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中霜月夜上一句(张仲素的《燕子楼》全诗)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是什么意思呵呵,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北送柏锁愁烟,燕子楼......

燕子楼中霜月夜上一句(张仲素的《燕子楼》全诗)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是什么意思

呵呵,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北送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燕子楼里月冷霜寒,秋来秋去就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霜月之夜是如此的漫长。古诗云:“愁多知夜长”,只有因愁苦相思而不能成眠的人,才会深刻地体会到时间多么难以消磨。

求有关“燕子楼”的典故和诗句

关盼盼
唐代的乐舞和诗歌一样高度发展,成就辉煌,为中国古代乐舞艺术极为昌盛时期,无数地位低微的乐舞艺人在受尽凌辱与摧残的情况下,以其天才的智慧创造,丰富了唐代乐舞艺术。关盼盼就是唐代著名的乐舞艺人。
关盼盼,唐代贞元、元和(785—820年)时徐州有名的舞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左右,张尚书做武宁节度使,镇守徐州,家中养有不少家伎,其中有个容貌俏丽、能歌善舞的家伎,最为张尚书宠爱,这就是关盼盼。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云,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白居易为校书郎时,出游到了徐州、泗水一带,应邀赴镇守徐州的张尚书家宴,当时家宴常有家伎表演歌舞供人娱乐,白居易首次看到了关盼盼的歌舞表演,在这位歌舞鉴党水平极高的诗人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家宴上,宾主酒酣兴浓,张尚书命关盼盼歌舞劝酒佐欢。只见关盼盼身着红色纱裙,犹仙女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忽如轻风吹指,时隐时现,忽似红玉雕像,静中有动,表演的《霓裳羽衣舞》,令人心旷神怡,关盼盼以轻盈迦雪的旋转、流畅行进的舞步、柔软轻婉的舞姿,飘然欲仙的舞态,表现出虚无飘涉的仙境之中仙女形象。白居易看过许多能歌善舞的家伎表演,今日欣赏关盼盼的《霓裳羽衣舞》,觉得非常美妙,即兴赋诗赠给关盼盼,其中有“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将醉意起舞的关盼盼喻为微风中摆动的娇妍华贵的牡丹花。从这以后,一别十几年,白居易没有得到关盼盼的消息。
关盼盼到底怎么样了呢?张尚书去世后,归葬东洛。关盼盼独守在张尚书的徐州旧宅燕子楼中,一过十余年,不肯改嫁,曾作有《燕子楼三首》,诗云: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关盼盼写出她孤独凄凉的独居生活,《历朝名垦诗词》评此诗曰:“悲凉黯淡,字字哀音,笔亦幽秀,宜其为世传诵也。”诗一出燕子楼便广为流传。
当时的员外郎张仲素,字缋之,拜访白居易时,吟诵拜访白居易,吟诵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句婉丽哀楚。白居易经询问,得知为关盼盼所作。张仲素曾在武宁军做事多年,颇知关盼盼始末,便向白居易诉说了关盼盼的情况,如今关盼盼依然独居在楼子楼中。白居易读诗,有感昔日张尚书家宴,当即依其题和诗三首,诗云: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残灯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中人一人长。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二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又作七言绝句一首:
黄金不惜买峨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
白居易从封建礼教出发,认为张尚书不惜重金买下关盼盼,又教以歌舞,教成之后,张尚书死去多年,坟墓上的白杨都长得很粗了,可是关盼盼仍然活在人世,没有相随张尚书而去。白居易显然在讽刺关盼盼不殉夫守节。
后来,关盼盼看到了白居易的诗搜趣网,哭泣着说:“我并非不能殉情而死,只怕我死之后,人们会认为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这岂不玷污了他的名声。”于是,和诗答白居易,诗云: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被逼走投无路的关盼盼,只得去死,于是绝食旬日而死。白居易虽有千古诗名,但他诱逼关盼盼殉夫守节,做得十分不光彩,硬是将一个饮经痉而又有艺术才华的女艺人逼上死路。在这个格守封建礼教的诗人心目中,关盼无论有怎样高超的技工艺,终究不过是主人为满足声色享乐需要的玩物,主人死人,当作玩物的关盼盼就该死。
历代诗人均有咏关盼盼和燕子楼诗词,多是把关盼盼当作贞妇来赞颂,或以关盼盼和燕子楼为典故写入诗词,但也有不同于此见者,宋代大词人苏轼曾夜登燕子楼而梦见关盼盼,故尔作小词云: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觉梦,但有旧愁新怨。异时对南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不同于白居易,词中凝聚了他对这位闻名古今的舞伎的同情和感伤。关盼盼的诗最能引起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妇女的共鸣,明末清初才情殊众的歌妓王微,与关盼盼际遇相同,故尔从关盼盼之身世引起联想,有《拟燕子楼四时闺意》诗四首,其三云:
罗衾自垒怯新凉,无寐偏怜夜未央。
生死楼前十年事,砌蛩帘月细思量。
关盼盼能传名至今,是由于文人酒酣作诗,把她的表演和身世记下来;又由于她有感而发的诗篇能够感动人心,引起共鸣,从而辗转相传,广为传诵,这就使得我们今日能够了解这位唐代著名的乐舞艺人,其实象关盼盼这样的艺人何止千千万万就是她们用血泪和智慧谱写出一部中国古代艺术史。

关于燕子的经典诗句

      1.和燕子有关的诗句      1、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2、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6、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7、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燕子楼中燕子飞,芹泥一点误沾衣。      11、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12、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13、燕子楼头燕子回,何年鹤去见归来。      14、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15、搴帘燕子低飞云,拂镜尘鸾舞。      16、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      17、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      18、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经典语句 )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19、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      20、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21、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      22、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23、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      24、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25、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26、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27、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28、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      (引自)2.和燕子有关的诗句      1、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2、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6、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7、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燕子楼中燕子飞,芹泥一点误沾衣。      11、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12、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13、燕子楼头燕子回,何年鹤去见归来。      14、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15、搴帘燕子低飞云,拂镜尘鸾舞。      16、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      17、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      18、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经典语句 )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19、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      20、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21、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      22、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23、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      24、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25、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26、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27、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28、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      (引自)3.燕子的诗句      有关燕子的诗句为您奉上,请参考: 《题屏》 年代:宋 作者: 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调笑令》 年代:宋 作者: 秦观 恋恋,楼中燕。      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   //www.souquanme.com;   十二阑干倚遍。 《忆君王》 年代:宋 作者: 谢克家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      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谒金门》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燕子楼》 年代:明 作者: 王凤娴 燕子楼头燕子回,何年鹤去见归来。相思怨结东风泪,洒向残花已剩灰。      《题邸间壁》 年代:宋 作者: 郑会 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水槛遣心》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经典诗句 《采桑子》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      人间乐事知多少,且酹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云,拂镜尘鸾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      出自:《虞美人》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鹦鹉洲头浪□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题壁》 年代:宋 作者: 华春娘 燕子楼中燕子飞,芹泥一点误沾衣。      主人频起嗔嫌意,垂下珠帘不放归。4.关于燕子经典词句      最有名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乌衣巷》      剩下的是借花献佛了      杜甫的《钱塘湖春行》有“谁家新燕啄春泥”之句。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元曲《正宫 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陶渊明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阴遥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孟浩然      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韩愈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范成大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燕子楼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岑参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苏溪亭      【唐】戴叔伦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即事      【唐】杜甫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十二月一日三首      【唐】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水槛遣心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www.souquanme.com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宫词      【唐】韩偓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www.souquanme.comnbsp;     疏雨      【唐】韩偓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拟意      【唐】李商隐      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自喜      【唐】李商隐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忆汉月      【唐】李绅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孟浩然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插田歌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春寄尚颜      【唐】齐己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唐】苏颋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凰。      幽轩      【唐】欧阳玭      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      登凤凰台二首      【唐】殷尧藩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月暗      【唐】元稹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唐】张谔 &n

求吟咏燕子的诗句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lBYPnU)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表面是感慨,实为辛辣的讽刺。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