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去尼山富孔孟上一句是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最早的作者)

历史上的马文才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的马文才』,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生卒年:,495~529,在弱冠之年本是一介书生,后北魏伐梁,毅然投笔......

枉去尼山富孔孟上一句是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最早的作者)

历史上的马文才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马文才』
  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 生卒年: 495~529
  在弱冠之年本是一介书生,后北魏伐梁,毅然投笔从戎保卫梁朝。后为白袍将军陈庆之参将,随军七千人大破魏军百万,攻陷魏都洛阳。马文才劝陈庆之自立,对他说:“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自古以来,废昏立明,扶危定难,鲜有得终。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屠颢据洛,则千载一时也。”(《梁书陈庆之列传》)庆之不从.北魏夺回洛阳,与庆之班师回朝时遇山洪溺毙,年仅34岁。
  梁武帝为表彰其卓越功勋,追封其为博阳侯.庆之赞曰:文比班仲升,才超赵子龙 。
  人们所痛恨的马文才在历史上根本不认识梁山伯,甚至梁祝两人相隔千年。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位清官。祝英台是与马文才同时代的一位女侠,曾多次去马太守府偷取银两,来赠予百姓,后来被马文才杀死。这就是古人丑化马文才的原因。所以完全可以说,为了塑造梁祝凄美爱情故事,马文才无辜牵连。他在梁祝里只是一个用来衬托梁山伯和拆散梁祝的卑劣角色。
  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马坡是祝、马的故里,两城是梁的故乡,南北朝时期梁朝人士。
『马文才作战史』
  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梁国的文官。关于他的出身并没有很详细的记载,他是梁朝骑兵“白袍队”的参将,这支部队的主将,就是梁朝赫赫有名的军神陈庆之。此人精通兵法,对骑兵的指挥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概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央对这种很能打仗的队伍向来是又爱又怕,所以一般都会派个文官过去监视,马文才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安插到了陈庆之的队伍里。不过马文才这个文官在军队里以兼职密探的身份居然和陈庆之相处非常融洽,这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佩服。
  马文才一生的事业高潮是在大通年间(公元527年—529年)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权北魏的朝廷因帝位而产生了内纷,重臣尔朱荣领兵占据洛阳,杀了幼小的皇帝和皇太后独揽权势。而皇族之一的北海王元项就因此而亡命至南梁。当时已经六十几岁的梁武帝萧衍同意援助北海王,命陈庆之护卫北海王回到洛阳。而他给予陈庆之的总兵力是他的本部兵马,也就是“白袍队”,总计兵力……七千人。
  大概萧衍的意思是叫马文才去敷衍一下元项,这种事本来就是文官比较擅长的工作。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陈庆之居然进入了洛阳。
  七千白袍骑兵先是在淮阳击败七万魏军,然后全军乘木筏顺流而下,一战而克二万军队驻扎的考城,之后又大破魏军十七万四千于荣阳,斩首两万,三日而下虎牢关……总之就是在一百四十二天里破敌四十七阵,陷城三十二座,顺利地把北海王送进了洛阳。
  在这所有的战斗中,马文才始终与陈庆之一同随同军队行动,共同作战,共同进入洛阳。当时他的心情,大概是非常地难以自己吧,亲眼看到千古创举,自己还亲身参与其中,这种事并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碰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马文才已经完全倒向了陈庆之了。毕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人来说,没什么比名垂青史更吸引人的了。
  在进入洛阳以后,马文才以文官特有的政治嗅觉,很快发现了南北朝统治者对于陈庆之的猜忌之心,或者说,是从历史中猜测到这种必然会产生的猜忌。他赶紧向陈庆之进言说:“以七千兵士就立下了陷落洛阳的空前大功,但也因此而将遭来危险!不管是圣上(萧衍)还是魏主(北海王)都会对陈将军的才干和武勋感到忌惮,您不如就将魏主废了,由陈将军自己于洛阳号令天下。这可是天赐的良机呀!”
  当时南齐的最后一个皇族萧宝寅在长安自立为帝而与魏军作战着,与其结盟也在马文才的考虑之内。
  如果这时陈庆之接受了马文才的意见的话,那么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变呢?只不过,陈庆之和萧宝寅做了不同的选择,他笑笑地摇了摇头:“卿家是喝醉了吗?”就这样结束了一切。正如马文才所料,不久之后,元项拒绝了陈庆之请求援兵的建议,南方的梁朝也因为妒忌者的谗言而没有增援兵力,而长安的萧宝寅由于缺乏盟友,孤立作战,也很快为北魏所平定,最终陈庆之就不得不退回了长江以南。
  大将尔朱荣亲自率领大军随后追赶,但这追也追得过于搞笑:追远了等于没追,追近了他又不敢,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大概是河南边界一带,陈庆之准备指挥军队过河,但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军副马文才也是因此而亡。
『《梁祝》中的马文才』
  马文才,一个衬托梁祝爱情故事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戏曲、电影或是电视剧,总是以阴险、下流、调戏良家妇女、为世人所厌的角色出现。而由陈冠霖所饰演的07版马文才角色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其塑造的马文才形象更是值得一说。
  陈冠霖版马文才外貌清秀,文武双全,书生味浓,堪称为史上最帅马文才。陈冠霖演技娴熟,将马文才演绎得丝丝入扣,一出场以路见不平、拨箭相助的气势震撼登场,一句“当老大,你也配?”稚嫩之中,语气略显成熟,将马文才好强的个性显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帅气的外形,着实成为该剧一大亮点,此版马文才无疑让观众耳目一新。
  导演为使该剧在以往剧情上有所创新,赋予马文才更多新元素,陈冠霖在某娱乐节目里谈到:“其实07版马文才这个角色相当不好演,亦正亦邪,若稍微有差错,就会让观众觉得没什么看头!”因此,如何注入角色灵魂,将角色演活了?想必陈冠霖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剧中马文才有多场哭戏,哪一次不是让喜欢他的观众看得纠心、不舍。
  剧中马文才家世显赫,父亲官居太守,但是其从小就受到父亲棍棒的严厉教育,非打即骂、用苛刻来教导督促着他、丝毫没有温情可言……母亲因不忍再看到儿子遭受毒打,奋力保护着他、却不想因此而不小心容貌受损,悲伤、难过、绝望的她、决然的选择了上吊自杀。却不曾想如此举动致使在马文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孤独、空虚的他没有朋友,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友谊,当他遇到祝英台时,曾说过一句话:“整个尼山书院,也只有你祝英台是个人物。”因此,他是如此迫切希望的与祝英台成为知己。可是以他好强的个性,缺乏爱的心理,傲然一切的外在、最终得不到祝英台的青睐。只是因为他不懂得用什么方式去爱一个人!只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从此,他逐渐沉沦、放弃了用心去关怀、终于因爱生恨,发誓要用祝英台一生的泪水换回他逝去的尊严……但也只有他自己的心里清楚、他、做不到、、、
  总的来说,喜欢此版马文才的观众,个个看得是不过瘾。当然,帅气也为马文才增色不少,大家戏里戏外地将祝英台与马文才撮合在一起,续写梁祝的美文是一篇更比一篇好。可见,07版马文才值得你去看!

儒家孔子的姓氏是什么?为何有人说姓“子”?

儒家孔子,子姓,孔氏,字仲尼,是国人熟知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也就是说,关于“孔子姓什么”这个问题,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让姓“孔”,但是“孔”姓实际上出自“子姓”,而“子姓”,则是从契开始,到商汤建立商王朝以后派生出来的姓氏,所以说孔子属于“子姓”,这个说法也不错。

1、孔子的出生

要追溯孔子的姓氏,先得讲讲他的出生。

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也是子姓,孔氏。他和孔子母亲相遇的时候,是“鲁国三虎将”之一,不仅人品出众,而且能文能武,深受大家欢迎。

孔子的母亲嫁给叔梁纥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而那个时候的叔梁纥已经六十多岁了。

据记载,叔梁纥的正妻给他生了9个女儿,他的小妾虽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却患有足疾。

基于此,英勇且能文能武的鲁国大臣却没能有个健康帅气的儿子,这让叔梁纥很是烦心。

于是,年过六旬的叔梁纥希望颜氏可以把女儿嫁给自己。

叔梁纥虽年过六旬,但勇猛劲头依在,仍有宝刀未老的气魄。颜氏的小女儿,也就是孔子的母亲,愿意嫁给他。

相传,因为孔子父亲和母亲的年纪差距太大,与当时的风俗礼仪不符,于此二人在尼山生下了孔子,也被后人称为“野合”。多说一句,关于“野合”的解释比较多,这是其中一种认可度较大的说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也就是说,孔子的父亲和母亲,是近乎“往年恋”一般的存在,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名能文能武,且相当英勇的大将。

虎父无犬子,颜小二在这里还想表明的一点的是,孔子绝对不是柔弱书生,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人品出众、能文善武。

除了继承父亲的优秀品质,从叔梁纥那里一并继承过来的,还有姓氏和血脉。

2、属贵族后代的孔子与他的姓氏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虽然是鲁国的大臣,但说上来其实也算是宋国君主的后代,祖上可以追溯到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

据记载,周灭商,为了安抚商王朝贵族以及他们的后人,商纣王的兄弟微子启被安排到商丘,并且在那里建立宋国。

微子启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微仲接任了宋国国君的位置。

而微仲算起来,其实便属孔子的十四世祖。

从微仲开始一代一代往后传,到了六世祖孔父嘉那里,孔氏就出现了。

可惜的是,孔父嘉死于一次宋国的内乱,从此以后,孔氏一族在宋国的日子就有些不好过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了能够安定生活,便离开了内乱不断的宋国,来到了鲁国,并在鲁国有了一番作为。

也就是说,追根溯源起来,孔子的祖上其实和商王朝的开国之君商汤有血缘关系,属于商朝王室后人。

因商朝的开国君主属子姓,所以其后人也属“子姓”无疑了。

而子姓从契开始,传到商汤这里时已经前后经历了十四代人,商王朝建立以后,从“子姓”又派生出了许多姓氏。之后周灭商,商纣王的兄弟微子启封于宋以后,又派生了一批姓氏,其中就有“孔氏”。

3、虽“孔氏”从“子姓”出,但不影响孔子的“期待”

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里面会有姓,还会有名。

“名”里面蕴含着长辈对我们的期待,而我们的“姓”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标识。

无论我们现在在哪里,做着什么,只要我们姓氏还在,我们就能根据我们姓氏的发展,找到我们的祖先。

值得注意的是,一辈子期待能够“恢复周礼”的孔子,实则是商王朝开国之君成汤的后人,从“孔氏”出于“子姓”就能看出来。

多说一句,关于自己是商朝贵族后人,孔子难道不知道吗?周灭商的历史,信而好古的孔子难道不了然于胸吗?但是他仍然表明“吾从周”。孔子跟随的,不是一个“国号”,他更不会不合时宜地被“过去身份”限制住,他所期待的,是周礼之下的井然有序、天下太平,各位觉得呢?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孔孟名句

熊建红处的什么作业啊,大家帮忙找30句,要抄下来当作业!!!
  孔子箴言名句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搜趣网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www.souquanme.com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www.souquanme.com,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搜趣网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www.souquanme.com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孔子哲言
  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
  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
  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
  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
  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