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言战者国必亡后一句(齐桓公伐鲁 鲁人不敢轻战原文及翻译)

国虽大,好战必亡的下句!《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

轻言战者国必亡后一句(齐桓公伐鲁 鲁人不敢轻战原文及翻译)

国虽大,好战必亡的下句!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
靖曰:有国有家者,易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止攻其城击其陈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陈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大而言之,为君之道,小而言之,为将之法。夫攻其心者,所谓知彼者也,守吾气者,所谓知己者也。
引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3730621.html?si=3

国虽大好战必亡下一句怎么说。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国之将亡,下一句是什么?

墨子曰:国之将亡,必有七患
出自《墨子》。
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
国防之患:不修国防 大兴宫殿 粉饰太平
外交之患:大敌当前 外无盟友 孤立无援
财政之患:分配不公 铺张浪费 穷尽民用
内政之患:仕皆渔私//www.souquanme.com 修法禁言 不问国是
国君之患:闭门自大 标榜先进 坐以待毙
团队之患:用人不当 小人当道 离心离德
政权之患:民无食用 国无贤能 赏罚失威
墨子说:“国家有七种祸患。这七种祸患是什么呢?国防松弛,大兴豪宫华室,是一患;敌国压境,外无盟友相救,是二患;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兴师动众,劳尽民力,将赏赐给予无能之人,民力被无用地耗尽,财政在迎来送往大吃大喝中被掏空,是三患;官员们只关注自己的奉禄,派出去游说的人只顾着呼朋唤友,执政者修订法律讨伐人民,人民由于害怕而不敢论政,是四患;执政搜趣网者自我标榜先进性,不问国是,自以为世界和平,没有守备,周围的国家都在谋求发展,而他不思进取,是五患;所信任的人并不忠于国家,真正忠于国家的人又得不到信任,是六患;民生困顿,衣食不保,在朝官僚无能力处理国事,执政者的赏赐,不能使人民欢喜,执政者的诛罚,不能产生应有的威摄,是七患。有了这七种祸患,执政则必定无社稷;守城则必定遭倾毁。七患存在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要祸殃。
五谷,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也是人民用来豢养执政者的基础,所以如果人民失去衣食仰赖,国君也就没有人豢养了;人民一旦没有可吃的,那就最难服侍了。所以粮食不能不加紧生产,田地不能不尽力耕作,财用不可不节约使用。五谷全部丰收,人民向执政者缴纳的税收才可能兼有五味。若不全都丰收,那么缴纳的税收就不可能兼有五味。一谷无收叫做馑,二谷无收叫做旱,三谷不收叫做凶,四谷不收叫做匮,五谷不收叫做饥。遇到馑年,做官的自大夫以下都要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一;旱年,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二;凶年,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三;匮年,减去俸禄的五分之四;饥年,免去全部俸禄,只供给饭吃。所以一个国家遇到凶饥,国君就要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大夫就要撤掉钟磬等悬挂的乐器,不能再听音乐,读书人不能再上学而要去种地,国君的朝服一定不能制新的;诸侯的客人、邻国的使者,来了也不能大摆饮食,驷马要撤掉左右两匹,道路不能加修理,马不能吃粮食,婢妾不能穿丝绸,国家已十分困乏,不得不这样告戒。
现在如果有一人背着孩子到井边汲水,把孩子掉到井里,那么这位母亲必定设法把孩子从井中救出。现在遇到饥年,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惨痛可以说比孩子掉入井中更为严重了,怎么能熟视无睹呢?遇到年成好的时候,老百姓就仁义而善良;遇到年岁凶灾,老百姓就吝啬而凶恶。人哪有固定的善恶呢!生产的人少,吃饭的人多,是不可能有丰年的。所以说:财用不足,就要反省生产是否注重农时规律,粮食不足,就要反省有没有注意节约。古代的贤人按农时生产财富,搞好农业基础,节省开支,财用自然就充足。即使古代的圣贤,那能使五谷永远丰收,水旱之灾不至呢!但那时搜趣网却从无受冻挨饿之民,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而自奉俭朴。《夏书》说:“禹七年水”《殷书》说:“汤五年旱”那时遭受的凶荒够大的了,然而老百姓却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何故呢?因为他们生产的财用多,而使用很节俭。

仓中无存粮,就不能防备凶年饥荒;库中无武器,即使是自己有义也不能去讨伐无义;内外城池若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思想上没有戒备,就不能应付突发的变故。这就好像庆忌没有戒备之心,轻易随要离一同出走,导致了死亡。桀没有防御汤的准备,因此被放逐;纣没有防御周武王的准备,因此被杀。桀和纣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都被方圆百里的小国之君所灭,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虽然富贵,却不做好防备。所以防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粮食,是国家的宝贝;兵器,www.souquanme.comwww.souquanme.com国防的爪牙;城郭,是自卫的圣地:这三样东西,是国家必须具备的。所以说:正常地分派劳役,修治城郭,民众虽劳累而不至于受到伤害;正常地征收租税,民众虽破费而不至于困苦。民众的疾苦,并不在于正常的劳役与租税,而在于执政者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拿最高的奖赏,赐给无功之人;掏空国库,置备车马、衣裘和稀奇古怪之物;驱使人民受尽苦难,去建造豪宫华室和供执政者观赏游乐;死后又做厚重的棺椁,制很多衣裘。活着时修造台榭,死后还要修造坟墓。因此,庙堂之外,老百姓在做苦役;庙堂之内,国库已被挥霍殆尽;执政者高高在上,对自己的享受还不满足;民众居于暴政之下,已是不堪忍受苦难。所以,国家遇到外敌入侵就失败,人民遭到凶饥就死亡,这都是平时不做好防备的罪过。况且粮食这个东西,圣人也要视其为宝贵。《周书》说:“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这里说的就是“国备”。

“国之将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国之将亡”,下一句是“必有七患”。

“七患”分别是:

国防之患:不修国防 大兴宫殿 粉饰太平;

外交之患:大敌当前 外无盟友 孤立无援;

财政之患:分配不公 铺张浪费 穷尽民用;

内政之患:仕皆渔私 修法禁言 不问国是;

国君之患:闭门自大 标榜先进 坐以待毙;

团队之患:用人不当 小人当道 离心离德;

政权之患:民无食用 国无贤能 赏罚失威。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写一篇议论文 急需!!!!!!!!!!!!!!
无论古时古往还是今时近日,一个国家若时刻能居安思危必定长久不衰。
读天下史,历史各个朝代不断交替,凡是贤明的君主都以“治国、修身、齐家”为己责,也开创了一个个盛世局面,赢得了繁荣、安定与美名。何为“治国”之道?《司马法》里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不难理解句中所含深意,无论国家多繁盛、富强,若持久不惜的进行战争一定会走上衰败之路,天下虽然安定但若忘记了时刻警惕、放弃备战防御那一定是非常危险的事。回顾过去,一个个原本繁盛富足的国家为什么最后走上灭亡的道路?像唐末暴乱、明末李自成起义建立了极短暂的政权、清末外敌入侵。。。我认为:这跟统治者不能时刻自省,防备、放松警惕心有必然的关系。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其他的重要因素。
古圣贤云: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有战争定有伤亡,每个亡灵背后不是家庭的支柱?家族的希望?持久的战争必须要充足的军资来支持,这笔巨大的费用是谁来担负?到头来即使是战争胜利了,亡者不会回来、破碎的家庭不会复原,而沉重的经济压力又让这些饱受痛苦的百姓背上沉重的赋税,国力虚耗,生灵涂炭,百姓和来安居?何来乐业?试问:即使是再强大富足的国家能经受这样的拖累。久而久之,必亡。
人时刻不应放松警惕,一个国家更不应放弃防御外敌的防备之心,即使是在盛世之下。放松警惕,防御自会松懈,让外敌有机可成,从而长驱直入,失去大好的局势。
所以,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人生,无论是哪个领域方面,时刻警惕,不安于舒适,也不过分争斗一定达到长久的胜利!
(要在加入一些史实论证,适当增补 。时间仓促,供参考)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