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悟道后留下的一句话(道家悟道的经典句子)

道家悟道的经典句子1、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译文: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悟道:不贪不腐心安然,潜心修行天地......

老子悟道后留下的一句话(道家悟道的经典句子)

道家悟道的经典句子

1、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译文: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悟道:不贪不腐心安然,潜心修行天地宽。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 第八章》
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就接近于“道”了。
悟道:水利万物而不争,顺势而为成大道。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译文:保持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悟道:心灵从容不忘本,贫富贵贱无杂念。
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译文: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悟道:勤奋耕耘天地间,言行举止要规范。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道德经 第五十章》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四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悟道:养生适度多吃素,寿终正寝不吃药。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 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悟道:低调做人纳百川,潜心做事天地间。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搜趣网;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人生悟道:建功立业不彰显,戒骄戒躁写人生。
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译文:天下(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www.souquanme.com,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悟道:顺其自然修自己,改变他人徒枉然。
9、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译文: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情,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沌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最方正的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
悟道:藏起锋芒显混沌,不漏棱角成大器!
10、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 第三十一章》
译文:战争杀人多时,要带着悲痛的心情,胜利了要以丧礼对待。
悟道:常怀一颗善良心,人中豪杰善中来。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讲了什么?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传世名作,这本传世名作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经问世,便在诸子百家间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在后市,道家老子思想更是以道教为主要载体,穿越千年时光,流传至今搜趣网。那么《老子》一书主要讲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大”,但我们也可以概括着说。不同视角之下,我们可以说《老子》整本书在讲“道”,也可以说《老子》整本书都在说“无”。

1、从道家学说体系来看,《老子》一书大抵在讲“道”

在《老子》一书的开篇,老子就告诉我们他眼里的“道”。而后,《老子》一书后续的议论,大抵便以这个“道”为基础展开讨论。

无为之治背后,有“治”的“道”,“不言之教”背后有“教”的“道”,“柔弱不争的水徳”背后有“水”的“道”,甚至是那“治大国,若烹小鲜”背后,也有“治大国”和“烹小鲜”的道。《老子》整本书,有的章节议论“道”的玄妙,有的章节议论“治国”,有的章节议论“修身”。但是这些议论都建立在第搜趣网一章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道”贯穿道家老子整个思想体系,是其哲思的核心,也是精华。后续的“治国”也好,“修身”也罢,实则是老子在向世人展示“道”的某一面貌。这里点到即止,想要深究的朋友可以查找相关论文深入了解。

以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从道家学说体系来看,《老子》一书大抵是在讲“道”。

2、从研究世界本原的视角来看,老子在讲“无”

关于世界本原,几千年来中西方的思想家们对此不断发出疑问。其实,道家思想对宇宙的思考,是及其深刻的。因为这部分议论相对晦涩,也难以把控,所以这里就蜻蜓点水小小发散一下吧。

老子首先给看《老子》这本书的人预设了“道”之“不可描述”的特性。关于这种“不可描述”,个人觉得,不是说“道”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在说他眼里的“宇宙”。具体说来就是“道”可以以各种形态“发挥作用”,万物之所以是搜趣网万物,是因为让万物成为万物的“道”下落到万物上。

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而道之下万物有千万面,人类的语言无法面面俱到。这种“存在的”却无法表示“道”的特点,其实也是道之“无”的一种表现。

万物的存在,也就是“有”,是产生于“无”的。这个“无”,是绝对的0。于此,从研究世界本原的视角来看,老子在讲“无”,各位可以小小体会一下。

3、总结

也就是说,当我们就《老子》一书中内涵的道家老子学说体系来看,可以说这本书主要在讲“道”。但即便是“道”这个名字,也是老子强行取的,毕竟“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就以研究世界本原的视角来看,可以说《老子》一书在讲“无”。

当然,以上也是个人的一点小心得,也仅仅是选取了两个角度来说《老子》一书中的主要内容,不同视角之下看到的“宝藏”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不同观点很正常。千人千面,期待我的看法可以给您带来一点点收获,如果有不同看法也正常,欢迎交流讨论。

《道德经》老子悟道心法的核心、要领是什么?

《道德经》老子悟道心法的核心、要领是什么?

老子跟我们讲:“你要开悟,你要了解宇宙的真理实相,很重要的心法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当这个核心要领你做到之后,你就能够“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说大自然现象界的一切,都是这样生生不息,此起彼落、此消彼长,万物是这样不断地生生灭灭。

在这个世间有很多的博士、双博士学位的,要搞通宇宙的真理实相,再穷经皓首几十年,还是没办法贯通。宇宙的真理、运转法则他也未必了解。老子就跟我们讲,你去掌握到这个核心要领之后,你就能够开启宇宙的奥妙之门。你就能够万物并作,而你对宇宙的运转法则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开悟很重要的关键。老子就跟我们讲,先决条件就在于“致虚极,守静笃”。这就是老子悟道的心法、核心、要领。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