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蒙恬的一首诗(纪念蒙恬的诗词有哪些)

纪念蒙恬的诗词有哪些?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司马迁在《史记》写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蒙......

描写蒙恬的一首诗(纪念蒙恬的诗词有哪些)

纪念蒙恬的MEQyW诗词有哪些?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司马迁在《史记》写道:
  蒙氏秦将,内史忠贤。
  长城首筑,万里安边。
  蒙恬( ? ~前210年)秦武将,蒙阴县人,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据考证,“蒙”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
  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九年),蒙恬由于家世的关系,被封为秦国将领,跟随大将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一路长驱直入攻占了齐都临淄。由于蒙恬表现突出,战功卓著,于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 被秦始皇封为内史,成为秦始皇的心腹大将。
  秦国统一六国后,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北方的匈奴。匈奴是居住在蒙古高原上强大的游牧民族,经常利用骑兵优势深入中原, 对内地各族进行掠夺。为解除这一威胁,公元前218年(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向河套地区征伐。蒙恬判断敌情准确,作战计划周密, 秦军大获全胜。匈奴单于溃逃七百余里。公元前215年, 秦军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蒙恬又带兵渡过黄河,占据阳山,常驻上郡指挥军队抗击匈奴。蒙恬戍边十余年,屡败匈奴。匈奴闻蒙恬之名便心惊胆战。
  匈奴精于骑马和射箭,行踪飘忽不定,战争的运动性很大。为防止匈奴的继续袭扰,公元前213年,蒙恬率领士兵将战国时秦赵燕3国旧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巩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形成延袤万余里的防御性城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工程十分浩大,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无限创造力,也体现了蒙恬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为了纪念蒙恬的功绩,至今,山海关仍立有蒙恬塑像。
  为加强关中与河套地区的联系,公元前212年, 蒙恬率军民凿山填谷一千八百余里,修建了一条从云阳至九原的“直道”,至公元前210年初步完成,成为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网的骨干道,其遗迹现在尚可辨识。
  由于蒙恬有将才,有功劳,加之蒙恬的弟弟蒙毅办事精干、聪明机智得到秦始皇信任,秦始皇“甚尊宠蒙氏”。蒙恬在外为大将,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诸将相莫敢与之相争 ”。蒙恬兄弟显赫于朝廷,引起了秦始皇二子胡亥的侍奉人、“中车府令”赵高的嫉妒。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在沙丘平台,赵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勾结丞相李斯,废扶苏,立胡亥,即秦二世,赐蒙恬、扶苏自杀。蒙恬不从,被囚于阳周。赵高先是派人杀害了蒙毅,又派人往阳周对蒙恬说:“你的过错太多了,而且你的弟弟犯了大罪,依法要连累到你”, 面对“莫须有”的罪名,蒙恬据理力争:“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建功立业已有三代了。现在,我统领30万大军,虽然被囚,只要我示意,也有足够的力量造反,但是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完全在于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惠呀。”使者无可奈何地说:“我只接受了诏令对你执行刑法,不敢将你的话转报给皇帝。 ”蒙恬仰天长叹:“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过,竟然无罪而死呀!”说罢,吞下毒药自杀而死。
  蒙恬不仅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还为我国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名人大辞典》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 羊毛为被,所谓苍毫也。”另外,《隋书乐志》载:“筝,乐器,秦蒙恬所造。”
  为了纪念蒙恬,1995年8月,蒙阴县人民政府在联城乡树立了“蒙恬故里碑”,在县城修建了“将军亭”;2000年,临沂市人民政府在临沂广场为他树立雕像,列为临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如今,沂蒙大地已有许多的蒙恬命名的街道、厂家和商品。在海内外以蒙恬命名的公司和工厂也不少。

一统天下的诗句

一、汉高祖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反叛,还军途中,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
二、西楚霸王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www.souquanme.com,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三、武皇帝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www.souquanme.com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分析青青河边草这首诗

分析青青河边草这首诗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①。远道不可思②,宿昔梦见之③。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④。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⑤。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⑥。入门各自媚⑦,谁肯相为言⑧!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⑨。呼儿烹鲤鱼⑩,中有尺素书⑾。长跪读素书⑿,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⒀,下言长相忆⒁。
  【注释】①绵绵:连绵不断之貌。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远道:犹言“远方”。 ②不可思:是无可奈何的反语。这句是说征人辗转远方,想也是白想。 ③宿昔:一作“夙昔”,昨夜。《广雅》云:“昔,夜也。” ④这二句是说刚刚还见他在我身边,一觉醒来,原是南柯一梦。 ⑤展转:同“辗转”。不相见:一作“不可见”。 ⑥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闻一多《乐府诗笺》云:“喻夫妇久别,口虽不言而心自知苦。” ⑦媚:爱。 ⑧言:《广雅》云:“言,问也。”这二句是说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己一家人亲亲热热,可又有谁肯来安慰我一声? ⑨双鲤鱼:指信函。古人寄信是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按以鱼象征书信,是我国古代习用的比喻。 ⑩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⑾尺索:指书信。古人写信是用帛或木板,其长皆不过尺,故称“尺素”或“尺牍”。这句是说打开信函取出信。 ⑿长跪:古代的一种跪姿。古人日常都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犹如今日之跪。长跪是将上躯直耸,以示恭敬。 ⒀餐饭:一作“餐食”。 ⒁这二句是说,信里先说的是希望妻子保重,后又说他在外对妻子十分想念。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属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又称《饮马行》。本辞不存。《古今乐录》说:“王僧虔《技录》云:‘《饮马行》,今不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乃是一篇思妇之辞,与长城饮马无涉,用作《饮马长城窟行》的乐辞。也有人认为它是汉末蔡邕的作品。
  从风神意蕴看,本篇很像是刚从民歌脱胎的,酷肖《古诗十九首》中的某些篇章。所以前人或认为是拟古诗。
  东汉末年,游学、游宦之风甚盛。一批游子思妇之词,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是这一类题材。
  本篇可分作三节。开头八句为第一节。“青青河畔草”一句,是借用古诗《青青河畔草》的现成句子,作为开篇起兴。大约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吧,这位闺中少妇偶然抬眼望见河边的青青草色,随着河流去的方向,绵延不断,一直连接到很远的地方,不由地想到她在外的丈夫。“绵绵”,既说道路之遥远,更说情思之悠长。她这样想了一会,马上又觉得,每天老是这样胡思乱想,总也想不出个头绪,他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这工夫心里不免有些惆怅之感,叹一口气,自语道: “远道不可思。”于是眼前又恍惚现出昨夜那恼人的梦境:刚刚看见他就在自己身边,忽尔又似在他乡。梦中追随丈夫的踪迹,辗转到过好多地方,却老是各在一处,怎么也见不着面。自然,这梦境是思妇对丈夫日夜思念的结果,所谓“结想成梦”。梦里说好不容易见到了,却又飘忽不定,这是思妇渴望见到丈夫,既患得之,又患失之心理的幻化。这一段文字写得回环曲折,活脱轻灵。
  思妇梦醒后,现实更残酷,更教人难堪。中间一节极为深刻地展示了思妇的内心世界。常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诗中却说,枯桑、海水也不是完全麻木无知的。枯桑虽说叶尽枝残,对于风也不会毫无知觉;海水尽管不结冰,对于寒暖也应该感觉得到。每到傍晚,人们都回到自己家里,男欢女爱,可是我,孤凄凄的,连说句话的人也没有。这很像李清照“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那种心情。整个意思就是说:我是一个人,我怎能耽得这样的孤寂啊!她自然也要想到:他是不是有了新欢呢?不然,也会捎个信回家呀?这四句,热切中带着凄怆,希望中含着失望。
  从写法上说,两节之间,极尽转折跌宕之致;从转折跌宕中,见出感情的深沉和复杂。
  诗意到此,已经结束。后面的八句是截取它篇拼合而成。
  从形式上看,“谁肯相为言”和“客从远方来”这一节之间,似乎也紧相承接,实则诗脉并不相衔。更重要的www.souquanme.com是,最后这一节与原诗的构思不合。原诗以形诸梦寐极写思妇的相思之苦,诗的结尾则是相思梦的继续,言有尽而意无穷。如现在这样,再接下去写思妇果然接到远方捎来的书札之类,便成“续貂”,也是对原来诗意的破坏。拼合者只是满足于两者之间形式上的联系,以为做到天衣无缝了,不知这正是露马脚处。
  这一点,已有人指出。清人朱乾说:“……惟《孟冬寒气至》一篇下接‘客从远方来’,与《饮马长城窟》章法同。”(《乐府正义》)余冠英先生更进一步说:“事实上,‘青青河畔草’八句和‘客从远方来’八句各为一首诗。”(《汉魏六朝诗论丛》)
  《孟冬寒气至》的几句作:“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较之这一篇,《饮马长城窟行》将“一书札”换作“双鲤鱼”,将“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换作“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句法和意思也差不多。只是中间插进四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这四句是“搜趣网双鲤鱼”的敷衍,内容并没有增加,而将原诗结尾四句截去,字数也刚好相称。
  这种拼合两篇以上歌辞为一篇歌辞的现象,在汉魏乐府相和三调歌辞中是比较普遍的。如瑟调《步出夏门行》,就是拼合曹操《短歌行》(“对酒”)、曹丕《丹霞蔽日行》而成。又如相和古辞《鸡鸣》,中间一大段和清调《相逢行》、《长安有狭邪行》相仿佛。文士乐府中也有不少类似情况。如曹丕《艳歌何尝行》(“何尝快”)中就有拼合《西门行》、《长安有狭邪行》古辞的痕迹。另一篇《临高台》也是来源于汉铙歌《临高台》、《前缓声歌》、《艳歌何尝行》。有的是直袭原句,有的是略加改窜。乐府歌辞的截取和拼合,是演唱的需要。 (齐天举)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