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的上一句(李清照诗中的一首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天祥的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1、文天祥的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

危在旦夕的上一句(李清照诗中的一首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天祥的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上一句

1、文天祥的诗留取丹心汗青的上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如下
辛苦遭逢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该诗大意
回想早年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jMMQwT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搜趣网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前一句是什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 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拓展: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后世众多理想奋斗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著作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概述内图片来源
本名文天祥
别名云孙,文忠烈,文丞相
字宋瑞,一作履善
号浮休道人、文山
所处时代宋末元初。
人物生平
忠鲠不屈文云孙(后改名天祥),字天祥,[5]于南宋端平三年五月初二(1236年6月6日)出生在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淳化乡富田村(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是父亲文仪与母亲曾氏的长子。富田文氏,本为四川成都人,后www.souquanme.com移居庐陵。
清人绘文天祥像,取自1905年2月《国粹学报》据史料记载,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皙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有“忠”字,便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道:“如果不成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男子汉。”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云孙参加科举考试,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日久,倦怠政事,文云孙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文章洋洋洒洒一万多字,没有草稿一气呵成。理宗览后,亲自选拔他为进士第一。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古代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得到这样人才可喜可贺。”于是,成为状元的文云孙改名文天祥,改字为宋瑞(又字履善)。中举不久后,因父亲逝世,文天祥回家守丧。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军分兵三路,大举南侵,宦官董宋臣建议理宗迁都。朝臣无人敢非议,唯有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建议不被采纳,就自请免职回乡。后逐渐升官刑部侍郎。此时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未被回复。在之后,文天祥出外知瑞州(今江西高安),改授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再升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而被罢职后来,文天祥奉命掌理搜趣网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宰臣贾似道称自己患病,请求致仕,用以要挟理宗,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文辞中多有讽刺之语。当时起草诰命的内制沿袭呈文稿审查//www.souquanme.com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悦,指使台臣张志立弹劾文天祥,将其罢免。到此时,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于是援引北宋钱若水的例子致仕,当时他才三十七岁。

千钧一发,火烧眉毛,危在旦夕别是什么意思

发音
qiān jūn yī fà
释义
钧:三十斤;千钧 :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异常要紧
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歇后语
一根头发系石磨 ;单根青丝拴扇磨。
示例
正在千钧一发时刻,一位不知名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15章:“正在这~的紧急关头,那捉女学生警察猛地被一个人一脚踢出好远去。”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
近义词
危在旦夕
反义词
安然无恙安如磐石
典故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这位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有朋友,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 他的朋友孟郊(几道),当时做着尚书,是最信奉佛教的,也为了得罪宪宗皇帝被贬谪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后,他也听到人们的传说,说韩愈已经信起佛来,他有点疑惑因为知道韩愈是反对信仰最力的人,为此,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 韩愈接到孟几道的信后,知道他与和尚往来,才引起别人发生误会马上回信向孟几道加以解释而且,韩愈对当时在朝的一班大臣们,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迷信蛊惑皇帝,大大加以抨击。他对皇帝疏远贤人,使儒道坠落,颇为愤慨。信中有这样的话:“百孔 火烧眉毛 拼音: huǒ shāo méi máo 简拼: hsmm 解 释 ①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②比喻只顾眼前。常作歇后语。 出 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示 例 ~,且顾眼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近义词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燃眉之急 英 文 a desperate situation <be extremely urgent as the fire is singeing one's eyebrows>千疮,随乱随失,共危如一发引千钧…”危在旦夕 【发 音】 wēi zài dàn xī 【释 义】 旦夕:早晨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 处】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陶铸的《崇高的理想》:“当强敌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民族英雄的理想,就是要把敌人赶走,使自己的民族生存发展下去。” 【示 例】 现在桂林又~,柳州也将不保。(闻一多《组织民众保卫大西南》)。 茅盾《八百壮士》:“那时正当淞沪沦陷,苏嘉失守,而‘虎踞龙蟠’的首都也危在旦夕。” 【近义词】 九死一生、在劫难逃、岌岌可危、不堪一击、千钧一发、燃眉之急 【反义词】 安然无恙、安如磐石平安无事安然无事安然如故高枕无忧 【用 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包围了孔融屯兵地都昌,孔融派太史慈去请平原相刘备出兵救援。太史慈到平原对刘备说孔融目前危在旦夕,盼望出兵前去解围,刘备立即派精兵3000随太史慈前去,起义军见援军已到,立即解除对都昌的包围。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