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上一句(柳仲元的诗 最后一句是苛政猛于虎池 前几句是什么)

苛政猛于虎下一句是什么?苛政猛于虎是原文的最后一句,没有下一句。此句出自《礼记·檀弓下》,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原文为:孔子过......

苛政猛于虎上一句(柳仲元的诗 最后一句是苛政猛于虎池 前几句是什么)

苛政猛于虎下一句是什么?

苛政猛于虎是原文的最后一句,没有下一句。此句出自《礼记檀弓下》,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原文为: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nNXXizSRu猛于虎也!’

意思是: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www.souquanme.com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如果自己写下一句可以写:贪官毒似蛇。

赏析: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搜趣网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今天我们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由郑玄作注而能够传世的《礼记》,共收四十九篇文字。

"苛政猛于虎"出自哪?

苛政猛于虎出自:孔子和孔子七十二弟子的《礼记檀弓下》。

"苛政猛于虎"这句话是搜趣网谁说的?

是孔子说的吗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而曰(4):“然!昔者吾舅死于虎(5),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 政(6)。”夫了曰:“小子识之(7),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www.souquanme.com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苛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政比老虎还厉害!”
(王维堤)
【注 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 (4)而:乃。 (5)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6)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7)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识(zhì志):记住。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