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说佛无分别心前一句(济公曰:“酒肉穿肠肚 佛祖心中留;他人修 我人修心不修口”)

佛教所说的做到无分别心的例子什么叫做“无分别心”呢?,这里,引用一个过去祖师大德慈悲示现、教诲学人的公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事情发生的时间在南宋......

济公说佛无分别心前一句(济公曰:“酒肉穿肠肚 佛祖心中留;他人修 我人修心不修口”)

佛教所说的做到无分别心的例子

什么叫做“无分别心”呢?
这里,引用一个过去祖师大德慈悲示现、教诲学人的公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事情发生的时间在南宋时期,地点在某深山某古刹。这个道场
有常住僧众百余人,住持是一位在佛法上有极高成就却又韬光晦迹的大善知识。当时的南宋王朝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人心浮躁,各种奇形怪状的风气此起彼伏、恶
性循环。身处当时的佛门虽然藏之深山、隐之古刹,但却并非与世隔绝,或多或少也受到一些社会风气的冲击和影响。于是,“由于种种原因”吧,一些僧人开始喝
酒吃肉、懈怠放肆;刚开始还是悄悄地进行,后来就渐渐发展到了明目张胆、无所顾忌的程度;尤为让人吃惊的是,他们一边这样做还一边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在修
“大乘佛法,修大乘佛法的人是不需要拘泥‘小节’的,是‘无分别心’的”!?
针对这种现象,这位真修实证的住持祖师从一开始就给予他们不断的慈悲训诫、谆谆教导,然而一切苦口婆心、剖肝沥胆的开示和提醒都没起到多
大作用。依然是“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直到有一天早上,这位祖师忽然把管厨房的“典座”师父叫到方丈室,给他布置一个任务——让他安排人手马上赶做一百
张大卷饼,只要饼、不要馅,说有急用。中午过后,所有卷饼全部做出。祖师叫人敲钟集丨合大众,再让人挑www.souquanme.com着这么多卷饼,大家一起浩浩荡荡出发。要到哪里去?
要去干什么?所有人都不知道,只是跟着祖师走。翻山越岭走了很远,来到一片非常荒僻的草地上,面前赫然是一座半新不旧的坟墓。祖师招呼大家全部围拢在坟
前,叫人把坟挖开,一直挖到最后揭开棺材为止。棺材里面的场景就不用我说了吧!只见这位祖师左手拿起一张卷饼,伸右手从棺材里面抓起许多“真正的连皮带肉
和骨头”放在卷饼里,包起来,当着大家的面,非常从容地把这张卷得胀鼓鼓的“包肉卷饼”,一口一口全部吃了下去。就在所有人从目瞪口呆到惊恐万状、再到魂
不附体的时候,这位祖师轻轻的、轻轻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今天专门请大家来应供!尤其是各位‘修大乘佛法’的师父,更应当‘无分别心’,欢喜接受这样的供
养。请务必和我一样欢喜食用。若能如此,则可以执行并推广你们所谓的‘无分别心’;若不能如此,则敬请各位以后重新检点、追问如何才是真正的www.souquanme.com‘无分别
心’……”!!?(注明一下:这是祖师大慈悲、大承担和大神通的特别示现。祖师吃了这么恐怖的东西以后非常健康长寿,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注明的目的主
搜趣网是怕一些“俗人”理解到“邪门歪道”或“英勇就义”那边去了!呵呵!)

济公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世事如同局一棋------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济公(1148年—1209年),汉族民间信仰之一,旧时冰窖业、杂技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祇。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面一句说了什么?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后面两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后面两句的意思和前面两句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很多人都刻意忽略后半句来欺骗自己或者引诱别人。只有真正理解后半句,才能明白这首诗的真正意思。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是出自《济公李修缘》中的道济之口。这句话的意思是酒肉荤腥被我吃进肚子穿肠而过,佛祖依然留在我心中,如果别人也像我一样,那么一定会掉入邪魔歪道。这句话看似说搜趣网的是和尚其实说的是所有人。

这句话的本意是用来劝解世人恪守本心,不要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人们往往只用前半句来为自己的放纵来找借口,更有甚者用前半句来诱导别人和自己一起堕落。这句话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本心,那么则不用非做一些形式上东西。

其实济公中的这句话并不是空口编出来的,这句话的来源是一个和圣僧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的一个寺庙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座偏远的城池中有一个宁静的寺庙。在偏远的城池依然有被发现的一天,终于这一天到来了。

一位虎背熊腰的将军带着大军来到了这里,这里的人们很快便被打败了。这名将军打下城池来到了寺庙中,他看着寺庙中的僧人提出了一个很过分的要求。他要求寺中的僧人喝酒吃肉,否则就杀掉全城的人。当众僧人为难的时候方丈站了出来,他告诉将军他愿意代替众人吃肉。

这件闹剧最终在将军中的大笑中结束,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精神也留在了人们心中。

济公曰:“酒肉穿肠肚、佛祖心中留;他人修...我人修心不修口”

济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给人们的印象是: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似乎完全不受道教戒规的约束,使老百姓觉得他更亲切、更具有人情味。《济公传》中有一首四言诗,就说明了这点。
  佛祖留下诗一首,
  我人修心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
  唯我修心不修口。
  此诗表面上似乎是济公为自己的不修边幅辩护,其实,诗中更蕴涵了人生哲理:某些人口中吃斋念佛,而其心里却无意向善,背地里尽做出极不道德的事端
来。衡量、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善、美,仅仅从表面上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而且,还必须经过长时期地、持续性的考察、磨练,才能真正说明他的实质与永恒。济公用自己的行动,最终证明了这一切。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下两句是什么了

索达吉堪布---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的这句话,往往被他们拿来当挡箭牌,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实际上世人仅知有前两句,却不知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从而以讹传讹,误导了无量迷茫众生。

其实,济公的高深境界,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几口酒,以为能瞒天过海,神仙也难知。结果济公指了出来,仆人不承认,于是济公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一个翅膀……这种特别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尘莫及,故不可乱学表面行为。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关于这方面也有诸多教言,劝诫后学者万万不可随学,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来历的:明末的破山禅师,于战乱年间,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阳营中度日。因李立阳嗜杀成性,为了救度一方生灵,禅师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业。李立阳见禅师严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对他说:“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杀人了。”禅师马上与李立阳订约,不惜大开酒肉之戒,使许多人得以活下来,一时传为美谈。

此外,明朝还有另一位和尚,也是为了救逃到寺庙里的难民,在山贼面前吃肉喝酒。当时,山贼说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过那些人。于是他气定神闲地端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请!”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贼见了为之一惊,鉴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见,为了饶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汉地有些大德的传记中也有,但这不是普遍的行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并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这些高深之举。藏传佛教对戒律的重视程度,来藏地求法的人应该知道,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任搜趣网何人都不允许做超凡的行为。若是极个别人做了的话,也许他确实有这种境界,也许没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则,明明什么境界都没有,却装模作样、无恶不作,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