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吾未云所得的前一句是什么(《论语 述而》中则吾未之有得前一句)

云深不知处的前一句是什么?前一句是:只在此山中。出处: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译文:苍松......

则吾未云所得的前一句是什么(《论语 述而》中则吾未之有得前一句)

云深不知处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只在此山中。

出处: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创作背景: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寻隐者不遇

子曰的下一句是什么??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BIWCIe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www.souquanme.com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搜趣网,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搜趣网:“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中则吾未之有得前一句

《论语.述而》中则吾未之有得前一句
子曰:“文,励志故事,莫①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述而》
注释
①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达到。

这是作者引用《论语》里的话。

战国孔子弟子编写《论语述而篇》里的原话是: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是:孔子说:“就书本上的学问来说,大概我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达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片段:

中国读书人的思想,汉魏以后不出三个大圈圈:儒、道、释。搀合的情况很复杂,如有的人是儒而兼道,或阳儒阴道;有的人儒而兼释,或半儒半释;有的人达则为儒,穷则修道;等等。叶圣陶先生则不搀合,而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扩展资料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2017年本文入选人教社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课。

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文章开篇言简情挚,写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那“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的感受里,是悲上加悲的,接着回忆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在他领导下编写课本。

这之前对叶圣陶的认识是通过读新文学作品,及前辈对他立德为高的评价,联想《论语》对君子的定义,作者切实感到“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总论。

贵在躬行

日本的道元禅师曾到中国访师求学,并于浙江天童寺内修行。一日午后,他在经过走廊的时候,看到有个老和尚正在骄阳之下晒香菇。

道元禅师就同情他道:''你怎么不将这种工作交给年轻的弟子做呢?”老和尚答道:“别人毕竟与我不同啊!”

道元禅师接着说道:“是啊!可是,你为什么非要顶着烈日干活呢?”老和尚笑了笑,道:“现在的阳光正好,此时不晒,何时才能晒呢?”道远禅师听后,恍然大悟,所谓“言易行难”正是此理。

正所谓,道不可空论,德不可坐谈。道德修养贵在躬行,难也在躬行。

不过,在投身实践的过程中,同样还会有快乐相伴。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它不会出现大喜大悲的起起伏伏,永远都保持着那份平和与安宁,这不仅是对人生的享受,也是对大道的感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评价300字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前人对《论语述而》中“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章的研究,通过《论语》文本考证和周秦汉其他典籍的使用实例勾沉,着重讨论了其中“莫”字的语法功能,认为前人于此句之解释均有未安,本章之“莫”本无实际词汇意义,只是一个虚词,其作用是在“文”一字不成词的语境中,缀在实词后面,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整句意思是“书本上的学问么,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论文接着讨论了《庄子》等书中的“广莫”和《孟子》中的“子莫”,认为这里的“莫”字皆不必如前人曲为之解,若看作虚词,其文理就能豁然贯通。其中的“子”即孔子。
关键词:文莫 广莫 子莫
一、文莫
关于《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章,历来解释颇多歧见,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莫”尤其是“莫”字的理解,本文拟在综合前贤注解的基础上,从文字训诂和篇章义理两方面进行考察。
关于“莫”字的训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释为否定副词,相当于“无”、“不”。何晏(?--249 )《论语集解》:“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者,言凡文皆不胜于人也。”皇侃(488--545)《论语义疏》进而解释道:“孔子谦也。孔子言我之文章不胜于人,故曰‘吾犹人也’。”而于“莫”字则未予置词。
“莫”作为否定副词,作“无”、“不”等义解,确实是其中一大义项,可谓有足够的旁证。为精审计,兹先将《论语》一书中有关“莫”的其它句例俱摘录于下:
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②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同上)
③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④(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⑤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⑥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同上)
⑦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同上)
⑧(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同上)
⑨(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卫灵公》)
⑩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
⑾子贡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张》)
以上十一条中,“莫”的义项可分为四类:动词一次第一条,否定副词“不”或“没有”七次第三、五、九、十、十一条,代词六次第二、六、七、八条,“暮”的古字一次第四条。如果用上述四个义项的任何一个去替换题上的“莫”字,其结果必然窒碍难通。因为如何晏解作否定副词无或不,则于本复句的语法不通。本复句是一个前正后反的转折复句,前一分句反映出孔子对自己“文”的自豪(非“凡文皆不胜于人”的自谦),如: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第一例是孔子对于文化传统的认同,第二例最足以见出孔子以“文”自居的豪情,最后一例是孔子评人兼自评。
后一分句则体现出孔子对自己“行”的自责,“则”字无疑作为转折连词。孔子尽管以“日新”、“参省”自勉,但仍不敢以“躬行君子”贸然自居。而且正是他老人家不断的“日新”、“参省”才反过来证明他自觉于“躬行君子未为得也”。再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赫然居于首位,从《论语》文本看,这并不意味着孔子认为“文”的重要性在“行、忠、信”之上,而是基于他对于自身的严格评估,在他看来,“文”只是成为君子的其中一个条件,而他所“参省”的内容也正是“忠”与“信”,如: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至于“莫”的其他三个义项,从未有人言及,且也显然不能作为正解,姑略而不论。
二、释为推测性连词,相当于“可能”、“也许”。朱熹《论语集注》:“莫,疑词。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释“莫”为“或许”、“也许”之类的义项,于本复句的文气自然能顺利贯通,但问题是验之于先秦典籍,于“莫”字本身的义诠,却缺少应有的词源学依据。除《论语》一书外,笔者还查阅了《诗经》、《易经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六部先秦典籍,未发现一处“莫”字作为推测性连词解释的句例①。事实上,从汉语史上看,“莫”字作为“或许”等解,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先是口语,然后是文人作品中),这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故不展开。
三、与“文”字合成一词作联绵字解读,相当于“黾勉”、“勉强”。刘台拱《论语骈枝》云:“杨慎《丹铅录》引晋栾肇《论语驳》:‘燕、齐谓勉强为文莫’。”② 又,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子谦不敢安行,而以勉强而行自承。犹之言学,不敢居‘生知’,而以‘学知’自承也。”
晋栾肇之说不知何据,所指亦复不知何时,根据现有文献,可以认为当出于《方言》,杨雄《方言》则云:“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③将《方言》原文与二刘立论相对照,可以看出,《方言》所指为“北燕之外郊”而非“燕齐”,语言差别自然不可以道里计,更不能以北燕外郊之方言去解释孔子所在的鲁国方言或BIWCIe者其时雅语。笔者在《韩非子》中倒是发现了以下两条资料:
我笑勾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说林下》)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詗智慧,欲自用,不听止。(《忠孝》)
上引《韩非子》中的“密密”和“悗密”,其意义皆相当于今天的“勤勉”。但韩非所在的时、地决定《韩非子》中的材料不能视为本证。而且,孔子的教学语言想来都是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子罕》)。第二,符定一《联绵字典》收有“文莫”一条④,但是,该条目下所收的唯一一条例子正是本文题上的这一句话,孤证不立论,因而不足为训。
最后,然而却是最重要的,即使“文莫”释为“黾勉”在语音上不成问题,在义理上也会发生前后矛盾,“黾勉”是什么意思呢?是勤勉努力,那么这与下一分句的“躬行”又有什么区别呢?二者在逻辑上具有着概念上的同一性,这就相当于说“A吾犹人,A则吾未之有得”,这不是很滑稽吗?
不是否定副词,不是推测性连词,也不是联绵字。那么会是什么呢?笔者根据这一分句的内在特征认为,后一分句仅言“行”,前一分句也就只能言说一种德性:“文”,而“文”和“行”正是孔子语汇中相对比而存在的一对概念,如上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⑤根据上述,就可以排除“莫”字可能的实词解释,如“德正应和曰莫”⑥ ,又如“莫莫,清静而敬至也” ⑦,所以只能作虚词理解。
将“莫”解读为无实际词汇意义的虚词,这一章就很好理解。据笔者研究,《论语》一书中,主语往往是双音节的,如果碰到一个单音节的,则总是在该单音节实词之后附加一个助词⑧,这就是近人姚维锐所说的“一字不成词则加助语”⑨ 的规律。如与“莫”字同属古音明母的“惟”、“维”、“无”、“勿”、“毋”等字,在先秦文献中就有不少用作句中助词的语例。如:《尚书君奭》“迪惟前人光”、《皋陶谟》“百工惟时”、《召诰》“无疆惟休”等句中之“惟”;《诗经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等句中之“维”;《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论语子罕》“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等句中之“无”,“无宁”多作“毋宁”,如庄子语:“与其相濡以沫,毋宁相忘于江湖”;《尔雅》:“勿念,勿忘也。”郭注:“勿念,念也。”邢疏:“勿念,念也。念即不忘也。若《大雅文王》云‘无念尔祖’是也。”与本章最切近的要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莫”了,上古“无”“莫”音义全同,《小尔雅》云:“无显,显也”。而以下两句,虽然助词“惟”的具体意义与本章之“莫”稍异,但其中“惟”在句式结构上起的作用却与后者最接近,兹录以备考: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在释“末”、“无”、“毋”、“亡”、“忘”、“妄”、“罔”、“勿”时,皆列有发声助词一目,且列举了周秦汉典籍中四十余条语例,而“莫”字与上述诸字同属古音明母,据此,“莫”作助词当无问题。
综上所述,本章之“莫”无实际词汇意义,只是一个虚词,其作用是在“文”一字不成词的语境中,缀在实词后面,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整句意思除了“莫”字不作解释外,其它仍从杨伯峻先生的译注:
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么,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二、广莫、子莫
《庄子逍遥游》: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
成玄英疏:“莫,无也。谓宽旷无人之处,不问何物,悉皆无有,故曰无何有之乡也。”
陆德明对“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的释文是:“谓寂绝无为之地也。简文(503--551)云:莫,大也。”
按:若是莫可释为“无”,则何须上句“无何有之乡”?这正是陆德明又录萧梁简文帝之说以备考的原因。而释“莫”为“大”,则是因“广”字而误会,生活年代略后于陆德明的颜师古已给予了否定:《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莫府省文书。晋灼解曰:“将军职在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也。莫,大也。或曰,卫青征匈奴,绝大莫,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于幕中府,故曰莫府。莫府之名始于此也。”颜师古则曰:“二说皆非也。莫府者,以军幕为义,古字通单用耳。军旅无常居止,故以帐幕言之。廉颇、李牧市租皆入幕府,此则非因卫青始有其号。又莫训大,于义乖矣。”
“广莫”一词亦见于《国语》和《世说新语》。
《国语晋语一》:“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公说,乃城曲沃,太子处焉;又城蒲,公子重耳处焉;又城二屈,公子夷吾处焉。”韦昭注:“广莫,北狄沙漠也。下邑曰都,使如晋为下邑。启土,辟境也。”
按:如云“广莫”为北狄沙漠名或者说“莫”通“漠”,则皆与开辟为晋国的下邑之语义相悖。所以,此中之“莫”其实未加注。
《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刘孝标(公元462-521)引《春秋考异》曰:“钜不周风四十五日,广莫风至。广莫者,精大备也。盖北风也,一曰寒风。”
按:依如此解说,则刘氏于“莫”字亦未加注。
类似的语例还有:
《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郭象(?--312 )注“汝唯莫必无乎逃物”八字云:“若必谓无之逃物,则道不周矣,道而不周,则未足以为道。”
按:郭注于“莫”字亦未予解释。
成玄英疏:“无者,无为道也。夫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汝唯莫言至道逃弃于物也。必其逃物,何为周遍乎!”
按:成疏以“莫”为否定副词,却因此使应解之“无”失解。如此,又可反证“莫”字不需解。
又:《庄子山木》:“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於大莫之国。”《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广川王)去怜之,为作歌曰:“愁莫愁,居无聊。……”以上二例中之“莫”字与前述所讨论者一样,均应作凑足音节的语气助词理解,而不必在其语法意义之外强求其词汇意义。
从上述诸例可知,历史上关于“莫”字的注解,在韦昭时尚未赋予实在的含义,到何晏、郭象、刘孝标、皇侃、萧纲时则已众说纷纭,到了唐人如陆德明、成玄英手上,则已然不得其解。后人阅读周秦汉典籍,则往往通过唐人训诂,于是其古训反而淹没无闻矣。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上文关于“子莫”的解释,向来聚讼纷纭,东汉赵岐已经含糊其词了,称“子莫”,“鲁之贤人也”,因为有赵岐定了这样的调子,后人就只能费劲去坐实这个“贤人”或者“鲁之贤人”了,于是有孙诒让和俞曲园的魏中山公子牟说⑩,黄鹤和罗根泽的《说苑修文》之颛孙子莫说11,还有孙人和认为系《尸子广泽》中的皇子,王树荣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庄周即子莫说》的论文12,正是越说越玄了。
试想,孟子上述文字中,杨子、墨子无疑为孟子以前的思想文化巨匠,孟子对二位仍有所讥议,接下来被言说的一个人自然应该有更高的文化身高和更重的文化体重,而不应该是令后来诸贤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什么中山公子牟(单名)、颛孙子莫或皇子,甚至因为《孟子》一书中没有提到庄子,硬是由“子莫”来凑一个,就尤其显得不够严肃,如依此立论,那么,《庄子》中也未提及孟子,甚至《韩非子》中也未言及其同学李斯13,这又作何解释?
不妨与下列两段文字对勘: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从上面的分析和对勘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迪,后面那个高于杨子、墨翟又善执中的思想文化巨子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孔夫子。当然不是说“子莫”是孔夫子,我的意思是说“子”是孔子,“莫”是什么呢?“莫”不是什么,它只是后缀于实词之后用以舒缓语气的一个衬字而已,这点前文已详述,不赘。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难道是孟子讥议孔子执中无权吗?当然不是。执中者系孔子,执中无权者不仅不是孔子,恰恰是孔子所不赞同的,请看孔子如是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如果考虑到孟子文章沛然的气势和高度的跳跃性,那么不仅不会将前文“执中”与后文“无权”混为一谈,而且还能因为上引孔子一段话,更足以证成孟子文中杨墨之后的思想文化大家正是孔子,而非别人。
注释:
① 唯《庄子则阳》“莫为盗,莫为杀人”句之“莫”,前人有训为疑词者,验诸上下文,于义未安。
② 引自刘宝楠《论语正义》本条注解。
③ 清钱绎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84年5月影印清光绪六十年红蝠山房本《方言笺疏》卷七第五页)。
④ 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联绵词典》第431页。
⑤ 钱穆《论语新解》第3 页,巴蜀书社1985年。
⑥ 见《周书谥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礼记乐记》“莫其德音”郑注。
⑦ 《诗经小雅楚茨》“或燔或炙,君妇莫莫”郑笺。
⑧ 见拙著《〈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笺证》,台湾《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九期第一至第六页。
⑨ 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古书疑义举例增补二》。
⑩ 分别见孙诒让著《籀庼述林》和俞樾著《茶香室经说》。
11 分别见黄鹤著《四书异同商》和罗根泽著《古史辨卷六诸子考索子莫考》。
12 孙、王二文均见《古史辨》卷六。
13 《韩非子存韩篇》有“李斯往诏韩王”一语,但本部分显然是李斯之文窜入,这一点几乎已成为治《韩非子》者之共识。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