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描写大洪水的地方(豫州鼎落入泗水预示着)

大禹治水是在什么地方?治的什么地方的水?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由他所创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商、周三代之首。虽然夏......

战国策描写大洪水的地方(豫州鼎落入泗水预示着)

大禹治水是在什么地方?

治的什么地方的水?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由他所创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商、周三代之首。虽然夏王朝只是一种部落联盟,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大不相同,总算已具备了国家形式,使得中国历史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大禹治水,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但是中华大地上的洪水为患一定特别严重,所以才产生了「洪水猛兽」的成语,认为洪水比猛兽更为可怕。大禹治理水患,让大家安居乐业,得到了许多部落的共同拥戴,继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在考古工作中,虽然至今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直接史料,但是结合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来考虑,许多学者都认为二里头第一、二期古文化遗址当是夏代文化的遗留。在距今4200年以前,中原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国家规模的夏王朝,这是不成问题的;这个王朝的领袖是一位善于治水的大禹,他主要以治水之功获得领袖地位,创业垂统,这也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大禹这个人,治水这件事上,近年来却产生了许多复杂分歧的看法,很难统一起来。不同的看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说法,二是新说。
关于大禹本人,传统的说法是:大禹出身于华夏族群(根据是「夏为中国之人」),他出生的地方是四川西部(根据是「禹兴于西羌」)。新说是:大禹出身于古越人(百越族群),在中原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是从东南地区带着南方农业文化的某些优势进入中原争得领袖地位的。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湖南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现,都对新说作了有力的支持。所谓「夏为中国之人」是周代以后才产生的说法,周代以前,夏人活动的许多史迹实际上都在东方。与大禹有关的古迹,更是集中于东南地区。「禹兴于西羌」一语是司马迁说的,那是指禹后来到西方的发展而言,并不是「禹始生于西羌」。通过一些出土文物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夏王朝国家重器的鼎、钺和许多玉器都来源于东南的古越人地区。
至于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条「水」,如何治法?传统的说法似有夸大之处。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十分险要,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术水平,绝对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又传说大禹根据不同的水系,划天下(全国)为九州,其实夏代初期的疆域绝没有如此之大。许多传说,都不免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新说是: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实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来。这是世界性的,所以许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大禹所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这和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是「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
传统的说法是: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史实并不如此简单,鲧也不会如此之笨。失败或者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国语》等古籍就说过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如「堙洪水」、「以息土填洪水」。直到战国时代,《墨子》书中才称大禹治水常用疏导之法。从大禹时代到战国时代,相距一千多年,我们先民治水的方法必然一再改进,有了不少成就。传统的说法实际上是把这一千多年中前前后后许多治水的功绩都归功于大禹一人,对历史作了夸大。
作为一位出身百越族群能够北上中原发展的部落联盟领袖人物的大禹,他的才能当然不限于治水,在使用青铜器发展生产,建立国家制度,对外用兵(击退苗蛮族群的进攻)等等方面,也有不少的功绩,但是后人纪念他与崇拜他,却选择了他的主要功绩——治水,这是不难理解的。作为一位农业社会的领袖人物,首先应该关心与致力的就是国计民生,农业生产。这一件大事办不好,别的事办得再好也不行。现在距离大禹时代已有4000多年,我们还难以根治水患,每年还得为防洪而担心,几千年前的先民,对于这位为了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大禹的感激与崇敬,也就可想而知。至于他当时领导群众兴修水利,限于客观条件,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不可能出现甚么奇迹,所以会长达13年之久。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身后的许多治水功绩也算在他的头上,这也容易理解。这才是大禹治水的事迹越传越多越传越大的真实经过。
参考资料: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

大禹治水的故事

哪个人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志高任重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编辑本段河伯传说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 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幅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幅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搭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
  编辑本段殚精竭虑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著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后代的人都称赞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没有到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编辑本段功德永存
  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是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游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于甬道尽头。内立明朝人南大吉书写的“大禹陵”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处。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至于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条“水”,如何治法?传统的说法似有夸大之处。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十分险要,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术水平,绝对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又传说大禹根据不同的水系,划天下(全国)为九州,其实夏代初期的疆域绝没有如此之大。许多传说,都不免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新说是: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实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来。这是世界性的,所以许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大禹所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这和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是“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
  传统的说法是: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史实并不如此简单,鲧也不会如此之笨。失败或者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国语》等古籍就说过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
  编搜趣网辑本段淮沂治水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全国许多地方世代相传,禹的足迹不仅遍于全国各地,而且许多名山大川也都被说成是受禹治理过的。其中有关大禹和其父鲧在今鲁南苏北黄淮泛区治水的传说也在华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洪荒时代就是原始时代。那时代没有文字记录先民的生活状况,后人往往凭想像、传说、神话去加以了解。现代由于先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质学的发达,对于洪荒时代的情况,才推断出一个近似的了解。相传在距今约4600年前的夏朝尧舜时代,正值冰河时代后期,气候转暖,积雪消融。大地山河,沦为泽国,天地万物,同为波臣。人类或登高陵土山,或以木为舟,载沉载浮,幸免沦没。古黄河改道从苏北平原入海,淮、泗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加之海水水面升高,沧海横流,海水倒灌,淮河淤积,使泰山以西到沂蒙以南至苏北地区,成为大片泽国。在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时,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各部落的人们被迫逃避到一个个高地上,形成了许多孤岛。鲧是尧舜治下的一位治水首领,他被流放东夷,负责变革同化东夷族,使其迅速赶上进步的黄帝族。鲧是传说中禹的父亲,颛顼的儿子,姒(si)姓,建国于崇(今河南嵩县北),史称崇伯。鲧是尧帝的臣子,当时洪水泛滥,他由四岳推荐给尧,被派去治理洪水。由于他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九年不成,用湮塞的方法,淹没许多人的生命,并擅自将神庙里的青铜礼器铸成治水工具,犯下弥天大罪,被舜帝诛杀于羽山之野。《正义》引《括地志》载,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禹贡》注:“羽山在郯城县七十里”。 对于鲧的评价历来不太一致。按照《尚书》的记载,鲧是一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而在古代神话中,鲧却常常得到很高的评价。《山海经》说他曾经窃取天帝的息壤来堵洪水,鲧成了一个不顾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的英雄。一般认为,鲧为了人民的利益,历经干辛万苦,直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未能取得治水的成功,但其勇于奉献的精神尤为可嘉。他在治水方法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时人类治理洪灾尚处于摸索阶段,经验不足,因而曲折是难免的。他的失败和悲剧为后继者指明了方向,
  《左传》云:“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渊,渊东有羽山。池上多生细柳,野兽不敢践。”另据《山海经•海内经》载,鲧死之后从他的腹中生出了他的儿子禹。大禹奉命继承了父亲未竞的事业,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并且亲临一线指挥,栉风沐雨,历经十年之久。《史记》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叙说了禹的丰功伟绩:他舍家为国,忘我工作,新婚只有四天就离家赴任,三过家门而不入,连新生的儿子也无暇照顾。为了全面了解水情和地势,他足迹踏遍了九州,勘察测量山形水势,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条山脉,终于战胜了洪水,得以平土而居。禹不仅治理了水患,而且还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开通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的大好局面。大禹也因此大得民心,使他有条件获得政治优势,成为尧的继承人。
  经过大禹治水,在“淮沂其治,蒙羽其艺”之地 (《史记•夏本纪》),淮河和沂水流过的地方,蒙山和羽山之间,这片淤积几十年大水的地方,经过大禹的治理,将淤积的大水“谷”,引入大海,清理了古黄淮泛区的一些河段,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在低洼地留下了微山、东平、钜野、骆马等“四渎”,成为有利于先民生存的湖泊。其后划分了行政区域,也就是青、兖、徐、扬、梁、豫、冀、荆、雍等九州岛。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于禹,其后裔姒姓便在今鲁南苏北一带滋生繁衍,从事着耕耘、蚕桑、冶炼、制陶、渔猎等生产活动。后人为纪念夏禹治水的功绩,曾在沂河岸边建立了禹王城。禹是夏朝开国之君。禹生启,启生仲康,仲康生帝相,帝相生少康。
  编辑本段大禹治水的历史意义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这个传说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大禹的遗迹和传闻】
  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是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
  相关考证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www.souquanme.com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游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陵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于甬道尽头。内立明朝人南大吉书写的“大禹陵”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处。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水利工程

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 都江堰风景
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JrFLS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背景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
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总水量年均150亿m3左右。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 都江堰
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利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修建简介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为了控制水流量,在进水口 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使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华阳国志蜀志》)。这些石人显然起着水尺作用,这是原始的水尺。从石人足 和 肩 两个高度的确定,可见当时不仅有长期的水位观察,并且已经掌握岷江洪、枯水位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这说明早在23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 堰流原理.在都江堰,李冰又 作石犀五枚,……二在渊中 (《华阳国志蜀志》), 二在渊中 是指留在内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为都江堰岁修 深淘滩 的控制高程。通过 深淘滩 ,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过水断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河床安全地通过比较大的洪水量。可见当时人们对流量和过水断面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数量关系,正是现代流量公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著名水利工程及作用

  芍陂芍陂是古代淮河流域较早兴建的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安丰城南,又叫安丰塘,是公元前6世纪末楚国令尹孙叔敖领导修筑的。水库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低洼的地势状况,利用天然湖泊在四周筑堤,引■水经白芍亭东积而成湖。《水经注?肥水注》说陂堤长二、三百里, 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说明可能已有闸门设施。东汉时可灌田万顷。由于芍陂及附近其他陂塘的兴建,水稻种植得到很大发展,使这一带富庶起来。
  (2)引漳十二渠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变法图强,大力发展农业。魏国要地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四十里邺镇)位于太行山东部冲积平原上。漳水从此地流过,雨季时河水宣泄不畅,常泛滥成灾。魏文侯(公元前446- 前397年在位)时李悝等推行变法,在公元前422年任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沉重打击了当地劣绅和女巫勾结玩弄的借水灾向百姓勒索钱财、残杀少女的 河伯娶妇 迷信活动,领导百姓在漳河上修建了12道低滚水坝,开凿了12条大渠,引水灌溉漳河右岸土地。《水经注?浊漳水注》载: 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以水闸调节水量,变水害为水利。经过大约100年,魏襄王时任史起为邺令,又大兴引漳灌邺工程,将大片盐碱地变成水稻田,使魏国河内地区更加富庶。
  (3)都江堰都江堰在四川灌县,是举世闻名的古老而宏伟的灌溉工程。堰古称 湔堋 、 湔堰 、 都安大堰 等,宋代才有人始称 都江堰 ,取名于成都江(即 都江 ),指过成都的府河及锦江。
  都江堰是秦昭王(公元前306- 前251年)时蜀郡守李冰领导人民修筑的。渠首堰工在今灌县旁的岷江上,渠道遍布成都平原各县。从1949年以前的工程布局可看出,它是由分水工程(分水鱼嘴)、开凿工程(宝瓶口)、闸坝工程(人字堤、百丈堤、内外金刚堤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灌县西北岷江江心洲筑成的分水鱼嘴,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西面的外江为岷江正流,沿江筑有堤坊;东面的内江是引水于渠,由宝瓶口控制引水流量的大小,流入成都平原上密布的农田灌渠。百丈堤起到导流和护岸的作用。
  宝瓶口可能是在早于李冰二、三百年的蜀相开明所修工程的基础上,劈开玉垒山建成的渠首工程。①宝瓶口左岸是玉垒山,右岸为离堆。现宽20米,高40米,长80米,可使足够的内江水量由此流入灌渠体系。
  闸坝工程包括调节内江水量的溢洪道 飞沙堰 和一整套闸坝设施。飞沙堰长约180米,堰身的高度可使汛期入内江的洪水和大量沙石由堰顶泄入外江,即所谓 低作堰 ;人字堤护岸兼溢流,可以补飞沙堰溢洪之不足。
  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项主要工程联合运用,互相配合,一般可保证大水时二江分流比例为内四外六,洪水不致冲入内江成灾;枯水时二江分流比例为内六外四,足敷灌溉之用。
  鱼嘴和堤防的修筑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竹子编成巨大的竹笼,装填卵石,沉积堆迭而成,施工简便,节省费用,工效显宏。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在分水鱼嘴附近曾立三石人于岷江、外江、内江水中,起着水尺的作用,以量水位的高低,从而测定内江的进水流量,及时进行调节,使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1974年和1975年,在外江曾先后掘得石人二枚。另载李冰作石犀5枚,其二深埋于内江,以作为都江堰岁修 深淘滩 的控制高程,使河床有一定的深度和过水断面,以保证河床可以安全通过较大的洪水流量。
  ① 姚汉源对此说有疑,见姚著《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年版第 47 页注(一)。
  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大约300万亩良田得到灌溉。《水经?江水注》称: 蜀人旱则借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活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
  (4)郑国渠郑国渠是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在关中引泾水兴修的大型灌溉工程,是由原籍韩国的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工设计领导为秦国开凿的。渠首在仲山西麓瓠口(今陕西泾阳县西北50里的谷口),引泾水东流注入洛水,全长300多里,用了十多年时间才完工,工程十分壮观。
  郑国渠的设计体现了较高的水流水文学知识。谷口是泾水进入渭北平原的一个峡口,东面是广阔的平原,地形西北略高,东南稍低。渠首选在这里,使整个水利工程自然形成一个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引水口选在谷口泾河凹岸稍偏下游处,正是河流流速最大的地方,增大了渠道的进水量,并使水中大量富有肥效的细泥也进入渠道以进行 粪灌 (淤灌)。引水口处上层由凸岸流向凹岸的水流和下层由凹岸流向凸岸的水流形成的横向环流,既在上层增大了引水口的进水量,又在下层使较重的粗沙冲向凸岸,避免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
  据《史记?河渠书》称,郑国渠的修建,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泾水泥沙含量大,引用灌溉,其淤泥可作为肥料。秦亩1亩等于今0。288市亩,四万余顷秦亩合今115万市亩。渭北平原远古为通海湖泊,土带卤性,引渠水淤灌压碱可成为良田。1钟为秦六斛四斗,即640秦升,合今2。2石,即200多斤。这使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①
  ① 《史记?河渠书》。
  2。运河工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凿了很多运河。魏在黄河以南的荥阳(今河南郑州西北),楚在汉水和云梦诸湖泊,吴在江淮太湖,齐在山东淄、济等地,都开有运河以通水运。其中最著名的是邗沟一荷水和鸿沟。
  (1)邗沟- 荷水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记载的大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首先要创造交通运输条件,便在邗地(今江苏扬州东南)筑城,南接长江,向北利用各湖泊河道疏通开凿,在今淮安东北入淮水。后来屡经改道整修,一直是沟通江淮的主要运河。
  开邗沟后3年,吴又继续向北开凿,在 商鲁之间 开了一条运河,名荷水,使沂水(泗水支流)、古济水相连通。于是吴兵船只便可从长江出发,由邗沟北上经泗水,再由荷水通济水至黄河。
  (2)鸿沟- 战国中期,魏占据了今河南省东北大部。为称霸中原,魏惠王(公元前370- 前319年在位)九年(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加强与宋(今河南商丘)、郑(今河南新郑)、陈(今河南淮阳)、蔡(今安徽凤台)等地的联系,于次年开凿鸿沟。从河南荥泽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中牟县西),再向东开至大梁城北。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再由大梁城北继续东开,并向南转。
  鸿沟向东一支后称■(古作■)渠,下游至彭城(今徐州)入泗,由春秋郑地通曹、宋等地;■水之南为睢水,自浚仪县由鸿沟分出,东流入泗,经宋、楚地;鸿沟南支西汉时名狼汤渠,南至陈县以南入颖水,魏惠王时陈属楚。
  当时鸿沟运渠最为重要,地处中原,四通八达,沿运道有许多城市。大梁、荥阳等地,秦汉时为东西方向粮食水运输送//www.souquanme.com的要地。
  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包含了测量、选线、规划、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管子?度地》对水利工程技术经验作了概括。文称: 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漂石;而下向高,即流而不行。 它还对水流受阻产生的水文现象和水力现象作了观察描述,为运用水流规律治理水害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渠首工程位置的选择,文中提出了 高其上,领瓴之 的原则,就是要抬高上游水位,以便让水顺利流入于渠。它还具体说明: 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 即在3里长距离内,渠底若能降落四十九寸,相当于1/1000的坡度,即可保证渠水畅流无阻。这是非常宝贵的修渠经验。
  3。堤防工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防治洪水,在黄河边修建了不少堤防工程,这些工程还兼作御敌防犯或进攻邻国之用。
  在堤防修筑的实践中,人们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知识。《韩非子?喻老》说: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指出了动物穿穴造成渗漏和大堤溃决的危害。
  《考工记?匠人》和《管子?度地》还记载了堤防设计、施工、保护的技术问题。如关于堤防横断面的形状,《度地》篇指出要 大其下,小其上 ,这种形状既可保证不致产生滑坡,也符合水的侧压上小下大的规律。《匠人》篇更具体说: 凡为防,广与崇方,其■参分去一,大防外■。 郑玄注曰: 崇,高也。方,犹等也。■者,薄其上。 就是说堤防的顶宽为底宽的三分之二; 大防外■ 可使大防受力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这与现代 重力坝 的原理是相符的。
  关于堤防施工的时间,文中指出宜在 春三月,天地干燥,……山川涸落,……故事已,新事未起 之时进行。《管子》还提出,大堤上要 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4。城市和宫室的规划设计《考工记》中对城市和宫室规划设计的准则作了初步的总结。在《考工记?匠人》中记述天子都城的制度是: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现已挖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遗址,如晋国侯马、古晋城、燕国下都、赵国邯郸的规划方式,基本相同,都采取方形城郭、正角交叉街道的方式。
  《礼记》中记述周代的 五门 (皋门、应门、路门、库门、雉门)和 三朝 (大朝、外朝、内寝)的制度,在后世的宫殿、寺庙和住宅的规划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考工记》和《礼记》中还有关于城市与宫殿建筑的记述。如关于粮仓和城的围墙,《考工记》指出: ■■仓城,逆墙六分.■(qūn)为圆形谷仓,■(liáo)为古代一种小屋。这里说在建筑仓、城时,围墙的截面应呈底宽于顶的形状,其高与外■的比例应为6∶1,以保证墙体能够抵抗住谷粒等储存物的侧压力。
  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时代的中山国中山王■墓出土了一块金银错兆域图 铜版,是一幅为建筑中山王和王后陵墓群而作的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 兆域图 长94厘米,宽48厘米,大约是按1/500的比例绘制的。
  墓主人中山王■的埋葬时间在公元前310年左右。图版的中心部分东西方向排置三个各 方二百尺 的大 堂 ,中间为 王堂 ,西为 王后堂 ,东为 哀后堂.东端和西端各有一个 方百五十尺 的小 堂.大堂之间相隔百尺,小堂距大堂八十尺。 丘足 (即墓坡的坡足)与大堂之间的 丘平者五十尺,其坡五十尺.丘足之外的长方形 内宫垣 将各 堂 围起。内宫垣北外侧东西排置四个各 方百尺 的 宫 ,宫门南开朝向内宫的墓 堂.宫外的长方形中宫垣 将整个墓群围起。 兆域图 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一幅建筑组群的设计规划图。

大禹治水,其位置到底在哪里?

据《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凿轘辕开,谓与涂与氏曰:x27欲饷,闻鼓声乃去。x27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至嵩山脚下化为石,禹曰:x27归我子!x27石破北方而启生。" 传说,古时候这里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那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为了支持丈夫治水,也来到嵩山,每天给大禹缝衣做饭。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对涂山氏说:"你听见我的击鼓声,就来送饭。"说完,就去治水了。涂山氏准备好饭食,单等着鼓声传来。 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就变了一只大熊,在山间来来往往,开山凿石,忙碌不停,连饭都忘了吃。谁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块石头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涂山氏听到鼓声,急忙把准备好的饭食送到搜趣网轘辕山下。可是她东张西望却不见丈夫的踪影,只见一只大熊在山间跳跃治水。她心中一惊,羞惭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阵,涂山氏跑不动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见此情景,大呼:"还我孩子!"只听一声巨响,石破北方,一个男孩出生了。这个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启。石破生启的巨石高约10米,围长43米,人称"启母石"。所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指的这个地方。 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为夏伯,后建都阳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汉代为表彰启的母亲涂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绩,便在中岳嵩山72峰中的万岁峰下,建了一座"启母庙",并立下《启母阙》。按文上内容解释,大禹治水应在河南嵩山,但是大禹像却在山西运城西陌县内,黄河崖边,与河面省灵宝市西闫乡渡口隔河相望请教,大禹治水究竟在何处??

大禹治水的位置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

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

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扩展资料:

治水遗迹

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涂山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山上禹王宫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

文献记载

1、《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2、《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 女娇”、“ 女趫”。

3、《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4、《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5、《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6、《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7、《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大禹治水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