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话描写迎春花(迎春花怎么描写)

描写迎春花的话要长的200字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她与梅花、水仙和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生长在北地的花朵中,最先报春的并非梅花。虽有......

一段话描写迎春花(迎春花怎么描写)

描写迎春花的话

要长的200字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她与梅花、水仙和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生长在北地的花朵中,最先报春的并非梅花。虽有毛泽东的词夸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而,迎春花最不畏寒,她不妖不艳,却开在梅花之先。她的花期也很长,有二三个月,春花齐放时,她也相伴丛中。所以这几句诗,转赠给迎春花,也很恰当。
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大学校园里种了几株迎春花。早春料峭的寒风中,草木还是一片枯黄,还没有半点春的气息。但无意间,却发觉墙角的迎春花已绽出一串串金黄色的花朵,给盼春的人心中添了许多欣喜。
让百花生畏的冷漠寒冬,迎春花来宣告它即将远去。
莫作蔓菁花眼看
然而,很多人却并不大看重迎春花。宋人刘敞有诗道:“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意思是说人们并不在意迎春花的存在,迎春花徒有虚名罢了。
又有人称迎春花为“僭”客,“僭”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把超越本分的一些事情叫做“僭”,比如你不够坐八抬大轿的品级却也找八个人抬,人家皇帝才能坐龙椅,你却弄了一把坐着,这都是“僭越”之罪。称迎春花为“僭”客的人,无非是不满意迎春早于百花而放,他的意思是迎春花太土气,却抢先开放,有点不懂得自己的身份是几斤几两。
然而,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看法,大多数诗人们还是挺喜欢迎春花的。白居易就有这样两首赞迎春花的诗: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这里白居易称赞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并说“杏园”这样的皇家园林,也不敢不让迎春花入住,因为初春无花之时,也只有迎春花可看。和前//www.souquanme.com面刘敞所说的“黄花翠蔓无人顾”不同,白居易劝人们“莫作蔓菁花眼看”, 所谓“蔓菁”,就是我们说的大头菜之类,冬天我们把一棵白菜疙瘩养在水里,有时也能开出小黄花来。这里说,大家切莫将迎春花作菜疙瘩看待。
书中记载,迎春花也有人奉之为宝贝,明王世懋在《学圃杂疏花疏》中曾记曰:“迎春花虽草木,最先点缀春色,亦不可废。余得一盆景,结屈老干天然。得之嘉定唐少谷,人以为宝。”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春花枝条纤细蔓长,可达三四尺,如柳枝一般婀娜多姿,初春开花时,尚无片叶,一朵朵鹅黄色的小花,缀满整条枝身。因此古人又赠给迎春花一个别号――“金腰带”。
清代叶申芗《迎春乐迎春》词中曾写道:
春光九十花如海。冠群芳,梅为帅。斯花品列番风外,偏迎得,春来赛。
未有花时春易买,笑还占、中央色在。谁与赐嘉名,争说道、金腰带。
这里说群芳之中应该以梅为首,但迎春花籍籍无名,却早早迎来春光。后面又点出迎春的这个别名――“金腰带”。
“谁与赐嘉名”?民间传说,西施用美人计灭了吴国后,与范蠡泛舟五湖,恰逢迎春花盛开之时,范蠡亲昵地折下一枝围在西施腰间,并赞为“金腰带”。从此,“金腰带”就成为迎春花的别称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不过,后世人的眼中,这“金腰带”更多是象征官宦们身上的玉袍金带。像身为赵宋宗室的南宋词人赵师侠有《清平乐》一词,单写迎春花,并注明:“一名金腰带”: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这两句将迎春花写得很威风,够扬眉吐气的。
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对迎春花有所忽略。他们更多地关注牡丹芍药、桃杏菊梅之类,而小小的迎春花,并未能入眼。有人曾由迎春花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迎春,说迎春姑娘也像迎春花一样,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重视,诗会什么的有时并不请她,上上下下多不把她放在眼中,这倒也有几分相像。
不过,还是有几篇写迎春花的诗值得我们欣赏:
宋代董嗣杲在《迎春花》一诗中说:
破寒乘暖迓东皇,簇定刚条烂熳黄。野艳飘摇金誉嫩,露丛勾引蜜蜂狂。
万千花事从头起,九十韶光有底忙。岁岁阳和先占取,等闲排日趱群芳。
宋代刘敞《迎春花》有诗赞道:
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
宋代韩琦曾镇守西陲,威名www.souquanme.com颇盛,人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他的诗确是气势不凡: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将迎春花甘守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写得淋漓尽致。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对于百花和天地灵气之间的关系曾有过非常精采的论述,他说:
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梅花、水仙,试笔之文也,其气虽雄,其机尚涩,故花不甚大,而色亦不甚浓。开至桃、李、棠、杏等花,则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似有不可阻遏之势矣;然其花之大犹未甚,浓犹未至者,以其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其势之不可阻遏者,横肆也,非纯熟也。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舒蓄积而罄光华,造物于此,可谓使才务尽,不留丝发之余矣。
这段话大意是说:一年中所开的花,正像上天所写的一部文章一样,梅花水仙是试笔文字,气虽雄健,却笔法生涩,所以梅花水仙什么的花都不是很大,颜色也不是很浓。开到桃花、李花之类,就“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了,但这时花还不够大,色还不够浓,因为这时候思维太纷乱,笔力过纵太过,还没有达到最上乘的纯熟境界。等到牡丹芍药开时,这时的文章功力才达到最高境界。
由此而论,那迎春花就像是起稿的第一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红楼梦》中唯一出于凤姐之口的那句诗:“一夜北风紧”。书中借众人之口,评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迎春花亦是如此,“迎得春来非自足”,不矜不娇,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描写迎春花的一段话

回答如下:

1、它那一朵朵鹅黄色的花朵,好漂亮。你看,花朵并不大,只有四五片花瓣,这花的枝条长而累,一条条花枝垂下来,垂下的枝条上舒展着它那美丽的花瓣儿,多得几乎要把花枝盖起来。

2、枝头的花蕾,正含苞欲放。青枝黄花搭配得多美丽啊!迎春花没有月季的艳丽多姿没有茉莉的诱人芳香,也没有菊花的五颜六色。但它不畏严寒,顶着寒风,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给大家增添了金色的光彩。

3、远望迎春花,星星点点,绣在绿草如茵的地上。一串串,一树树,不张扬的小花柔弱却又顽强。它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不像玫瑰那样艳丽,但它以素淡高雅的性格深深吸引了我。我愿像迎春花一样,不张扬,不艳丽,默默无闻,傲然挺立。

4、我喜欢迎春花,喜欢它那焦黄的颜色,喜欢它那平凡的身影,更喜欢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没有牡丹那高贵的出身,也没有月季花的芳香,更没有菊花的妖艳。

5、它是那么的不起眼,平时没有人会在意他的存//www.souquanme.com在,马路两旁,河堤岸上,山林深处,它总是默默的生长着,每当春暖乍寒之际,当人们还没有脱尽厚重的冬装时,它却以她那柔弱鲜嫩的花朵迎接这春天的到来。引领着百花的怒放。

资料拓展

(1)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www.souquanme.comudiflorum Lindl. ):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www.souquanme.com木丛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纷披状。3小叶复叶交互对生,叶卵形至矩圆形。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2)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迎春花栽培历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诗《代迎春花召刘郎中》以及宋代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和明代周文华撰《汝南圃史》均有记载,迎春花现在为河南省鹤壁市的市花。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迎春花)

迎春花怎么描写

迎春花描写句子如下:
迎春花又细又长的绿色的柳条样的叶条从石台上垂下来,只有指甲大的嫩绿叶子像鞭炮似的分散长在绿条的两边。两片叶子中间,还有许多未开的花苞。不多久后,花苞裂开了,鹅黄色的花瓣从里面露出来。有的花却早就迫不及待地从花苞里钻了出来。
五片鹅黄色的花瓣显得特别娇嫩,好像一碰就会断似的。花瓣环绕着两三根洁白的花蕊,花蕊最尖上沾了许多花粉。花粉一落,似乎在纷纷扬扬地下雪。“沙沙沙,沙沙沙”在微风中绿条连着叶子和花儿随风摆动,好像在为这美丽的春天舞蹈。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