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风生松树枝的上一句(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是谁的诗句)

一弹流水一弹月,下一句...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出自【卢仝,风中琴】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

水月风生松树枝的上一句(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是谁的诗句)

一弹流水一弹月,下一句...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出自【卢仝 风中琴】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关于松的诗句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5.植物惟搜趣网松柏,苍苍贯四时。——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植物惟松柏》
6.自小laUgACmlB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7.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8.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2.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13.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14.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刘禹锡《魏宫词二首》
15.列嶂有心争峻秀,古松无语兀龙钟;——恽代英《游黄山久闻人说黄山好》
16.松树倒生临涧影,竹根斜挂过墙鞭。——王镃《山居即事选定唐诗手自编》
17.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18.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啼。——汪广洋《江上大山小山松树齐》
19.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郭之奇《憩庐山东林寺和王阳明先生壁间韵》
20.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白居易《池鹤二首》
21.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22.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岑参《范公丛竹歌》
23.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李商隐《河阳诗》
24.瀑布悬崖泻,松笙入夜鸣。——李颙《忆罗浮》
2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26.手种老松树,苍然霜雪颜。——吴莱《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二》
27.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陈淳祖《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劝农事云毕》
28.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29.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30.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31.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卢仝《风中琴》
32.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皎然《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33.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刘义庆《世说新语》
34.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
35.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蓝仁《和云松雪中十绝其二》
36.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37.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38.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39.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40.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老舍《咏黄山》
41.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
42.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43.松树倒影半溪寒,数个沙鸥似水安。——陈师道《诗一首松树倒影半溪寒》
44.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45.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许浑《学仙二首》
46.朱门青www.souquanme.com松树,万叶承清露。——卢纶《孤松吟酬浑赞善》
47.西陵松柏青如故。翦烟花、幽兰啼露。——张先《山亭宴碧波落日寒烟聚》
48.庭连翠岛松篁暗,沼接清流瀑布新。——乌允卿《宁国院》
49.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朱庆馀《赠道者》
50.门前有个长松树,莫遣黄鹂来上鸣。——罗伦《无题二首其二》
51.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李白《游泰山六首》
52.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53.瀑布悬崖泻,松笙入夜鸣。——李颙《忆罗浮》
54.前幅长松何所似,铁干皴涩撑霜皮。——方回《题郭熙雪晴松石平远图为张季野作是日同读杜》
55.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王维《新秦郡松树歌》
56.东南多有青松树,争奈春风种不牢。——王冕《过□陵》
57.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林鸿《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
58.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岳飞《游嵬石山寺》
59.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60.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61.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苏轼《舟中听大人弹琴》
62.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孟郊《答郭郎中》
63.胸中决得平生事,松树枝间独鹤飞。——释云岫《妙高台》
64.青松树树带斜阳,又见生公说法堂。——卢梦阳《舟望》
65.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66.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67.搜趣网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老舍《咏黄山》
68.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乾隆《文征明山水》
69.庭连翠岛松篁暗,沼接清流瀑布新。——乌允卿《宁国院》
70.君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贾岛《寄友人》
71.鹤鸣松树颠,人行松树下。——苏泂《题松鹤》
72.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王建《岁晚自感》
73.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74.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赵范《绝句》
75.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游泰山六首》
76.种松今世见松老,种菊常年见菊开。——方回《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八曰松菊》
77.晚晴独步出门去,云挂碧青松树枝。——王谌《山庵即影》
78.香火萧然栋宇卑,满山松树送灵吹。——王履《都土地祠》
79.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80.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81.山中松桂花尽发,头白属君如等闲。——卢纶《送畅当还旧山》
82.鸟声含瀑布,虎迹印松坛。——王穉登《玉女潭二首霞宫瞰绿水》
83.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赵熙《龙门峡道中》
8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85.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孟郊《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86.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www.souquanme.com ——刘禹锡《魏宫词二首》
87.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卢照邻《石镜寺》
88.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89.种是万朱松树在,至今民唤作甘棠。——舒雄《太守王公植松因赋》
90.当阶松树何楚楚,黮叶苍枝已傲霜。——卢楠《秋兴漫成六绝句其四》
91.吴松江上看春雨,客路扁舟三月行。—— 全室宗泐《吴松江逢清明》
92.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93.松树何知过百年,树根流水亦清涟。——苏泂《南塔诗》
94.近移松树初栽药,经帙书签一切新。——王建《题元郎中新宅》
95.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纳兰容若《 太常引自题小照 》
96.茔前郁郁万松树,总是君手栽培成。——顾清《孝松为故华亭贰尹吴君赋》
97.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李德裕《泰山石》
98.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李白《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99.避秦安汉出蓝关,松桂花阴满旧山。 ——许浑《题四老庙二首》
100.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101.眼底何人画松树,一株两株拂烟雾。——孙一元《松树障子歌》
10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03.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104.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王昌龄《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105.见说幽居绕万松,栽梅能白杏能红。——杨万里《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见说幽居绕万松》
106.小洞石泉香洗药,古坛松树净横琴。——王恭《夏日过琳宫》
107.欲问岩前老松树,人间禁得几秋风。——戴表元《四明山中十绝白水》
108.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李白《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109.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白居易《池鹤二首》
110.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姚鼐《望庐山》
111.瀑布落云端,松杉六月寒。——胡俨《题陈宗渊画》
112.黄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笋半芙蓉。——屈大均《王不庵作卧龙松歌为予寿诗以酬之》
113.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苏轼《三槐堂铭》
114.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元稹《松树》
115.画省薰风松树阴,合欢花下日沈沈。——王士熙《寄上都分省僚友二首其二》
116.冰照梅花微有影,雪摧松树半无枝。——金涓《雪霁偶作》
117.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118.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其十二松柏本孤直》
119.双松树子碧团栾

关于松柏的诗句古诗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5.植物惟松柏,苍苍贯四时。——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植物惟松柏》
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7.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8.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0.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2.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13.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14.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刘禹锡《魏宫词二首》
15.列嶂有心争峻秀,古松无语兀龙钟;——恽代英《游黄山久闻人说黄山好》
16.松树倒生临涧影,竹根斜挂过墙鞭。——王镃《山居即事选定唐诗手自编》
17.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18.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啼。——汪广洋《江上大山小山松树齐》
19.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郭之奇《憩庐山东林寺和王阳明先生壁间韵》
20.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白居易《池鹤二首》
21.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22.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岑参《范公丛竹歌》
23.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李商隐《河阳诗》
24.瀑布悬崖泻,松笙入夜鸣。——李颙《忆罗浮》
2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26.手种老松树,苍然霜雪颜。——吴莱《和陶渊明咏贫士其二》
27.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陈淳祖《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劝农事云毕》
28.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29.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30.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31.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卢仝《风中琴》
32.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皎然《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33.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刘义庆《世说新语》
34.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
35.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蓝仁《和云松雪中十绝其二》
36.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37.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38.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39.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40.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老舍《咏黄山》
41.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
42.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43.松树倒影半溪寒,数个沙鸥似水安。——陈师道《诗一首松树倒影半溪寒》
44.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45.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许浑《学仙二首》

一弹流水一弹月的下联

下联是“半入江风半入云”。

该对联是九江琵琶亭上的楹联,是由清朝的董云岩集前人的诗句写成。原对联如下: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其中上联集自唐代诗人卢仝 《风中琴》,下联集自唐代杜甫《赠花卿》。白话意思是“琵琶一声接一声,一声弹的是流水,一声弹的是明月;琵琶声婉转清脆,一半随江风而去,一半冲入了云霄。”

琵琶亭传说是白居易当年送客的地方,即白居易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的地方,这幅对联以看似随意的笔触对当年情景进行了描写。不写亭而写琵琶声,又舍声音而写风云。这种开阔简练的描写让人看了不禁有苍凉怀古之意,追忆起白居易的《琵琶行》,确是神来之笔。

扩展资料:

琵琶亭的历史:

琵琶亭始建于唐代,原在九江城西长江之滨,即白居易送客之处。但历代屡经兴废,多次移址。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 年)重建,这次重修是由著名制瓷大师,历任淮关、九江关、奥海关监督,兼督陶使沈阳唐英主持。

清代《冷庐杂识》载:“乾隆癸亥(1743)观察沈阳唐公英重修,增建高楼,题额曰‘江天遗韵’。壁刊白傅遗像,是南薰殿本。(后,嘉庆中歙人方体有摹)。登楼四望:前临大江,后对庐山。左则古寺千重,右则人烟万井。楼下回廊旋烧,境极幽旷。”

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遭兵毁。

1988年3月新琵琶亭建今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琵琶亭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