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莫干山的句子(莫干山的相关诗文)

莫干山的相关诗文《七绝·莫干山》:毛泽东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游莫干山》:郭沫若盛暑来兹颇若秋,紫薇......

描写莫干山的句子(莫干山的相关诗文)

莫干山的相关诗文

七绝莫干山》:毛泽东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游莫干山》:郭沫若
盛暑来兹颇若秋,紫薇花静翠篁幽。
晨登塔岭亲吴越,夜看银河贯斗牛。
射击稚儿欣获鸟,校雠旧集听鸣蜩。
山居最好劳盘骨,蹬道千寻赴上游
《莫干山上的风雨》:刘大白
朝朝暮暮,尽是风风雨雨,挟着些云云雾雾,向高山喷喷吐吐。
花翻草覆,藤飞树舞;不管淋漓零乱,颠狂得不由自主
亏它近处几星灯火云雾也难遮住;到晚来依稀透露约略是邻家三五。
《和韵》:陈其采
丁亥夏,来游莫干山,承浦江郑卓人贤兄枉。
诗投赠,咏而善之,爱步原韵答和。
登高四望满修篁,天与名山特地凉。
解得万竿怀叶老,剑池搜趣网空自惹人忙。
《莫干游记》:宋琦
岁次辛卯,三月暮春同仁十六,相携游于浙北莫干。
其为山也,丘峦绵绵,其相依也,轻波淡染。
拾级踏雾,修竹相扶,山溪有情,绕阶还顾。
临顶极目天宇澄静。
风摇摇兮绿竹扬波。
意渺渺兮孑然无措。
一竹之荫,不蔽卧牛,万千相随,终为涛碧。
一夫之力,时或有极,众志成城,国泰可期 。
向之剑池,叠瀑依然
楼阁星散风云渐远。
逝者如斯,百年苦短。

春天莫干山的作文一段话小学

  春天的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富饶美丽的沪、宁、杭金三角中心,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雌雄双剑而得名,是我国著名休闲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总面积43平方公里。它虽不及泰山雄伟华山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 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有着“江南第一山”的美誉。
  莫干山以自己特色:竹、云、泉“三胜”,清、静、凉、绿“四优”而驰名中外。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以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之最。云也极具特色,因时而异,变幻万千,动若浮波,静若堆絮,站在云海上餐饮露宿、枕云席絮,令人有“遗世而独立”之感。泉也是一胜,飞瀑流泉多达百余道,可谓峰峰有水、步步皆泉。“绿”是“四优”之一,树绿、竹绿、草绿、山绿,如绿色的海洋满目皆翠。
  全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2%。“清”也是一大优点。若漫步于竹林或憩息于林荫,或眺望于亭台,或搜趣网夜坐于别墅,处处清新悦人、神舒肤爽。“凉”是避暑的主要条件,因莫干山地一定高度森林覆盖率高,且多流泉及储水量大的修竹,夏季气温较低,7、8两月平均温度仅 24.1摄氏度,早晚尤为凉爽,最宜避暑//www.souquanme.com。“静”,谷幽境绝,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围困圈子,莫干山能给你一个静谧天地

作文手抄报大全(描写莫干山)200字

我的家乡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那就是我国四大避署胜地之一,远近闻名的——-莫干山。
没有去莫干山之前,从远处望去,除了翠绿树木及隐隐约约的房子之外,和其它的山相比没有什么特别
我们坐车到莫干山后,我才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山上有高大挺拔毛竹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有年代久远的别墅。听老爸说;“这些别墅有许多是清末民初时期国人建造的,所以它们风格各异”。被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我们顺着绿阴弯曲的山路去了很多景点,比如传说中提到的“莫邪干将炼剑的地方”,剑池飞瀑;安静优雅的芦花公园山水倒影的翠池;……最后我们到了观云亭,我站在观云亭往远处望去,只见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好壮观景色呀!
在下山的路上,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更不觉得热,山上清新凉爽的空气反而使我觉得更加有劲了,此时,我才真正了解了这座远近闻名,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美丽的莫干山。

七绝 莫千山的 意思

七绝莫干山》——毛泽东 ——1955年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莫干山传说
• 莫干山的得名有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吴王阖闾命干将、莫邪夫妇在三个月内铸成两支宝剑可是铁水在炉中沸腾,就是不凝聚,莫邪舍身跳入炉中,殉祭炉神,铁水始凝固,宝剑才铸成,雄名干将,雌名莫邪。铸剑的地方就在山中,故名莫干。
•   莫干搜趣网山多雨多雾,雨后大雾更是绝景:山腰以下全被云雾吞没,塔山之顶飘浮于云层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岛。陈毅有诗赞云:“莫干好,大雾常弥天,时晴时雨浑难定,迷失楼台咫尺间,夜来睡眠”。
•   “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百道泉源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这首古诗对莫干山的主要景观,描写得全面贴切然而,莫干山胜景遍布,写不胜写。比喻在荫山山谷中的剑池,在干将搜趣网、莫邪铸剑的芦花荡,在莫干山中心区的荫山洞等景点尚需多费笔墨。百闻不如一风,还是留待读者自己去畅游一快。
•   莫干山历史悠久,早负盛名。汉朝吴王濞曾在此冶铜铸剑,晋代寺院很多,相传天池寺一僧,他每天游一寺,一年后才回到天池寺,虽无确数,可见寺庙之多。文人学士前来游览山林观水者,更是大有人在
全诗28字,毛泽东写于1955年。此诗和《看山》、《五云山》都是写于同一时期,作者游历杭州时候写的。驱车回程途中,余兴未尽,乃再口占一绝,抒发轻松愉快心情
全诗即景抒情,诗句轻快语言明白如话,诗趣意兴盎然
全诗一二句叙写作者乘车在下山的路中穿行,回头看抛在身后的峰峦已入莽苍。
三四句写诗人沉浸在对莫干山盘旋陡峭的山势的回味之中时,回程的路不知不觉地走完了说明诗人此次游兴极好,心境闲适以致慨叹时光走得太快了。
写作背景: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建设得了不错成绩外交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各项事业都按照计划顺序发展的阶段。毛泽东的心情很是舒畅。夏秋之际,他来到杭州休息,游历了杭州附近著名的一些山水名胜,此诗即写景抒怀游历莫干山的感怀

有趣的莫干山作文(300~400字)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知识分子好发议论缺少斗争精神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彻底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他以写作中多篇和长篇小说为主。
1843年春,屠格涅夫和他的最早师父李根(中文译名共同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为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作品
念屠格涅夫和他的最早师父李根(中文译名))(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传统、旧观念,他宣称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引起剧烈争论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