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描写的是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米勒创作《拾穗者》缘由是什么)

写夏收的情景作文400个字小暑过后,夏收就开始了。夏收是农村一年当中最辛苦、最忙碌的时节。太阳火红火红的,天气热得像火炉似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

本来描写的是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米勒创作《拾穗者》缘由是什么)

写夏收的情景作文400个字

小暑过后,夏收就开始了。夏收是农村一年当中最辛苦、最忙碌的时节。太阳火红火红的,天气热得像火炉似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人们。
  小麦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风吹着麦浪沙沙地响,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麦香,农民们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夏收开始了,农民们起早贪黑地抢收小麦。虽然又热又累,但是,农民们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过不了几天,田野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到处是一排排整齐的麦垄,就像练兵场上那一队队的战士在训练一样。
  收下的小麦在田里风干以后,农民们又把小麦拉到场上,进行打场。
  打场是最累最脏的活儿。不但天热难当,扬场时,麦衣子和尘土随风飘扬,人满身都是麦衣子和尘土,汗一流下来就和成了泥,泥水留在脸上和身上。
  夏收时节,雷雨特多,无论是收割小麦,还是打场,天气再热农民们也盼望着晴天。夏收时节,农民们最怕的是雷雨天气。这时的雷雨往往来得很突然,也很凶猛,刚才还是晴天,不一会儿就出现一块块乌云,过不了几分钟就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雷雨说来就来了。有时,雷雨伴有冰雹。这时,没有收割完的小麦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最严重时,颗粒无收,使农民一年辛苦劳动的成果化为泡影。农民们说:“夏收是龙口夺食”,这话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拾穗者》的历史价值

米勒的《拾穗者》的历史价值以及艺术成就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后来到巴黎从师特拉罗虚学习。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画一些模仿蒲珊和佛拉贡纳的罗可可风格的香艳体绘画,放在画店里出售。但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 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1848年,他画了一幅《簸谷子的女人》,卖了500法郎。他同他的朋友、动物画家夏尔雅克商量,用这笔钱到巴比仲去定居。当时,画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们的生活。于是, 米勒毅然迈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释车,驶向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 “阿,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现在眼前。于是,以卢梭、狄亚纪要普勒、科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仲画派”就这样形成了。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作品《播种者》( 1850 )、 《牧羊女》 (1852)、《拾穗》 (1857)、 《晚钟》(1859)、《扶锄的男子》 (1863)、 《喂食》 (1872)、 《春》 (1873)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在60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国画坛引起极大的反响,他的作品一次次地被拒绝。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术的真正价值。 他的一生,物质生活极为不幸,有时甚至几幅作品仅换得一双小孩子的鞋。而他死后,法国为购回《晚钟》一画,竟花了80多万法郎。
  天才和不幸往往在人的命运中伴生。1875年12月22日,画家在巴比松逝世。
  如同卢梭、科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美术鉴赏 急 在线等

从作品产生年代,社会背景题材,创作思想等方面鉴赏张暄的《捣练图》和米勒的《拾穗图》。
  《捣练图》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程,他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到繁荣昌盛的时代。当时的绘画兴旺鼎盛,产生出近四百名有史可查的优秀画家,遗留下诸多异彩焕发的艺术杰作。现在让我浅释张萱及传其所绘的《捣练图》。
  张萱(公元713—741年),京兆(陕西省西安)人,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善起草”,对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尤擅长仕女画。在《宣和画谱》所载绘画作品中,有不少是描绘贵族妇女游春、梳妆、鼓琴、奏乐、横笛、藏迷、赏雪等悠雅闲散生活场景的画迹。画中的贵族妇女大都具有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缛华丽的突出特点,被称做“绮罗人物”。在他之前,以妇女为专题的绘画不多,专画妇女现实生活的就更少见,象顾恺之《女史箴图》一类的画,大都是和宣扬封建道德戒规相联系的。从这一角度看张萱画现实生活中的妇女题材,有一定进步意义。当然他画妇女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为地主阶级填补精神空虚服务的。
  在仕女画发展的早期——汉魏晋时期,画家笔下的仕女多是秀骨清相,薄衣广袖。在这一时期绘画理论著作中称仕女画家为“青工绮罗”。到仕女画发展到中期的唐五代时期,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始有“仕女’”之称。画家创作的仕女形象也演变成张萱画中所描绘的形象,以求更加符合于当朝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在唐代,精工仕女的画家有张萱、周肋等,张萱是周昉的的老师,其工细妍丽,代表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但因时代久远,张萱的绘画作品多数都散佚无存。现存的《捣练图》卷、《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武后行从图》虽或为后人摹本,但仍可令人窥见其绘画技艺之一斑。
  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把整个捣练的劳动场面分三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注重对劳动场面中流露情绪的细小动作的描绘,似求得更好地展示出笔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如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线,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退,几个小孩的穿插,一女孩在煽火时以袖遮面及另一女孩出神地观看熨练等,使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显然,这是画家熟悉生活、认真观察的结果,体现了唐代仕女画在写实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画家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完全符合张萱所画人物“丰颊肥体”’的特点在技法的运用上也与之相差无几,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张萱、周昉仕女画及唐代仕女画成就的重要参考资料。
  米勒于1857年完成的《拾穗者》,本来是一幅描写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平凡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意料的。
  这幅画原来的题目是《八月》。表现的是一个收获场面使富饶美丽的农村自然景色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接近米勒的几位社会活动家看到了这幅画中可贵的真实,建议画家修改构图直至最后前景上只剩下三个拾穗粒的农妇形象。这一修改,竟使作品产生了惊人的社会效果。
  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蕴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象三个司命运的女神。”《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象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zWWwtiI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求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详解题目!谢谢

请开始答题:
1 .法国语官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www.souquanme.com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视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语言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
B .语官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
C .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D .交际中出现各种语用错误的原因

2 .在今天的商业世界中,供过于求是普遍现象.为了说服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大规模竞争就在同类商品的生产企业之间展开了,他们得经常设法向消费者提醒自己产品的名字和优等的质量,这就需要靠广告.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 .广告是商业世界的必然产物
B .各商家之间用广告开展竟争
C .广告就是要说服顾客买东西
D .广告是经济活动中供过于求的产物
3 .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通信、预报天气、开采石油.空间探索项目还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新能源和新化学元索,而那些化学元素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空问探索:
A .利弊并存 B .可治绝症 C .很有争议 D .意义重大

4 .行为科学研究显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通常不那么复杂,也宽松些.可能是由于这种人际关系更有规律,更易于预料,因此也更容易协调.因为人们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定的工作.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 .普通的人际关系缺乏规律
B .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C .共同的目标使工作人员很团结
D .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靠共同努力

5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迷了:
A .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 .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 .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6 .在新一轮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解剖中国科技创新结构,可以看出,在中国并不缺乏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最缺乏的是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是这种研究基地.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B .中国不峡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C .加强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建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经之路
D .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7 .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内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 .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 .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C .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D .行销部门只有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8 .中国很早就有鲛人(jiāo)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成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 .关于鲛人的考证 B .鲛人的神秘传说
C .有关奴人的诗文 D .鲛人的真正居处
9 .信息时代,信息的存在形式与以往的信息形态不同.它是以声,光、电.磁,代码等形态存在的.这使它具有“易转移性”,即容易被修改,窃取或非法传播和使用,加之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产品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效应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在信息杜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非面对面的,非直接接触的新式交往.这种交往形式多样,信息相关人的行为难以用传统的伦理准则去约束.
作为一篇文章的引言,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A .信息存在形式的更新 B .信息社会与信息伦理
C .人际交往形式的多样化 D .信息技术产品与生活方式

10 .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仍常常寂宾地在逆境中奋斗.市场只认同其有直接消费价值的产品,很少有人会为发明家的理想“埋单”.世界上有职业的教师和科学家,因为人们认识到教育和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和科学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培育学生,探究宇宙;然而,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A .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发明 B .发明家比科学家等处境艰难
C .发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费价值 D .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11 .为什么有些领导者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问去教别人?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宇标题的是:
A .效率低下,领导之过? B .团队意识亟待增强
C .员工培训,岂容忽视? D .做领导易,做“教练”难
12.在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里,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约六个小时左右.如果一个人工作不太用心,则很可能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四小时;但如果另一个人特别努力,绝大部分心思都投注在工作上,即便下班时间,脑子里还不断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产生新的创意,思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同样一天下来,可能可以积累相当于+二个小时的工作经验,长期如此,则两个人同样工作十年之后.前者可能只积累相当于六七年的工作经验.但后者却已经拥有相当于二十年的工作经验.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 .习惯 B .方法 C .态度 D .经验

13.英国科学家指出.在南极上空,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在过去 40 年中下降了大约 8 公里。在欧洲上空.也得出了类似的观察结论.科学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大气层可能会继续收缩.在 21 世纪.预计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数倍,这会使太空边界缩小20公里,使散逸层以上区域热电离层的密度继续变小,正在收缩的大气层至少对卫星会有不可预料的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 .太空边界缩小的幅度会逐渐加大
B .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层继续收缩
C .大气层中的散逸层顶会不断下降
D .正在收缩的大气层对卫星的影响不可预料

14.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公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 .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15. 调查显示,新闻记者的职业和网络关系密切.但只占上网人数的 1 . 8% ;与大量青少年学搜趣网生网民(占总数的19 . 3 % )相比,教师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上网太少(分剧占网民总数的5 %和 3 . 4 % ) ;与月收入 500元以下和500 元~1000元的人群(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1 %和 29 % )相比,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只占总数的5.8%.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 .职业与上网没有直接关系
B .网络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C .电于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
D .收入越高,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

16 .电于产品容易受到突然断电的损害.断电可能是短暂的,才十分之一秒,但对于电子产品却可能是破坏性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不间断电源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以及其它电子设备.不间断电源把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再对蓄电池充电。这样,在停电时,蓄电池即可以弥补断电的间歇。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 .断电对电于产品的损害
B .如何用蓄电池防止断电损害
C .防止断电损害电子产品的办法
D .不间断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17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一一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友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这个软环境是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竟争力的软环境
B .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索质的高低
C .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
D .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竟争力

18 .许多国家的首脑在就职前并不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一个人,只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勇气,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对搜趣网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并没有什么价值.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外交经验无助于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
B .外交经验来自于经年累月的外交实践
C .成功的外交决策因人而效果有所不同
D .外交决策者的素质比外交经验更重要

19.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A .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 .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 .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 .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20. 科学家发现大脑灰质内部的海马体能充当记忆储存箱的功能,但是这个储存区城的分辨能力并不强,对相同的大脑区城的刺激,可以让它产生真实的和虚假的记忆.为了把真实记忆从虚假记忆中分离出来,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背景回忆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果某些事情没有真正发生过,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 .真实记忆和度假记忆的关系 B .分僻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的方法
C .大脑灰质内部海马体的作用 D .虚假记忆是如何产生的

21 .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谋而合 B .截然相反 C .如出一辙 D .大相径庭

22 .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张在西方环境政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研究方法也受到广泛的________,有人认为,完全市场化的环境政策其结果会适得其反,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将有增无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批评 B .怀疑 C .关注 D .批判

23. 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 16 个月大的要儿,这种观点是____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正确 普遍 B .片面 稀少 C .偏颇 稀缺 D .错误 少见
24. ________今天的人类居住在一个空间探索和虚拟现实的完全现代化的世界里.但他们的活动和石器时代的狩猎者的活动基于________的智力本质,例如.在受到威胁时进行对抗的本能,以及交换信息和分享秘密的动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实 不同 B .尽管 同样 C .虽然 不同 D .尽管 类似

25. 当体育界、工业界和其他领域中的一些领导者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一种高度的______意识时,一个社会还是应该更好地为那些即将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灌输一种________的意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竟争 合作 B .大局 协作 C .写作 分工 D .危机 团队

26 .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家时是________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变化,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愉快 B .清闲 C .悠闲 D .轻松

27. 据说泰山是古代名匠鲁班的弟子,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干活总是________,但往往耽误了鲁班的事.于是惹恼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巧夺天工 B .别出心裁 C .尽善尽美 D .任劳任怨

28 节约其实就是这样的_______行为,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简单 B .琐碎 C .日常 D .普通

29. 在一个如此欧洲化的地方,欧盟宪法理所当然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焦点话题.令人感到_______的是,这里不是赞成的声音最响亮的地方,而是反对者的天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遗憾 B .扫兴 C .惊奇 D .意外

30 .《拾穗者》本来描写的是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_______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_______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热闹 设想 B .平凡 意料 C .火热 控制 D .火热 控制

31 去世100 年后,挪威最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是易卜生.他给挪威民族带来的荣誉,比别的任何挪威人都要多.然而,这个人生前从不_______自己是挪威——他是他自己的祖国和上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已经 知道 B .始终 认为 C .依然 承认 D .公认 希望

32 美元贬值可以有效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打击其他国家对美出口能力。而促使美元贬值的有效手段就是推高市场的原油价格,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持______态度,______美元下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悲观 带动 B .观望 遏制 C .怀疑 阻止 D .乐观 导致

33 钧瓷以其古朴的______,情湛的______,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造型 技术 B .外形 工艺 C .外形 技术 D .造型 工艺

34 .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那些______
的古进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闻名遐迩 B .门庭冷落 C .鲜为人知 D .人迹罕至

35.由于疏于______,院里的房屋大多十分陈旧,与旁边修建得簇新的正乙祠戏楼相比要______得多,不过在院中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正乙祠当年的身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修饰 寒酸 B .修葺 逊色 C .管理 破败 D .维护 杂乱

36 .发展与壮大文化产业,既要盯着市场做文章,______文化生产部门的自我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让文化产品增值;又不能唯市场是从,一味______市场低层次需求,让那些格调不高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扩大 限制 B .维护 满足 C .提高 降低 D .增强 迎合

37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______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被动 B .主观 C .积极 D .简单

38.心理学家发现,手势和话语在交流时具有同样的丰富性.手和嘴______表达着说话人的意思。人们听故事时,如果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能够看见讲故事人的手势,他们对故事理解的准确度要比______听到声音时增加 10%.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分别 单纯 B .共同 单纯 C .独立 单独 D .一致 单独
39 .白话文、英文、德文并不一定代表______.文言文也不一定代表______。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发现太多批判的精神,太多超越现代的观念,太多先进的思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开放 守旧 B .现代 传统 C .现代 落后 D .高雅 庸俗
40. 法制要产生真正作用,还有赖于权力体系内外均衡力量格局的培育:当其体法规的执行人面对足以_他的力量时,他必须担心任何微小的违规与失误;而当客观上不存在足以______制衡他的力量时,设计再精密的法规也可能被他任意______、歪曲,甚至视若无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约束 理解 B .约束 解释 C .监督 理解 D .监督 解释
****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共20题,参考时限20 分钟)
一、 数字推理。

请开始答题:
41 . 2 , 12, 36, 80, ( )
A .100 B .125 C .150 D .175

42 . 1 , 3, 4, 1, 9, ( )
A .5 B .11 C .14 D .64
43 . 0 , 9, 26, 65, 124, ( )
A .165 B .193 C .217 D .239

44 . 0 , 4, 16, 40, 80, ( )
A .160 B .128 C .136 D .140

45 . 0 , 2, 10, 30, ( )
A .68 B .74 C .60 D .70

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
46.某离校 2006 年度毕业学生 7650 名,比上年度增长 2 % .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 2 % . 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 , 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
A .3920人 B .4410人 C .4900人 D .5490人

47. 现有边长1 米的一个木质正方体,已知将其放入水里,将有 0 . 6 米浸入水中.如果将其分割成边长0. 25 米的小正方体,并将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放入水中,直接和水接触的表内积总量为:
A .3. 4平方米 B .9. 6平方米 C .13. 6平方米 D .16 平方米

48 把144张卡片平均分成若干盒 ,每盒在 10 张到 40 张之间,则共有( )种不同的分法。
A .4 B .5 C .6 D .7
49 .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 )张牌.才能保证至少 6 张牌的花色相同。
A . 2 1 B . 22 C . 23 D . 24

50 .小明和小强参加同一次考试,如果小明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 3 / 4 .小强答对了 27 道题,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2 / 3 ,那么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共有:
A . 3道 B . 4道 C . 5道 D .6 道

51 .学校举办一次中国象棋比赛,有 10 名同学参加,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每名同学都要与其他9 名同学比赛一局.比赛规则,每局棋胜者得 2 分,负者得 O 分,平局两人各得 l 分.比赛结束后,10 名同学的得分各不相同,已知:
( 1 )比赛第一名与第二名都是一局都没有输过;
( 2 )前两名的得分总和比第三名多20 分;
( 3 )第四名的得分与最后四名的得分和相等.
那么,排名第五名的同学的得分是:
A . 8 分 B . 9 分 C . 10 分 D . 11 分

52 .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 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 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 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 .84 分 B . 85 分 C . 86 分 D . 87 分

53. A、.B 两站之间有一条铁路,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停在 A 站和 B 站,甲火车 4 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火车 5 分钟走的路程.乙火车上午8 时整从搜趣网B 站开往A站,开出一段时问后,甲火车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上午 9时整两列火车相遇.相遇地点离A、.B两站的距离比是15:16.那么.甲火车在( ) 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
A .8时12 分 B .8时15 分 C . 8 时 24 分 D . 8 时 30 分
54. 32 名学生需要到河对岸去野营,只有一条船,每次 最多载 4 人(其中需 1 人划船).往返一次需 5 分钟。如果9时整开始渡河,9时 17 分时,至少有( )人还在等待渡河。
A .16 B .17 C . 19 D . 22

55 .一名外国游客到北家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 8 天.下午呆在旅馆的天教为12 天.他在北京共呆了:
A .16天 B .20天 C . 22天 D . 24天

56 .甲、乙两个容器均有50 厘米深,底面积之比为 5 : 4,甲容器水深 9 厘米,乙容器水深 5 厘米.再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时两容器的水深是:
A.20厘米 B . 25厘米 C . 30厘米 D .35厘米

57 一篇文章 ,现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 10 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2 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两人合作翻译4 小时,剩下的再由乙单独去翻译,需要12 小时才能完成,则,这篇文章
如果全部由乙单独翻译,要( ) 小时能够完成.
A.15 B . 18 C . 20 D .25

58.共有 20 个玩具交给小王手工制作完成.规定,制作的玩具每合格一个得 5 元,不合格一个扣 2 元,未完成的不得不扣.最后小王共收到56 元,那么他制作的玩具中,不合格的共有( )个。
A.2 B . 3 C . 5 D .7

59.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 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 7、9、4、10、6 名装卸工,共计 36 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却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要( )
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
A.26 B .27 C . 28 D .29

60. 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 6 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 8、9、16、20、22、27 公斤。该店当天只卖出一箱面包,在剩下的 5 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 )公斤面包.
A.44 B .45 C . 50 D .52
****第二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共35 题,参考时限40 分钟)
一、 图形推理。 (本部分来自网友手机拍摄真题)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择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请开始答题目:
二、定义判断
请开始答

米勒创作《拾穗者》缘由是什么?

米勒是法国一位伟大的田园画家,他的风格,按照画史的严格区分,不应划进巴比松画派。但是米勒住在巴比松村达27年之久,时间比谁都长。在那里,他上午去田间劳动,午后画画,长年累月没有改变过,他了解巴比松比谁都深刻、真切。

米勒于1857年完成的《拾穗者》,本来是一幅描写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平凡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意料的。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3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3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成有着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3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的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这幅画原来的题目是《八月》,表现的是一个欢乐的夏收场面,但画家的现实主义手法,使富饶美丽的农村自然景色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接近米勒的几位社会活动家看到了这幅画中可贵的真实,建议画家修改构图。在他们的鼓励下,米勒渐渐改变人物,直至最后前景上只剩下三个拾穗粒的农妇形象。热烈繁忙的夏收场面却被推到背景的最远处。这一修改,竟使作品产生了惊人的社会效果。

事实上,艺术的社会效果并不始终和画家的创作意图相一致。米勒的农村风景画从不寄予任何社会改革的愿望。但他的画常常被热心者用来鼓吹新政治,尤其在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事件之后,作为宣传民主的象征,米勒的地位突然显著起来,甚至被人们奉为社会的先知。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法国的农村还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民对城市里发生的革命事件是淡漠的。他们对新事物并不很敏感,加上他们繁重的农业劳动,生活艰苦,自卫能力很弱,所以对巴黎倏忽出现的政治风暴是取观望态度的。米勒的《拾穗者》也表露出了这种精神状况,他从来不产生激动情绪。米勒是允许他的革命伙伴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的作品的主题的。这一事实,足以说明米勒对于当代革命事件至少表示过同情。何况他的每一幅画的构思并非出于偶然。现存的这幅《拾穗者》的素描草稿就有20来张。这幅油画,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的诗篇。这就是米勒这一幅《拾穗者》的艺术意义所在。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