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学万学学真人的上一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是哪个的名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什么意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一......

千学万学学真人的上一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是哪个的名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什么意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
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须从师求真做起。
一、以真教人,感化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小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明礼诚信,以真教人,不敷衍塞职,不弄虚作假。以诚信取人,以真诚育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在注重“包装”、“推销”的现代社会里,诚信应该是永恒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诚信来自于自身的人格修养,作为教师要真心真意地对待学生,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活动时,有时,由于自己的疏忽或其他原因,学生时常会提一些令你措手不及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令教师出尽洋相,在所难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掩饰,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认真听取意见和批评,虚心接受。学生会更敬重你,从你的身上学到诚实,学会求真。
时下,整个社会的公信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就是假冒钻营,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蒙骗社会,蒙骗人民,真伪莫辨,尽管“打假”已经喊了多年,而深受其苦,深受其害者却不计其数。这“假” 害人害己,容易将人引入歧途。我们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活生生的人,然则,青少年时期又是人的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他们的意志较脆弱,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可见,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同师德求“真”关系十分密切。老师是他们无影的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在为他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师德的求“真”是教育对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的是真道,不是伪道;授的是正业,不是歪业;解的是真惑,不是假惑。这样,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始终贯彻一个“真”字,要真心诚意地教学生学做真人。

二、以真待人,感戴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抓机会’。”笔者虽然现在没有当主任,但过去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心没有变。平日里,笔者对待“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好,对待个性比较张扬、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也好,都始终不渝地做到一视同仁,铢两悉称,不宠爱有加,不另眼相看。因为,如果教师压抑学生的个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在这些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所以,你要想使学生平等地受教育,你教师必须真诚而又公正地面对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你要学生真诚地对待老师,你就得先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是笔者常告诫自己的话。要既关心金凤凰,又关爱丑小鸭。这就需我们教师利用机会,抓住机会,以真待人,才是真教人,才使学生学会做真人。
本学年,笔者任教的班里有位同学喜欢好动,一个六年级学生仍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不能自己。在去采集植物做标本的路上,笔者抓住契机,以求真的心态,边走边跟这位学生谈话,讲述有关做真人的道理。有时还在批作业时用写评语的方法劝导他,谈话时用故事形式开导他,课堂上用眼神提醒他,用陶行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的话教育他。以真实的事例,真心的话语,真挚的友谊来接近他和他结对子交朋友。以真求真,真心相爱,使得这位学生感到老师是在真心教育。果然,该生后阶段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较以前有了明显进步。
的确,对待这样的学生,只有通过真诚的爱,才能使他们体验到人间的温暖,才能将外在道德和行为规范转化为他们内在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只有善待、尊重学生,才能触摸到教育的真灵魂,领略到教育活动中那种春潮涌动的真情景,这实际上在撒播师爱。记得六年级有位班//www.souquanme.com长一连几天变得孤辟,时时郁郁寡欢,本来开朗的她显得无心学习,成绩每况逾下,班上黑板报拉开了两个星期也未出好。一种“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精神支柱驱使笔者有责任负起教育的义务。于是,笔者乘这位同学订正常识作业时,跟她个别谈心。笔者不是直接问这位学生近况,而是将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中的话语来读给她听,让她在听老师的朗读中感悟教育的真谛。陶行知先生在《每天四问》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了,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限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这位班长被老师以朗读替代有意识的谈话而引起了无意注意,她深感近阶段的情况不妙,而吐出原委:因父亲移情别恋,去年年底纵火烧房,触犯法律,依法进了牢监。这件事给这位学生心灵的创伤是很深的,心理打击是很重的。笔者因势利导,请她不要因此而痛苦,告诉她你只有专心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去感化父亲,好让他幡然猛醒,早日回到你的身边。同时,使这位班长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不能凭一时的冲动,更不能利令智昏。
在这里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有真知灼见;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陶行知语)我们老师敬爱学生、尊重学生,必定会得到尊重、敬爱的回报。反过来,“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陶行知语)教师要善待学生,善解人意。倘若惩罚、讥讽、冷眼相看学生,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刻骨铭心。只有教师善待学生,多一些“换位意识”,善解学生的心意,与学生同忧乐、共休戚,就会与学生心心相印,产生共鸣。很多学生说:你不当班主任,但像班主任那样关心、爱护我们,我们敢说真话。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纸上的教育改造能有多大效力,大家近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笔者认为宽容、善待,热爱学生应该是新世纪教师的从教之德。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善待,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宽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为路灯,以聪明的才智做护栏,惟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虹桥上面才会自然而然地对生活、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热烈的情感验,真心换真情,方能教人学真求真。

三、以真做人,感召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希望今后办教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同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无时不刻地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平时言行谦逊,规行矩步,从不出口脏言,无论在教师中间,还是在学生中间随时注意文明用语。笔者能受学生尊敬贵在语言文明,从不恶语伤人,可能算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语言是教师用心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如何来使用这个工具,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文明的语言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的《礼记仪礼》中就这VmfcInamCf样说过:“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这就是说我国很古的时候,就提倡说话要尊重对方,谈吐要文雅,态度要和气。这是在处理一般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要求。为人师表者,自然也不例外,而教师对学生说话,更应该使用文明、规范、平和、温柔的语言。
课堂上,用“请”字让学生回答问题,平时见到同学主动问好,在同学和老师中间不讲“切口”的话。教学生使用礼貌语言,教师得首先使用;要学生讲文明,教师得首先讲文明;要学生改掉不健康的口头禅,不给同学起绰号,我们教师首先不使用某种不正之道的“切口”VmfcInamCf之语。语言是心灵的写照。教师的语言美,反映着教师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
加里宁指出:“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这里所说的对教师的“严格的监督”,不仅来自他们的学生,而且来自社会,因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把他们的子女托付给学校的教师,很自然就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道德品行上向教师提出比常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严格遵守法纪法规。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平时,学校搞卫生,笔者既做指挥员,又做战斗员,身教重于言教,以人教人,以自己的真心感人,以真诚来榜样学生。工作中独人一处,坚持不懈地以刘少奇的“慎独”精神为心灵的镜子,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持之以恒地做到上下班推车进出校门。“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工躬亲共守”,这样的事虽微乎其微,不足挂齿。然而,此时无声胜有胜,使学生懂得学做真人还得从细微之处开始。正像毛泽东所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样,学做真人,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也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时间的考验。在这方面笔者是雷打不动的,以真实、真诚、真心、教人育人,赢得了社会、家庭及学生的敬佩。语言美、心灵美是教师教学生做真人的根基。

总之,用凯洛夫的话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仿效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儿童对教师的进一步关系的建立,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是无法给予学生的。作为一位教师无论在其言语上,还是在行为上只有处处率先就范,真心诚意地捧着一颗心来,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竭尽全力,敢做真事,善说真话,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你给他真,他自然也将心比心,用真字回报老师,回报教育。
所以,我们要牢记陶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教学生学做真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师只有时时处处教真、做真,做现代德育教育的“传真机”,学生方能真才实学,学真成真,真正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成为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哪个的名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名言。

1、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3、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扩展资料

陶行知的名言: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2、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

3、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5、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6、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8、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人民网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行知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求万求求学//www.souquanme.com真知”谁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是“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郭沫若;意思老师千教万教是教人追求真理,学生千学万学是学做品行端正的好人。

该句是郭沫若于1946年题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墓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一则对联,通常用以倡导要教人求真、教人做真人。

人物简介: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和燕子矶幼稚园,为教育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明确反对以培养“人上人”为目标的旧式教育,提倡推行以培养“人中人”为目标的新式教育,他的一句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至今仍在教育界广为传颂。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孩子“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学做真人”。陶行知的这句名言,不仅对所有的教师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对家长同样也具有重要//www.souquanme.com的启发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