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非一般的美丽上一句是什么(宫中多少如花女 不嫁单于君不知 是什么意思)

王者荣耀王昭君凤凰皮肤说了一句话,原话是什么?1、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2、浴火涅磐,唯求清风明月共天涯。3、见过彼岸无尽的红......

王昭君非一般的美丽上一句是什么(宫中多少如花女 不嫁单于君不知 是什么意思)

王者荣耀王昭君凤凰皮肤说了一句话,原话是什么

1、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2、浴火涅磐,唯求清风明月天涯

3、见过彼岸无尽的红莲,如同你我相思蔓延

4、生生世世若初见,相思长守。

5、倾覆了故国,惊醒镜花水月。

6、死亡本是轮回的归宿,因所爱而无畏

王昭君是一个对单非常强力的中单法师,有控制有减速,AOE爆发超高,擅长团控,在团战中有很大的作用。出装可以以法伤装为主,到后期战时只要注意走位,控制好对面输出人物,找机会放出自己的大招,打出范围伤害



扩展资料

英雄背景

北方延绵数千里的草原上,生活着北夷部落他们水草而居,与牛羊和狼群为伍男女都是强悍战士

然而极北严寒侵袭着草原,让他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严苛。为了得到粮食,他们自塞外南下,一次次向长城发起冲击

彼时中原陷入混乱焦头烂额诸侯无暇搜趣网应付这群野人,又不能放任他们掠夺只好联合起来与之谈判。最终,以粮食和布匹代价暂时达成停战协议。随着这些和平礼物一同抵达的,还有和亲公主

北夷人将公主送往他们的圣地——凛冬之海,将她献祭给神明作为新娘。他们坚信,这能让他们的神明重搜趣网新来到世界上,护佑部族久而久之,这演变成一项残忍神圣传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昭君

形容王昭君美丽成语

鸟见之高飞,全坠落树林里面;不敢与之比美;四者孰知天下正色沉鱼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释义] 沉。 [辨形] 雁。鱼见之深入。 [语出] 《庄子齐物论》,天空飞过的雁,她每天都会到溪边去浣纱:使下沉;使飞雁降落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大家称赞一个女人长得很漂亮:使落下。 [近义] 闭月羞花 [用法] 用于女子极其美丽动人,溪中的鱼看到西施。 [例句] 壁画上的女子个个有~之容,全沉到水底去,看到王昭君长得那么漂亮。 [英译] extremely beautiful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 后来,都羞愧的不敢浮上水面、丽姬;不能读作“là”、定语。 汉朝的时候。 [结构] 联合式;人之所美也,都惊讶忘记怎么飞了,有一个叫做西施的美女;落,也有一个美女叫王昭君;闭月羞花之貌,她要出塞去嫁给番王的时候。原指女子貌美,觉得自己长得比西施丑;使游鱼下沉:“毛嫱、宾语,就说她有“沉鱼落雁”的容貌;麋见之决骤;不能写作“燕”?” [正音] 落。一般谓语

《昭君出塞》全文是什么?

《昭君出塞》原文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昭君出塞》译文

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她们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

宫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画工行贿。王昭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貌画得很难看

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昭君充当出行

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昭君就去了。

用来描述王昭君美丽的词就只有落雁吗?有没有其他的?

看到杜甫王安石写的那几首诗没有把王昭君形容的多美呀?
对于美人描写直接描写外貌不是最好的做法相反侧面写她的容貌气质给人的深刻印象、对人的震撼甚至历史影响,才是最高杆的,我用一页纸写什么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冰肌玉骨花容月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没有用,直接说:皇帝为了褒姒把国家都给亡了,希腊和特洛伊为了海伦开战了!顿时倾国倾城了有木有?
两大诗人深深懂得这一点,你看他们是怎么轻描淡写就让你觉得这个女子太美了:
杜甫主要感叹王昭君的身世,但是首句也暗示了她故乡人杰地灵,山川明秀,但是这样的好山河孕育出的好女子,却被迫充当了和亲的牺牲品,诗人伤心红颜薄命,感叹她的怀才(貌)不遇,这是对一个美女从外貌升华人格赞美如果她不是绝色的美人,绝对不会引起人们如此感慨,你想,古代和亲的姑娘多了,公主什么的更是一抓一大把,为什么只有王昭君最惹人怜惜因为她最美啊,把我们大汉最美的女子送给番邦,这是多么大的耻辱!相反如果送凤姐过去,你是拍手还是怜惜感慨呢?
王安石则是侧面描写,“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你看看,第一句说她出宫的时候心里高兴,流着泪呢,也没有好生梳头,第二句还写她没精打采的,也没化妆,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素颜,还惹得见惯美女的皇帝情不自禁相见恨晚……让皇帝都失态的美女,请问这不是绝代美貌是什么??然后王安石还给画师喊冤,不是画工故意要把美女画丑,而是真正的美女,她的一颦一笑,神态举止都是美,她的神采气韵静态绘画根本呈现不了的!现在都还有很多粉丝认为平面照上看不出偶像真正的气质神采,这就是“意www.souquanme.com态由来画不成”啊!
再举些例子,《越绝书》里面写西施,不写她鼻子眼睛怎样好看,只写吴王如何为西施营造华丽宫室,又写越国攻破国王宫后,正在烧杀掳掠士兵看到站在水晶帘下的西施,以为天神下凡,都跪下顶礼膜拜
李白写西施也用这样的手法“镜湖三百里,菡萏发新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大家为了争着去看美女,把湖面和水道堵塞了,这才叫美女。
《李师师外传》里写宋徽宗对自己的妃子们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李师师:要是你们都穿上宫装华服,站在一起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让你们都摘掉首饰,洗去脂粉,换上素色衣服,李师师的气质,就如鹤立鸡群一般超出你们了,那是一种超脱色相之外的风流韵致
红楼梦》写林黛玉和薛宝钗,前者“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没有一笔写她的容貌身材,却让人觉得形神兼备,气质神态都很灵秀生动。轮到薛宝钗就是“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些则是具象化的描写,脸谱化,口袋封面全都是这样的美女,但是林黛玉的神态美气质美就画不出来

描写王昭君的诗词哪些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赏析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昭君貌为后宫第一,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悔之,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昭君嫁到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不料汉成帝竟下诏令其“从胡俗”。而当时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又生了儿女。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演绎着。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白《王昭君》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北风gLArET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刘长卿《王昭君歌》
  感叹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结果酿成自身悲剧
  汉 使 却回 凭 寄 语, 黄 金 何 日 赎 蛾 眉。
  君 王 若 问 妾 颜 色, 莫 道 不 如 宫 里 时。
  ---- (唐) 白 居 易《王 昭 君》其 二 诗人们大多从王昭君未能受皇帝宠幸角度抒发她的红颜薄命。白居易这首诗可谓格调更低。
  然而,王昭君真的很在乎这一点吗?实际上王昭君自愿请行,就是想跳出汉宫这个牢笼传说是王昭君写的《五更哀怨曲》表达了她的心情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而王昭君离乡背井在匈奴生活时,念念不忘的仍是父母和家乡。呼韩邪死,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并不是要求回宫。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怨词》
  有些诗人感叹国力衰弱保护不了百姓才酿成王昭君的悲剧。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胡曾 《咏史诗汉宫》
  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三槐居语文网,a \ Q&x2Q)[
  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金王元节《咏王昭君诗》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王思廉《昭君出塞图》
  其实诗人不懂,和亲是在国力强盛采用怀柔政策。国力衰弱时恐怕只有进贡钱帛美女以求苟安而不得。看看宋朝,历经辽,金,元的侵掠,每年输银帛无数,仍不能保住平安先是偏安一隅最后灭亡。宋朝皇帝,大臣不用和亲之策?
  明妃风貌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 《琴曲歌辞昭君怨》
  白居易这首诗把怨恨指向了皇帝。 莫怨工人丑画身,英嫌明主遣和gLArET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王睿《解昭君怨》
  王睿作了一个翻案文章。王昭君留在宫里又如何?王昭君的悲剧,并不只是她个人的悲剧,而是封建制度至少是嫔妃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其二
  王安石的这首诗问世以后反响很大,它立意高,主题开掘深刻。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度问题
  王安石闯了诗祸。“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其实,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有点近代化。
  王安石的《明妃曲》问世后,欧阳修写了两首《和明妃曲》: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诗人的感受是深刻的:应该汉人最感难堪乐曲现在却被汉宫当作新声来翻奏;昭君的琵琶曲早已传至家乡故里并成为时尚,但真正知会其中怆怀悲思的又有几人?诗人把深刻的命意寓于从容委婉叙述平易晓畅的语言和清晰自然层次接转之中,反衬出对历史悲剧的感喟深沉。这种平易婉曲的语言与从容寄慨的抒情相辅相成洋溢浓郁艺术魅力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其二 这首诗更是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你皇帝眼皮底下的人都管不好,你怎么能指挥千军万马去消灭边境的来犯之敌呢?欧阳修的诗歌在针砭时弊上,比王安石更进一步确实是非常深刻的。可评作咏王昭君诗歌中的问鼎之作。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姿?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清朝历史学家刘献廷的这首咏昭君诗表达同一个意思:一个画师怎么能够评断出一个人的美丑?更进一步,他写道,后宫里的美女,像王昭君这等姿色的,可能还多的是,只因为昭君要嫁到外国,临行前向皇帝辞别时,才被元帝发现了她的美。至于那些始终没被皇帝发现,白头宫中的美女,还不知道有多少呢。甚至可以引申为,社会上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被埋没的悲剧实在太多太多了!
  也有诗为昭君出塞另作评价的: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昭君墓》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唐)汪遵 《昭君》
  明代有位诗人写道:
  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
  死战生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历史进入新中国以后,更有人把王昭君看作是民族团结的和平友好大使了。比如已故的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1963年在内蒙参观昭君墓后,题写了一首七绝《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上个世纪60年代在内蒙考察学习过一段时间,写过《内蒙访古》等散文名篇,也写过一首歌颂王昭君历史功绩的诗: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这样评价王昭君的出塞,似乎过于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说红颜祸水固然荒谬绝伦。但把一个女子和亲拔到如此高度,其实也是红颜祸水论的另一个极端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