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气销为日月光的上一句是什么(塞下曲 唐·常建)

《百战成诗》歌词完整版是什么?填词:令狐襄儿谱曲:少司命韩信·音频怪物:山河万里,执枪肆意笑纳张良·晃儿:俗尘偌大,言灵纵法刘邦·帝听sakya......

兵气销为日月光的上一句是什么(塞下曲 唐·常建)

《百战成诗》歌词完整版是什么?

填词:令狐襄儿

谱曲:少司命

韩信音频怪物:山河万里,执枪肆意笑纳

张良晃儿:俗尘偌大,言灵纵法

刘邦帝听sakya:宏图双面 名利皆入麾下

项羽十四:与我为伍(原:英雄末路)

虞姬忘月幽:彼此守护(原:翩舞作答)

鲁班大师灰原穷:造造造造物的复杂,无穷无极无垠无瑕

蒙犽南风ZJN:炮火作为筹码

孙膑慕斯の小乖:时光逆流一刹

西施魅子:命运的附赠,埋名归隐只为浣纱

曜诺言Jason:上青天 揽星辰摘月入画

镜池年:破碎的镜象,该如何抚平伤疤

鲁班七号少司命:机关心血化,又岂甘任人践踏

廉颇文靖渊:豪情也迸发,迸发,迸发,迸发

钟无艳CRITTY:且给麻烦开个底价

庄周徐远书:逍遥游,一梦惊扰七八

墨子宇风Chrons:平和望,非攻偏爱碾压

老夫子时年:夜长明,天赋不及老辣

兰陵王Babystop_山竹:刀锋划处便是家

花木兰玄觞:愿寄此身护城厦

铠冬子:我列阵在东,挥锋刃生杀

百里玄策冲冲:我列阵在西,噬鬼魅命煞

百里守约沈谧仁:我列阵在南,守心底约法

苏烈棒三狗:我列阵在北,镇长城无涯

伽罗等什么君:抚千窟为佑,看长安落花

盾山Autumn绅丶:困万夫莫开,坐如山不塌

沈梦溪潇梦临:掷轰烈喵生,散成云边霞

李信小魂:谋世嚣一战,持信承天下

“大王,何日共还乡。兵气销作日月光。”

王昭君执素兮:故乡远,白梅悄然落下

成吉思汗辰小弦:负箭行,苍狼嘶鸣喑哑

高渐离Shin(菌心Kora):离歌未唱罢

阿轲糯米Nomi:致命一瞬风华

嬴政宗顺康:九州独尊,扫六合称霸

白起慕衍瞳(棕瞳):决绝出鞘,即披靡厮杀

芈月Tacke竹桑:永生的代价

扁鹊申天奇:自古从无赢家

明世隐奇然:人心明晦何以卦

杨玉环小时姑娘:情深一往付琵琶

弈星圈同学:方寸之差

裴擒虎根小八:虎啸残沙

公孙离许多葵:执伞寄牵挂

李元芳Yakuri:谛听无间话

狄仁杰李冠辰:真相断察

上官婉儿不才:言为心声,字为心画

武则天肥皂菌:普天之下,皆由我予夺生杀

程咬金笛呆子囚牛:铸热血抛洒

钟馗佑旻:守城判罚

达摩情桑:肩挑苦海,拳握凡杂

李白萧忆情Alex:纵酒长歌,仗剑独行天涯

妲己小爱的妈:神魂锁,封印魅惑的她

姜子牙江晓晖:心魔乱,湮灭人间喧哗

盘古金弦:破晓乾坤踏

女娲周延英 (英子-effie):开创至高风雅

杨戬陌秋离:驰骋虚妄,明目无惧怕

哪吒畅畅酱:放纵燃烧,桀骜中挣扎

太乙真人谭朝月:炼金的馈答

梦奇潇潇雨:幻作梦里飞花

艾琳栩影酱:精灵无忧隔云涯

雅典娜倪莫问:信仰不朽怎放下

安琪拉令狐襄儿:炽炎光华

亚瑟老虎欧巴:因剑而生,无人敢倾轧

宫本武藏ZEN(凤冴):この寂pBabDしさ(无敌最寂寞)

娜可露露不馋:どこにもない(千里寻他)

橘右京耀璟臣(yojisheaven):风の如く 思う様(出刀如风,恣意潇洒)

不知火舞梦岚:春日和 かかってらしゃい(春光明媚,不若放马过来吧)

狂铁醉雪:愈畏愈胜它

米莱狄孙艾藜:意志所达

马可波罗杜小仙er:Never stop wandering rain or shine(风雨难阻,吟游步伐)

露娜云の泣:剑随心动,替月行道吻花

后羿rainbow苒:逐日之矢,与心门轻擦

嫦娥心然:寒夜旧盟,重逢于月下

孙悟空流浪的蛙蛙:三界之外,斗战自飒沓

猪八戒冷月无声:倒打一耙

牛魔仁一(许任一):倾力冲垮

云中君灰老板:展翅云端,沐日精月华

瑶总攻大人JMJ:漫步森畔,闻木萧风飒

鬼谷子长平:万物有灵

东皇太一陈张太康:献祭或鞭挞

干将莫邪水云汐Camus、小歌儿:生死相随,剑无虚发

“虽英勇 怎提防 十面埋藏。”

曹操willen:论论论论天下英雄,三分仁义七分真假

甄姬凌之轩:泪水凝为朱砂

蔡文姬江苹果:素手奏彻胡笳

典韦墨雨晨:不疯不成活,沉睡野兽露出獠牙

夏侯惇NL不分:豪气斩,随心往之便摧铩

刘备小坠:平淡不平庸,谈笑间从容饮茶

刘禅谷江山:蓉城是我家,老爹最最最伟大

孙策杜宣达:劈荆斩浪花,浪花,浪花,浪花

吕布小千:前方深渊后是悬崖

貂蝉董真:红雨绽,舞尽倾城芳华

小乔凑诗:星华缭,恋歌悠扬初嫁

大乔沉鱼:沧海竭,守望回忆风化

孙尚香清弄:火力全开等招架

关羽海疼er:一骑当千赴黄沙

张飞棣樋(T-Tone_小T):壮躯求痛战,百军莫震吓

马超裂天:冷晖照寒枪,与子同披甲

黄忠白黎:燃魂永不灭,岁月任雕剐

赵云李常超(Lao乾妈):惊龙翔九霄,乱世中叱咤

司马懿温崇正:幽影终寂灭,荒芜堪统辖

元歌痴笑、傀儡黄麒Eros:傀儡本无罪,指尖绕流沙

周瑜韩君君:烽火连赤壁,东风乱敲打

诸葛亮贰婶(蔡翊升):一步策三算,扇上也生花

长城守卫军:以生死相托,护彼此无恙

尧天:许盛世繁昌,邀你我共赏

日之塔:筑神塔为魂,扬万丈荣光

稷下F4:系江湖庙堂,传千年咏唱

三国红颜:执手挽狂澜,无人能抵挡

稷下星之队:摘日月星辰,御风览八荒

五虎上将:戍家国天下,并肩于沙场

长安:犯我疆土者,必战至终章

王者荣耀《百战成诗》上线,少司命作曲,百名戏腔歌手共唱

在王者荣耀五周年盛典上,百位知名唱将共同演绎了一首《百战成诗》,直接燃爆全场,许多歌迷都被震撼到了。许多人都在找这首歌曲,但是它并没有上线。但是现在福利来了,时隔19天,11月20日《百战成诗》现场版音源在酷狗音乐和QQ音乐震撼上线。

除此之外,11月20日晚上19-22点91位“百战唱将”携手空降【酷狗音乐歌曲评论区】,20-22日89位唱将在20-22点携手空降【QQ音乐扑通社区】,他们将带你重温峡谷征战时光。参与《百战成诗》现场版歌曲演唱的戏腔大佬非常多,比如萧忆情Alex、刘彬濠、叶洛洛等。到活动参与时间,无论是在哪个音乐平台参与互动,都会获得精美周边。

这首歌由少司命作曲,参与唱这首歌也的都是专业歌手,102个歌手,100个英雄,所有人全程在调。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都对应着王者峡谷里一位英雄,现在王者荣耀共有100位英雄,通过音乐将每一位英雄的特征展现出来,这无疑是很震撼的。歌曲中大多数都是以戏腔的形式呈现,除此之外,还用日语和其他语言将不知火舞、橘右京、马可波罗等英雄的异域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常建的《塞下曲》翻译?

常建《塞下曲》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与汉和亲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塞下曲是谁写的还要有意思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李益、许浑等人的诗歌
概述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四首,描写我军胜利后庆祝时的场景。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译文】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注释】
鹫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
蝥弧:旗名。
独立:犹言屹立。
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赏析】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汇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寥寥二十字中,有军容荼火之观。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鹫翎金仆姑,
●○○●△
燕尾绣蝥弧。
⊙●●○△
独立扬新令,
●●○○⊙
千营共一呼。
○○⊙●△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释】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赏析】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
○○○●●
没在石棱中。
●●●○△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
【注释】
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
夜静时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
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野幕敞琼筵,
●●●○○
羌戎贺劳旋。
○○●⊙△
醉和金甲舞,
●⊙○●●
雷鼓动山川。
○●●○△
【注释】
1.雷鼓:旧时也以祀天神之八面鼓解。实即擂鼓。
【简析】
�写凯旋归营,设宴劳军的欢乐场面。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编辑本段]李益《塞下曲》

其一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其二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编辑本段]王昌龄《塞下曲》

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评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韵译】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
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
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评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编辑本段]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当属闺怨之类。另外五首都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
pBabD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译文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
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
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编辑本段]常建《塞下曲》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与汉和亲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搜趣网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编辑本段]许浑《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本诗通过心酸细节的描写表现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和对战士的同情;
[编辑本段]苏佑《塞下曲》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编辑本段]高适 《塞下曲》

原文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王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琱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赏析
此诗描写前半部分描写了壮丽的沙场征战之景,渲染了一种宏阔悲壮的氛围。
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万死不辞,要成为描像麒麟阁
的立功之臣,并且十分嘲笑那些文臣,只会读经书,不能真的杀敌报国,可叹
这些文人参不透这点的话只会白白的衰老而去,不能名留青史。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豪壮之情,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手法大气豪壮,宏大辽阔之
气尽显。
[编辑本段]戎昱《塞下曲》

原文
北风凋白草, 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 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 烟尘飞至今。

鉴赏
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后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 五言律诗 。此题一作《塞上曲》 ,唐新乐府辞,属 《横吹曲》。
在唐代,边塞诗作很多,或写气候的酷寒,或勾 勒山势的险峻,或渲染战斗的激烈等等,以显征战之 苦。而此诗着重在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 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 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据《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谓 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 白草为北风所凋 ,其风之大,其气之寒,可以想见。 另外《诗经邶风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北风是象征国家的危乱,所 以此处也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 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 ,军情非常紧急。 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 。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 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凌健。虽然边将这个 形象还没有出场,却做足了烘衬和铺垫之功。
中间四句,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其久戍不 归的痛苦心理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 露重,战马岁年深 。”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 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 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情。渐渐 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 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 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 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战马,更是边将不可须臾分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 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四句诗中,作者选取了与人 物紧密相关的景物、事物,使之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 组成形象的画面,而人物的心情,也从画面中自然流 出,收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
这四句诗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句诗是两个 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 ”,而读者却可 以从与“心”字相对的“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 含义,使得诗句极为简练、含蓄。后两句又变换句法, 改为主谓结构 ,重点突出了“铁衣”和“战马”,实 际上突出了对边将形象的塑造 。这种句式上的变化, 既强调了重点,突出了形象,又带来了节奏上的轻重 变化,读来更富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后两句,“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 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 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卢龙塞”,古地 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此地形势 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唐置卢龙节度使,以抵御突 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战火始终未断。作者从月夜 戍楼中的老将,联想到了久远的历史,想到残酷的战 争至今不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本诗针 对当时唐帝国对边防的无能,久久不能平息边患,因 而使得将老兵疲,给将士带来了痛苦,具有讽喻作用。 如果说,第一联只是展示老将出场的背景,为人物形 象的出现作铺垫,那么尾联就是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之后 ,作者对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层次的解剖和引申, 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础上得到了自然的升华,从而揭示 出更为深远的意义。首尾两联互相照应 ,互相补充, 互相生发,又使得中间两联所描写的老将的形象更为 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句法富有变化,而且用字也特别凝炼、 准确、形象。动词“凋”字,用以表示北风对白草的 强大威力 ,“飞”字用来说明烟尘的接连不断和弥漫 无际,都极为有力、准确。形容词“重”字、 “深” 字,更具有双重含义 ,不仅写出霜重、年深的情况, 而且进一步表示出边将内心的深重痛苦,十分形象而 又含蓄。前人评价昱的诗“滥觞晚唐 ”,就是指其 遣词造句严整工稳而言,但诗人的“匠心”表现在诗 中却堪称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编辑本段]王涯《塞下曲》
年少辞家从冠军,①
金鞍宝剑②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
惟见龙城③起暮云注释
①冠军:古代将军的名号。②金妆宝剑:用黄金装饰剑柄 或剑鞘的宝剑。③龙城:泛指边境地区。

解说
年轻的时候就离家跟随大将军出征,身佩金饰的宝剑去建 功立业。不顾天寒地冻水寒伤马骨,只见边境战争

古诗《塞下曲》

塞下曲的作者及作者的朝代,还有内容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六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其主题是要求平定边患。全组诗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诗中有对战斗场景的描述,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丰富,意境浑成,格调昂扬,豪气充溢,表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搜趣网,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译文

其一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其二

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塞,是因为胡人的兵马准备南侵。

战士们横戈走马纵横作战,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厚恩。

他们不畏艰苦,在瀚海握雪而餐,在陇头拂沙而眠。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攻破敌国平定边疆,使祖国的百姓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其三

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

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

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军营渐空,海雾已消。

功成之后,在麒麟阁的功臣像上,却只有霍嫖姚的画像。

其四

战马在黄金塞上奔驰,塞上的白云和黄沙回绕在思妇的梦中。

在这易生悲思的秋天里,边疆的征夫勾起了闺中少妇的思念。

萤火虫在秋窗前飞来飞去,边城之月在闺房门前远近徘徊。

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残叶,西风在沙棠树枝间沙沙作响。

思念的人儿怎么等也等不见,相思的泪水只有暗自空流。

其五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

将军带着虎符出征,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

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其六

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战火映红了甘泉宫的天空。

汉皇勃然大怒,按剑而起,召李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迎敌。

杀气直冲云霄,鼓声震天动地,天兵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横行战场靠的是勇敢的气魄,一战而扫清胡虏,平定天下。

文学赏析

其一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其二

这首诗写战士们努力征战,不辞辛苦,希望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广大人民不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前四句写北方胡兵南侵,朝廷派兵出征。将士们身经百战,只是因为承恩很多。表现唐军抗敌报国的思想和行为。五六两句描写战士生活的艰苦,日以雪为餐,夜露宿陇沙。末二句写将士们的愿望:何时消灭敌人,然后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这也是诗人希望和平的思想。全诗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层次分明。

其三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旧唐书李靖传》)。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搜趣网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鞍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其四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开头写闺中女子想象亲人戍守边塞的情形,以此寄托思念之情。接着写女子在离愁的煎熬中,度日如年的情景。

其五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尾联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其六

这首诗写了由于匈奴南侵引起新的战争,但在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勇敢的战士们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首联写沙漠中的烽火照到甘泉宫,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军情紧急。颔联紧承前二句,形象地描写君王对敌情的态度,按剑而起,立即行动,召见将军,派兵出征。颈联正面描绘战斗场面:杀气冲天,鼓声陇底,字里行间都是刀光剑影。尾联写战争胜利结束,经过将士们纵横驰骋英勇杀敌,一举把敌人彻底消灭。全诗充分表现出英雄主义的光辉。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时北方突厥非常凶悍,对李唐王朝形成了长期严重的威胁。诗人选择汉军抗击匈奴的题材,部分原因即在于此。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