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已合数重围的前一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这首诗叫什么)

征战沙场的古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城南已合数重围的前一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这首诗叫什么)

征战沙场的古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lBYWQ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汉乐府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塞曲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左传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五十步笑百步】
【春秋无义战】
【化干戈为玉帛】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www.souquanme.com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7、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8、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1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8、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7、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8、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1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从军行》的诗和解析

《从军行》的诗和解析
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①,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②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注释①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应该反映但是戍边抵抗匈奴的将领)。其中有着夸张的成份②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好像没什么注释译文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王昌龄《从军行》赏析 【其 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www.souquanme.com《关山月》①, 无那金闺万里愁②。 赏析 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 这组《从军行》共七首,每首描写一个场面。“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中的唐军战士和他对远方妻子的怀念。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对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②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③无那:即无奈。 其 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赏析 写守边者的乡思,既可以象前篇那样,突出宁静氛围下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复杂与激烈,也可以象本篇那样,用热烈喧闹的场面来反衬人物难以排遣的悲怆沉闷的心境。 你看,这里是军中彻夜狂欢作乐的场面,开始时是清秋的明月俯照着大地,终场时那月亮已落到了巍峨的长城后边。这其间琵琶不停地奏出富于刺激性的旋律,一曲终了又换一曲。人们兴奋地起舞,他们要尽情舒泄一番。 可是且慢,请细细地辨别一下这聒耳的音乐。原来,不管曲调如何变换,舞姿多么狂恣热烈,却总是离不开一个主题:离情和边愁,也就是离不开一种基调:慷慨中透着悲伤,欢快中杂着凄凉,“总是《关山》旧别情”,尤其“总是”二字,一下子点穿了军中狂欢的背景和实质,使读者的心和这些军人的心刻靠近了许多,理解了军人们企图用歌舞排解愁闷,同实际却是“撩乱边愁弹不尽”之间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抓住读心灵,使之感到震栗之处。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 ,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赏析 战士们有思家之绪,这很自然,因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战士的根本价值却在于他们是祖国安全的捍卫者。现在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上面这首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应该指出,这并不是一首写实之作。从所涉及的地名看,相距不下千百里。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而唐朝的西域根本没有一个楼兰国,汉代的楼兰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但是诗人为了表现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热忱,却把它们写到了一首诗里。这在诗歌创作中不但允许,而且是常见的,人们感兴趣的是诗中表现的思想和情趣,倘若非要胶柱鼓瑟地进行考证,那就未免多事了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www.souquanme.com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从军行[1] 王昌龄[2] 青海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4]。黄沙百战穿金甲[5],不破楼兰终不还[6]。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7]。前军夜战洮河北[8],已报生擒吐谷浑[9]。 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全唐诗》 【注释】 [1]从军行:乐府古题,多用来描写军旅生活。王昌龄的这组《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第四、第五首。 [2]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寒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任江宁丞、龙标尉等微职。存诗一百七十馀首,长于边塞、送别、闺情宫怨等题材,在各体中尤擅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3]此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4]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5]穿金甲:磨穿铁甲。 [6]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7]辕门:指行营。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处以车围成屏障,出入之处相向仰立两车,称辕门。后来地方高级官署,两旁以木栅围护,也称辕门。 [8]洮(taó 桃)河:黄河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 [9]吐谷(yù 玉)浑: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是鲜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谷浑国。这里借指敌军首领。 【提示】 这是两首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第二首写一场战争的大捷,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避实就虚,写大部队出发时威武雄壮的场面,然后用"已报"二字引出前锋部队的胜利,举重若轻,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由这两首诗,可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高度成就,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豪迈的盛世气象。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贫寒,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曾游西北边塞。 注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青海:指青海湖一带,古称西海。雪山:甘肃的祁连山。玉门关:汉武帝时的设置,甘肃敦煌市西北,是通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的金甲。孤城:指阳关,旧址在甘肃省敦煌西南部。楼兰:古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羌县、罗不泊一带,这里泛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简析: 这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前两句抒写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思念家乡的愁苦,后两句是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边疆战事的频繁艰苦、敌军的强悍和戎边时间的漫长。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气概。全诗意境开阔,风格壮美。0|评论检举|2006-05-30 20:02常青树| 十一级王昌龄《从军行》赏析其 一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 无那金闺万里愁②。 赏析 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 这组《从军行》共七首,每首描写一个场面。“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中的唐军战士和他对远方妻子的怀念。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对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②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③无那:即无奈。

从军行 原文

急需,请快点
  1、原文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搜趣网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简介
  这是边塞题材的著名乐府诗。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
  从军行由多个诗篇构成,展现出血性方刚的盛唐气象。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都是千古名句。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3、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盛唐北都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