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功描写(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特点极其意义)

金庸小说武功详细描写!!!!!!,乔峰跃入院子,大声喝道:“哪一个先来决一死战!”群雄见人了神威凛凛,,一时无人胆敢上前。乔峰喝道:“你们不......

金庸武功描写(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特点极其意义)

金庸小说武功详细描写!!!!!!

  乔峰跃入院子,大声喝道:“哪一个先来决一死战!”群雄见人了神威凛凛,
  一时无人胆敢上前。乔峰喝道:“你们不动手,我先动手了!”手掌扬处,砰砰两声,已有两人中了劈空拳倒地。他随势冲入大厅,肘撞拳击,掌劈脚踢,霎时间又打倒数人。游骥叫道:“大伙儿靠着墙壁,莫要乱斗!”大厅上聚集着三百余人,倘若一拥而上,乔峰逄功再高,也决计无法抗御,只是大家挤在一团,真能挨到乔峰身边的,不过五六人而已,刀枪剑戟四下舞动,一大半人倒要防备为自己人所伤。游骥这么一叫,大厅中心登时让了一片空位出来。乔峰叫道:“我来领教领教聚贤庄游氏双雄的手段。”左掌一起,一只大酒坛迎面向游骥飞了过去。游骥双掌一封,待要运掌力拍开酒坛,不料乔峰跟着右掌击出,嘭的一响一只大酒坛登时化为千百块碎片。碎瓦片极为峰利,在乔峰凌厉
  之极的掌力推送下,便如千百把钢镖、飞刀一般,游骥脸上中了三片,满脸都是鲜
  血,旁人也有十余人受伤。只听得喝骂声,惊叫声,警告声闹成一团。
  忽听得厅角中一个少年的声音惊叫:“爹爹,爹爹!”游骥知是自己的独子游
  坦之,百忙中斜眼瞧去,见他左颊上鲜血淋漓,显是也为瓦片所伤,喝道:“快进
  去!你在这里干什么?”游坦之道:“是!”缩入了厅柱之后,却仍探出头来张望。
  乔峰左足踢出,另一只酒坛又凌空飞起。他正待又行加上一掌,忽然间背后一
  记柔和的掌力虚飘飘拍来。这一掌力道虽柔,但显然蕴有浑厚内力。乔峰知是一位
  高手所发,不敢怠慢,回掌招架。两人内力相激,各自凝了凝神,乔峰向那人瞧去,
  只见他形貌猜琐,正是那个自称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无名氏“赵钱孙”,
  心道:“此人内力了得,倒是不可轻视!”吸一口气,第二掌便如排山倒海般击了
  过去。
  赵钱孙知道单凭一掌接他不住,双掌齐出,意欲挡他一掌。身旁一个女子喝道:
  “不要命么?”将他往斜里一拉,避搜趣网开了乔峰正面这一击。但乔峰的掌力还是汹涌
  而前的冲出,赵钱孙身后的三人首当其冲,只听得砰砰砰的三响,三人都飞了起来,
  重重撞在墙壁之上,只震得墙上灰土大片大片掉将下来。
  赵钱孙回头一看,见拉他的乃是谭婆,心中一喜,说道:“小娟,是你救了我
  一命。”谭婆道:“我攻他左侧,你向他右侧夹击。”赵钱孙一个“好”字才出口,
  只见一个矮瘦老者向乔峰跃了过去,却是谭公。
  谭公身裁矮小,武功却着实了得,左掌拍出,右掌疾跟而至,左掌一缩回,又
  加在右掌的掌力之上。他这连环三掌,便如三个浪头一般,后浪推前浪,并力齐发,
  比之他单掌掌力大了三倍。乔峰叫道:“好一个‘长江三叠浪’!”左掌挥出,两
  股掌力相互激荡,挤得余人都向两旁退去。便在此时,赵钱孙和谭婆也已攻到,跟
  着丐帮徐长老、传功长老、陈长老等纷纷加入战团。
  传功长老叫道:“乔兄弟,契丹和大宋势不两立,咱们公而忘私,老哥哥要得
  罪了。”乔峰笑道:“绝交酒也喝过了,干么还称兄道弟?看招!”左脚向他踢出。
  他话虽如此说,对丐帮群豪总不免有香火之情,非但不欲伤他们性命,甚至不愿他
  们在外人之前出丑,这一脚踢出,忽尔中途转向,快刀祁六一声怪叫,飞身而起。
  他却不是自己跃起,乃是给乔峰踢中臀部,身不由主的向上飞起。他手中单刀
  本是运劲向乔峰头上砍去,身子高飞,这一刀仍猛力砍出,嗒的一声,砍在大厅的
  横梁之上,深入尺许,竟将人了刃锋牢牢咬住。快刀祁六这口刀是他成名的利器,
  今日面临大敌,哪肯放手?右手牢牢的把住刀柄。这么一来,身子便高高吊在半空。
  这情状本是极为古怪诡奇,但大厅上人人面临生死关头,有谁敢分心去多瞧他一眼?
  谁有这等闲情逸致来笑上一笑?
  乔峰艺成以来,虽然身经百战,从未一败,但同时与这许多高手对敌,却也是
  生平未遇之险。这时他酒意已有十分,内力鼓荡,酒意更渐渐涌将上来,双掌飞舞,
  逼得众高手无法近身。
  薛神医医道极精,武功却算不得是第一流人物。他于医道一门,原有过人的天
  才,几乎是不学而会。他自幼好武,师父更是一位武学深湛的了不起人物,但在某
  一年上,薛神医和七个师兄弟同时被师父开革出门。他不肯另投明师,于是别出心
  裁,以治病与人交换武功,东学一招,西学一武,武学之博,可说江湖上极为罕有,
  但坏也就坏在这个“博”字上,这一博,贪多搜趣网嚼不烂,就没一门功夫是真正练到了
  家的。
  他医术如神之名既彰,所到之处,人人都敬他三分。他向人请教武功,旁人多
  半是随口恭维几句,为了讨好他,往往言过其实,谁也不跟他当真。他自不免沾沾
  自喜,总觉得天下武功,十之八九在我胸中矣。此时一见乔峰和群雄博斗,出手之
  快,落手之重,实是生平做梦也想象不到,不由得脸如死灰,一颗心怦怦乱跳,一
  句话也说不出来,更不用说上前动手了。
  他靠墙而立,心中惧意越来越盛,但若就此悄悄退出大厅,终究说不过去,一
  斜眼间,只见一位老僧站在身边,正是玄难。他突然想起一事,大是惭愧,向玄难
  道:“适我有一句言语,极是失礼,大师勿怪才好。”
  玄难全神贯注的在瞧着乔峰,对薛神医的话全没听见,待他说了两遍,这才一
  怔,问道:“什么话失礼了?”
  薛神医道:“我先前言道:‘乔峰孤身一人,进少林,出少林,毫发不伤,还
  掳去了一位少林高僧,这句奇了!’”玄难道:“那便如何?”薛神医歉然道:“这
  乔峰武功之高,实是世上罕有其匹。我此刻才知他进出少林,伤人掳人,来去自如,
  原是极难拦阻。”
  他这几句话本意是向玄难道歉,但玄难听在耳中,却是加倍的不受用,哼了一
  声,道:“薛神医想考较考较少林派的功夫,是也不是?”不等他回答,便即缓步
  而前,大袖飘动,袖底呼呼的拳力向乔峰发出。他这门功夫乃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
  一,叫作“袖里乾坤”,衣袖拂起,拳劲却在袖底发出。少林高僧自来以参禅学佛
  为本,练武习拳为末,嗔怒已然犯戒,何况出手打人?但少林派数百年来以武学为
  天下之宗,又岂能不动拳脚,这路“袖里乾坤”拳藏袖底,形相便雅观得多。衣袖
  似是拳劲的掩饰,使敌人无法看到拳势来路,攻他个措手不及。殊不知衣袖之上,
  却也蓄有极凌厉的招数和劲力,要是敌人全神贯注的拆解他袖底所藏拳招,他便转
  宾为主,径以袖力伤人。
  乔峰见他攻到,两只宽大的衣袖鼓风而前,便如是两道顺风的船帆,威势非同
  小可,大声喝道:“袖里乾坤,果然了得!”呼的一掌,拍向他衣袖。玄难的袖力
  广被宽博,乔峰这一掌却是力聚而凝,只听得嗤嗤声响,两股力道相互激荡,突然
  间大厅上似有数十只灰蝶上下翻飞。
  群雄都是一惊,凝神看时,原来这许多灰色的蝴蝶都是玄难的衣袖所化,当即
  转眼向他身上看去,只见他光了一双膀子,露出瘦骨棱棱的两条长臂,模样甚是难
  看。原来两人内力冲激,僧袍的衣袖如何禁受得住?登时被撕得粉碎。
  这么一来,玄难既无衣袖,袖里自然也就没有“乾坤”了。他狂怒之下,脸色
  铁青,乔峰只如此一掌,便破了他的成名绝技,今日丢的脸实太大,双臂直上直下,
  猛攻而前。
  众人尽皆识得,那是江湖上流传颇广的“太祖长拳”。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对拳
  头,一条杆棒,打下了大宋锦绣江山。自来帝皇,从无如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
  “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当时是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就算不会使的,看也
  看得熟了。
  这时群雄眼见这位名满天下的少林高僧所使的,竟是这一路众所周知的拳法,
  谁都为之一怔,待得见他三拳打出,各人心底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少林派得享大
  名,果非幸致。同样的一招‘千里横行’,在他手底竟有这么强大的威力。”群雄
  钦佩之余,对玄难僧袍无袖的怪相再也不觉古怪。
  本来是数十人围攻乔峰的局面,玄难这一出手,余人自觉在旁夹攻反而碍手碍
  脚,自然而然的逐一退下,各人团团围住,以防乔峰逃脱,凝神观看玄难和他决战。
  乔峰眼见旁人退开,蓦地心念一动,呼的一拳打出,一招“冲阵斩将”,也正
  是“太祖长拳”中的招数。这一招姿工既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中有柔,柔中
  有刚,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竟在这一招中青露无遗。来到这
  英雄宴中的人物,就算本身武功不是甚高,见识也必广博,“太祖拳法”的精要所
  在,可说无人不知。乔峰一招打出,人人都是情不自禁的喝了一声采!
  这满堂大采之后,随即有许多人觉得不妥,这声喝采,是赞誉各人欲杀之而甘
  心的胡虏大敌,如何可以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采声已然出口,再也缩不回
  来,眼见乔峰第二招“河朔立威”一般的精极妙极,比之他第一招,实难分辨到底
  哪一招更为佳妙,大厅上仍有不少人大声喝采。只是有些人憬然惊觉,自知收敛,
  采声便不及第一招时那么响亮,但许多“哦,哦”“呵,呵!”的低声赞叹,钦服
  之忱,未必不及那大声叫好。乔峰初时和各人狠打恶斗,群雄专顾御敌,只是惧怕
  他的凶悍厉害,这时暂且置身事外,方始领悟到他武功中的精妙绝伦之处。
  但见乔峰和玄难只拆得七八招,高下已判。他二人所使的拳招,都是一般的平
  平无奇,但乔峰每一招都是慢了一步,任由玄难先发。玄难一出招,乔峰跟着递招,
  也不知是由于他年轻力壮,还是行动加倍的迅捷,每一招都是后发先至。这“太祖
  长拳”本身拳招只有六十四招,但每一招都是相互克制,乔峰看准了对方的拳招,
  然后出一招愉好克制的拳法,玄难焉得不败?这道理谁都明白,可是要做到“后发
  先至”四字,尤其是对敌玄难这等大高手,众人若非今日亲眼得见,以往连想也从
  未想到过。
  玄寂见玄难左支右绌,抵敌不住,叫道:“你这契丹胡狗,这手法太也卑鄙!”
  乔峰凛然道:“我使的是本朝太祖的拳法,你如何敢说上‘卑鄙’二字?”
  群雄一听,登时明白了他所以要使“太祖长拳”的用意。倘若他以别种拳法击
  败“太祖长拳”,别人不会说他功力深湛,只有怪他有意侮辱本朝开国太祖的武功,
  这夷夏之防、华胡之异更加深了众人的敌意。此刻大家都使“太祖长拳”,除了较
  量武功之外,便拉扯不上别的名目。
  玄寂眼见玄难转瞬便临生死关头,更不打话,嗤的一指,点向乔峰的“璇玑穴”
  使的是少林派的点穴绝技“天竺佛指”。
  乔峰听他一指点出,挟着极轻微的嗤嗤声响,侧身避过,说道:“久仰‘天竺
  佛指’的名头,果然甚是了得。你以天竺胡人的武功,来攻我本朝太祖的拳法。倘
  若你打胜了我,岂不是通番卖国,有辱堂堂中华上国?”
  玄寂一听,不禁一怔。他少林派的武功得自达摩老祖,而达摩老祖是天竺胡人。
  今日群雄为了乔峰是契丹胡人而群相围攻,可是少林武功传入中土已久,中国各家
  各派的功夫,多多少少都和少林派沾得上一些牵连,大家都已忘了少林派与胡人的
  干系。这时听乔峰一说,谁都心中一动。
  众家英雄之中,原有不少大有见识的人物,不由得心想:“咱们对达摩老祖敬
  若神明,何以对契丹人却是恨之入骨,大家都是非我族类的胡人啊?嗯这两种人当
  然大不相同。天竺人从不残杀我中华同胞,契丹人却是暴虐狠毒。如此说来,也并
  非只要是胡人,就须一概该杀,其中也有善恶之别。那么契丹人中,是否也有好人
  呢?”其时大厅上激斗正酣,许多粗鲁盲从之辈,自不会想到这中间的道理,而一
  般有识之士,虽转到了这些念头,却也无暇细想,只是心中隐隐感到:“乔峰未必
  是非杀不可,咱们也未必是全然的理直气壮。”
  玄难、玄寂以二敌一,兀自遮拦多而进攻少。玄难见自己所使的拳法每一招都
  受敌人克制,缚手缚脚,半点施展不得,待得玄寂上来夹攻,当下拳法一变,换作
  了少林派的“罗汉拳”。
  乔峰冷笑道:“你这也是来自天竺的胡人武术。且看是你胡人的功夫厉害,还
  是我大宋的本事了得?”说话之间,“太祖长拳”呼呼呼的击出。
  众人听了,心中都满不是味儿。大家为了他是胡人而加围攻,可是己方所用的
  反是胡人武功,而他偏偏使本朝太祖嫡传的拳法。

金庸对武功描写的表现力如何?

金庸有很多对于武功表现效果的描述,比如掌风能打多远,能跳多高,打野猪打牛打老虎,砍树切鼎,木头上写字石头上写字,内力烧水冶铁炼铜等等,金庸本人不是搞体育的,更不是学物理的,哪一种事迹对人的血肉之躯来说更难,可以说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金庸在新修版里理顺了各个小说之间情节上的脉络,但金庸毕竟是写小说的,不是开发网游的,不可能针对每个人的武功进行破坏力描述上的调整。


说白了就是神秘感作祟。射雕神雕里的郭靖杨过一路屌丝逆袭终成四绝,过了一百年到了倚天就成了江湖传说中神一般的人物;倚天里张三丰给人感觉只是强于别的掌门,但是后续的小说里俨然和达摩并称。所以有理由相信,达摩、独孤求败、黄裳等人水平应该和已出场的顶尖高手基本上在一个档次。

金庸的功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金庸小说武功及介绍

1、九阴真经:这个武功中不仅有拳法、掌法、内功心法,而且还有像疗伤法、移魂大法的偏门的东西。而且每一个武功都称得上是天下绝学,把它称为武学宝典毫不为过。
2、九阳神功:金庸笔下最具传奇色彩的内功绝学,学会后不但内力深厚、绵绵不绝,适合长时间战斗。而且它还是一门护体神功、也有百毒不侵的效果。
3、独孤九剑:恐怕算的上是武侠小说中最强的剑法了(不算六脉神剑),有攻无守、有进无退、敌强我更强。独孤求败靠此剑法无敌于天下,最关键的是对内力要求不高,就算是内力普通的人练了,也能一跃成为高手。
4、降龙十八掌:可能有很多掌法都不输于它,但是它绝对称的上是阳刚第一的掌法,同等级之间交手使用此掌法先就立于不败之地,就算是以一敌众在拥有内力之时,也不会轻易落败。乔峰、郭靖都使用此掌法以一敌众,并且丝毫不落下风,这就是它在黯然销魂掌等掌法之上的明证。
5、葵花宝典:我说的是全本葵花宝典,林平之、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的残本就已经是一流高手了,真不知道创造葵花宝典的太监武功有多高。
6、太极功:指的是太极拳、太极剑。开创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后发制人的先河,甚至称的上是一种修真功法。不仅练功而且炼心、炼体。虽然令狐冲使用独孤九剑击败过太极剑,但我还是相信它是独孤九剑、葵花宝典的克星。相信由张三丰使出此功,完全就是天下无敌啊。
7、凌波微步:极品轻功、极品逃生法门。虽然无法伤敌,但也保证自己不会受伤,如果在配合一些精妙的掌法。恐怕就真的无敌了,相较于神行百变,无疑更胜一筹。
8、北冥神功:取他人内功为己用,省心、省力、省时间,如果丁春秋会的是这门功夫的话恐怕他就是天龙里最强的人了,相比起来的化功大法和吸星大法根本就是不入流。
9、易筋经:练成易筋经后内力可直达一流高手之境,而且它的根本作用在于改变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可以让人能够达到身体本来无法达到的高峰,还有就是它能抵御吸星大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抵抗北冥神功,少林镇寺宝典。
10、乾坤大挪移、斗转星移:这两种武功的作用相近,但是都是对力量运用的最高法门,按照书中所看,前者要强于后者,但是考虑慕容复根本没有完全练成斗转星系,所以还是把它们并列了。
11、龙象般若功:应该说不算是武功,而是一门心法,并且没人完全连成过,共十三层,号称练成后有十三龙、十三象的力量,如果是真的,那么就算是只是平常的出拳恐怕也能达到一流高手的境界了。
12、金刚不坏体神功:单纯的防御武功,应该是只有空见神僧连成果,依照对武功的的描写,完全是魔免、物免,恐怕谁都无法对会这门功夫的人造成伤害,缺点是使用这门武功时不能移动,只能被动挨打。
13、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基本没有什么描写,但是作为逍遥派大师姐的天山童姥选这门武功就知道绝对是一门神功,天山童姥不靠它压制了会小无相功的李秋水,而且要知道这个武功每三十年返老还童一次啊,虽然书中没有对此功过多的描写,但是能够返老还童的功夫称为神功并不过分。
14、六脉神剑:一阳指的进化版,以无形剑气伤人,缺点是太耗内力,只要内力充足敌人根本连身都无法靠近,真不知道会九阳神功的人练了会成社么样。
15、神照经:描写较少,但是神照经不仅让狄云修复身体,还一跃成为一流高手。
16、太玄经神功:描写较少,这功夫更是神奇,龙木岛主的随从都强过各大掌门,但是他们2个联手却抵不过练成太玄经神功的石破天。这真是。。。。。。
17、先天功:描写较少,直接修炼先天真气的功法,王重阳靠它成为天下第一,还能克制蛤蟆功。
以上几个是本人认为金庸笔下最强的几个武功,排名并不能说明什么。以上都是个人看法

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特点极其意义

  一、金庸笔下的武功描写并不单纯指武功本身,它其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武功,使用不同的兵刃,他们便有着不同的武功境界,同时也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二、“恰到好处”是中国哲学上的崇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必须要历经人生的各种磨炼,就如同一块璞,它得要经过千万次的打磨,才能成为美玉一样。金庸的武侠小说向人们展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将璞打磨成美玉的过程。
  三、金庸笔下的种种武功描写,非常独特,同时并不离谱,各有一定的道理可讲。这是因为,一方面,金庸重视武功的描写,因为作品中有很多矛盾,很多问题,要靠武功的打斗去化解、去解决,没有武功是断然不行的。但金庸同时又强调了武功的局限,因为武功并不是万能的。
  四、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外松内紧,也就是心态的松弛与精神的集中相结合。这就在有意无意之间,获得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共同性,分别综合了二者之长,而扬弃了二者之短,在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就是金庸笔下的武打为什么能够雅俗共赏,好看而又耐看的原因。
  五、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同一般,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还是表现在武功描写方面的不同流俗。在金庸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武功,都做了个性化、艺术化的处理。
  六、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武侠小说中,武打固然牵涉到人的生死荣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但武侠小说中的武打描写又是供人欣赏,供人品味的。对此,金庸是想得透,放得开,写得好,他笔下的武打是于严肃之中见活泼,于真实之中见趣味。
  (全文)
  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学之一。那么通过金庸小说中的武打描写,我们看一看,我们到了二十世纪的下半叶,中国文化中,对于“武”这个概念的探讨,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
  金庸的武侠中的武打,它所带给我们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的小说这么有魅力,在“武”这个方面,超越了前人。
  在金庸笔下,那些使着奇奇怪怪兵刃的人,多数不是一流高手。你看金庸的小说,你放心,只要这个人物一出场,使用一个很奇怪的兵刃,你就可以断定,他肯定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上来一个老头,长着很长的胡子,手里拿着一对判官笔,你可以断定,这个人不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没有使这些兵刃的,或者这个人就是性格奇怪之人。比如说,《天龙八部》里面,南海鳄神,这个人物一出场,手里拿着一个鳄鱼剪,一个大剪刀。他动不动就“咔嚓”一下,把人家脑袋剪下来,这个人你可以断定,他不是一流人物。
  再比如说,李莫愁,手里拿着一柄拂尘,武功很厉害,她这个拂尘,不是扫地用的,不是掸沙发上的灰用的,你让她拂一下,就没命了。但是她也不是最高级的武侠人物,不是一流高手。武功的境界,在金庸笔下,一个没有出场的大侠,这个人叫独孤求败,在他的身上这个层次讲得极为清楚。他买了几把宝剑,给后人讲了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包含了,武功的几层境界。
  第一层,他年轻的时候,使用一把非常锐利的宝剑。这个剑所向披靡,可以斩铜断铁。那么这代表一种少年气盛的境界,年少嘛,所向披靡,见谁跟谁辩论,都把人打败。我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喜欢跟人家辩论,显示自己有学问,以打败别人为荣,回家很高兴--然后回家多吃两个肉饼。其实,现在想来那是很幼稚的。那是一个幼稚的阶段。
  而超越这个阶段之后,他第二个阶段用的是一把轻剑,比较轻的宝剑。这时候功夫长了,能够举重若轻,这个时候能够干一番大事业。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他改用一把重剑,重剑无锋,我们常说,能够举重若轻,举重若轻是一个很好的境界。比这个更深,是举轻若重,举轻若重是更进一步。
  那么到了最后,他用一把木剑,木头剑,这个木头剑是没有刃的,木剑本身不能伤人的。但是,这个木剑其实只是一个代表,说明他已经可以达到不用兵刃了,达到无剑的程度了。也就是说,他最后武功练到大成,是不依赖于外物。这个时候,他可以没有兵刃;也可以说,什么东西都是他的兵刃。
  用金庸的原话讲,武功练到这个程度,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他随便拿一个东西就是兵刃,就练到这个程度。就是说,这其实是庄子讲的“不役于物”,不为外物所奴役,外物完全被我所控制,所以你看上去他是两手空空,其实他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而这个论述写的绝不仅仅是打架的境界,搏斗的境界,其实它是人生的境界。这种对人生境界的描述,中国人经常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写的。比如说,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用几句词,也论述了人生的几种境界,可能读过的朋友都知道。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人生的第一种境界,在那块找啊,徘徊,有了疑问了;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是说,你为了事业奋斗,艰难曲折,正走在长征路上呢,但是坚韧不拔。这是人生的第二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满世界找了一圈,没找着;回来一看,就在那旮旯蹲着呢,豁然开朗。这是人生的第三种境界。
  孔子也曾经讲人生的境界,孔子讲得更朴素,他就用人的年龄来讲:“吾十五志于学,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讲最后的这个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像独孤求败最后那个无剑的阶段一样,做起事情来随心所欲。但是,随心所欲做的事情,全是合乎规矩的,你随便一做,就合乎规矩了。就好像在篮球场任何一个地方,你把球随便一扔,好像随便扔到了,“啪”,就进篮了,就是人生最后能达到这个境界,这就叫自由。自由,不是说,不听话,谁管你都不听,那不叫自由,那叫“二百五”,自由是要经过这样一个磨炼的阶段,最后一出手就“投篮”进去了,这才叫自由。所以一部中国哲学所讲的,就是要恰到好处,而恰到好处不是马路上随便能拣来的。而金庸他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武打,通过武功探讨了这个人生境界,他把这个武功哲学,提高到人生的方法论上来论述。所以很多青少年都从中得到了,人生方面的领悟。我们从金庸的小说中也好,从其他武侠小说中也好,不可能学到实战中打架的方法,不可能对你打架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你可以学到人生的方法,可以得到人生的启悟。比如说,百花错拳之美妙--《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打的拳,叫百花错拳,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百花,好像是色彩缤纷,但是是错的,但是错中又有不错,这个很奥妙,每一拳打出来似乎不对,但是加起来又是绝对正确的。像段誉所使的六脉神剑之奇幻,这个六脉神剑很有意思,他一旦使出来威力无比,他有时候使不出来,这很奇怪。看我们很多运动员也是,他一旦发挥出来金牌就是他的,甚至有的项目前四名都是中国的,但是一旦六脉神剑不灵了,使不出来,我们就一败涂地,连一个进半决赛的都没有。所以这就很像段誉的六脉神剑。
  还有化功大法之阴险。就是说,人家辛辛苦苦练了几十年的功夫,给人家化掉。跟化功大法相近的一个,叫北冥神功。这个是一正一邪。北冥神功是吸取人家的功力,但是这个正、邪的区别还显得不太清晰。我很推崇金庸笔下,北冥神功这种工夫,善于学习他人的本事,这个本事大的人,他不是说,天生的自己什么都学,他碰到别人,别人说一句话对他有用,他马上就记住,马上就融到自己的思想系统当中来,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本事。还有像辟邪剑法之妖孽,像降龙十八掌之刚猛,还有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之恍惚。我们想想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这个掌太厉害了,这个掌是威力很大。但是,不是什么人都能使,包括杨过自己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使用的,你必须自己黯然销魂的时候,心里愁得不行的时候,不想活了,这个时候这个功夫威力无穷,一旦你心情开朗,这功夫就不行,就打不过别人了。这里面很有道理。中国有个成语叫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你都不想活了,他反而能够胜利,所以说韩信让他的军队背水而战,背水一战,说,咱们都不活了,今个拼了,反而大获全胜。这里边是有生生死死变换的道理的。
  而金庸笔下的这些武功,我们如果说,把它都排列出来,那是排列不完的,排列一天恐怕也排列不完,举不胜举,精彩纷呈。一方面写得很神奇,听上去真妙。但是,同时很难得的是,他又写得尽量可信,合乎武术原理,合乎我们对人体极限的想像。我们想像,人体到底能干什么?他不是写得没边,有想像。金庸他既然写的这种武侠,是现实风格的武侠,他就和还珠楼主迥然不同,他不写还珠楼主那种绝对超自然的,没有。
  那么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许许多多的武侠小说,后来都忘了,留下的就是这些著名小说家的作品。其中,的确有一些写得很荒诞的武侠小说,那作者就是乱编,他没办法了。比如,写一个人物,被困在山洞里边了,出不去。山洞里边门口,堵上了多少万斤的大石头,出//www.souquanme.com不去,在里边要困死,怎么办啊?在墙上摸索摸索,摸索出一套武功秘笈来。然后按照这个武功秘笈就练,练了两个时辰,武功大成。好吧,这一下子人就变了,一拳打出去,把这山打翻了,他就出去了。我说,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这说明,这个作者的无能,这只说明这个作者,说明你没有办法,正常地解决人物的困境,只能靠“怪、力、乱、神”来解决。就好像我们说,一些电视剧里边故事编不下去了,“故事不够,爱情来凑。”故事不够了,加一个第三者吧,把故事继续演下去。
  而在金庸的笔下,没有这些荒谬的东西。金庸特别强调了武功的局限。所以他一方面讲武功神奇,另一方面讲武功的局限。比如,金庸强调一个人武功再强,一掌打出去也不可能伤到三、五丈之外,这就是他把自己限制住了。我们觉得,他写得可信的。就是这一掌打出去,可以不接触人体,而伤到人体,这是可能的。但是必须离得比较近,不可能说,离得三、五丈还能伤人,这是不可信的。所以说,这是比较写实的。
  再有,少林寺有72项绝技,叫少林寺72绝技。金庸说,天下不可能有一个人把它们都学全了,因为每一项绝技都博大精深,再厉害的少林高僧,一辈子的精力都用上,也只能学会十几项,学会了十几项一辈子就过去了。而且你学会几项,就可以横行天下,无敌了,没有必要学会72项。都学会72项干嘛呀?没有必要的。可是,在《天龙八部》中,我们发现,有一个人物居然把它们都学会了。所以这时候,我们就会心里存一个疑问,不是说学不会吗?怎么有一个人都学会了呢?这个人叫鸠摩智。那么到后来,我们就发现这个人是有问题的。他所谓学会少林寺72绝技是假的!他自有一套叫小无象功,而且正因为他强行练这个少林寺72绝技,最后走火入魔,身体出了大问题,就好像一个人本来患点小感冒,每天打大量的抗生素,最后就会出来别的大病。
  那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又合乎浪漫主义的想像。比如说,鸠摩智强行练功,走火入魔怎么办呢?这每天受这个病痛的折磨,不能告诉别人,还要装作一个武林高手,最后恰恰是恶贯满盈的时候,掉到了枯井底污泥处。在枯井底污泥处,遇到段誉的北冥神功,段誉无意中把他的功夫给吸走了。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练了,这么些年的功夫全部废掉。而废掉之后,柳暗花明,人获得了新生。废尽了武功之后,鸠摩智忽然就大悟,大彻大悟,才知道人练武功是次要的,参透佛法才是重要的。所以他此后回到了吐蕃,回到西藏,专心研究佛法,成为一代高僧。
  鸠摩智是历史上的真人,是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个大哲学家,但是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曾经会武功,没有记载他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那么金庸就把这个真人的历史,给他加上这么一段会武功的经历,又解释了他怎么废掉武功,怎么最后得来佛法,所以读来是既引人入胜,又非常可信。这是金庸了不起的地方。所以你看金庸笔下,有武功和人物和情节、结构都联系在一起,所以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武功美学。金庸笔下写武打精彩的段落数不胜数,要是举例子读的话,会读上几天。
  那么我下面举一段很朴实的打斗场面,不是两个人武打,是萧峰打虎。我举一段萧峰打虎的场面,这是《天龙八部》第二十六回,叫“赤手屠熊搏虎”,写主人公萧峰,他流落到女真部落,就是现在的东北。东北那个时候,环境还没有破坏,东北虎遍地都是的时候,看见有一人在那里打虎。那个虎很凶猛,那个人招架不住,其实那个人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完颜阿骨打。萧峰叫道,老兄,我来帮你打虎。
  我们知道,打虎是很难写的,打虎难写,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现实生活中打虎的事情发生得很少,谁敢打虎?即使发生过,看见的人又很少,这是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自从《水浒传》中,写了武松打虎之后,谁还敢再写打虎!那不是没事找拍吗?已经前边已经有打虎了,写武松打虎写得那么好,你还敢写打虎?你有什么本事敢写打虎?就你也配写打虎吗?
  但是金庸他这样的作家,在心里有一种挑战意识,他说,我要试一试,我写一段打虎看怎么样。里边中间一段这样写的:“萧峰斜刺里冲将过去,拦住了两头猛虎的去路。”记住,这是两头猛虎,“那猎人见萧陡然冲出,吃了一惊,大声呼喝叫嚷,说的不是汉人语言。”因为那个猎人,就是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人家虽然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人家还亲自出来干活呢!亲自出来打猎,回去给老百姓吃。“萧峰不知他说些什么,当下也不理会,提起右手,对准老虎额脑门便是一掌,砰的一声响,那头猛虎翻身摔了个跟斗,吼声如雷,又向萧峰扑来。萧峰适才这一掌使了七成力,纵是武高强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脑浆迸裂不可,但猛虎头坚骨粗,这一记裂石开碑的掌力打在头上,居然只不过摔了个跟斗,又即扑上。”
  我们看,这一段写得非常写实,因为前边有了萧峰的武功天下一流,那个降龙十八掌,威力无人能比,打在石碑上石碑都可以打裂的,居然打在老虎头上,老虎只翻了一个跟头,非常可信。也说明这个老虎的厉害,写出了虎和人的区别,一个七、八百斤的动物,哪能被你一掌就打死!就是萧峰这样的人,都没把他写成这种神不oGoZzqdVla可测的神功,不是神功。
  接下来,萧峰赞道:“好家伙,真有你的!”侧身开,右手自上而下斜掠,“嚓”的一声,斩在猛虎腰间。这一斩,他加了一成力,那猛虎向前冲出几步,脚步蹒跚,他写得非常准确,既没打爬下,也没有说纹丝不动,打得脚步蹒跚。”说明腰受伤了,已打成腰间盘突出了,“随即没命价纵跃奔逃。萧峰抢上两步,右手一挽,已抓住了虎尾,大喝一声,左手也抓到了虎尾之上,是两只手在抓住虎尾的,奋力,双手使劲回拉,那猛虎正自发力前冲,被他这么一拉,两股劲力一迸,虎身直飞向半空。”
  这个想像非常好,这合乎物理学道理的,就是两股力相等,一下子虎身子就迸到半空中了,那猎人提着铁叉,正在和另一头猛虎厮斗。完颜阿骨打,武功不如他,所以就借助一个工具,拿着一个杈子。突见萧峰竟将猛虎摔向空中,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只见那猛虎在半空中张开大口,伸出利爪,从空扑落。从空中就扑下来了。萧峰一声断喝,双掌齐出,“啪”一声闷响,霹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软之处,这一招排云双掌正是萧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虫登时五脏碎裂,在地下翻滚一会,倒在雪中死了。
  我们看这一段描写,萧峰打虎写得既惊险又神奇,但是又真实可信,萧峰是书中的第一好汉,降龙十八掌打在虎头上没怎么样,翻一个跟头,腰上砍了一掌,老虎还能蹿起来,最后他是借老虎从空中下扑之力,加上自己的力量,而且打在老虎最柔软的部位,打它的内脏,才把老虎打死。所以这里既写出了萧峰的神勇,也写出了老虎的厉害,老虎如果不厉害,英雄的威风是显不出来的。所以说,我们看,这一点他既继承了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也是要把老虎写得很厉害。如果老虎不厉害,武松威风就出不来。但是又和那个绝不雷同,和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都绝不雷同。所以这一段萧峰打虎,并不是金庸小说中最精彩的武打。但是一样写得这样活灵活现,一样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这一段又是他下一步结识完颜阿骨打,进入女真部落,最后回到大辽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正是通过这个打虎,使完颜阿骨打佩服他,两个人结为朋友。然后又遇到大辽国的皇帝出来,然后他回到大辽,最后完颜阿骨打又去救他,等等。所以这一段描写,就是和情节和人物,都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也有其他一些学者,概括金庸的武功,说他的武功还是性格化的。比如说,岳不群这种人,他就学辟邪剑法,所以他人是阴毒之人;像脾气暴躁的,叫武臣道长,他的武功叫72路追魂夺命剑,一个年纪很大老头子,脾气还是很暴躁,善恶分明;像黄蓉,黄蓉是一个机灵鬼,聪明绝顶的小姑娘,所以她不到两个时辰,就学会了一套叫逍遥游的拳法。这个逍遥游要求人非常聪明,才能学会。然后,郭靖看得很羡慕,郭靖也想学,一看黄蓉这么快就学会了,我也要学这个逍遥游。洪七公就告诫他说,这个逍遥游不是你能学的,你很笨,你学不会,说你就算拼命,也学不会。我就拼命反复练嘛,这笨鸟先飞。洪七公就说,你就算拼命记住了,你使出来,一点也不逍遥,所以你打出来的东西,都是笨手笨脚,愁眉苦脸的。这个逍遥游被你一使,就变成了苦恼爬,而不是逍遥游,在你手下变成苦恼爬了。所以我们看郭靖这个人,他是不能学这种很聪明的武功的,他就是靠本事,靠实实在在的力量。所以这是可以说是,武打性格化所规定的。
  再有,艺术化。比如说,《天龙八部》里面,虚竹和丁春秋之战,每一招都凶险,招招凶险攻向敌人要害,但是偏偏的,姿势却那样地幽雅、美观,像我们前面讲的洪七公和黄蓉过招一样,像武打一样。还有,金庸继承了前人,他的武功的名称,都是极富美学魅力的,他的武功的名称,把一部中国的文化都点活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诗、词、歌、赋,都用到武功上了。
  还有,金庸武打又很讲究和环境的变化。他武打的场景化,这是超越前人的。因为金庸他年轻的时候,他做过编剧,他搞过话剧,搞过影视,这些他都做过,所以他非常注意舞台效果,所以金庸他没写长武打。他把环境写得很清楚,什么人是表演者,什么人是观看者,什么人是偷看者,都搜趣网清清楚楚。比如说,《射雕英雄传》里面,郭靖与黄蓉在牛家村养伤,两个人在夹壁里面,然后看到这个屋里边,不断地发生各种故事,各种人来,他俩在旁边看。我们想,这不就是一个话剧舞台吗?就是一个话剧舞台,两个人旁边,然后看着这里演各种戏。他们能看见别人,别人看不见他们。
  金庸非常善于写这种偷看、偷听的场面,从中引发出情节的转折。特别像一些大的打斗场面,简直就像电视台举办的那种知识大赛,歌舞大赛一样,有的时候像春节晚会。你像《倚天屠龙记》里面,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那一路一路站起来打,那就像一个春节晚会一样的。所以我建议我们春节晚会的节目组,一定要看看金庸的小说,从中吸取一点灵感。
  大战,像大战聚贤庄,大战陆家庄,一场接一场,那比写千军万马的厮杀,还要好看,还要经典。有的时候,我们虽然看到小说里,写的是千军万马的厮杀,但出来的就两人,打一下就下去了,别人都是傻乎乎的观众。而金庸小说中,是很多人在乱打,然后又写得很清楚,条分缕析。
  从小的方面讲,金庸的武打还注意张弛结合,注意武打的趣味化。他的武打经常是打一会儿,很严肃、很紧张,中间穿插一些趣味。比如,《笑傲江湖》,江湖里面有六个同胞兄弟,叫“桃谷六仙”。“桃谷六仙”武功非常高,但是头脑好像不太灵,傻啦巴叽的,父母不太讲究优生学,一胎生了六个,智力不太高,每天在一起辩论,谁先生出来的,谁第六个生出来的等等,这些很高深的问题。所以他们六个经常一出场,就把严肃的场合搅乱,而且他们武功非常猛,他们经常抬起一个人来,要把他撕成若干块。所以这样的情况出现,就使严肃中加入了趣味。所以说,你看金庸的小说的武打场面,相当于欣赏晚会,没有人说,看着一半晚会要出去打架了;晚会很好,我出去把邻居他们家玻璃砸了,没有!
  所以金庸的小说对于青少年,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我们实际的感受中讲,都只有向上的、健康的、鼓舞的作用。而且,正像你不能看了《红楼梦》中的菜,就照着那个菜谱去烹饪一样的,金庸小说中的武打,你也不能看了之后,就照猫画虎地出去,跟人家搏斗。小说中的菜谱,如果照着那个菜谱,来做出来的菜,据说都是很难吃的,包括我们讲的黄蓉,和洪七公做的那几味菜。在书里看得奇妙无比,但是我想,你要真那么做出来,真的会好吃?我对此事画问号的。
  而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我们也应该抱同样的态度,阅读这些武打场面,我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应该获得的是人生方面的启悟,而绝不是我们要跟谁三拳两脚过招方面的启发。如果不信,你就可以去尝试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打斗,不但和武侠小说中的描写相距甚远,和我们武术学院,所教会的那些武术套路,都相距甚远。我自己有一个专门学武术的同学,他学了武术几年毕业之后,跟同学说,咱们学了几年武术,也从来没跟人家过过招,哪天试一试。
  有一次,在饭馆里喝酒,和邻桌的一伙黑道上的朋友,发生冲突,就打起来了。还没等他们亮出招式,就被人家--那群小流氓,用啤酒瓶子一顿,都给打到桌子下面去了。就是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学校里学的武术,原来没什么太大的用处。那么回到武侠小说中来,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不能当成技术来看,而应该当成艺术来看。所以,我希望大家通过武功看到艺术,看到人性,看到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