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上一句(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的意思)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意思??????急!!!!!!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出自战国子思《礼记·中庸》,原......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上一句(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的意思)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意思??????急!!!!!!

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出自战国子思《礼记中庸》,原文选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思想体系: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ycDNVTZ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其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

《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意思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出自战国子思的《中庸》。

节选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扩展资料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是一篇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它涉及的教育论述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开头便说修道即为教育,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中庸》概括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

“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细地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的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一思一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关于教育途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里的诚指的就是天道本然的状态,“明”即彰明、显明,它是“诚”这个本体所自然生发的东西,在本质上说诚和明是一致的,故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明与明诚指的是人的修养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即性与教: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诚”是修身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彰显、发明一切道德,所以说“自诚明,谓之性”,因其是在本心本性范围内所做的修养工夫,或称“尊德性”。

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自明诚”则可以解释为:明白了事物所以然之理与所当然之则,就可以达到“诚”的境界,所以说“自明诚,谓之教”,因其首先需要做学习、教化的工夫,或称“道问学”。

4、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中庸》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意志,是在个人努力和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天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村舍古诗蔡羽,诗句解释?

透过这首诗看到了什么画面
毛泽东诗词中黄昏意象符号学解读
一、意象与符号
以意象论诗或写诗,中国古代文论中早有提及,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西方意象派和文论则晚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中外文论家对意象的解释,也大同小异,但主要观点是一致的。意,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思想,是抽象的思维;象,是客观事物与景观,是具象的物质。意为主,象为客,主客相融,以客之命名注入主之情,写入诗中后,其词便成为诗中的意象。也就是说,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或者说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本来象是客观存在,解释它时,应按其本质的内含和客观的外形来描述,去理解。即所谓客观表述。但象一旦被诗人选择写入诗中,就会浸入主观感情,正如刘勰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意象,就是渗入了诗人情感的诗中自然物象。
意象分析是分析诗歌十分有效的钥匙,通过意象分析,可以寻绎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营造的意境。因为一系列意象在诗人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长列的客观物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独立事解读这些客观名词时,没有情感和诗的意境,而组织成曲令这一文学体裁后,所有的客观物体都激活成带有丰富感情和情绪的意象,从而构成一个凄清、伤感、苍凉、孤独的意境,把孤寂凄苦的羁旅愁思渲染得极其浓厚,令人为之动情。
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意象也是一个符号,它和其它符号一样,也具有能指与所指的性质。法国美学家罗兰巴特说:“符号是一种表示成分(能指)和一种被表示成分(所指)的混合物。表示成分(能指)方面组成了表达方面,而被表示成分(所指)方面则组成了内容方面。”他又说:“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涉及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简言之,能指即符号客观表达的内容,所指则是诗人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如:落日,能指即黄昏时即将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所指则是上述含义之外的暗示朝廷、朝代处于衰亡之前,或人生处于老年阶段等等。能指一般是确定性的,所指则有不确定性,而且二者的关系也是任意性的。但是,虽然所指和能指之间关系充满多种可能性的,但依然默认两者是约定俗成的一致。于是,有的能指并不一定对应有所指,或者一个能指能对应多个所指。如前例“落日”所指就会出现多个。事实上,能指和所指之间一旦构成固定关系,形成一个符号,就不可分离了,积淀成一个模式化符号。中国古典诗词中尤其如此,一个意象符号,往往和某种情感发生关系,长期运用这个符号在诗词创作中不断积淀,不断强化,于是这个意象就成为固定的所指,为读者解读原诗而提供了方便。如“柳”这个意象,古诗中将其与离别的行为和情感结合起来,长期如此,于是“柳”的所指就固定化了,在诗词中往往指向惜别。
二、黄昏意象
黄昏,这一特定时空给历代文人骚客以特殊感受,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自《诗经》开始,到近现代诗词中,几千年来,无数诗词对这一意境的咏叹或描写,从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凝聚着人类情感与生命意识的特定原质,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审美对象。进而使黄昏这一意象演变成一种模式化的群组,但凡出现在诗词中,读者都只需按模块中的意义进行解读即可。
千百年来,诗人们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上融进了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悟。于是在黄昏意象里就产生了许多与黄昏有关的意象词,它们供诗人选择运用来分别传达不同的细微的情感。
这些意象词都可称为黄昏意象,运用在不同诗词中,有不同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可引领读者去体味作者不同的情感和思绪。
这组词有(各举一句古人诗词为例):
黄昏——陆游《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
夕阳——晏殊《浣溪沙》“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烟——陈玉树《秋晚野望》“村北村南少夕烟”;
夕照——陆游《野饮》“细浪遥翻夕照红”;
斜晖——温庭筠《梦江南》“斜晖脉脉水悠悠”;
斜照——苏轼《定风波》“山头斜照却相迎”;
斜阳——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
残阳——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落日——范仲淹《渔家傲》“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照——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
晚照——宋祁的《玉楼春》“且向花间留晚照”;
暮色——方干《冬日》“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晖”;
暮云——李觏《乡思》“碧山还被暮云遮”;
暮霭——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暮雨——苏轼《浣溪沙》“潇潇暮雨子规啼”;
余晖——戴叔伦《山居即事》“去鸟带馀晖”;
余霞——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
日夕——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
日暮——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
日晚——李清照《武陵春》“日晚倦梳头”;
日落——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
江晚——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
等等,不一而足。其组词方法大多是以夕、暮、晚、斜、落、残等时态性或形容性的字与自然景象日、晖、照、云、雨、霞、雾、霭、气、烟、江、村、山等名词组合,产生更多的黄昏意象词,这些黄昏意象词可以形成一条意象链。在这条意象链上,诗人词人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词作为创作诗词时的意象,以表达当时的心情或意境。有时没有多大差别,有时却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和意境上的差别。

大学中庸孝经全文

大学、中庸、孝经全文内容分别为:

一、《大学》内容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在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 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 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艹彖}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亻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如初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间兮”者,恂忄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 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要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 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早:“顾讠是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 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正在其心者,身有所忿忄,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 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 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 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出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 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 倍,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 后,毋以从前;搜趣网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 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 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 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 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 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 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 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 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 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 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 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 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 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 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二、《中庸》全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 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 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 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 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 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 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 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 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ycDNVTZ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 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 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 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 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忄造忄造尔!”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 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 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 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 乎!”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 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 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 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 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 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 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 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 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燕毛,所以 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 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 郊社之礼、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 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 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 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 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 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 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 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 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 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

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 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合,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 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 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 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 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 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 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著 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 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 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 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 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 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 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 亦不已。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 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 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 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 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 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 今用之,吾从周。”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 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 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 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 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 也。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 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这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 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 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 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 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诗》曰:“衣锦尚纟”,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 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面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 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 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 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 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钅夫钺。《诗》曰:“不显惟 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 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如毛。”毛 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ycDNVTZ至矣!

三、《孝经》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各章内容分别如下: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www.souquanme.com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ǐ],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guǒ】、衣、衾[qīn]而举之,陈其簠簋[fǔ guǐ]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bǔ】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扩展资料: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孝经 百度百科_大学 百度百科_中庸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