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描写的赏析(跪求关于战争的诗词及赏析)

战争与和平的精彩片段的赏析希望我的努力可以帮到楼主~~~~【片段如果太长,可以删减】罗斯托夫以自己锐利的猎人的眼睛第一个望见这些蓝色的法国龙骑兵......

战争描写的赏析(跪求关于战争的诗词及赏析)

战争与和平的精彩片段的赏析

希望我的努力可以帮到楼主~~~~【片段如果太长,可以删减】罗斯托夫以自己锐利的猎人的眼睛第一个望见这些蓝色的法国龙骑兵追赶我们的枪骑兵,队形混乱的枪骑兵人群和追赶他们的法军龙骑兵越来越接近了,已经可以看见这些在山上显得很小的人们如何互相厮杀、追赶,如何挥舞胳膊或佩刀。罗斯托夫像看猎犬逐兽似的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他以嗅觉感觉到,如果现在与骠骑兵一起冲向法军龙骑兵,他们会站不住脚的;可是,如果要冲锋,就得即刻冲锋,一分钟也不能拖,否则就迟了。他环视自己周围。大尉就站在身旁,也目不转睛地望着下面的骑兵。 “安德烈谢瓦斯季扬内奇,”罗斯托夫说,“要知道我们可以冲垮他们……” “是厉害的一着,” 大尉说:“确实……” 没有听完他的话,罗斯托夫就策马驰到骑兵连前面,没有等他发出出击的口令,跟他有同感的整个骑兵连,都随他之后驱动了战马。罗斯托夫自己不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又为何这样做。他做这一切,正像他在打猎时所做的一样,不假思索,不假考虑。他看见龙骑兵走近了,他们在奔驰,队形散乱;他知道他们会支持不住的,他知道,时机只在转瞬之间,稍一放过,就一去不复返了。炮弹那么激烈地在他周围咝咝呼啸,战马是那样跃跃欲奔,以致于笼它不住了。他策动了战马,发出口令,在此同时,他听见身后展开队形的骑兵连的得得马蹄声,他们飞奔着冲向山下的龙骑兵。他们刚下山,大步的奔驰自然而然转为疾驰,越接近自己的枪骑兵和追赶他们的法国龙骑兵,就越驰越快,离龙骑兵很近了,前面那些看见骠骑兵的龙骑兵开始向后转,后面的停住了。怀着堵截狼的心情,罗斯托夫完全放开自己的顿河马,疾驰着堵截队形混乱的龙骑兵。一个枪骑兵停下来了,一个步兵伏下身子以免被搜趣网马踩着,一匹失掉了马鞍的马混在骠骑兵中间。几乎所有的法军龙骑兵都向后奔逃。罗斯托夫挑了一个骑灰马的龙骑兵紧追下去。途中遇见一个灌木丛;那匹骏马驮着他飞跃而过,差点把尼古拉掀下马鞍,眼看再有几秒钟就可以追上那个他选作目标的敌人。这个法国人根据其制服来看大概是个军官,他在灰色马上弯着腰,用佩刀赶马飞奔。顷刻之间,罗斯托夫的战马的前胸已碰着那个军官的马屁股,差点把它撞个四脚朝天,就在同一瞬间,罗斯托夫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就举起佩刀,照着那法国人劈去。就在他这样做的同一刹那,罗斯托夫全身劲头忽然消失了。那军官倒下了,与其说他是由于刀劈,不如说是由于马的冲撞和恐惧,他的肘弯上方只受了一点轻伤。罗斯托夫勒住马,以目光察看自己的敌人,好看看他战胜了谁。那法军龙骑兵军官以一只脚在地上跳着,另一只脚挂在马蹬上了。他吓得眯缝着眼睛,好像等待随时可能的新的打击,皱着眉头,带着恐怖的表情从下往上望着罗斯托夫。他的脸色苍白,沾满泥泞,头发淡黄色,年轻,下巴上有个酒窝,一双浅蓝色的眼睛,完全不像战场上含有敌意的脸,而是最平常和最普通的脸。在罗斯托夫还未决定拿他怎么办之前,这军官就喊道:“Je me rends!”①他慌里慌张地想从马蹬里抽出脚来,但是抽不出来,一对惊慌的蓝眼睛,不停地望着罗斯托夫。驰过来的骠骑兵帮他把脚抽出来并把他扶到马鞍上,骠骑兵们从四方收容龙骑兵;有一个受了伤,满脸是鲜血,仍不愿放弃自己的马;另一个抱着骠骑兵坐在马屁股上;第三个由骠骑兵扶着才爬上马背。前方法军步兵一面奔跑,一面射击。骠骑兵们赶忙带着自己的俘虏驰向后方,罗斯托夫同别人一起驰向后方,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使他胸中发闷。他俘虏这个军官并劈他一刀所引起的某种模糊的、混乱的感觉,他无论怎样也不能向自己解释。【赏析】:片段描绘了栩栩如生的战争场面,描写大气磅礴,游刃有余。一幕接一幕,情节细致,内容丰富生动,情节波澜推进。作者紧紧抓住真实,用代表性的动作和言辞,描绘出罗斯托夫鲜明的人物性格,没有虚伪的夸张和矫情的伤感,是一种依照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逼真形态,是整个战争场面真实浮现在读者眼前。

跪求关于战争的诗词及赏析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文章赏析】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www.souquanme.com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诗中的前四句,概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东北部不断受敌骚扰以及张守珪立功受赏的情况。它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来说,并无重要意义,但它给全诗开辟了一种比较恢宏和开阔的气势,而这正是其时的边塞诗所共有的特色。“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开放向上的盛唐时期,男儿的赴身边塞,建功立业的豪迈风采。
  从“从金伐鼓下榆关”到‘力尽关山未解围’十二句,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整个过程。这里有逶迤不断的行军阵容,有萧条凄凉的边塞景色,还有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战士的血洒疆场的细致描摹等等。语气逼真,描写及其生动。富于形象感。特别诗人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运用及其鲜明的对比,感情激烈地谴责了边塞将帅的腐朽生活。
  “铁衣远戍辛勤久”四句,描写了征人们因长期戍守边防不能回家而产生的苦闷绝望的心情。“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诗人把征人与少妇的相互思念,运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连接在一起,在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从“边庭飘飖那可度”到全诗结束,在对边塞生活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切感受。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又表现了他对李广这样的安边将帅的崇拜和渴望;并谴责将帅不体恤兵士,骄奢淫逸的恶劣行为。诗人的感情基调很凝重,在褒贬中 体现了思索的痛苦。
  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
  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tcOfKbpM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 “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从军行】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赏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描写战争的现代诗及赏析 急...

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甄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西江月《井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以赤壁之战为例 ,谈谈 三国演义 中的战争描写的特色

是赤壁之战为例 急急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它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以民间传说、话本、戏剧为参考,通过演绎、虚构、想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公元184—280年,从汉末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书描写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从镇压黄巾起义,到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大小战斗,此起彼伏,不计其数。其中有名的、对那段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战争,不下数十起,《三国演义》对此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而浓墨重彩描绘的,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而其中又以赤壁之战描写得最为出色、壮观,最能体现《三国演义》的战争叙事策略。
一、 注重戏剧性和悬念感的营造
注重戏剧性和悬念感的营造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共同特点,而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更为出色。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它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石。同时,这次战役又是《三国演义》中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种力量对比的逆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三国演义》在赤壁之战的叙事中又把这种戏剧性和悬念感发挥到了极致,使人们感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在一个个关键性的时刻,往往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这个人物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往往会使事情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三国演义》不论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还是在叙事语言的运用上,都有意强化了这种戏剧性和悬念感,使整个叙事迭宕起伏、充满魅力。如第四十三回赤壁之战一开局,曹操亲率83万大军逼近东吴,发檄文讨伐孙权。孙权手下众谋士都惧怕曹操兵多将广,难以抵敌,力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主张联合刘备,共同抗曹。诸葛亮为了促使孙权与曹操对抗,自己从中取利,在鲁肃的引荐下来到东吴。诸葛亮先是舌战群儒,接着又为孙权分析了曹操的真实兵力和刘备的实力,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孙权虽从心底里不愿降曹,但由于曹操兵力太强,东吴内部重臣投降派人数较多、影响较大。是战是降,孙权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这时吴国太出现了,吴国太仅一句:“汝何不记吾姐临终之语乎?”,就使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时,叙事戛然而止,一句“追思国母临终语,引得周郎立战功”,引出了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周瑜,一句“毕竟说着甚的,且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引起下文,勾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
在赤壁之战中,类似的情况是很多的。仅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一回中,就安排了几处有强烈戏剧性和悬念感的叙事,使整个故事显得色彩斑斓、精彩生动。第一处是曹操被周瑜火烧赤壁,又被东吴将士杀得抱头鼠窜。曹操在逃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见没什么动静,就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大家问他为什么大笑,他说,我是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预先在这里埋伏下一支军队,我们可怎么办呢?曹操的话还没有说完,戏剧性的场面就出现了:两边鼓声雷动,火光冲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掉下马来,原来这里埋伏着《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常胜将军赵子龙。
曹操在众将的奋力保护下摆脱赵云,冒雨逃到葫芦口。这时,曹军人困马乏,有的甚至倒在路上站不起来。曹操以为这里没有伏兵,又仰面大笑。说诸葛亮、周瑜就是智谋不足,如果是我用兵,在这里也埋伏一支军队,以逸待劳,我们即使能逃脱性命,也不免重伤。可是,正说着,前后军一齐发喊,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将张飞,圆睁环眼横矛立马,挡住了去路。
经过葫芦口与张飞的恶战,曹操众将都已受伤,曹操取小路冒雨向华容道进发,路上坑堑内积水不流,军士不能前进。曹操令军士们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军土有因困、饥饿而倒地的,曹操就让人马踩着过去。到了华容道,曹操身边只剩下300来人。这时,曹操又在马上扬鞭大笑,说如果这里也有一支军队,我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话还没说完,又出现了一个戏剧性场面:关云长提青龙刀,骑赤兔马,带领五百校刀手,拦住了去路。要不是关云长念及曹操旧情,放了曹操,三国的历史在此就要改写。
不光曹操遇到敌手赵云、张飞、关云长,就是遇到自己的部属曹仁,小说也写得惊心动魄,充满戏剧性。当曹操摆脱华容道之难,逃到南郡时,曹操身边只剩下二十七个骑兵了。这时又有一簇人马拦路,曹操大惊,说,这下完了,没想到遇见的却是来救驾的曹仁军马。
象这样的戏剧性叙事和悬念,在赤壁之战中比比皆是,在整个《三国演义》中也是随处可见。而正是这种戏剧性和悬念感,使场场战斗扑朔迷离,使整部小说光彩独具,成为光照千秋的古代战争小说的典范。
二、 注重描写战争谋略和谋士们的活动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意思是说,老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历炼,在生活阅历增长的同时,也会变得圆猾世故,如果再看《三国演义》,会变得更加老奸巨猾。而年轻人本来就年轻气盛,如果看《水浒传》,会变得更加粗鲁。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我们且不去管它,但《三国演义》的叙事注重战争谋略和谋士们的活动,确是不争的事实。整个《三国演义》描述的三国时代的战争史,实际上是三国时代谋士们斗智斗勇的历史。《三国演义》的战争叙事,给了我们这样的一种印象:战争的胜负,虽不能说与武将的武功和军士的苦战无关,但与谋士们的计谋比起来,武功和苦战显然退居其次。特别是在赤壁之战中,贯穿搜趣网全篇的几乎都是智力的较量和计谋的较量。曹刘孙三方的重要智谋人物,纷纷出场,或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或在这场战争中怡笑大方。就连身在曹营不发一言的徐庶,也识破了庞统的连环计,并从庞统处讨得了脱身之计。通过这种战争谋略的较量的铺陈,作品完成了对《三国演义》中两个最重要的智谋人物的塑造。
中国古代的历史战争小说,习惯于造神。《封神榜》塑造了一个智慧之神姜子牙,但他是天上的神,来到了人间,因而无所不能。《三国演义》造出了两个神:一个是智慧之神诸葛亮,一个是忠义之神关云长。它们是地上的神,至今仍活在人间。赤壁之战塑造的主要是智慧之神诸葛亮。本来,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主要是曹操和孙权,智力较量的双方主角应该是曹操和周瑜。但《三国演义》把谋略较量的双方换了位,变成了诸葛亮和周瑜。这样,诸葛亮既要和曹操斗智,又要和周瑜斗智,但无论跟谁斗,诸葛亮准是赢,总是计高一筹。周瑜也是既要和曹操斗智,又要和诸葛亮斗智,但跟曹操斗智时周瑜总赢,而跟诸葛亮斗智时却总输。周瑜跟曹操斗智的计谋,诸葛亮又总能识别。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战二袁、斗吕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迅速崛起,其智谋无人能比。而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数十倍于周瑜的兵力,被周瑜杀得狼狈逃窜。在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坐收渔利,不费举手之劳,就占领了南郡、荆州、襄阳、桂阳、武陵、长沙。这样,诸葛亮、周瑜和曹操以及其他智谋之士的智谋之高下便很清楚地分辩出来了。
诸葛亮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在赤壁之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巧取南郡、荆襄,等等,小说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并通过曹孙刘三方其它谋士的活动,映衬突出了诸葛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可以说,整个赤壁之战的叙事,以突出曹孙刘三方谋略为中心,重点在于突出诸葛亮的智谋。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赤壁之战的叙事,主要的不是为了再现这场著名战役,而是为了神化诸葛亮。本着这样的原则,小说重点突出战争谋略和谋士们的活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叙事策略。这种叙事策略,作者不仅运用于赤壁之战,而且推广运用到《三国演义》全书。
三、 注重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刻画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战争为珍珠串起来的熠熠发光的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事件复杂,人物众多,可以说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但如何使这么多人物活起来,小说的作者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赤壁之战中,小说对各个人物的心理描写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中,孙权安排诸葛亮先见江东英俊,是想借机煞一煞诸葛亮和刘备的威风。而对于张昭的发难,诸葛亮想,张昭是孙权手下的第一个谋士,如果不先难倒他,将很难说服孙权。在诸葛亮见孙权以前,鲁肃曾经多次嘱咐诸葛亮,见了孙权,千万不要说曹操兵多。但诸葛亮见了孙权后,看见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就想孙权相貌非常,只能用激将法。因而,见了孙权后,诸葛亮不仅不说曹操兵少,反而夸大曹操兵力,说曹操军队起码有150万,建议孙权投降曹操,激起孙权逆反心理,取得了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目的。这些心理描写的展示,使诸葛亮、张昭、鲁肃、孙权等众多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
对于诸葛亮和周瑜的心理,赤壁之战中描写得多而典型,同时在心理描写中体现着两个智谋人物的谋略较量。在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周瑜给孙权分析了曹操军队远来征战的不利之处,说服孙权同意了自己带兵抗曹。周瑜以为万事大吉,诸葛亮却认为孙权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建议周瑜用曹军人数来为孙权分析曹操的实力。周瑜在诸葛亮的建议下给孙权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兵力和战斗力,坚定了孙权与曹操决战的信心。周瑜想:诸葛亮早已料到孙权的想法,计谋比我还高,将来一定是江东的祸患,不如趁早杀掉他,深刻揭示出周瑜防孔明杀孔明的心理。又如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中,周瑜因打败了曹将焦触、张南的进攻,正站在山顶志得意满地观望曹军水寨,设想火烧曹营的美好景象。然一阵西北风,刮到周瑜心口的痛处。周瑜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诸葛亮知道后,专程来看周瑜。当诸葛亮告诉周瑜,他的病因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周瑜大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早已知道我的心事,我只能以实情告他,求他助我一臂之力。
性格刻画也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性格刻画的成功是其重要的原因。在赤壁之战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不论是主帅还是谋士,不管他们出场次数多少,都以典型的性格特征树立于《三国演义》的人物画廊之中。当然,性格刻画最突出的还是周瑜、鲁肃和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在与诸葛亮的斗智中,周瑜每每不能胜过诸葛亮,常常想要杀掉诸葛亮,但终被诸葛亮气死,死前还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在小说的叙事中,周瑜心胸狭窄的弱点展示得非常充分,杀诸葛亮的心情也表现的非常急切。但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嫉贤妒能,容不下诸葛亮。而是周瑜站在东吴的立场上,不能容忍诸葛亮为刘备所用,只希望诸葛亮为孙权所用。他曾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游说诸葛亮,意在使其辅佐孙权,但没有成功。站在东吴和周瑜的立场上来看,他杀诸葛亮的心情和举动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从孙刘联合抗曹的角度来说,他杀诸葛亮确实是不合适的和不明智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瑜是一个伟大的战术家而非伟大的战略家。与周瑜相反,鲁肃的性格特征是老实、憨厚,对于周瑜和诸葛亮的计谋,常常不能识破。但鲁肃是孙刘联合的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孙刘之间的联系常常由他来进行。所以,从全局的观点来看,鲁肃要比周瑜棋高一着,不愧为三国时代伟大的战略家和外交家。诸葛亮是赤壁之战表现的重点,对他的塑造是要创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完人。所以《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性格的塑造,是要表现他综合周瑜、鲁肃及其他智谋之士之长而超过之。因而,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创意者、推动者和执行者。他有远大的目光,能对战争的进程和重要关节点作出准确的判断。他深知,孙刘联合抗曹是孙刘摆脱当时大难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为了孙刘联合的成功,他表现了极大的忍耐,不仅不对周瑜谋害他进行报复,而且在周瑜需要的任何时候都能给周瑜以实质性的帮助。同时作者采用移花接木或凭空杜撰的手法,把三国时期甚至是其他时代其他谋士的一些计谋放在了他的名下,还给他编造了一些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的故事,力求将其刻画成当时最伟大的战略家、战术家和外交家。从现在看来,赤壁之战不仅达到了这个目的,还大大提高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了光彩夺目的古典文学名著。
四、 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少而简约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代最著名、规模最大、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最为悬殊的全局性的重大战役,要使弱的一方战胜强的一方,战争之艰苦、战斗之频繁是可想而知的,绝不可能简单的一战而定胜负。而《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真正战斗场面的描写并不多,而且描述得也十分简约。从曹操下战书赤壁之战开始到火烧赤壁曹操大败,从华容道逃跑,总共有8回的篇幅。而真正描写战斗的场面却只有三处,也写得非常简洁。第一处是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周瑜请刘备到都督府议事,想乘机杀掉刘备,不料刘备身边有关云长寸步不离,无法动手,致使计划落空。正在气恼的时候,曹操派人给周瑜送来了信,上写“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周瑜气不打一处来,连信也没看,就将信扯碎,斩掉了来使。曹操知道后,十分愤怒,就以蔡瑁、张允等荆州降将为前部,自带后军,催督战船,向三江口杀来。这时,东吴船只也蔽江而来,一场恶战开始了。只见东吴船上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声叫喊:“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命令其弟蔡熏与甘宁接战,被甘宁一箭射死。东吴战船在水上横冲直撞,曹军抵挡不住,周瑜大胜而归。
小说只用了短短的一小段,就不仅写出了这次战斗的气势,曹军失败的原因,而且塑造了大将甘宁的威武形象,真可谓惜墨如金,字字珠玑。
赤壁之战的第二次战斗,是第四十八回的锁战船北军用武。曹操军队不习惯乘船打仗,正在曹操发愁之际,庞统巧献连环计使曹操的大船连在了一起。曹操收得的袁绍手下旧将焦触、张南不服,为显示北军也能乘船打仗,自报奋勇,带领500军兵、20只小船向东吴水寨杀来。焦触船先到,被东吴大将韩当手起一枪刺死。张南随后大叫赶来。又被东吴大将周泰接住,在两船相离七八尺时,周泰飞身一跃,跳到张南船上,手起刀落,砍死张南。曹军大败而归。这一段战斗场面的文字也极其简约,却把东吴大将韩当、周泰描写得活灵活现,战斗过程交待得清清楚楚,不愧为中国古代小说战斗场面描写的精典之作。
赤壁之战的最终决战的战斗场面,是第四十九回三江口周瑜纵火的最后两段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的前三段,总共不足两页。叙述了从黄盖诈降船乘风靠近曹操船只,到火借风势火烧赤壁的壮观场面。并且还很简单明了地刻画了周瑜、黄盖、韩当、甘宁等东吴将帅的形象和曹操与程昱、文聘、张辽、徐晃等文臣武将的形象。其中黄盖诈降、火烧赤壁的一段写得起伏迭宕,气势如虹,小说是这样写的:
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tcOfKbpM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进。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江,漫天彻地。
多么优美精练的文字,多么潇洒简约的叙事,短短几百字,火烧赤壁的环境氛围、作战过程和精彩场面已跃然眼底。后面的一些战斗场面,只是孙刘人马追捉曹操的一些细节,也相当形象生动、简单明了。一场光照千秋的重大战役的战争场面,竟用如此短的文字描述,并且人们不感到短缺和遗憾,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战争叙事艺术之高超。
赤壁之战的叙事策略,是《三国演义》战争叙事策略的缩影。《三国演义》中其它战争的叙事策略,与赤壁之战的叙事策略基本相同。这使《三国演义》在战争叙事方面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奠定了其在战争叙事方面的独特地位,这也为《三国演义》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铺平了道路。

从对赤壁之战描写分析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特点 拜托

你好,我也十分喜爱三国,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赤壁之战,因该是三国演义里的最好的描写战争。文章用了十回左右的篇幅写,最大特点是突出了战争前的矛盾复杂化,老罗十分厉害啊,赤壁之战的矛盾之复杂可以说是描写的淋漓尽致。
作者没有花很大的功夫去写战争本身的残酷而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渲染气氛,举个例子,我们看曹操进兵荆楚吴越,不写曹操有多残酷而是说,直接就让荆州旧部,蔡瑁张允投降,连孙吴老臣都分为战和两派。可以说是天威浩荡。
至于矛盾的复杂,更是很多,首先就有曹刘孙三家矛盾,曹操内部又有徐庶,孙刘联盟也有矛盾,孙权内部又有主战主和两派,曹操北方还有西凉马超,矛盾错综复杂。
战争写法也是谈笑间,不仅有斗争的紧张还有,宴长江曹操赋诗,把战争写的松弛有度,艺术化了。
更加着力的是人才的描写和衬托,作者着重写了诸葛亮的军事,外交,心理,天文地理等才华,也有赵云单骑救主,关羽义释曹操,张飞大战长坂坡。也有蒋干的迂腐可笑,周瑜的嫉贤妒能(按三国演义啊,历史不是这么回事的,周瑜历史上气量甚大)
还有战争的技术含量也是较高的,火烧赤壁,天文地理,
可能还有别的,但是我这会只能说这么多了,有问题我们继续探讨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