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色的对联(关于风景的对联)

描写景色的对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此对联采用了嵌字手法,对联句中在不同处散嵌“平湖秋月”四字,因对联句未见景外之物,只是在写景上延伸......

描写景色的对联(关于风景的对联)

描写景色的对联dHIOkQDko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此对联采用了嵌字手法,对联句中在不同处散嵌“平湖秋月”四字,因对联句未见景外之物,只是在写景上延伸开来,以“镜”饰“湖”,以“秋”状“好”,给人以美好意境,空灵可爱,是一副很不错的风景对联。
有人为秦岭题对联曰:
障南阻北;
拔地分天。
此对联仅用八个字,便把一个巍峨连绵三千里的秦岭活脱脱展现在人们面前,真乃惜墨如今,恰到好处。“拔地分天”一句,令人触目惊心,拍案称奇。一个“分”字格外传神,远胜力劈华山之势。
湖南长沙岳麓爱晚亭有一对联,写得朴实别致,对联曰: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凭添枫叶三分色;
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此亭原称“红叶亭”,又称“爱枫亭”,这副对联概括了爱晚亭周围枫叶艳红的美景。上句以实处入题,下句以虚处落笔,一实一虚,便把江南胜景描绘的一览无余。
新疆天池,也称瑶池,风景十分优美,据传说是王母娘娘的住地,有人为此撰写长对联如下:
飞鸿映天光,秋妍冬灿,屋脊冰场舞翩跹。锦雉低翔,银峰奇幻,天山竟美诗情艳,何须筑王母九苑;
巧艇掀池浪,春媚夏葱,花丛野筵唱珑玲。金鳞荡漾,林涛歌喧,池水微寒浴兴欢,胜过那西湖三潭。
对联语详细地写出了天池四季的美丽风光,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而且,以上对联的“天光”、“天山”对下对联的“池浪”、“池水”,形成嵌字格式,透出“天池”二字,作者用心,可见一斑。
0 0 添加评论(0)
高压放电09-02-06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此对联采用了嵌字手法,对联句中在不同处散嵌“平湖秋月”四字,因对联句未见景外之物,只是在写景上延伸开来,以“镜”饰“湖”,以“秋”状“好”,给人以美好意境,空灵可爱,是一副很不错的风景对联。
有人为秦岭题对联曰:
障南阻北;
拔地分天。
此对联仅用八个字,便把一个巍峨连绵三千里的秦岭活脱脱展现在人们面前,真乃惜墨如今,恰到好处。“拔地分天”一句,令人触目惊心,拍案称奇。一个“分”字格外传神,远胜力劈华山之势。
湖南长沙岳麓爱晚亭有一对联,写得朴实别致,对联曰: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凭添枫叶三分色;
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此亭原称“红叶亭”,又称“爱枫亭”,这副对联概括了爱晚亭周围枫叶艳红的美景。上句以实处入题,下句以虚处落笔,一实一虚,便把江南胜景描绘的一览无余。
新疆天池,也称瑶池,风景十分优美,据传说是王母娘娘的住地,有人为此撰写长对联如下:
飞鸿映天光,秋妍冬灿,屋脊冰场舞翩跹。锦雉低翔,银峰奇幻,天山竟美诗情艳,何须筑王母九苑;
巧艇掀池浪,春媚夏葱,花丛野筵唱珑玲。金鳞荡漾,林涛歌喧,池水微寒浴兴欢,胜过那西湖三潭。
对联语详细地写出了天池四季的美丽风光,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而且,以上对联的“天光”、“天山”对下对联的“池浪”、“池水”,形成嵌字格式,透出“天池”二字,作者用心,可见一斑

描写景色的对联!快快快!

阳春开物象;
丽日焕天文。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池中荷叶鱼儿伞
梁上蛛丝燕子帘

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

风景名胜的对联很多,仅举几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浙江杭州西湖岳飞墓前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冷泉亭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对联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清城山真武殿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对联
一池浓墨盛砚底;
万木长毫挺笔端.
——郭洙若撰题新疆天池联
山远疑无树;
湖平似不流.
——佚名撰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燮撰题焦山自然庵联
山势西分巫峡雨;
江流东压海门潮.
——佚名撰汉阳晴川阁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圣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佚名撰泰山南天门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佚名撰衡山南天门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赵孟頫撰题济南趵突泉泺源堂联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中南海金鳌玉蝀桥对联。玉蝀桥,横跨中海和北海水面,原名金海桥,明世宗时东西两端各建牌坊一座,分别名曰金鳌和玉蝀。桥有九孔,洁白如玉。玉宇琼楼,传说中天上神仙居住之地。方壶圆峤,传说中两座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圆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联语以仙境中的建筑物和山为喻,盛赞桥的精美和瑰丽:谓整个桥景就像天上的琼楼玉宇那样华贵,两座牌坊有若仙山降落在池水中央。联语意境神奇飘逸而有入化之妙。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颐和园十七孔桥对联。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搜趣网气派。
人逢盛世真难老;
湖至今天未有名。
——北京大学未名湖对联。未名湖在北京大学校园中心,湖畔杨柳成荫,并有临湖轩、岛亭、钟亭、石舫、水塔等点缀其间,使人宛如置身于风光绮丽的大花园。出幅写人寿。“人生易老天难老”是自然规律,然而,自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均寿命亦有所延长,故说“真难老”。由“易老”变为“难老”,正足以说明正逢“盛世”。对幅写湖名。老子说:“道常无名,始制有名。”“未有名”即“无名”,“无名”是“道”的原始状态,“有名”是“道”在认识上的反映。以“未名”作湖名,正体现了“道”。联语中“难老”是生命发展的高层次,“未名”是形上思维的高层次,因而两者可以相对。
居此雄关,易守难攻,庸人慎勿自扰;
凭斯险寨,克敌制胜,壮士尽能荣归。
——长城居庸关对联。关在距北京市区五十余公里的昌平县,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为古代北京的西北屏障。传说秦始皇命令将强征来的修长城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关名即取“徙居庸徒”之意。上联意为占据了这道雄关,就易于防守,难以进攻,那些企图进攻的敌人,可不要自寻麻烦。下联意为依靠这个险要城寨,就能战胜敌人,壮士都能荣归乡里。联语嵌入了“居庸关”三字,并对关名作了新的解释。一方面警告敌人,切勿轻举妄动,一方面勉励战士,奋发克敌。词语警策有力,有说服力。

描写山水的对联

描写山水景色的对联:
1、屏嶂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
2、天目三千丈,东南第一峰;
3、枝摇鸟语惊甜梦,风遣梅香入翠楼;
4、八面峤峰四面画,半江绣水满江春;
5、户外春风催柳绿,园中花蕊吐诗红;
6、涧边杨柳枝枝坠,天上云霞朵朵飘;
7、高山既得赏枫叶,深谷无妨听瀑声;
8、春来百草闹芳意,冬去万溪弹妙琴;
9、岭上飘霞霞似岭,堤边佛柳柳如堤;
10、未发岭前鲜嫩草,哪流谷底透明泉。
————————————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www.souquanme.com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清代名dHIOkQDko将对联(通翰斋)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www.souquanme.com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