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四季作文的结尾(四季作文 结尾)

怎样写四季作文的结尾怎样用不同文章体裁写好四季事物,一、说明文介绍四季事物说明文介绍植物,一般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形态......

描写四季作文的结尾(四季作文 结尾)

怎样写四季作文的结尾

怎样用不同文章体裁写好四季事物
一、说明文介绍四季事物
说明文介绍植物,一般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形态、结构、色泽,以及生长习性、生长过程和该植物的种类、产地、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必要时,也要对其生物学特性作简明的介绍,说明属于什么“纲”,什么“目”,什么“科”,什么“属”、“种”等,如生物学典籍中,对植物的介绍多数有这些内容的说明。
说明文写动物,主要对动物的外部结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生活习性,发育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有时也对其用途、饲养方法、同人类生活的关系等作必要的说明。
例文:《猫头鹰》
猫头鹰是对人类有益的一种鸟。
它们的眼睛很大,瞳孔圆而黑亮,像粗大的龙眼核;面貌似家猫状;听觉相当灵敏;它的羽毛柔软轻松、褐色,夜间飞翔时很少有声音,因此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具备了这些特点,猫头鹰就成为在黑夜里捕捉小动物的能手。
猫头鹰的足强壮有力,趾端长着长而锐利的钩爪;它的喙,坚硬尖锐,末端向下钩曲。这些特点使猫头鹰很容易捕获到小动物。
猫头鹰喜欢捕捉鼠类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有时也吃鸟类。有人估计过一只猫头鹰每年约要吃掉500多只的野鼠,按每只老鼠一年吃掉4斤粮食计算,那么一只猫头鹰的存在,一年就可以减少2000斤的粮食损失。可见,它对人类益处是很大的。
猫头鹰习惯于夜间活动,白天常躲在巢里或藏在茂密的树上。夜间还经常鸣叫,它的叫声有似婴儿的哭声,夜间里,听起来很不悦耳。有的人认为听到猫头鹰的这种叫声是不祥之兆,这是不科学的说法。
这篇学生习作抓住了猫头鹰的形态结构特征,说明它是消灭鼠类的能手,让人们懂得,猫头鹰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大家要保护它。
说明文介绍四季自然景象,主要是抓住特定的时间、地域特征,对景象的形态、色彩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具体的说明;重要的是要说清景象的成因、自然景象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景象的利用和防御等内容。
例文:
《梅雨》
梅雨,指我国湖北省宜昌以东,北纬260至340之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到日本南部一带,每年初夏时节的一段连续阴雨天气。梅雨的形成是来自南北方的暖、冷空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攻防战”的结果。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阴云密布,细雨连绵,雨期持久,难有见晴,以连续降雨为特征,间有大雨,空气湿度大,气温高。暴雨时,会冲毁路段、田地或不牢固的建筑物,对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梅雨一般在6月15日左右开始到来,称“入梅”。到了7月6日至7月10日左右结束,称“出梅”。有时到7月份才“入梅”,俗称“迟梅”,迟梅以前,往往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梅雨时节,要注意保护好容易受潮霉烂的物品,做好农作物病虫蔓延和暴雨危害的防治、防御工作。
介绍四季事物,根据写作目的需要,有的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说明,有的则从现实的方面入手进行介绍,有的必须从理论上进行阐释,有的则应侧重于实用价值的说明。
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而存在着的。因此,除了介绍事物本身固有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特征等方面外,还可以介绍事物与事物之间,人类与事物之间,以及四季事物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等等。
1.写出四季事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自然界里的多数事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许多人写作文时就赞美它们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比如写青蛙,就称它是消灭害虫的能手;写啄木鸟,就称它为“树木的医生”;写冬天的雪花,就说“瑞雪兆丰年”;写荷花,就写它不仅供人们观赏,给人们以美感,而且说它全身是宝,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等。
另一部分事物给人带来的是利弊相随。比如蛇毒可致人于死命,利搜趣网用它又可以制造成为上等的治病良药;冬雪“兆丰年”,而春天的大雪却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灾害等。
还有另一部分事物,几乎谈不上什么益处,它只给人们带来危害健康,影响生产,扰乱生活秩序的因素。如蚊子、跳蚤、苍蝇,是人们生活中的三大“敌人”;又如冰雹这一特殊的降水现象,常常随着狂风暴雨来到人间,毁坏建筑物,砸坏庄稼,甚至使人畜致伤致死等。
写对人类有益的四季事物,要全方位地对它们“歌功颂德”。写利害相间的四季事物,对它们的“功”与“过”要作客观的、辩证的评述,避免一边倒地肯定,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否定。写只给人们带来灾害的四季事物,要无情地“谴责罪过”,既要了解它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和出现时的状况,以及对人类的危害等,又要提出防御的办法和措施等,这样的文章就较有分量。
2.写生物与自然景象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季事物中,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初霜始雪等自然现象之间有密切联系。《大自然的语言》开头写道: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些联系是有规律的,实际上是动物、植物对季节气候的反应。生物学上把这种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季节气候的反应,称为“物候”。观察了解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对气象预测等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写好植物的萌发、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写好动物的冬眠、复苏、始鸣、繁殖、换羽、迁徙,写好非生物如初霜、始雪,第一声雷鸣等等都有重要意义。
请看一段写大雁的迁徙同气候变化的关系的文字:
大雁是候鸟,每年秋天从北方飞向南方,它路过时间较早,说明北方的冷空气出现得较早,就可以预测当地今年也将冷得早,初霜来得早;如果大雁路过的时间迟,说明当地今年冷得迟,初霜的时间也会相对推迟。春天,大雁北返,是天气转暖的预兆。
3.捕捉四季事物的特殊现象和动物的特殊本领
自然界里的事物各具特色、变化万千。有生命的动物,在其自身进化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结构和特殊的本领。如小燕子春去秋来,行程几千里而不迷路,并且大多能准确地飞回住过的“老家”;猫头鹰能“潜入”很深的雪地里把洞中的老鼠“揪”出来;蜻蜓凭单薄的翅膀,每秒钟却能飞翔九米远,可与世界女子百米赛跑冠军的纪录速度相媲美;公鸡能准时报晓;向日葵具有向阳性……作文时要注意到这些。
非生物也有其物殊的现象,酷暑炎夏飘下“六月雪”;寒冬腊月出现雷鸣电闪;我国云南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而黑龙江的呼玛县却长冬无夏,冰雪难消;月亮有月食之时,太阳有日食之象……
观察四季事物,要注意有规律的现象,也要重视其中特殊的现象。如果平生能够观察到几次比较特殊的自然现象,并能如实、科学地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对科学的研究同样也有重要意义。
1987年,张家口下了一场“六月雪”,张善敏作了这样的记录:
1987年6月5日,张家口地区下了一场大雪,伴随而来的是剧烈降温。最深积雪有9厘米,最低气温(沽源县)达到零下7℃。6月份出现这样强的冷空气过程实属罕见。这次强降温和降雪,致使已出苗的豆类、谷黍和胡麻等农作物受到严重冻害,受灾面积达46.1万亩,冻死大牲畜141头,羊130000只,另外,许多幼树被冻死,不少树木被雪压断……
作者把下雪的时间、地点、气候变化及其危害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他认真观察、调查的结果,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科学资料。中学生了解这种特殊的、罕见的自然现象后,就能对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窦娥冤》[注(1)]中“三伏天降瑞雪”进行科学解释。作品中写窦娥受斩(处决)前对天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无半点落地、三伏(夏天最热的时候)天降三尺瑞雪、楚州三年天旱。前两桩誓愿当场应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表现人物反抗性格的浪漫主义手法。如果偶然这时天降大雪,那也是“六月雪”这种自然现象的巧合,并非天动情感而降。
4.从四季事物和其他科学的关系的角度上来写
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对大自然的事物总是不断积极主动地认识、改造和利用。在认识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四季事物同各门科学的种种关系。
四季事物与仿生学[注(2)]。
先举个例子,传说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因伐木时手被茅草拉破了,鲜血直流。他就细细看了这厉害的茅草,原来,草叶的边缘长有排列整齐的细齿。后来,他就是从茅草叶锋利的细齿那里得到启示,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这种仿照生物的某种结构、功能等原理,创造和改进工程技术系统的科学,就是人们说的仿生学。如人们模仿游鱼的结构、功能原理制造船只,模仿蛙眼的特殊构造制造“电子蛙眼”,模仿蝙蝠的特殊视觉原理制造灵敏度极高的“新型雷达”,模仿人的大脑的结构、功能原理改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等。
正在自然界猎奇探宝的青年学生,不想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吗?写四季事物的作文,如果能准确地表达这些内容,不仅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能够启迪读者积极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能使我们在探索生命世界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季事物和医学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多数植物是天然的治病药物,如夏天的金银花,有消炎解毒的功能,能治疗咽炎、痢疾等疾病。多数动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蚯蚓、蝉蜕、蛇蜕[注(4)]等都是治病的良药。青年学生虽然还不需要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我们应该有所了解。四季自然景象与人类的健康有很大关系。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有时会出现闷热的天气,使人精神不爽,影响学习、工作;气候变化大,冷热骤变等情况,人们的发病率就会相对上升。介绍四季景象知识时,有时候也会涉及到这些。
5、介绍四季事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说明四季事物,要求抓住事物特征,做到说明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这里说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即事物独有的特殊性)。同类事物有其相同的特性,也各有特殊的方面;不同类事物也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即所谓“物有异类,形有同色”,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就不可能准确、清楚地把事物说明白。把握事物的特征,要对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从事物的各种关系中找出相异点,通过比较、分析,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
说明四季事物,要按照一定顺序,做到说明具有顺序性、条理性。
说明事物如果没有一定顺序,就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说得模糊不清,就谈不上“说明”。事物本身都有一定条理性,事物之间也有一定联系的次序。我们要根据四季事物的特征和它们内在的次序来说明事物。
一般说来,介绍四季景物,多是根据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等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介绍某种事物的演变、发展等,多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安排说明顺序的。如说明“蚕”的一生:破卵而出(卵的孵化)——羽化成蛾(成虫)。事物的变化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按时间安排说明顺序。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常把几种说明顺序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说明“桃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冠——花蕊,这是采用从下到上的说明顺序和从外到内的说明顺序;介绍桃花的雄蕊:花丝——花药——花粉,介绍雌蕊:柱头——花柱——子房——胚珠,这都是用从上到下的说明顺序。这样说明,人们既能把握桃花局部的特征,又能了解桃花的整体特征。有的事物要同时采用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等几种说明顺序,才能把事物说明清楚。
说明事物还可以按因果关系的说明顺序,可以按照主次的顺序,但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事物的特征要求等方面而定。
说明四季事物,要灵活、恰当地运用不同说明方法,增强说明的准确性、生动性。四季事物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但如果都用平实的甚至生硬的语言、方法作如实的、毫不修搜趣网饰的介绍,再生动的事物也会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说明事物灵活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用说明文体裁介绍四季事物,我们暂且介绍这些。其他问题在以后各章节的内容里还会涉及到。
[注]:
(1)、这里的“四季自然景物”主要指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风雨雷雪等气候现象和春夏秋冬呈现出来的不同的季节景色等。但实际上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是景象和常见的事物(如动、植物等)放在一起的,很难清楚分开,阅读时要注意。
(2)、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用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的科学。这里的仿生学是专门对生物而言的,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类本身。
(3)、是一种哺乳动物,习惯于夜晚飞行活动,它们利用声纳在黑夜中寻找飞行途径和食物。它们发出一种持续高音调的吱吱声,然后倾听从附近物体反射的回声。人们称它“定位回声”。蝙蝠就是通过“定位回声”来看周围物体的。
(4)、蝉蜕是蝉的幼虫变成虫时蜕下的壳;中医做解热镇静的药物。中药的蛇蜕指蛇在生长过程中蜕下来的皮,管状薄膜,半透明,有光泽,常用来治疗惊风、抽搐、癫痫等。 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写好四季事物(2)
二、写四季事物时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人们常讲的“打比方”。有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和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把事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写四季事物,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有广阔的艺术天地。虫鸣与歌唱、白云与棉絮、搜趣网飞雪与柳絮、动物与人物、潮水与思绪等等,我们只要做自然界的有心人,处处细致观察比较,就会发现许多事物有其相似点,找到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比喻句中被比的事物为“本体”,作比方的事物为“喻体”,联接两者之间关系的词叫“喻词”,如“像”、“是”等),把所写事物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
说明文里的比喻是一种说明方法,与修辞上说的比喻有所不同。比喻说明的目的是把事物的特征准确、形象地刻画出来,一般不能夸张,作比喻的事物(喻体)通俗易懂。请看两段写玉兰花的文字,体会修辞中的比喻方法和说明文中的比喻说明的不同之处。
【例1】
因为玉兰的花瓣很像莲花,在未开放之前,花蕾又像我国书法用的毛笔,所以古来又有“木莲”、“木笔”等别名。……春天,洁白而凝润的花朵光叶而开放,每朵花直径可达4~5寸,当满树花朵层层开放的时候,真如银铸玉雕,香气袭人。
(庄之模《玉兰花》)
【例2】
休息时坐在玉兰树下,举目仰视,蔚蓝的天,洁白的花,自由的风,欢快的鸟,这一切神奇地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衬在玉兰后面的天空如平静清澈的湖面,洁白的玉兰花像一群纯白的天鹅,风在她们前后欢呼,鸟儿为她们伴奏,她们在湖面翩翩起舞。
(马颖亮《玉兰赞》)
例(1)是科普说明文,作者用人们熟悉的莲花瓣比喻玉兰的花瓣,用毛笔比喻玉兰的花蕾的状态,用银铸玉雕描绘了满树竞放的白色玉兰花朵。比喻显得精练、平实。例(2)是咏物散文,作者想像丰富,情景交融,把玉兰花比作“天鹅起舞”,富有诗情画意。如果把这个比喻放在前例里,就会让人觉得别扭、不准确。
比喻中,本体与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而且相似点要准确。如果用同一事物的别名来作比,就只会给人重复的感觉。有人写荷花,说“粉红色的荷花宛如出水芙蓉”,其实“出水芙蓉”本来就指荷花。
本体与喻体两者的相似点要明白、准确。比如郑振铎《猫》写小猫颜色形态时用了比喻:“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把花白的猫比作“白雪球”,相似点较准确,假如说花白的猫比作“盐巴块儿”,就不准确了。
选择喻体时,要求形象、生动,而且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如果喻体是人们不常见、生疏、晦涩的事物,可能越比越不清楚,达不到应有的修辞效果。
2.比拟
比拟有拟物和拟人两种。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修辞方法在关于四季事物的作文中,运用也相当广泛。怎样灵活恰当地运用比拟方法来写四季事物呢?首先谈谈事物的拟人化问题。我们说,把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象当成有思想、有感情和有个性的人来写,会使所写对象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感情。动物、植物这类有生命的事物,人们常常选用适合写人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来描写它们,使所描写的对象具有人的动作、人的特征、人的品质、人的感情。如周建人《蜘蛛》把蜘蛛当人写:“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又如写青蛙冬眠:“秋风习习,冬季也要来临了。大雁成群结队匆匆地飞往温暖的南方。青蛙放声歌唱了一个夏天,也许是觉得累了,正准备躲进池塘深处的泥土里,美美地睡一长觉呢(冬眠)!”
也可以把风雪雷电等自然景象拟人化。如写风吹树林:“夏夜的风,一阵阵,闹嚷嚷地跑进树林里,亿万片细小的杨叶,顿时舞动欢呼起来。”(王汶石《夏夜》)
说明文中,也常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事物。像《荔树的自述》、《梅雨的自述》等题目,都是要求把事物当成会说话、会思维的人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的。
关于四季事物的科学童话故事、寓言等,常常通篇用拟人的写法。
恰当地运用拟人方法表现事物,不仅可以把事物写生动,而且还能发展自己的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内心的感情,使文章更亲切、更感人。
但是,比拟要求用得恰切、得当,又要求有真情实感,褒贬分明。春蚕、蜜蜂等无私勤劳的小动物,把它们当成辛勤劳动,为祖国建设奉献的劳动人民来写,情真意切,倍加感人。如果把“苍蝇”当成“朋友”来写,说它“天一亮,就嘤嘤嗡嗡飞进厨房,站在餐桌上,等待着和我们共餐,‘吃’饱饭,就飞到脸上来和我们亲切交谈……”这就会使人感到你是非不明,褒贬不分,这样的比拟是不可取的。
运用比拟,要注意互相作“比”的事物之间特征的协调统一,强调表现出所描写对象的特征。说蝉是昆虫中的优秀“歌手”,人们是同意的,如果说啄木鸟是“歌唱家”,大家就会产生疑问,因为蝉有动听鸣叫的特征,而啄木鸟虽然会啄捕虫发出声音,但它平时并不喜欢引吭高歌。
3.摹拟
写关于四季事物的作文,为了使语言更形象,使文章更有真实感,常采用摹拟的修辞方法。摹拟就像美术课讲的“写生”一样,它是用语言文字把所描写事物的颜色、声音、形状等真实地摹写出来,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声,如见其状。这种修辞方法能使所写事物生动逼真,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在记叙类文章中,描写自然环境时,摹拟出事物的形、声、色还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写抒情性文章,运用摹拟方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思想感情。
摹拟可分为摹声、摹色、摹状三类。摹声就要选用准确的象声词,把事物的声音描绘出来。如写蝉叫声用“嘶嘶呀,嘶嘶呀”来描摹其声音。摹色就是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把事物的色彩特征描绘出来。如青山绿水,白雪红花,都有其不同的颜色,就要选用不同的形容词分别描绘。摹状就是选用恰当的词语,把事物的状态表现出来。如毛竹是“修直挺拔”,荷花是“亭亭玉立”,各有各自的状态。
多姿多彩的四季事物,为摹拟手法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生动逼真地再现四季事物,也要正确运用摹拟手法。四季事物中,莺啼猿叫,虫鸣犬吠;乌云明月,海浪滔滔……时时有声音,处处有颜色,样样有情形。我们要留心观察,认真揣摩,选用最准确的词语,把所描绘的事物维妙维肖、有声有色地展//www.souquanme.com现出来。
4.映衬
写四季事物时,人们常把两个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衬托,互相对比,使要表达的主要事物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扶持。写花朵的艳丽少不了对叶子和枝干的描绘。描写月亮,离不开蓝天、云彩、星星。所谓“烘云托月”,说的就是云和月这两种相关的事物,会互相影响,互相映衬。当乌云满天时,就看不到月亮,或只有朦朦胧胧的月光;而月光皎洁的夜晚,也就难见到满天乌云。写月,以云作背景,写云,就以月去衬托,起到突出主要事物的作用。
同样道理,人们喜欢把常绿的青松、翠竹等事物放到雪景中去描写,目的也是以雪的寒冷衬托青松、翠竹的苍翠、挺拔,从而赞颂它们凌霜傲雪、不畏风暴的坚强性格和英雄气概。
映衬修辞方法用得好,会使表达的内容更含蓄、婉转,而又会使所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写关于四季事物的作文,可以恰当地运用映衬的方法。
5.夸张
夸张,是为了更鲜明、更突出地表达某一事物,对描写对象的特征、形象、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老舍《骆驼祥子》)“两面奇峰对峙着,满山峰都是奇形怪状的老松,年纪怕有个千儿八百年!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杨朔《泰山极顶》)
老舍把夏天的阳光夸大到像火一样烫一样热,读后似乎在肤觉、视觉上体会到阳光的火红、火热。杨朔把松树叶子的浓绿夸大到“要流下来似的”,给人在视觉上感觉颜色在“流动”。这种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恰当的夸大,使事物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
写四季事物常常用到夸张的修辞方法。写生物用夸张,写气象等非生物也常用夸张。如贵州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与事实不符合,是一种夸张,但它反映出贵州的天气特点和地形特点,懂得贵州情况的人,就会觉得合情合理。
运用夸张时要注意以四季事物的客观实际为基础,恰如其分地夸张,才能起到夸张的作用。写夏夜里的萤火虫,说它像天上闪烁的星星,是合理的,如果把它夸大说成萤火虫的闪光就像眼前盏盏明亮的电灯,那就不符合事实。因为天上的星星用眼睛看上去确像萤火虫的亮光一闪一闪的,而没有电灯般的明亮(假如说萤火虫像远处闪烁的电灯还有点说服力)。因此说,夸张要注意掌握分寸。
夸张要合乎客观实际。鲁迅在谈漫画的艺术夸张时说:“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成笑话了。”(《漫谈漫画》)写作文运用夸张也一样,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无中生有,滥用夸张。

四季作文 结尾


开头:才见雁南去,花也落枝头,芳草无情,蝶飞舞踪迹。却来一夜乌云,瓢泼冷雨,漫卷西风。淡妆肃容难敌风寒,于是,霜染枫叶红,人比黄花瘦,绿意也无踪。流年过半,不禁心伤流景,芳草满目垂青,只为一季娉婷。
结尾:赏春天,桃红柳绿。看秋日,天高云淡。守一颗平静的心,淡看春去秋来。

开头:龙腾虎跃夏至节,云蒸霞蔚雨花台。天府川南宜宾今夏姗姗迟了-个节气,往年晒太阳的夏天-改常态——晒起了夏雨。雨水老是三天两头下个不停,不知是谁戮穿了天空,也不明白是否季风拥破了天宇、云朵或大自然的心情。
结尾:听着那雨水轻轻叩击植被或远山近影时发出的沙沙声,那种凉爽、快意、和谐的节奏在心底慢慢升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令人叹息,就如眼前的雨中山水、雨花朵朵、夏雨声声……

开头:这是大自然最杰出的作品——当他把纤细的秋给了江南,也给了北方的秋的豪迈奔放。郁达夫的眼里,江南之秋的奇异是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北国的秋槐,秋蝉的残声,平平仄仄的秋雨,绝好的果树……印象里,秋的格调,秋的意蕴,秋的味道——深沉,萧条。
结尾:人生有四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特别是逝叹嗟卑深秋,总是令人联想到人生芸芸众生的感伤。在许多人眼中,秋天是用来寄托愁思的,是清高的,孤独的,容易忘记很多东西的季节。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金灿烂的稻田,散溢着秋思的浪漫,飒飒秋风洗涤胸中的积郁,让人神清气爽,粮食进仓瓜果飘香,理想的储仓正悄悄丰满。那红透的果实,成熟饱满得让人心动。秋天是金色的,辉煌的梦秋天是悠扬的,愉悦的歌秋天是美好的,清灵的诗秋天是坚强的,永恒的生命。

开头: 亲情,是两个平凡而普通的字,它像一根火烛,使人感受到爱的温馨。它无须添加任何的修饰,就能使人感受到被爱萦绕在身边的幸福。它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付出了爱,就没有索取……亲情,就是这样的美好。
结尾:风还在刮,它吹近了我的心中,感到了一丝暖意;雪也还在下,它随着风的陪伴,成为我心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关于四季的作文的结尾

和一段写春的段落
结尾一: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季节,而我呢,四个季节都喜欢。我喜欢春的生机,夏的烂漫,秋的诗意,冬的希望,拼凑在一起,成了一幅我喜欢的,绚丽的画卷。
二: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魔术师,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各自的绝技,绽放美丽的一面。www.souquanme.com
三:
我们的人生中,经历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它们用画笔为我们的心灵增添了一份成熟,为我们的人生绘出了精彩。四季走过,留下了一道又一道回味无穷的倩影。
写春的段落
春天到了,各种绚丽的花朵都开放了,都是那么绚丽夺目。田里农民伯伯种的油料作物——油菜花也开了。金黄的油菜花,成了蝴蝶的天地,美丽的蝴蝶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着柔和而优美的舞姿。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静静地停留在油菜花上。正是这样,给春天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油菜花的美丽,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劳动人民”——蜜蜂,蜜蜂总是不分昼夜地不辞辛劳地给油菜花授粉。偶尔一阵微风吹来,金黄的油菜花立刻涌起了高低起伏的“金浪花”。远远望去,实在令人美不胜收!

四季作文结尾(短)

结尾一: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季节,而我呢,四个季节都喜欢。我喜欢春的生机,夏的烂漫,秋的诗意,冬的希望,拼凑在一起,成了一幅我喜欢的,绚丽的画卷。
二: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魔术师,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各自的绝技,绽放美丽的一面。
三:
我们的人生中,经历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它们用画笔为我们的心灵增添了一份成熟,为我们的人生绘出了精彩。四季走过,留下了一道又一道回味无穷的倩影。
写春的段落
春天到了,各种绚丽的花朵都开放了,都是那么绚丽夺目。田里农民伯伯种的油料作物——油菜花也开了。金黄的油菜花,成了蝴蝶的天地,美丽的蝴蝶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着柔和而优美的舞姿。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静静地停留在油菜花上。正是这样,给春天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油菜花的美丽,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劳动人民”——蜜蜂,蜜蜂总是不分昼夜地不辞辛劳地给油菜花授粉。偶尔一阵微风吹来,金黄的油菜花立刻涌起了高低起伏的“金浪花”。远远望去,实在令人美不胜收!

四季作文开头结尾

好一点的,不要抄的,不用太多。谢谢了!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

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特色和风光。

春天,就像一个漂亮的姑娘伴着优美的乐曲,降临大地,使万物复苏。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看到了全新的自己。绿色的海洋开始生长,富有生机。绿色的大树已经长出绿色的树叶,一些冬眠的动物,也睁开了朦胧的眼睛。人们也精神饱满,孩子认真学习,大人努力工作,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有秩序。

夏天,就像旺盛的精灵来到人间。树木长得更旺盛,草长得更高了,就连太阳也烧得更热了以至于白天都更长了。夏天,最想要做的事就是游泳。游在水中晒着太阳,想想都舒服。冰冷的水,炎热的光,而我就在这热冷的中间,这种滋味一生稀奇。

秋天,就像一位采摘果实的仙人。带来了许多果实。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果实的黄金时期。但天气变得寒风瑟瑟,树上的叶子变黄了,片片飘落下来。但也创造了许多风景,五彩缤纷,像一条彩虹呈现在我们面前。

冬天,像一个内心寒冷的人。雪飘飘,银装素裹。但也是孩子的乐园,打雪仗、滑冰、堆雪人……各个玩得不亦乐乎。梅花也张开笑脸,迎接春天!

四季就像不同的小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