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怨报德后一句是什么(以怨报德下一句是什么)

以怨报德下一句是什么?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1]《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

以怨报德后一句是什么(以怨报德下一句是什么)

以怨报德下一句是什么

怨恨回报别人恩惠

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1]

《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唐 李德裕《小人论》: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搜趣网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

冰心《斯人独憔悴》: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下句是什么?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是我们熟悉的一句话,通常将它理解为人处世准则:孔子教导我们//www.souquanme.com,别人欺负你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胸怀包容他。这样道德情操真的很伟大然而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德报怨”,恐怕没有人能做到。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www.souquanme.com怨,以德报德’”原意为: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现象可能断章取义地曲解。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一向谦虚坚忍著称关于如何报怨的问题东西方的答案截然相反。在www.souquanme.com西方,圣经里就提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观点。而在东方,佛家崇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哲学理念,面对困苦态度是逆来顺受。根据佛经中的记载,大鹰要吃释迦牟尼的肉,他便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种坚忍已经超越西方人能够承受范围。而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是以人为本的,更能让人接受。孔子这句话为什么会被曲解?根源还是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希望民众成为“以德报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报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统治。皇帝残暴,要“以德报怨”,地主剥削,也要“以德报怨”,八国联军打到北京,还是要“以德报怨”,要想尽一切办法彰显自己的“德”,要“量中华物力,结大国之欢心”,这种坚忍和迂腐与佛家的处事态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孔子学院全球范围内的设立,孔子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如今人们对待孔子的态度,也更加正确人性化,对于圣人之言,我们应该拨开迷雾认真感悟。

“以德报怨”的下一句是什么?

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注音:yǐ dé bào yuàn

2、释义: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3、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早出现在《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与儒家观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净,老子的道德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与当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应辩证分析不可谬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搜趣网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六十三章)

4、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一向以谦虚和坚忍著称。关于如何报怨的问题,东西方的答案截然相反。在西方,圣经里就提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观点。而在东方,佛家崇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哲学理念,面对困苦的态度是逆来顺受。根据佛经中的记载,大鹰要吃释迦牟尼的肉,他便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种坚忍已经超越西方人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是以人为本的,更能让人接受。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