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大街描写(以美丽周村 大街为题 60字左右)

周村大街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易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

周村大街描写(以美丽周村 大街为题 60字左右)

周村大街

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易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的开拓阶段,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至1949年解放前,的主要商号有:从北首路东起,第一户是长山王氏创办的福顺老店,以经营铁器、食品、日用杂货为主。它的南面不远是章丘旧军孟氏的泉祥茶庄,是有“东方商人”之称的著名商业巨子孟雒川的产业。泉祥茶庄南邻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由日籍华人简兆南创办,是当时垄断中国烟草经营的主要大公司之一。再往南有万年春药房、润生医院,然后是实力雄厚的福东广货店。再陆续是民生药房、益友堂书局(前身是三益堂,《聊斋志异》最早的版本出版者)、成文新文具店等。英美烟草公司同庆号是大街上另一家资金雄厚的外资商号,它的南邻是章丘孟氏的另一些产业——古色古香的大楼是瑞林祥绸布庄,紧挨着是西洋风格的鸿祥茶庄(前身是谦祥益布庄)。再南面也是章丘人开办的同仁堂药铺、春和祥茶叶店(后为惠东大药房)。万顺街内路北是谦祥益老店原址,院内基本保持原貌,过万顺街口是梅村酒店、亨达新鞋店、茂盛酱园。新街西口拐角南为天宝银楼,专门加工制作金银首饰。往南是山西裕昌漆店、裕兴厚南货店、茂林镶牙馆、致德成百货店。在大街与丝市街交接处是同兴茂百货店。大街北首路西第一户原为民生大药店,南面是文聚祥文具店北门市、亚东大药房、宝山堂中药铺、大德生中药店、陕西顺兴漆店、信坊村酱园、文聚祥书局、惠泽药房、三和金店、日本大福洋行。

周村大街的综述

2012年周村古商业城位于周村城区中部,占地 17 公顷,由//www.souquanme.com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古商业城南有山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旧址及魁星阁庙宇,北有明教寺、千佛阁、汇龙桥,是周村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
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 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 150 年的发展,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
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 1410 年),明崇祯九年(公元 1636 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现状保留的基本为南段,全长 400 米。至清朝后期,章丘旧军孟氏“八大祥号”先后来这里营业经商,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大街逐渐成为布行、杂货行聚集经营的商业贸易中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 年),周村辟为商埠后,商业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近如青岛、济南,远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商号,都与这里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大街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谚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
沿着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一路走来,路过一家家古玩字画店、茶庄、小吃店,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大声喧哗的嘈杂,一切都悄无声息地按他特有的节奏跳动,仿佛时间对这里特别眷恋,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街巷中不时地走来一位长者,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悠闲,一看就知道是几代人都生长在这里的老街坊了,他们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了解这里发生的每一个故事。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已走出了老街,走到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心里有种慌若隔世的感觉,那种重新回到现实的冲击令我有种空牢牢的失落,真是古城遗风留客,人间已是百年啊
“天下第一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座商业重镇,并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周村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街市纵横,店铺林立,客商云集,市面繁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皇帝自行开埠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当时最多的商号、作坊达到5000余家,成为名符其实的“旱码头”。据周村区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电视剧《大染坊》里的陈六子其原型就是周村人。
到今天,周村大街原始风貌依然保存较好,青瓦红墙、灰砖土壁,布市银街、当铺药店、茶楼染坊、客栈古玩可依稀见证当日之繁华。
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发展,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
周村古商城坐落于周村城区西部,为古老的商业中心所在地,2001年被列为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周村古商城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店铺林立,建筑风格迥异,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周村古街的优秀代表

作为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大街古商城”,街区纵横,街巷幽静朴素,虽历经百年风雨,仍保持着古朴的明清原貌和历史本色。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建设水平高,为山东所仅有、江北罕见,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专家称为“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周村大街古商城位于周村区中部,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组成,古商业街内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商业文化内涵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大街古商城总占地面积32.7公顷,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点保护区--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东,新建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占地19.7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区组成;二是规划控制区--指涿河以西,保安街以东,南下河街以北,新建路以南,以及千佛阁、汇龙桥、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占地13公顷。

周村商埠的兴衰史

越详细越好
周村的历史
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
1.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渔猎开垦,繁衍生息。
商、周期间,已有部落和村庄。
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属地。西汉时,北部属於陵(音wu ling)县,南部属般阳县(今淄川)。
2. 南北朝时,属广川郡武强县。
3.宋元嘉五年于南部置贝邱县,属清河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属淄川,十八年改武强县为长山县,改贝邱县为淄川县。
现区境南部原属淄川县、北部属长山县。
1945年8月,周村第一次解放,置周村市建制,隶属渤海行署,后划归鲁中南行政区淄博特区。
1950年3月,周村、长山合并为长山县;11月,由长山县析出,与张店合建张周市。
1955年4月至今,周村区为淄博市辖区。
早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周村就有人类居住,迄今仍遗有早期人类居住的於陵古城遗址。自明清以降,周村作为工商重镇的地位日益显赫,至清代中叶已跃升为齐鲁工商业中心之一。其繁华景象,史书多有记载。迨至清末,周村以其特殊的工商地位,与省会济南、潍县一起被清政府辟为自开之商埠,周村的历史迈上了辉煌的顶点。100年来,周村历尽风雨沧桑。今年,周村迎来了开埠100周年。在这一特殊的时刻,每一个关心周村发展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去追寻周村曾经闪耀着璀璨光芒的运动轨迹,去感受曾经有力跳动的历史脉搏,去领悟历史给予当代的启迪。
周村的战争记忆
周村历史上共有四次解放,第一次是1945年8月,第二次是1946年6月,第三次是1947年2月,1948年3月12日最后一次的解放,为最终解放潍县、济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周村的彻底解放在山东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特推出有关周村解放时的老照片。重温这些记载着历史真实的老照片,仿佛让我们进入解放战争的岁月,仿佛听到隆隆的炮声,看到先烈们英勇奋战的英姿,看到人民群众争先支前的身影。洞鉴古今,纵览山河,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创业守成的不易,对继往开来,开埠百年的新周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村的主要的民俗:
一,周村芯子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3月15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安奶奶的画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请了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老百姓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后来,周村人把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节来展玩,成为周村元宵节的一大特点。
记者在查阅了《博山志》等资料后,又得到了周村芯子起源的另一个版本:芯子起源于淄博市周村区,后传及博山,嗣后又波及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但品种繁多,制作精巧,表演丰富多彩的特点使得周村保持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群众习惯称为周村芯子。据老艺人讲,早在1662年(清康熙元年),周村有位老艺人为使表演达到便于群众观赏又安全的目的,整日苦思冥想。一天夜里,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点上蜡烛吸着烟袋揣摩。突然,蜡烛灯花灼高了,烛光上下闪耀,活像一个仙子站在灯芯上舞动。灯芯的启迪,使他茅塞顿开,他摹仿灯芯顶上晃动的幻影,将铁棍牢牢插在类似灯台的底坐上,铁棍高端束站着一个女孩或男童,让他们扮演各种人物,远远看去,恰似在蜡烛灯芯上舞动,其高度和观赏效果远远超过高跷,颇受人们喜爱。又因扮演者依赖衣内串通而过的铁棍作芯子来支撑着活动,所以群众都简称它为芯子。
二,挂花灯
周村自古以来民间兴挂花灯,周村花灯是中国四大灯系之一。据台湾实验中学国文教师郑陶庵1930年写的《天下第一村——周村的元宵风光》中载:“天下第一村就是山东长山县的周村,前清乾隆帝来观灯时御赐的这个村名”。搜趣网
乾隆年间,是周村挂花灯的兴盛时代。后来玩十五闹元宵,一般性的挂灯,年年搞。周村挂花灯(又称大灯节),常例是三年一次,同时有三不挂的习惯:年景不好不挂,不太平不挂,不风调雨顺不挂。
周村挂灯,不仅是为庆祝和娱乐,并有商展之意,其工业产品以丝织品为大宗,以花丝葛为最著名,意欲借挂灯之机,把其优良产品陈列出展,广泛招徕,争取善价,以至来观灯的人们,亦不仅是在夜晚,白天也是人山人海。
周村元宵节挂灯,从农历正月十二至十四试灯三天,十五正式开灯闹玩,十六至十八再留灯三天,一共7天,称为周村元宵灯会。每逢挂灯之际,胶济铁路的客车就拥挤几天,西起济南,东至青岛,以及沿路各地,来观灯人群,络绎不绝。挂灯在古街道,元代形成四条主道,大体成不在一个交点上的十字,东、南、西、北分别为:绸市街、大街、丝市街、银子市。听名字就可知当年之特色和繁华。如今绸市街已经退化为小巷,余者仍各领风骚,建筑为明代所传。大街是主体,想当年曾有“小巴黎”之称。
今日无税碑的传说
历史资料记载:李化熙,字五弦,号白云道人。出生于官宦世家,明末曾先后职湖州司理、河间府推官、天津兵备道、四川巡抚,清军入关时接任陕西巡抚,时值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城下,崇祯帝急传檄派他任榆林三边总督,率十万大军救驾。大军开进途中,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无奈下李化熙部队退守家乡周村城,励精图治,以待时局之变。使得周村城方圆百里不受战乱祸及,一时间四方富豪、商贾、百姓纷纷迁居来此。
后来,李化熙顺应时势,初任清朝工部左侍郎,兵部侍郎加都察院右都御吏,因政绩卓越,晋刑部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太保。顺治年间,借老母年事已高,辞官回乡待奉老母;临行时,辞别皇上。顺治皇帝问他有什么要求时,李化熙言家乡赋税沉重,请求皇上下旨优惠一下。顺治皇帝沉思片刻说:“国家赋税不可免,念爱卿有功与朝廷,朕赐爱卿一道手谕,免除爱卿家乡一日税款,以示皇恩。”
李化熙遂领旨回乡,寻思免一日税何用,就把圣旨埋于祠堂下,不料,当晚埋圣旨处红光四射、大放异彩、十里可见,而且光华中似隐有巨龙浮动。次日李化熙只好取出圣旨供在家中,可是那夜光景却令李化熙百思不解。
恰一日听见门口吵闹,李化熙叫来管家责问:“为何门口如此喧哗,成何体统!”管家忙说:“是一老道姑天天来化缘,每次都来说只今日来化缘,明日不来,可不知何故第二日又来化缘。因看她年纪大施舍了几日,今天叫门房请她到别处化缘,她不听却要见大人,被门房拦住故此喧哗,不想惊动了大人。”李化熙正为圣旨烦恼忽听到“今日”二字,心中一动,忙叫管家把老道姑请进来,过了一会管家回来说“那老道姑闻听大人要见她,却不进门,只留下一破布包裹说送与大人,回头一转身就不见了。”
李化熙觉的蹊跷,忙命人打开包裹,只见包裹里是一块无暇碧玉上面满是云霞纹饰,正面刻有“元君”二字。李化熙寻思一下顿然醒悟,“碧”“霞”“元君”合起来不是“碧霞元君”吗?这是碧霞元君来点化自己。
于是他赶紧让地方官把皇帝圣旨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大街北首。这样不论哪天人们去看,都是“今日无税”,周村城由交税的“官集”变为不交税“义集”。同时李化熙组织“巡勇护街”兵丁打击扰乱市场的地痞无赖、土豪恶霸。各地客商闻风而来,周村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
清朝刑部尚书李化熙在周村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经营税收上“打擦边球”大概就是从他开始的,他见当时周村税重抑商,就给当时的皇帝打了个报告,皇帝批示“今日无税”。李化熙则“胆大包天”,把皇上的谕旨刻成“今日无税”的石碑树在周村商业街上,皇帝的御批无人敢动,结果成了“大街”天天都是“今日无税”。
女儿对旱码头的感受
周村,是古代遗产地重点保护区,正fuHRiz所谓“中西结合,效果更好。”是啊,村的美景美不胜收。虽没有现代化的宏伟建筑,但却从骨子里透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成果。
来到周村大街,走进三益堂,据说三益堂是周村最早的印刷书坊之一,是明末清初www.souquanme.com由来自广饶县的付氏与几位亲友合资创办的。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聊斋志异》版本,即在三益堂印刷出版的。过了三益堂,向南一直走,来到了民俗展览馆,民俗展览馆选取了婚、祝寿、纺织、生产、娱乐等与群众生活有关的场景,通过摆放大量的实物、人物模型和展板来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感受完了民俗风情又来到了丝市街的状元府,不瞒你说,这状元府确实是大啊,前前后后的占地面积三千三百三十余平方米,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90年),整座建筑为典型fuHRiz的北方四合园建筑风格、有三进院落,清砖灰瓦、雕梁画洞、气势宏伟,并建有花园和演武场,从那开始,我就立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当上状元,盖一栋属于我自己的“状元府”,虽说有点天真,但是,毕竟是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丝市街紧靠着的是银子市街,这条街可是有名了,杨家大院和大染坊可都在这呢,好景虽多,那咱们也得一个一个的看呀,来,先看杨家大院,那可是崇拜的地方啊,著名的杨家大将,可就是这的啊,现在已经成为一处新的展现近代鲁商生活原貌的景点。大染坊,想必大家都知道,电视剧《大染坊》就是在这拍的,看着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布从缸里出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这是我们劳动人民的一个大成就啊。从大染坊一直向南,就来到了魁星阁,它是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组成,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经常有人去求神仙保佑自己的儿女靠上大学,至于是否灵验,至今无人知晓。
票号的产生
话说过去几个穷商人合伙卖柴草,可挣的钱不够回家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夜里,他们只煮了一锅稀粥,还没来得及喝,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要求借宿。三个商人本没有条件接待过客的,但面对大雪分飞、天寒地冻的时节,想到老人无处可去的困境,便腾出地方来,让老人过夜。饥寒中的老人见砚台上有稀粥,便索要一碗,喝完之后,还不足填腹,便再度索取,直到喝完了那一锅,然后睡去。
三个商人饿着肚子过了大年三十。第二天清晨,老人不见了,骆驼也不见了,可驼着的袋子却留了下来,打开一看,里面尽是银驼子。三个商人傻了眼,便去追那老人,可雪地茫茫,哪里找得到?怎么办?三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用这些钱创办票号,并以“银主”之名为老人立股。后来票号发了,三个商人都成了有钱人,但赶骆驼的老人却再没有找到。所以每个票号都供奉‘银主’,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财神。
最早在周村设票号的是:山西票号大德通、大德恒“唯吾知足”告诫天下人,人生在世不要以金钱为追求目标,君子取财有道,应知足常乐,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周村的烧饼
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仁为原料,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富有营养,老少皆宜。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片。如果是成包的,你打开就一气吃完,要是隔夜就不好吃了。
周村为什么叫“旱码头”那?
据邹城山水文化中心主任董伟指教说:“旱码头”是没有水的商品交换地方,当时周村在齐国的时候是商品聚集交换地,由于地方环境没有水路,给当时的商人商品的运输带来很大的烦恼,到周村交易的商人与日聚增,大量的商品需要一种运输工具应运而生:有四个木轱辘、两个车把,分别在车的两头,中间放商品,大约是5米来长,木头车子有了,可这么驾驶啊?前面有一个人驾辕人拉,后面有一个人驾辕推,如果是货物装高了,后面的人看不到前面的人,驾驶的方向就增加了难度,需要喊:腰!或者是靠!怎么利用风来助四轮木头车走那?有人就在车的中间加了船上用的帆,由此可以借风使木头车子在陆地上自由的跑起了旱船,加上周村的当时的繁荣商品交易的火爆.“旱码头”由此得名,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做为周村旅游管理部门怎么保护“旱码头”知名品牌?挖掘好“旱码头”的齐文化的内涵,不必要抱着“旱码头”的金饭碗再喊饿吆!怎么理解“旱码头”?是诸多人困扰的事情。就要在这里设计一个可代表“旱码头”内涵的形象标志,那就是带帆的木头四轮车:四个轮子,两头都是车把,中间是帆,让中国人乃至外国人一看,啊!原来这就是旱码头!现在的“旱码头”现代的东西太多,直接影响了齐文化的古味,如果在这里经商的人员统一穿上齐国的古装招揽顾客,应是不错的经商手段,特色的供应邀请游客亲自制作,来亲身体验手工制造的乐趣!黄包车也不应停在博物馆里,放在大街的前面,完全可以租给游客享受去吧!”
不忍离开周村的“旱码头”
周村的“旱码头”把我们父子俩足足迷恋了三天,周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乡、百年商埠、纺织名城,"旱码头"是世人对周村的赞誉。“旱码头”是周村的名牌,我感觉 “旱码头”应是人们可观光、休闲的好去处,特别是在北方,实在是难得的古镇。如果在夜里, “旱码头”是溜光异彩,古色古香,让你沉醉在远古的时空隧道中,怎么不亲吻“旱码头”啊!我与女儿已经对周村的“旱码头”是留恋忘返,多么希望有机会再来淄博周村“旱码头”啊!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