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城固景点张骞(介绍张骞墓的作文100字)

关于张骞的资料(?~前114),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即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

描写城固景点张骞(介绍张骞墓的作文100字)

关于张骞的资料

(?~前114)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即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十年余,娶妻生子,但却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经康居(今苏联锡尔河中游地带),抵达大月氏。大月氏先为匈奴所迫,辗转西迁,这时已定居妫水(今阿姆河)北岸,又统领了大夏(今阿富□北部),决定在此安居乐业无意报复匈奴。张骞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刘彻详细报告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以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为卫尉,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 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 率三百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拜大行。翌年卒。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相传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皆为张骞自西域传入中土,未必尽然;但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治中亚史所根据原始资料, 具有重要价值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风雨嗟何及,江湖泫然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
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
张骞,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是中国历史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骞雕像(13张)  当时汉匈交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机会,汉武帝从一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后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再向西南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于是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身分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出发他们朝行暮宿,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并押送至匈奴王庭。匈奴为笼络软化张骞,为他娶了妻子,并生了儿子这样一扣就是十年。但这些并没有动摇张骞完成通西域使命决心,带去的旌节一直留在身边。   一个月黑之夜,张骞一行趁匈奴不备,逃离匈奴。他们取道车师国(今新疆吐鲁番盆地),进入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带),又从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葱岭到达大宛(今费而干纳盆地)。在大宛向导的带领下到达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最后到达大月氏。   但是,大月氏的国情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迁到妫水流域后,征服了邻国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决定在此安居乐业,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同时,月氏人还认为汉朝离自己太远,不能联合起来共击匈奴,因此张骞「断匈右臂」的目的没有达到。张骞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余,于元朔元年(前128)启程回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地区,改从南道,他们翻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今新疆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进入羌人居住地区。但在途中又为匈奴骑兵所获,扣押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带着妻子和助手甘父等三人,乘机逃回汉朝。汉武帝详细地听取了他对西域的情况汇报后,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太中大夫,赐甘父为奉使君。张骞自请出使西域,历经艰险前后十三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   张骞在大夏时,看到中国邛山(今四川荥经西)的竹杖和蜀地的细布市场出售,很觉奇怪。一问商人,得知是从身毒买来的。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那里百姓骑象打仗,临近大海。大夏国远离汉朝一万余里,位于中国的西南方,而身毒国又位于大夏国东南几千里,竟有蜀地产物可见离蜀地不远。他估计从蜀走身毒到大夏,必是快捷方式,又可免匈奴的阻击。他建议武帝打通西南夷道。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蜀郡、犍为郡派使者分别从駹、莋和邛、僰等四路并出,打开西南通道。但各路使者为昆明夷所阻,未能如愿。而经滇国、夜郎等使者在滇一带活动取得成效,为武帝经略西南夷奠定基础。元朔六年(前123),张骞以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为卫尉,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延误军期,当斩,后用侯爵赎罪,免为庶人。   二年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今伊犁河流域),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率三百人,马六百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时匈奴势力已被逐出河西走廊道路畅通。他到达乌孙后,请乌孙东返故地。乌孙王年老,不能作主,大臣惧怕匈奴,又认为汉朝太远,不想移徙。张骞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东)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使者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北非。元鼎二年(前115),乌孙王配备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回国,同行的还有数十名乌孙使者,这是西域人第一次到中原。乌孙王送给汉武帝数十匹好马,深得武帝欢心。武帝任命张骞为大行,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和宾客。第二年,张骞去世。他所派遣的则使以后陆续带了各国使者来到长安,汉和西域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而汉朝的使者不断往来于西域诸国,一年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都用「博望侯」的名义,以取信于各国。乌孙国见汉朝军威远播,财力雄厚,遂重视与汉朝关系,要求和亲。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细君死后,武帝又把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两国长期通婚友好。汉朝「凿空西域」,张骞创立首功。相传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物皆为张骞从西域传入中原,或未必尽然,但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则至今为人称道。

城固县的旅游

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包含有张骞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物景点位于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一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一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阙式大门门楼铺设了墓园甬道栽种名贵花木。1991年又修建气势雄伟的三间献殿,东西墙壁悬挂有“张骞出使西域图”和“凿空图”。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长3公里、宽10米的城固县第一条旅游专线公路,可由县城直达纪念馆。
南沙河风景区是全省有名的七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距县城15公里,距柳林机场3.5公里,与汉中市,城固县城,南郑大河形成圈状交通网络并且紧靠108国道南复线即将建设的“汉中——西安”高速公路,从景区擦边而过,交通非常便利。是度假旅游和宗教旅游的好地方
鸟山位于三合乡二岭沟西,占地约1500亩,为一天然禽鸟园,这里树木繁茂隐蔽性好,加之北临汉江,西靠南沙河,东界堰沟河,可以沟渠纵横。塘库成片,鸟类捕食鱼虾正好左右逢源因而它们喜欢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此活动的
鸟类不下18种,除喜鹊画眉柳莺鸟类之外,有4种鹭鸟是这里的主要居民”,它们大约有1万2千多只。四种主要“居民”是夜鹭(喜昼伏夜出)牛背鹭(善于歇在牛背上啄食牛背上的寄生虫),白鹭(全身羽毛洁白如银、性情温顺、惹人喜爱),池鹭(因迂入林区较晚,比较知趣,从不和同胞地盘,只在山坡高处和山坡下边缘营巢,因生活环境较差,其数量远比前三种鹭鸟少。
洞阳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城固县毕家河乡东北侧的一座山巅上,在县城西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前。明英宗天顺元年(1459年)被皇帝封为“通微显化真人”的著名道长张三丰重建洞阳宫。1937年,道徒魏成新在此修灵官崖3间,张爷洞、太白庙4间,黑虎泉1间。1985年又修复三清殿,玉皇殿、十王殿、和土地庙、洞阳宫分上下院,有房64间,占有山地七、八百亩。这里群峰拱首、苍松溢翠,头枕秦岭重峦,面临灵崖、古观,张爷洞、逼火城、拔池献花离奇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嘉靖香炉万历铁钟以及匾额碑文、登山石阶等文物古迹犹存。
桔园景区:国家AAAA级别景区,是我国地理界线最北的最大柑橘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距离县城17公里的桔园镇,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神奇典故发源地。景区以巍巍秦岭为体,万顷桔园为裙,升仙文化为魂,借助河水流太极,群山呈五行之势,被誉为“中国根据生态观光第一园”。景区内有伏牛山、鹭鸟群、橘颂长廊、揽胜台、升仙大道、会仙阁、升仙台等景观,也有柑橘采摘野外攀岩、桔林滑索、胥水漂流大鲵养殖参观游玩项目。一年四季景色常新,春季洁白桔子花点缀群山,好似雪海茫茫,金秋漫山红果,桔香四溢,令人流连忘返,是居家旅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所。
宝山商代遗址: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宝山村,经过系统考古发掘1700余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期陶窑十余处,商代烧烤坑三十余处,商代墓葬,汉代灰坑二十余处,由西北大学赵丛苍教授主持发掘,已出版考古报告《宝山遗址》。遗址旁边为宝山寺,寺内有陶塑十八罗汉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古路坝天主教堂):位于县城12公里处的董家营乡古路坝村,省级重点保单位。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兰人设计,我国优秀工匠修建,整个建筑群设计独特,构思巧妙,用料讲究工艺高超现存主教公馆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
抗战爆发后,西方传教士纷纷回国,而汉中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诸多高校西迁首选之地。在此期间,原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文学院、东北大学文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成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工设8个学系,原址即在古路坝天主教堂。办学八年,培养本科生一万三千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两院院士毕业生有二十五人。
从董家营乡进入七里沟到古教堂,沿途风景秀美,野花遍野,心旷神怡。
五门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桔园景区2公里搜趣网,由唐工昉创建于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还在发挥作用古老水利工程,距今发挥水里设置作用已两千余年,被称为陕西的都江堰,对地方农业、水利事业功劳巨大。景区内有千年皂树、金桂飘香等景观。
五门堰
地母庙位于省级名胜南沙何风景区内的佛教圣地五郎关,距县城约20公里,相关古建筑有“回龙寺”,大雄宝殿等。城固地母庙兴建东汉献帝二年(公园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朝历代民众虔诚拜竭,香火鼎盛。清代后期信奉地母传入台湾,蜚声海内外。
地母,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是万物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之盛举

跪求张骞墓导游词

有的朋友出来晒晒吧,真的很急,要导游口试的那种,张骞出使西域可以不用详细介绍。主要要张骞墓内的景点简介。谢谢了。
博望侯张骞的故里在城固县。他的纪念馆和他的墓冢建在一起。城固县距汉中市30公里,纪念馆在县城西北四公里处。远远就望见高大的古柏,郁郁葱葱。   西安交通大学汉代壁画墓 墓葬位于西安市东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东部,基建时发现。1987年5月一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进行了发掘。 墓坐北朝南,平面近“A”形,由斜坡墓道、东、西耳室和主室三部分组成。斜坡墓道位于主室
南面正中,长12.5米,仅发掘了5米,墓道平面呈长方形。墓道北段北距主室1米处有东西耳室,耳室平面为长方形,长2米余,宽1.1米左右,用长方形条砖券砌而成。主室位于墓道北端,平面呈长方形,南北进深4.55米、东西宽1.84米、高3.25米,系用长条砖、楔形砖、子母砖砌筑而成。主室封门原有两道,最里一道是木质门,发掘时发现有木门坎、框的朽灰痕迹。最外一道是用长条砖横卧砌成的。由于墓室早年被盗,遗留文物不多,有铜器、铁器、陶器玉器、蚌器及建筑材料等、陶器有釉陶壶、奁、仓及彩绘罐、球等。铜器有“昭明”铜镜一枚,大、小五铢钱百余枚,还有漆器饰件、车马饰件及兵器等。玉器主要是塞堵死者七窍所用的玉器,铁器有斧、棺钉等。  此墓发现的主要收获,是在主室内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色彩斑斓的壁画。壁画内容可分为两大
部分:第一部分为墓室顶部及后壁上部,第二部分是在墓室四壁下部,主要界隔是以绘制在四壁的红
色菱花形纹带为界。上部主要是表示天空,下部主要是表示山川的。墓室顶部有两个同心圆圈,两圆
圈之间的空间中,绘有二十八宿星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星辰大多数是白色外边
有黑色轮廓线,仅一颗星为红色。星与星之间用直线联系各自成组。另外,每组星又同时配一人物动物飞禽,用以说明各星的名称意义。在星辰圈中,墓室顶部南边太阳(金乌),北边月亮(蟾蜍玉兔)。整个墓顶部绘满了云气,云气间填绘着很多只各具姿态仙鹤,后壁上部是一幅导引图。  第二部分是在云气间填绘很多虎、鹿、天鹅山鸡、鹤等走兽飞禽。壁画用色丰富,计有朱红石青石绿、青蓝、白、黑等色。经分析全是矿物颜料。绘法主要是采用先平涂、后勾勒的“没骨”绘画技法。颜料配制方面是采用飘浮、研磨、取头青、二青等的传统国画做法。  由出土文物、壁画风格表现内容等方面分析,此墓的时间为西汉晚期
  在中国的历史上,张骞是一个值得大写特写的人,。他是历史上走出华夏地盘带有明确外交任务的第一个外交部长,也是带着中国特产丝绸、开拓丝绸之路、与外国进行以物易物货物贸易的第一个外贸部长:他是中国历史上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打开国门、从外国引进大量物种科学家,也是促进外文化交流的艺术家:他是深入不毛、走过天山、翻越过帕米尔高原、探索过澜沧江峡谷的探险家、地理学家,也是代表汉朝访问过几十个国家的亲善大使:他是和北方牧民入侵者进行过面对面斗争军事家,也是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过有史以来第一个外来物种大规模引种训育基地的农业科学家
  
  一对十几米高的石旗杆矗立宏伟的汉代建筑风格的大门两边。进门是纪念馆,纪念馆后面就是陵墓。墓冢掩映在古柏翠竹之间。古柏很粗,几人才能合抱。墓前两侧,供奉着一对大型石翼兽(当地村民俗称“石虎”)。石翼兽和石旗杆是汉代流传下来的原物,极具考古和研究价值,十分珍贵。墓前有好几道大型石碑,较有名有两块:一块是清代学问家毕沅所题之碑,一块是西北联合大学所题之碑。毕沅在陕南作过官,而西北联合大学对张骞墓进行过发掘。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由平津迁移到汉中城固县,组成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址在城固县小西门外,即现在的城固一中院内。(当时还有一//www.souquanme.com个西南联大,在昆明。)时局虽然动乱,但是在许寿裳、黎锦熙、徐诵明、李蒸、何士骥等教授的主持下,还是对张骞墓进行了发掘。但挖掘工作只进行了外围清理,尚未进入墓室,就被张骞后裔阻止只有少量文物面世。现在墓前西北联大所立之碑,正面碑文《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碑记》,由黎锦熙书写;碑背面《汉书张骞传》由许寿裳书写。黎锦熙是当代著名语言文字学者,他在碑刻中,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这在碑文中是第一次。许寿裳是文学家,鲁迅的挚友今日我们抚摸着他们的文字,思想风起云涌年代,不无沧桑之感。
  1944年,国民党在汉中驻军的一名王师长为其母做寿,以打靶为名,派军队将张骞墓包围,从墓西侧挖开一个高四尺、宽三尺的大口子,进入墓穴,盗走何物,没有记载。现场扔下一只一尺多长黑帮白底的靴子,被农民拾起供在附近庙里,但不到半天风化了。
  附近村民对张爷信奉备至,磕头烧香络绎不绝。一位中年人告诉我们:每年庙会陵园内树木花卉、竹林植物上,拴满了村民们用来祈福免灾的红丝带、红绸子、红毛线。张骞长眠在这里已经一千九百多年了,还在保佑着一方百姓。
  陵园很小,纪念馆内可供参观的东西亦不多。一位老者说,县城西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叫“古城”,是张骞晚年颐养去处,可以看看。我们立即车前往。的确不远,就在108国道旁边。村子很大,四周有土城围子,像城墙,墙下有护城河遗迹。资料上讲,此地原叫“胡城”,也叫“胡姬城。”张骞出使西域回来,与胡妻俱还汉中。带回来一些少数民族的乐器乐谱经常教习演练“胡乐”。晋代曾在这里出土过十二枚编钟。地下应该还有文物埋藏。由于没有保护措施,“胡城”已沦为村居了。
  县城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座张骞手持汉节的大型雕塑。有十几米高,是现代人的作品当年从这里走出去农家孩子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恩泽千秋惠及万代的一代伟人
  关于张骞墓前的两只石翼兽,还有一个美丽神话传说: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夏等国,并探索黄河源头。他(从黄河乘槎(坐船)逆水上行一月多,到了一个地方,只见城郭繁华内地州府,见一女子在室内织布,又建议丈夫牵牛在河边饮水。张骞在河边拾了两块石头,回来拿给博学东方辨认,东方一看,大吃一惊说,此乃天上织女支机石也!才知道他到过的地方是天上,见过的人就是牛郎和织女。后来演化为墓前的两个石翼兽就是侄女的支机石。此事唐以后多有诗人歌咏之。以至乘槎、星槎、浮槎等词,竟成了外交、出使的同义语。同时也有了“黄河通天”之说。
  城固县还有汉太尉李固墓,因时间不允许就此作罢

张骞的介绍

姓名:张骞
性别:男
出生年月:?—公元前114年
籍贯:中国

张骞,汉武帝时期探险家,公无前2世纪时,中国受到来自北面和西面山区匈奴部落侵扰。他们攻打中国的农民,掠去他们的牲口,并且试图动人反对中国的统治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现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后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直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张骞的简介?

张骞
(?~前114午),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应募。建元三年(前138),张骞率众一百余人向西域进发,西行途中,为匈奴人俘虏,拘禁十年之久,为匈奴人做苦工,牧羊、放马等。十年中,他精心保管使者节杖,牢记着使命。后乘机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宛。那时大月氏已自伊犁河流域迁到中亚,张骞乃经康居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阿姆河流域)。当地气侯适宜物产丰富,生活已获安定的大月氏人,不愿东返与匈奴作战。张骞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住了一年只好东返归国。归途中又为匈奴俘虏,被禁一年多。因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张骞乘机逃出。元朔三年(前126),张骞回到长安。这时只剩他和堂邑父两人。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张骞使大月氏的往返途中,将西域的山川地理,风土民情记了下来,使汉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实情况,司马迁把他此行称为“凿空”。
元朔六年(前123),张骞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出击匈奴。由于他熟悉匈奴地形,具有丰富的沙漠行军经验引导汉军在沙漠中找到了水草,使这次战争取得了胜利,以功被封为“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张骞与李广俱出右北平抗击匈奴,因错过行军日期,被夺了“博望侯”爵位
元狩四年(前119),匈奴被汉军打败,张骞受命为中郎将,率将士300人,牛羊万头,币帛数千万,第二次出使西域,以联络乌孙,共抗匈奴,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张骞到达乌孙,劝说乌孙东返曾被匈奴强占的故地,乌孙没有答应。他又派副使,分别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联络。元鼎二年(前115)偕同乌孙使者返抵长安。公元前114年,张骞因病去世。随后,被张骞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国的副使,也陆续偕同各国使者来到长安。从此,汉王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长期的友好交往关系。几年后,汉嫁江都王建女细君于乌孙,汉、乌联姻终于实现了。
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是汉朝同西域36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开辟了中西通商道路——“丝绸之路”。这条通道,使中原和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日兴盛起来。西汉王朝的统治由此扩展到了西域一代。张骞就是这条“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张骞墓在今城固县西博望乡,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竖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大书“汉博望侯张公骞墓”,系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立。
张骞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离乡,西域探险,换来千年不朽英名。他无意中做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
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离乡,西域探险,换来千年不朽的英名。他无意中做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
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离乡,西域探险,换来千年不朽的英名。他无意中做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
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离乡,西域探险,换来千年不朽的英名。他无意中做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
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www.souquanme.com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OtzZOW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www.souquanme.com,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张骞
时间:2005年11月1日13:11来源作者:djh 票数:0等级: 点击:103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公元前139年,他受汉武帝委派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过了十一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