:
  1、令人忽忆潇湘渚唐刘禹锡 只查询刘禹锡的结果 《浪淘沙》
  2、夕宿潇湘魏晋曹植 只查询曹植的结果 《杂诗》
  3、碣石潇湘无限路唐张若虚 只查询张若虚的结果 《春江花月夜》
  4、君向潇湘我向秦唐郑谷 只查询郑谷的结果 《淮上与友人别》
  5、千里潇湘挼蓝浦宋秦观 只查询秦观的结果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6、潇湘门外水平铺宋秦观 只查询秦观的结果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7、为谁流下潇湘去宋秦观 只查询秦观的结果 《踏莎行雾失楼台》
  8、柳花残梦隔潇湘宋晏几道 只查询晏几道的结果 《浪淘沙高阁对横塘》
  9、天寒潇湘素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雨》
  10、行迈越潇湘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望岳》
  11、虚无只少对潇湘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即事》
  12、柳花残梦隔潇湘宋晏几道 只查询晏几道的结果 《浪淘沙高阁对横塘》
  13、应念潇湘宋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14、潇湘图画迎千骑宋韩淲 只查询韩淲的结果 《虞美人晓来一阵催花雨》
  15、潇湘门外水平铺宋秦观 只查询秦观的结果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16、千里潇湘挼蓝浦宋秦观 只查询秦观的结果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17、潇湘暮雨宋晁补之 只查询晁补之的结果 《满庭芳乡物牵情》搜趣网
  18、叶下潇湘宋朱敦儒 只查询朱敦儒的结果 《采桑子天高风劲尘寰静》
  19、孤梦泛潇湘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生查子》
  20、潇湘江上竹枝斑宋范成大 只查询范成大的结果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21、明朝真是潇湘客宋范成大 只查询范成大的结果 《菩萨蛮客行忽到湘东驿》
  22、只欠到潇湘宋张孝祥 只查询张孝祥的结果 《水调歌头濯足夜滩急》
  23、遗爱满潇湘宋张孝祥 只查询张孝祥的结果 《水调歌头螯禁辍颇牧》
  24、染就潇湘绿宋张孝祥 只查询张孝祥的结果 《蝶恋花漠漠飞来双属玉》
  25、满眼潇湘宋张孝祥 只查询张孝祥的结果 《蝶恋花画戟斿闲刀入鞘》
  26、伫立潇湘宋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沁园春伫立潇湘》
  27、挂席上潇湘宋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
  28、千里潇湘葡萄涨宋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贺新郎柳暗凌波路》
  29、疏雨潇湘宋刘过 只查询刘过的结果 《沁园春一笛横风》
  30、年来游遍潇湘宋韩淲 只查询韩淲的结果 《西江月梅蕊小春天气》
  31、一身将影向潇湘宋葛长庚 只查询葛长庚的结果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2、淮山浙岸潇湘浦宋葛长庚 只查询葛长庚的结果 《贺新郎昔在神霄府》
  33、无处不潇湘宋吴潜 只查询吴潜的结果 《水调歌头宛水才停棹》
  34、今岁潇湘宋李曾伯 只查询李曾伯的结果 《满江红今岁潇湘》
  35、潇湘客宋李曾伯 只查询李曾伯的结果 《满江红立雪寒窗

半夜听尽潇湘雨,一杯琥珀入梦来怎么接下句话

咨询记录 回答于2021-08-05

“夜雨潇湘”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湖南湘江和潇水河一带夜间的雨景。

出自元朝马致远搜趣网写的的《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

原文如下: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白话释义:渔船上的灯火半明半暗,游子正从梦中醒还,点点雨声,使离人的心儿乱。

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www.souquanme.com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www.souquanme.com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

扩展资料

潇湘八景

1、潇湘夜雨——永州城东

湘水在永州境内与潇水汇合以后,称为潇湘。雨落潇湘的夜景,是旧时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观。“涔涔湘江树,荒荒楚天路。稳系渡头船,莫教流下去。”(元揭傒斯)凄凉而无助的心境,就像夜雨本自一样哀婉缠绵,千百年来,人们所钟情的不知是山河的夜雨还是心灵的夜雨。

2、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

潇湘自永州下泻数百公里,到达南岳72峰之首的回雁峰。“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由于古人地理思维的局限性,误以为雁到衡阳不再南飞。当北方天气转冷,雁阵南行,南方则秋。

3、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

湘江又北行北公里,经过佛教胜地南岳衡山。晚来风急,万物入眠,唯寺内报时的古钟,不时敲出悠扬洪亮的声音。江舟中的旅者在这种钟声中系舟或者远行。

4、山市晴岚——湘潭与长沙接壤处的昭山

湘江由衡山北行150余公里到达昭山。紫气缭绕,岚烟袭人,云蒸霞蔚。一峰独立江边,秀美如刚出浴的仙子。

5、江天暮雪——橘子洲

橘子洲自古为长沙名胜,东望长沙,西瞻岳麓。当大雪纷飞,白雪江天浑然一色,世间万物寂寂无声,江中商船落帆泊岸,雪光上的暮色烟雾一样漂浮不定,人的心情也就格外地清冷,思想随着雪花飘舞,那种清凉的悠闲也许是最接近冬雪本质的悠闲。

6、远浦归帆——湘阴县城江边

从橘子洲沿江北去,约远70公里,便到湘阴。每当黄昏,远山含黛,岸柳似烟,归帆点点,渔歌阵阵,等待归船的渔妇和企盼宿客的青楼女子站在晚风斜阳中,衬托出一片温馨怅望的繁忙景象。

7、洞庭秋月——洞庭湖

由湘阴北去,便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秋天的夜晚,月色如银,天空不杂任何痕迹,八百里湖面,碧水如镜,风息浪静。天空和湖面相互映照,月光和湖光相互交融,泛舟湖上,则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君山或者岳阳楼,想必又是另一种情怀。

8、渔村夕照——桃源桃花源对岸白鳞洲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人因为捕鱼,而发现了桃花源,世人所居住的渔村也就成了文人墨客所憧憬的地方。白天,渔人撒网洞庭;傍晚,收拾渔网,提着肥美的鲜鱼,在夕阳的晚唱中踏着渔歌回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潇湘夜雨

求品赏刘禹锡《潇湘曲》中的两句诗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这两句。总体赏析也行,翻译也罢。不要只给字词的注释。我比较想知道这两句作者究竟表达出了什么。
【鉴赏】《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词首三字例用叠句。此调创始于刘禹锡,且在唐、五代词人中,仅刘禹锡留下两首。这里选录的是其中的第二首。词咏湘妃故事,正是调名本意。湘妃是指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据《列女传》、《博物志》等书记载,帝舜巡游南方,死于苍梧。她们两人赶至湘江边,哭泣甚哀,以泪挥竹,染竹成斑,后投水而死,成为湘水女神,俗称湘灵。这是本词调名的由来。《白雨斋词话》卷七云:“古人词大率无题者多,唐五代人,多以调为词”,这就是一例。  词的开头两句“斑竹枝,斑竹枝”,以重叠的形式写出了心中无限低徊曲折的叹息。自然界的竹枝,本属雅品,其姿娟秀,其质清丽,而潇湘之竹,自从一染娥皇、女英之泪,便增添了一层长存永在的哀伤色彩,从而成为与众竹不同的特殊景物了。由于作者深深地被斑竹的特征和传说所激动,所以他感到竹上的每一个斑痕都包含着深意:“泪痕点点寄相思。”“点点”两字极写泪痕之多与泪痕之深。唯其多,无不尽染,湘妃之情多可知;唯其深,故千龄百代,虽久不灭,湘妃之怨深可见。情多,故相思绵绵不绝;怨深,故悲韵世世相传。至此,作者笔下的株株斑竹,已不是单纯的景物,而俨然成为一种永生不死的多情精灵的象喻了。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这两句主要写湘妃通过鼓瑟以抒发千古哀怨之情。楚客,本指屈原。《楚辞�6�1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远游》这篇作品,王逸以为是屈原所作,所以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有“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之句。这里是作者以屈原自比。作者写作此词时,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他的遭遇与屈原极为相似,且又在屈原贬滴之区,难以排遣的哀怨与对帝京的强烈思念,使他希望成为善于鼓悲瑟的湘灵的知音。“瑶瑟”是瑟的美称。“‘瑶瑟怨”是说湘灵演奏的瑟曲韵悲调苦,特别动人。在这静谧的湘江月夜,作者那种因忠信而见弃的怨愤和在极度苦闷中所产生的无穷的惆怅,同传说中的湘灵的瑟声梦幻般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迷惘倘恍、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说它幻,是因为湘灵的瑟声在现实世界中是听不到的;说它真,是因为只要湘竹上的泪痕犹在,只要人间还有哀伤的情事,这古老的传说将会永远牵惹人们的情思。词的结句“潇湘深夜月明时”,具体描绘了瑶瑟的哀怨动人:湘流之清冷如斯,夜深之孤寂若彼,更兼明月如霜,给夜景平添了几分凄清的情韵。此时此境,湘灵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瑟声,从幽密的竹林或静谧的江面轻轻飘出,无处不在,却又若有若无。是天籁自鸣,还是作者心灵的悲叹,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于作者无从分说,于欣赏者也无须辨析。是之谓寓真于幻,愈幻愈真。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