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描写瘟疫(关于瘟疫的诗句有什么)

古人描写疫情的诗句1,飞来紫燕何不宁?寄语愁心到鄂城。,皆为疫毒今暗月,春风难慰此中情!,2,二月风来总不宁,频将爱意送江城。,吹开历历汉阳树,......

古人描写瘟疫(关于瘟疫的诗句有什么)

古人描写疫情的诗句

1 飞来紫燕何不宁?寄语愁心到鄂城。 皆为疫毒今暗月,春风难慰此中情! 2 二月风来总不宁,频将爱意送江城。 吹开历历汉阳树,一片春花一片情。
3
终日蜗居倍怆情,谁将灾疫漫江城。
春来此际应惆怅,四野莺枝独自明。
4
闭户深居梦不宁,一心千里系江城。
桃花似解无穷意,屡向高枝探疫情。
5
交岁归乡觅静宁,椿萱欣籍我离城。
谁知黄鹤生瘟患,故里吟诗且寄情。
6
防疫宅家心怎宁,无人不道是江城。
秦山犹挂荆天月,何日樱花慰我情。
7
庚子演成赴难情,扶危不计一身名。
难伸赤手相援救,青史泪编遗后生。
8
啄心黄鹤夜难宁,犹忆学功在鄂城。
今日吴都哀痛里,观音击浪解灾情。
:
9
白衣赤帜见衷情,武汉真为钢铁城。
教训百千谁可及,透明团结最英明。
10
庚子行年春不宁,弥天大疫漫江城。
白衣尽瘁绿装勇,荆楚情牵华夏情。
11
庚子灾难天泪盈,雪花春日落江城。
昨刚送别亲人去,做鬼今祈一处生。
望采纳点赞谢谢

古代抗击瘟疫的诗词

疫病是人类自古就面对的现象,全世界都有发生。现代的瘟疫、疟疾等多类病症,在古代统称www.souquanme.com为疫病。在古代,疫病的病因复杂难测、传染性强、治愈率低,因而人们对其充满恐惧。
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有限,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人们就有了“疫鬼”思想,认为人间的瘟疫等是因为妖魔鬼怪作祟所致。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四经》中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 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于是,自古从朝廷到民间,就有各种驱除“疫鬼”的仪式活动。后来,逐渐有了医学和医者的介入。但是“疫鬼”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弦歌行 (唐孟郊)
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
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通过傩舞驱除“疫鬼”的表演活动形式。
酬乐天寄生衣(唐元稹)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寄薛三郎中(节选)--唐杜甫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节选)--唐韩愈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谴疟鬼 (节选)--唐韩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咨汝之胄出,门户何巍巍。
祖轩而父顼,未沫于前徽。
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
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治疗疫病的多种方法。例如“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叙述了几种驱除疫病的方法:中草药、针灸和艾灸、巫师作法、道家画符。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本诗描述了除夕夜的风俗,其中有通过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赶走瘟疫的场景:“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除日 (宋苏辙)
年年最後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传说神医华佗曾经创制有“屠苏酒”配方。后来“药王”孙思邈根据葛洪《肘后备急方》,自制了“屠苏酒”,治好了瘟疫。于是有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风俗传统,以驱邪防病。

古代关于瘟疫的说法

古时候就有瘟疫多发,过去把这些带有传染性质的称之为疫,时间极为短暂不严重的,称之为时疫:疫, 民皆疾也。发生时间长,而且相当严重,并且传染之后,会明显的体温升高,也就成为了“温”瘟疫。古代也是传染病多发,古代关于传染病记载有很多很多。各类史书共记载有 772 年次程度不等的瘟疫,瘟疫的发生频率可见//www.souquanme.com一斑。这些还不包括由于资料缺失,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记载的瘟疫。
造成瘟疫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古代技术不发达,对于疫情的发生,会导致相当大的灾害发生。民间对于瘟疫的发生,也逐渐的摸索出一套规律。这些规律就包括了多发瘟疫的时间段,和瘟疫慢慢衰退的过程。根据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点,记录瘟疫最容易开始发生,www.souquanme.com和瘟疫消退使用节气来作为参照。也就是这句老话叫做: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这句民间关于瘟疫的说法,说的就是瘟疫的整个发展历程。
1、公元196年,据张仲景在du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外感热病及当时的烈性传染病,被统称为“伤寒”,得shu了伤寒的人中的三分之二都不治身亡了,可见当时疫情的qBdjqUnWHy严重。
2、公元217年,疠气流行,根据曹植《说疫气》的记载,疠气//www.souquanme.com导致很多人的死亡,有的甚至全族覆灭,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惨状。疠气是寒暑错时导致,而当时的老百姓却信鬼神之说,可见当时百姓的愚昧无知。

关于瘟疫的古诗词

死鼠行
师道南 〔清代〕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
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两人横截路。
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
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
乌啼不断,犬泣时闻。
人含鬼色,鬼夺人神。
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
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
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
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
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黄帝内经关于瘟疫的论述?

《黄帝内经》之《素问本能病》篇说:“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

而《吕氏春秋季春纪》中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也就说是说,当气候反常,像夏天那样温度升高,湿度增大流行性传染病容易爆发。所以寒冷的冬天其实也是有利于杀死或控制病菌传播的,冷冷更健康。《黄帝内经》之《素问刺法论》中说道:“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描述了瘟疫的传染性特征。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