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济天下上一句(“富则达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出处是哪里)

能者达济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你问的是富者达济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吗?下一句是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达济天下上一句(“富则达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出处是哪里)

能者达济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你问的是富者达济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吗?下一句是穷则独善其身。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福则达济天下是谁写的

福则达济天下是谁写的
没听过过“福则达济天下”,但是有听说过另外一句的,如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语出《孟子尽心上忘搜趣网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人习惯先“达”而后“穷”并改“兼善”为“兼济”,尚不失孟子原义。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是什么意思

正确句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摘自:先秦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原句: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孟子说:“尊重规律乐于采用最佳行为方式,就可以悠然自得。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读书人能得到自己的本性。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人民不会对他失望。古时候的人,如果得志,就会惠泽万民;如果不得志,就修养自身以现于世间。穷困时独自善养自身,发达时兼顾善养天下万民。”

赏析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www.souquanme.com,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出处是哪里?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这里面有一个名言故事(原文):孟子搜趣网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原文大意是:孟子对宋勾践说:“你是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应安详自得。”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其实,就是穷时应搜趣网好好学着做人,富贵显达后当思忖如何做好事、干大事、帮助别人乃至于天下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原来孟子说的原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但并未失孟子原义。孟子的话,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法论,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于社会的价值。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神马意思?通俗易懂解释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www.souquanme.com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后与弟子一起著书,据学者考证孟子深受稷下道家的影响。《孟子》共有七篇传世,分别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了“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