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石臼湖(石臼湖风景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石臼湖风景的作文(五百字左右)提起安徽的湖,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巢湖、太平湖、万佛湖……其实,在安徽东大门、马鞍山市的最东方,还有一片湖,同样广阔、......

描写石臼湖(石臼湖风景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石臼湖风景作文(五百字左右)

提起安徽的湖,人们自然地想到巢湖、太平湖、万佛湖……其实,在安徽东大门马鞍山市的最东方,还有一片湖,同样广阔美丽神奇,那就是石臼湖.石臼湖,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为安徽马鞍山市和江苏南京市共有.
7月的一天上午,艳阳高照,大地开始腾起热浪.我们一行四人从马鞍山市博望区乘车出发,行约五六公里,来到石臼湖之滨的长裕村,下湖感受石臼湖之夏.
蓝色的快艇载着我们,在蓝色的湖面上劈波斩浪.船舷飞溅浪花,微风送来的清凉,除去了我们身上暑热.石臼湖,好一处避暑胜地.
石臼湖湖水丰盈,滩涂不见,湖面是蔚蓝的,蓝到远方,与蓝天相接,成了水天一线.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周围一片明净.站在甲板上,我们眺望四周的湖面,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直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石臼湖的沙洲隐没水下,但也有高一些的沙洲仍浮在水面上.长在沙洲上的芦苇,一丛丛、一簇簇,青翠婀娜,像一块块翡翠,漂在蔚蓝色的水面上.鸟儿不多,野鸭很少,但银色的白鹭活跃,在划出几道白色的弧线后,滑翔着贴着湖面翱翔,似像仙女下凡.湖岸绿树染烟,远方青山如黛,湖畔村庄倒映在水面,宛如一道风景线.
为了能看到石臼oIShsBP湖深处更美丽的风景,我们将快艇速度放慢,时而沿湖漂游,时而上岸觅景,湖光水色,如诗如画.

固城湖大闸蟹用什么描写

固城湖大闸蟹用什么字描写
青昀初阳团队固城湖大闸蟹考察实录
一提到大闸蟹,世人皆以阳澄湖为尊,殊不知苏蟹半天下,江苏也有不弱于阳澄湖大闸蟹的产区,最著名的要属南京高淳固城湖。
之前,微博大V@五岳散人 与@Paul郑褚在网友的见证下,完成了一次“蟹战”对赌。散人放下狂言,称凭借自己吃了20多年螃蟹经验,闭着眼也能分辨阳澄湖大闸蟹与固城湖大闸蟹的区别。在优酷直播的见证下,散人输了,他多次把固城湖大闸蟹误认为是阳澄湖大闸蟹……
这件事也侧面明了不论是从外观还是味道,固城湖大闸蟹绝可以和阳澄湖大闸蟹论个高低。为了证明固城湖大闸蟹的质量,青昀初阳团队四人南下,考察一线养殖基地生产状态,与专业的蟹农进行深入沟通确保客户买的放心,吃的顺心
据本次与青昀初阳合作的专业养蟹人介绍,他家的螃蟹肉质细腻富有弹性如果不沾佐料,蟹肉香甜,是一般螃蟹所不能比的。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蟹农舍得投入成本根据螃蟹的杂食特性,饵料选用海鱼、玉米、活螺蛳等等高质饵料。
养蟹人每日巡塘,观察池塘的每日变化,若螺蛳爬上岸,则说明底坑的泥需要处理;若螃蟹不吃食,则说明温度调整……这些日积月累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也是保证固城湖大闸蟹质量的前提
在与蟹农交谈间隔时间,蟹农的女儿跑到厨房拿出米在蟹塘内淘米做饭,这种状况另我们这些经常食品安全问题视为重中之重的有机食品产销从业人员感到十分惊喜,在将美味送到各位客户餐桌上的同时对于产品安全的担忧不攻自破
在大闸蟹上岸之前,每一只都会经过经验丰富的蟹农的手,他们手指捏捏蟹腿,便知道是否成熟,若螃蟹尚未长成,直接放回池塘再继续饲养,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蟹农没有损失。而市场商贩的螃蟹都是收购来的,晚卖出一天,就会增加损失。
一分钱一分货,质量绝对是市场上普通蟹所不能比的,而且螃蟹出水后绝不可再过水,一是影响螃蟹的口感,更重要的是会缩短螃蟹的存活期,可普通商贩为了增重,过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在保证大闸蟹质量的前提下,青昀初阳考察团队也与蟹农探讨了物流配送相关问题。
在为客户配送大闸蟹时,全部统一泡沫保温箱,内置冰袋调节确保螃蟹存活的低温条件,螃蟹上岸后立刻打包,进行顺丰空运。若大闸蟹在运送途中有个别死亡现象后期可以进行补寄。此次高淳之行,青昀初阳只为让客户亲眼见证固城湖大闸蟹的养殖环境和质量,待9月中旬开湖后,美味的固城湖大闸蟹即可呈上各位的餐桌。

高淳名字来由

谁知道我们高淳为什么叫高淳啊?
县名“高淳”有三种说法
高淳原先属于溧水县,地处溧水县的西南边。全县面积八百多平方公里,三面环水,历来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现境南有固城湖(又称小南湖),西有丹阳湖、北有石臼湖。沿湖滩地围成良田万倾,湖中水产品更是十分丰富,当年曾被称为溧水县的“粮仓”、“金库”。那时候,溧水县衙已经开化城(今高淳境内,距固城东二十里)迁到了在城镇(今溧水永阳镇)。县城距西部圩区相距百里之遥,又隔山隔水,来去很不方便。老百姓要上县城完粮纳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陆路,向北翻过一座座山岗,穿过一条条羊肠小道。路不但难走,还要担心野兽伤人,土匪打劫;另一条是走水路,撑船横渡波涛滚滚的石臼湖。倘遇狂风恶浪,翻船落水,便有葬身鱼腹可能总之,走陆路难上之难,行水路又担惊受怕。这难那也难,难煞了当地的百姓。大家要求分县的呼声越来越高。溧水县衙的老爷们舍不得放弃现成的“粮仓”、“金库”,把西乡百姓的呼声当作耳边风根本买帐。到了明弘治四年(1491年),本地有三位年轻读书人,看到家父老每到完粮纳税就叫苦连天心里难过,就挺身而出,联手为民请命。他们越级上书应天府,举出一桩桩事实,提出一条条理由请求将溧水西南七乡一镇(即崇教、立信、永丰、永成、游山、唐昌、安兴七乡和高淳镇)划出,另建一县。应天丞冀绮对溧水西乡百姓要求分县的呼声有耳闻,这次接到****书后格外引起重视马上派人下来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书所写的情况属实,建议可行于是冀绮便以“地旷难制”为理由,向当时的明孝宗奏本,请求批准划溧水县西南七乡一镇另建一县。到这时,溧水分县的事总算“通了天”。消息传来,万众欢腾,那三位大胆上书的热血青年,也自然成了众人议论焦点凑巧这三位青年的名字www.souquanme.com后边都有一个“三”字,其中一位叫刘鉴三,一位叫夏佑三,另一位叫孔份三,因此高淳民间流传着“三三分县”的说法。 应天府丞冀绮的奏章上去后,孝宗皇帝觉得“地旷难制”不能不加以重视,于是就提笔签上了“准奏”二字。关于县名,奏章上提的是“淳化”,孝宗认为不妥,理由是当时山西也有个淳化县,两县重名,会带来不应有的麻烦既然不妥,就得改名。改什么好呢?孝宗看到奏章上有“县治拟设高淳镇”一句,觉的“高淳”二字不错,就御批“以‘高淳’命名”。因为有这个插曲所以后代人每提起县名,就有“初拟淳化,钦定高淳”的说法。 说到高淳镇,确实是一座美丽富饶水乡古镇。它紧靠一望无际的古丹阳湖,是湖东北的一快山丘高地,又名镇山。古镇何时行成,没有明确文字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过一首《高淳道中》的诗,诗中写道:“路人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骏骏。雨归陇首云凝黛,日漏石渗金。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无壁树空阴。一箪足属前村店,滚滚炊烟起竹林。”从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看,说明这里早在宋代就是一处人烟稠密的山村集市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建县后,县名“钦定高淳”,镇名就改为“淳溪”,以镇山下的一条溪流命名。
原来的镇名“高淳”二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话是:街是建在镇山之上,是一处湖滨高阜;山下有一条叫淳溪的山河,自北向南经青龙桥、大通桥流入固城湖,再向西与官溪河会合。溪水环山流过,犹如玉带金锁。这样地形地貌古人认为是一块“活地”,一块风水宝地。居住在这里,倚山临水,山水相映,可保财源茂盛人丁兴旺。因此,便取“高阜”与“淳溪”的第一个字,命名“高淳”。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沧海变桑田,以前的那条淳溪河,如今已找不到影踪,只有官溪河边的一条古街,店堂依旧古色古香,还保留江南古镇的特色
第二种说法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长年接纳山水秀气,过着清静自在犹如世外桃源的日子,民性淳厚,风俗古朴。于是就取“地高”、“民淳”的最后一个字,命名“高淳”。 说起高淳民风淳朴,既有很深的历史根源,也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并非自吹自擂民国初年,有四位国民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到高淳挂职锻炼体察民情。当他们经过一番调查考察后,得出一个共同看法,说高淳有“三小三多”。哪“三小三多”?即“小桥渡口多,小脚女人多,小庙祠堂多”。话虽说得有点片面,但话中却道出了高淳当时的现状实情。 小桥渡口多,反映了高淳依山傍水,河汊纵横,一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幽美环境。同时也反映出地方交通不畅、交往不便落后一面。 小脚女人多,反映了在封建制度已被摧垮,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民国初年,地区偏僻的高淳,封建残余、旧风陋俗,依然根深蒂固女子裹脚”的陋习,虽为广大妇女痛恨,但敢站www.souquanme.com出来反抗毕竟少数。女孩子拗不过封建礼教压力,不得不含泪让大人用长长的白布条,将www.souquanme.com粉嫩的脚掌一层一层裹起来硬是承受长年累月的痛苦煎熬后,挤压出一双“三寸金莲”。从此走起路来一扭一拐,十分不便。这在当时,不以为苦,反以为美,叫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时至民国初年,外界都在轰轰烈烈革故鼎新,破旧俗,立新风,而高淳的女子还仍旧扭着一双小脚在走路,可见地方讯息是咋样的闭塞,百姓思想又是何等守旧。 小庙祠堂多,反映了旧社会高淳宗族宗教势力渗透极深,影响极大。首先是宗教势力很大。高淳百姓多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很少杂姓。几乎村村有家庙,处处有祠堂。同宗的人遇到不公不法的事,大都不愿上县衙告状申诉,而只肯到本姓祠堂里评理。祠堂里族长权力很大,族规很严。触犯族规的人,轻者受罚,重者处死,家法替代国法其次是信教和迷信鬼神的人不少。佛、道二教传入高淳的历史比较长,佛教可追溯到汉代,道教最迟起愿于晋代,均有史料作证。因为百姓中信佛信道的人多,所以庙宇庵堂遍布全县各个村镇香火极盛。有迷信思想的人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中注定一切听天由命。抱着这种消极处世态度,人的心理必然发生畸变,变的遇事瑾小慎微,性情温良恭顺。性淳固然好事,但守旧就明显缺陷再说儒教的渗透,儒家“忠孝仁义”、“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影响,也是高淳民风淳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相传孔子适楚时上过游山,在游山上设坛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在当地留下很深的影响。特别是西汉末年和北宋末年,内乱外患不断发生,大批大夫,带着家眷随驾南迁,有许多选择在山青水秀的高淳安家落户。这些人到高淳后,大兴教育,办儒学、建义塾广泛传播孔孟之道,更使儒家思想在在高淳人民心中深深扎根。过去有不少在高淳当过县令文人,做起文章来,一致赞叹高淳民风淳朴,社会安定。他们感到在高淳当县令,只要取得方士绅、族长的支持,就不必为审不完理不清的官司而烦恼平时找几个地方士绅喝茶写写诗,惬意得很。有的县官一任再任,觉得在这里当官有一种难得的轻松感、悠闲感。
“高淳”二字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有丹阳、固城、石臼三湖环抱,有游山、花山、九龙山诸山依靠,既可得山利,有可享水福。为了表达这个意思,人们取“高”字表示百姓居住的地方是在高岗之上,取“淳”字表示居住在高阜的百姓可以“享三湖之福”。何谓“享三湖之福”?就是取淳字的“三点水的偏旁”表示三湖,联上右边的“享”字构成“享三湖之福”的意思。

关于溧水的诗词,诗歌,楹联

关于溧水的诗词,诗歌,楹联有些什么,求解!

关于溧水的诗词李白写了三首,具体如下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唐 李白

【其一】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意思是:路傍白杨两行,白马悲鸣清晨出行,晓月当空好象谢灵运曾经描写过的葬礼:晓月发云阳。溧水河通往吴关,流水一去不复返,与你去世一样。老朋友你化为清风而去,遗骨就留在这荒芜的矛山岗。上天为你落下玉石棺材,还为你准备华美龙袍。

人去了,但是你的名声光耀日月之上,豪气云彩飞扬。你宏图未展而英年已逝。我一个楚国老头,来哭别你这位高风亮节隐士。我有千言万语,却无法道出,擦拭着泪滴回忆美好的品质。


【其二】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王公是稀世珍宝,却太早过世。我未能及时为你送殡现在坟墓上已长满秋草。真想解下我的宝剑送给你,却不知道挂在墓边的那条树枝好。(这里用了季子解剑送徐君墓的典故)我现在即使没有哭死在你的茅山墓前,余下的一生也会在来回丹阳的道路上流眼泪

【其三】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
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
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

意思是:王家兄弟,个个玉树临风,你却不幸先去。听说你去世以后,老朋友我从遥远的天涯来吊唁你,哭不胜哭,悲不胜悲。你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才华世上永远失去了一个堪为栋梁之材。让我最后为你弹一曲〈广陵散〉,此后我将永远不再弹琴了,宝琴将永远封闭在琴匣内不再开启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地位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杨万里在溧水的诗圩丁词

杨万里在溧水的诗圩丁词
圩丁词十解[1]

圩田[1]元[2]是一平湖,凭仗儿郎[3]筑作圩。万雉长城[4]倩[5]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1-2]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1]

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1]

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1]

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修来无水痕。[1]

年年圩长[6]集圩丁[7],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8]一鸣千畚[9]土,大呼高唱总齐声。[1-2]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岁修圩一岁眠[10]。六七月头无滴雨,试登高处望圩田。[1-2]

岸头石板紫縰横,不是修圩是筑城。傅语赫连莫烝士,霸图未必春耕。[1]

河水还高港[11]水低,千支万脉[12]曲穿畦[13]。斗门[14]一闭君休笑,要看水从人指挥。[1-2]

上人牵水上航,从头点检万农桑。即非使者秋行部,乃是圩翁晓挼庄。
《圩丁词》歌咏了圩田旱涝保收作用,及农民筑圩的无比艰辛。“圩田元是一平湖”首写圩田的修筑,首两句揭明圩田乃农民在湖中修筑,三四句以比喻描写圩的规模,“长城”,“防夫”不仅状圩之广大,也示其坚固。“年年圩长集圩丁”首写圩田的加固,“不要招呼自要行”,写自觉参加加固圩堤的劳动,见出农民视圩田如性命。“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生动描画出农民固圩的集体劳动的壮观场面。其战天斗地合力抗灾的精神状态令人感佩。“儿郎辛苦莫呼天”首写圩田的御旱功能,言筑圩虽极其艰苦,但酷旱时节,圩内农田却免受影响,心中倍感欣慰。“河水还高港水低”首写圩田的抗涝作用,“水从人指挥”,人定胜天,见出农民由衷自豪感。 [2]
《圩丁词》使读者对圩田这一古代劳搜趣网动人改造自然的杰出成果有了清晰认识,而筑圩、固圩过程的无比艰辛,更让读者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可贵精神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