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欧洲西部(关于欧洲西部的概况)

关于欧洲西部的知识旅游业,农业,工业,文化等,快!西欧优越的自然环境1.海陆交错的欧陆西端三面环海,海岸线绵长,各地距海不远深受海洋影响.近海陆......

描写欧洲西部(关于欧洲西部的概况)

关于欧洲西部的知识

旅游业,农业,工业,文化等,快!
西欧
优越的自然环境
1.海陆交错的欧陆西端
三面环海,海岸线绵长,各地距海不远深受海洋影响.
近海陆棚天然资源丰富:渔场,石油,天然气.
2.暖湿的海洋性气候
(1) 位於43N~58N,属西风带.
(2) 夏凉冬暖
A.海洋调节.B.暖流影响.
为全球冬温最显著的「正偏差」区.
(3) 终年有雨:西风吹拂.
A.秋冬降雨尤多乃因:西欧沿海暖湿的海洋气团与大陆冷气团在本区交会,带来 雨.
B.影响降雨分布的主要因素:迎风,背风.
3.相对平坦的地形
范围:西起英格兰东部,法国西北,比荷低地至德国北部.
各区地形特色
分布
主要地形
备注
平原北部
低湿的沼泽,贫瘠的黏土地带
不利农业发展
平原南部
冰河外洗平原
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平原带西北
A.缓丘,高地
B.冰蚀谷,峡湾
丰富的煤矿,为欧洲重要的工矿带
平原带南部
丘陵,高地区
丰富的煤矿,为欧洲重要的工矿带
东南侧的阿尔卑斯山
A.山岳冰河
B.U型谷,角峰,槽湖
A.U型谷为交通孔道及聚落形成的地点
B.重要的观光带
4.四通八达的水系
(1)河川
发源区:多雨的东南山区.
南北向,注入 海,大西洋
重要的河川:泰晤士河,易北河,莱因河,塞纳河等.
(2)发达的水运,乃因:
河川水量丰稳,水流平缓.
大河多,海轮可溯河而上.
东西向运河联结.
请找出西欧各大河的重要港口.(连连看)
河川 港口
泰晤士河 安特卫普
易北河 鹿特丹
莱因河 伦敦
须耳德河 汉堡
塞纳河 巴黎
(4)水运便利的河港重要贸易中心,工业重镇,重要都市.
(5)内陆水运与海洋航线的整合扩大西欧市场与专业分工范围西欧成为「世界工厂」.
大西洋文明的发展
1.农业技术的革新
轻犁与重犁之比较
工具
分布区
耕作方式
气候
土壤
畜力
轻犁
南欧
浅耕
乾燥
浅薄的土壤
2只牛或驴
重犁
西欧
深耕
湿润
土质黏重
4~8只牛
五世纪重犁的出现及传布,西欧肥美的平原开始快速垦殖.
重犁的使用 制出现
敞田制的特徵:
长条形的田地.
共同经营的田制.
二年轮耕( 为主要役畜)三年轮耕(马为主要役畜)
耕地



第一年
秋种黑麦或冬麦
春种燕麦或豌豆
全年休耕
第二年
春种燕麦或豌豆
全年休耕
秋种黑麦或冬麦
第三年
全年休耕
秋种黑麦或冬麦
春种燕麦或豌豆
重犁,敞田制,三年轮耕制发展出混合农业,成为西欧重要的传统.
耕地扩张及复杂的混合农业本区有较多的粮食剩馀,供养非农人口 城镇产生.
2.海上活动的发展
西欧的海上活动较地中海区发展较慢乃因:大西洋及北海的海象变 化多端.
九~十一世纪维京人的航海技术已能与地中海古老技术相抗衡.
十五世纪末,因船只设计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加上重犁的出现,西欧渐取得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3.十五世纪末,海上活动的发展地理大发现繁盛的海上贸易与殖民活动印度,埃及,西亚,新大陆等地纳入了西欧的文化版图累积了大量的资金
4.新作物的传入,改变了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
玉米,马铃薯,菸草传入:
改善人们的饮食.
边际土地得以开发利用.
蔗糖,可可传入:
巧克力,蛋糕等变得普及.
喝茶,咖啡成为欧洲人新的饮食习惯.
运费降低,廉价的货物供给量增加,改善本区的生活品质
5.发达的海运对西欧农业带来的影响:专业化,集约化及科学化
农业经营更集约,并选择更具竞争力的作物和牲畜和作物.
不再休耕,休耕地改种芜菁,苜蓿等作物,以作为牲畜冬季饲料.
种小麦的 田转变成饲养绵羊的圈田.原因:无法与北美廉价的 小麦竞争.
比荷低地转而发展 ,酪农,饲牧等高度集约的农业,以因应日 增的都市人口大量的需求.
6.西欧现代化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经营规模小,成本较高.
现代文明的核心
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
十七世纪,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及殖民后,加上政府的利量,成为欧洲经济力最强大的国家.
工业革命
以煤矿发迹.
早期燃料主要来自木材工业发展区位深受森林分布区的限制.例如钢铁工业多趋向森林所在附近.原因:木炭笨重,运输不便.此种区位为 因素.
英国蕴藏丰富煤矿,燃料问题获得解决.
十九世纪起,发明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应用於纺织工业
焦炭炼钢,使钢铁工业不再迁就林材产地.
纺织,钢铁工业的精进,英国工业首度超越西欧各国,成为领先的地位.
英国的工业区主要分布於本宁山四周及港口乃因:
a.接近 矿产地.
b.原料多来自海外殖民地.
c.有利於产品输出.
十八世纪后期起陆续於港口和煤田间兴建运河和铁路,以减少运输成本.
工业发展丧失往昔优势乃因:
A海上霸权不再,海外殖民地独立.
B. 成为二十世纪主要的能源.
重新出发
二十世纪中, 海域发现石油和天然气,成为英国的新富源.
二十世纪末,英法海底隧道的开通后,英国完全纳入欧洲经济圈,扩大英国和欧盟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活力.
富庶的文化大国法国
多元的地方文化
西元前十世纪起,寒尔特人(高卢人),罗马人,义大利人,西班牙人等,均在此留下文化的风采.
多样的环境.
丰饶的大地
气候暖湿.
平原广大
古老山地蕴藏丰的矿产为工业奠基.
多元的文化及丰饶的大地,启迪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及艺家的创作.
农业
A.耕地最广的巴黎盆地,为 的主要产地.
B.布列塔尼亚半岛,中央山地及阿尔卑斯山区, 业兴盛.
C.南部以 种植为主.乃因:
气候温暖,作物较北部早熟.
运输系统改善.
历史悠久的葡萄种植
最早为罗马人在本区东南部种植.
悠久的种植传统,使法国成为高级葡萄酒产国.
制酒成为法国一庞大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除了美食与佳酿外,政治,文学思潮和艺术流派也常开风气之先: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为近代民主运动立下良好典范.
象徵钢铁时代来临的巴黎铁塔.
巴黎
法国的政治,经济及交通的核心.
引领世界流行的重镇.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与新技术的研发,汽车,飞机,能源,通讯等,发展迅速.
科技大国德国
位於欧洲的心脏地带:
南接阿尔卑斯山
北到斯堪地半岛 地当欧洲十字路口的位置
东接东欧
西出 海
各独立的地方化整合而成.
完整的运输网将各自拥有独特文化的地方整合成一个整//www.souquanme.com
A.1850年代大规模建设铁路.
B.十九,二十世纪后,开始建立第二个交通网:连结原有水道的运河.
基尔运河:大幅缩短波罗的海到北海间的航程.
中央大运河:柏林和鲁尔区有了直接连系的孔道.
C.1930年代,因应军事需求,建立了欧洲第一条高速公路,并发展成四通八达的路网.
可连接国内主要工业区.
与国际干线相衔接.
德国的经济奇迹:
A.1950年代到1964年间的经济成长:
西德的国民生产总额增加了三倍.
出山增加了五倍.
B.原因:
德国人认真踏实的态度.
美国的援助.
战争的破坏反而加速了机器与设备的更新.
战后二十年内,西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二十五年内东德也成为第十大工业国.
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的基础:
a.中部台地盛产的 矿.
b.成功的技职教育及德国人实事求是的态度高品质的团队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工业:采煤,钢铁制造业.
现代化的工业:电子光学,化学药品,汽车工业等高科技工业.
最大的工业带: 流域.
丰富的煤产.
便利的水运.
1990年东西德统一.
试题观摩
1.西欧为全球冬温「正偏差」显著的地区,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最密切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气旋 (E)西风.
2.西欧的农业经营较之新大陆地区,竞争力显然较弱,此//www.souquanme.com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有密切关系 (A)纬度 (B)地形 (C)气候 (D)耕作技术 (E)经营规模.
3.下列哪一句话最足以说明「德国位居欧洲的心脏地带」 (A)经由各地方发展出整合的文化 (B)是欧洲南北往来及东西交通的要地 (C)拥有欧洲最繁忙且里程数最长的高速公路系统 (D)是欧洲工商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中心 (E)是欧洲工矿原料的主要供应国.
4.英国与丹麦的农业活动,原以栽培谷类作物为主.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丹两国的农民,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农耕为畜牧.导致英,丹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主因是: (A)气候冷湿 (B)劳力不足 (C)耕地破碎 (D)土壤贫瘠 (E)西风强劲.
「我不在家,一定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也一定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十八世纪后,咖啡馆不但是西欧人日常的生活空间,也是文学,艺术,思想,政治议论的场所,试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西欧人新的饮食习惯的形成,显然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有密切关系 (A)变化多端的天气 (B)农业技术的革新 (C)城市文明的兴起 (D)海上运输发达 (E)工业革命后的悠闲.
该项搜趣网因素同时促成西欧若干地区产生那些改变 (甲)农业趋向高度集约;(乙)农业愈趋粗放;(丙)三年轮耕制已不再休耕;(丁)大规增加咖啡,可可,甘蔗等新作物的种植;(戊)易麦田为牧场.正确者为: (A)甲丙丁 (B)乙丙戊 (C)丙丁戊 (D)乙丙丁 (E)甲丙戊.
13-

关于欧洲西部的概况

只要是关于欧洲西部的资料,(如国家、气候、地理、人文环境、建筑、经济文化等),尽管发上来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5%B7%D6%DE%CE%F7%B2%BF&ct=17&pn=0&tn=ikaslist&rn=10
欧洲西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共有30多个国家,法国面积最大,约55万多平方千米.梵蒂冈面积是世界最小的.这里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等.欧洲西部冬温夏凉,降水较多.它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世界工业摇篮"之称.
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欧洲西部的气候:
欧洲气候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欧洲气候以海洋性显著为基本特征。欧洲虽然位于中高纬度,但是冬季却没有亚洲北部那样凛冽寒冷,正当西伯利亚处于-30—-40℃的严寒时,大部分同纬度的欧洲地区却在-15℃以上,甚至在0℃左右,夏季也不酷热。欧洲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大部分地区无干湿季之分。
此外,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欧的地中海式气候,不但特征鲜明,而且包括范围也广。
二、形成欧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理因素
欧洲气候的上述特点,是在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其中以地理位置所起的作用最大。
欧洲大陆部分位于北纬36—71之间,连同周围岛屿,则大致在北纬35—80之间。全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范围内,所以温带气候占优势,寒带气候的范围很有限,没有热带气候。
欧洲的纬度位置在行星风系上属西风带。同时,欧洲位于大陆西岸,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欧大陆腹地。因此大西洋上的空气可随西风深入内地,使全洲各地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海洋影响,这就为欧洲气候的海洋性奠定了基础。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有显著影响。它原是墨西哥湾暖流的继续,由北美东海岸向东北流向欧洲海岸,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热源,对欧洲的冬季气候产生极显著影响,使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远远高于同纬度平均气温,使地处北极圈内的巴伦支海的西南部终年不封冻。
以南欧为底边的略呈三角形的水平轮廓,减少了受寒冷的北冰洋影响的范围;深深伸入大陆内部的海和海湾,既调节了沿海地区的气温,也利于气旋向陆地深入,加深欧洲气候的海洋性。
欧洲的山脉一般不很高,而且多数山脉的走向接近纬向,对自西向东运行的气流不起阻拦作用,大面积的平原,则更有利于气团移动。所以,欧洲成了世界上干旱和半干旱区面积最小的一洲,同时也决定了欧洲的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关于 欧洲西部 的演讲

急需关于 欧洲西部 的演讲开场白,300~500字左右,重赏!
欧洲西部地区。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广义是自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半岛到意大利。面积5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1亿多(1958年)。
欧洲西部共37个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摩纳哥、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列支墩士登、圣马力诺、梵蒂冈、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 、塞尔维亚和黑山、马其顿 、希腊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马耳他、冰岛 、丹麦 、芬兰 、挪威 、瑞典。
欧洲西部多数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平坦开阔。同时由于海岸线支离破碎,山地少且东西走向,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平原地形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西欧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此乳畜业发达。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法国是欧洲西部农业发达的国家。
欧洲人饮食以小麦、乳肉产品为主,也是跟农业结构有关。
欧洲西部多半岛、岛屿、海、海湾
半岛:1、斯堪的拉维亚半岛2、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岛屿:1、大不列颠岛、2、爱尔兰岛3、冰岛
内海:1、波罗的海2、地中海3、黑海
边缘海:北海
海湾:1、比斯开湾2、波的尼亚湾
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丹麦海峡
平原:1,西欧平原 2 波德平原
山脉:1阿尔卑斯山脉;2 亚平宁山脉;3 比利牛斯山脉
主要河流:1.多瑙河 2.莱茵河
湖泊:多分布于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南北两侧
欧洲西部多数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平坦开阔。同时由于海岸线支离破碎,山地少且东西走向,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你如果觉得好可以参考一下

有没有关于欧洲西部的资料?

急用。越全面越好。(关于位置,地形,气候,人文等)
名称 欧罗巴洲,简称欧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亚洲分界,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范围: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东经6610′,北纬6746′),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36′,北纬3600′),西至罗卡角(西经931′,北纬3847′),北至诺尔辰角(东经2742′,北纬7108′)。
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搜趣网。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中欧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居民】 人口 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人口分布相对均匀。绝大多数国家人口密度为50人/平方千米,仅北欧地区相对稀疏。
民族: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在各大洲中,种族构成相对比较单一。全洲大约有70个民族,绝大多数民族的人口均达到一定数量,小民族和小部落较为少见。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也较单一。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
语言:欧洲各国语种很多,主要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
宗教: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37 900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洲。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半岛和岛屿的总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其中半岛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面积的24%;岛屿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7%)。此外还有许多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
地形:欧洲地形总特点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高山峻岭汇集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其中海拔在500? 000米的仅占15%,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约2%;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欧洲平原西起大西洋岸,东至乌拉尔山,绵延数千里,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东南部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为欧洲最高峰。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地势比较平缓,沿岸多深入内陆、两岸陡峭的峡湾。里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为全洲最低点。
气候: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陆南北跨纬度35,包括附属岛屿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岛屿属寒带、南欧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外,几乎全部都在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千米,而东部距海洋最远的地方可达1 600千米,因此欧洲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又由于平原辽阔,从浩瀚的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无阻地深入内陆,湿润的空气调节了气温,北大西洋暖流使整个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地区更为温暖。最冷月广大地区在0?16℃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8?4℃之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和盛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靠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000毫米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0%。 水系:欧洲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丰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外流区域约占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流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68%;流入北冰洋的约占12.5%;内流区域约占19.5%,大多注入里海。主要河流是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莱茵河、罗讷河、泰晤士河等。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奥尔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欧洲湖泊众多,且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麓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冰碛湖和构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经湖泊。
【自然资源】
矿物 欧洲的地质勘探进行较早,大部分地区已勘查。目前,石油的探明储量约124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37万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在荷兰、英国和德国);硬煤探明储量4.7万亿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和捷克之间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煤田、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皆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钾盐储量约640亿吨(多集中在原苏联、德国);铁矿储量3 400亿吨(主要集中在原苏联、法国、瑞典、英国和德国);铜矿金属储量约7 1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原苏联,其次分布在波兰);铬矿储量约3.5亿吨。褐煤、铅、锌、汞、硫磺也较丰富。阿尔巴尼亚盛产沥青,世界驰名。
森林与草原:欧洲森林面积达8.7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其中以原苏联森林面积最广大。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15%。
水利: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估计年可发电量为18 000亿度,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的18%。
海洋渔业:欧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32%。盛产鲭、鳀、鳕、鲑、鳗、沙丁鱼和金枪鱼等。著名渔场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欧洲捕鱼量约占世界30%,捕鱼量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和挪威,其次为西班牙、丹麦、英国和冰岛等。 【经济简况】
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领域内也处于世界较领先地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中北欧、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南欧一些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工业 欧洲煤、铁开采量占世界总开采量的30%以上,汞、钾盐均占60%以上,其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化学、食品。汽车、船舶、飞机、发电设备、农机、电子器材等产量占世界40?0%,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生产规模巨大。此外瑞士的钟表和精密仪器、捷克与斯洛伐克的重型机器、德国的光学仪器、西班牙的造船、瑞典的造船和矿山机械等在国际上素有盛誉。
农业: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绵羊为主。
欧洲已形成了庞大的综合运输网络,各种运输方式高度发展,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都非常发达。运输业居世界各洲之首位。EKMlp

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B. 海岸线平直,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 莱茵河东、西两侧分别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平原南部是阿尔卑斯山D. 南部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A
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莱茵河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波德平原;南部三大半岛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