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作家作品对都市描写的特征(比较老舍与茅盾的都市文学方面特征)

20世纪90年代,我国都市文学的发展状况如何?现代化建设以城市领导农村形式发展,应景文学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文学多表现经济......

20世纪作家作品对都市描写的特征(比较老舍与茅盾的都市文学方面特征)

20世纪90年代,我国都市文学发展状况如何

现代建设城市领导农村形式发展,应景文学就在这种情况产生。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文学多表现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人们生活,深圳的《特区文学》和上海的《上海文学》开辟了以“新都市(市民)文学”专栏、专辑,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作家出版社,推出了《城市战车》、《晚安,北京》、《拒绝浪漫》、《找不着北》、《在男人背上舞蹈》、《西厢纪事》等“都市系列”。即使是不冠以“都市”的一批作品,如《大厂》(谈歌)、《掘金时代》(张欣)、《手上的星光》(邱华栋),也都触及了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心灵状态。作家们以城市人的身份感受城市、理解城市、表现城市,分享着改革和现代化困惑。一方面描绘城市人的精明智慧力量,一方面展示人们在商品金钱欲望丑恶欲望下的妥协挣扎处于发育初期的都市文学等待进一步开发

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30年代“海派文学”的特征

这道题麻烦哪位给个答案吧!我现在老虎吃天无处下嘴!想了gZirF好几天,不知怎么回答
“海派”是集中在上海的小说流派早期有张资平、叶灵凤等人的性爱小说,后期代表是“新感觉派”小说。“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主义影响下产生的,刘呐鸥是这一流派的开创者,代表作有《都市风景线》。另有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代表作有《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等。施蛰存的小说以心理分析显示独特个性主要作品有《梅雨之夕》、《上元灯》等。“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使都市成为独立审美对象,描绘了都市五光十色的繁荣景象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在艺术上,注重借助叙述者的主观感觉,创造一种意识跳跃不断流动特殊文体,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流派。它是一种租界文学、洋场文学,是以特定地域文化依托历史文化现象。所形成的是一种‘才子+浪子’的文学
二、 海派发展三阶段
民国初年鸳鸯蝴蝶
代表人物:包天笑、周瘦鹃
特色:上承《红楼梦》、《花月痕》的传统,外受《茶花女》的哀怨世纪末感伤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落魄者的孤独
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流派
代表人物:张资平、章衣萍;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上海现代派)
特色:直接取法外国现代主义思潮,如日本新感觉派、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等,剖析洋场社会人的行为方式和深层意识结构
描写大都会的破体’,呈现梦魇似的压迫
四十年代承言情传统和现代主义探索的新海派
代表人物:徐訏、无名氏、苏青、张爱玲
三、 海派两个主要发展面向
男女两性曲折离奇的浪漫故事,与言情小说有密切联系
师法外国现代主义新颖活跃而又光怪陆离的表现手段
新感觉主义
新感觉主义的听、闻、视、触、味各种感觉器官似乎都有某种特异功能可以直接输导到被感觉的物体上,赋予它们生命感’,从而使来去匆匆印象组成了感觉流。刘、穆等人把都市风景分解得七零八落、五光十色,在探戈乐的交错节奏摇落浓艳的菸酒味和脂粉气;他们对都市的感觉带有光色错综感、倏忽感和魔幻感
一、 都市文化意识
书写与都市对话中的焦虑情绪体验忧郁
上海都市生活方式相对于传统生活方式来说,是座精神孤岛;同时都市机械文明使人有被生活抛入急驶的轨道随时要倒下来的感觉。
漂泊
切断了旧有联系的新型都市人物,没有找到新的可供插足根基于是成了无根的不安宁的游魂,漂荡在十里洋场。‘海派小品传达的漂泊情绪反应出他们与革命主潮、传统文明脱节,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在夹缝艰难求生境况
二、 市民文化意识
1. 题材主旨的反崇高性和非重大
2. 价值取向:享乐个人主义价值观与市民意识相契合
3. 思维方式上强调实用理性
三、 文人文化意识
1. 两个主要特点为非纯粹性、差异性大
2. 差异性可分为三种:闲适型、批判型、哲理
结语:海派文人在大时代的变革发现自己是小人物并且认同这一身分,同时又不能找到人生理想支点,重获文化英雄身份,所以他们在商业会面前呈现话语失落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并举说明

例如 具有内倾性,在谁的具体作品中反应出来
  人间喜剧
  从文学的角度说,19世纪是小说的时代;而欧洲小说在这个世纪有长足的发展,出现盛况空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又要归功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推动。   现实主义作家对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怀有巨大兴趣自觉性。不论他们的创作侧重于生活的那一个侧面选取什么题材,他们的注意力都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公们曲折坎坷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社会各个阶层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   19世纪,在已成为主要文学形式的长篇小说中,从题材类型说,家庭说和年轻人的追求、命运为主题的小说最为突出。但对现实主义作家而言,家庭决未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而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家庭小说描写在这个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冲突,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莫泊桑的《一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家庭生活小说在19世纪的广为流行并非是作家们要逃进家庭生活的避风港寻求心理上的暂时平静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在一向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剧”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准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在这些小说中,社会生活不但是家庭生活的大背景而且是家庭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源。   现实主义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们更不是远离社会的荒漠英雄,以他们的命运为主题的小说甚至比家庭生活小 《情感教育封面
  说更引人注目。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作品(如《幻灭》)、萨克雷的《名利场》、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尔和佩库歇》等可称为这方面的杰作作者们在这些小说中或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人生道路抉择极其深刻揭示那个社会的道德真象以及它如何扭曲、毁灭了年轻一代,或者突出年轻人和社会的对立以反映社会的黑暗和对人的压抑;追求出路幸福青年要么擦干他们最后一滴纯洁眼泪顺应社会的道德而飞黄腾达,要么不屈服于社会而被社会所窒息扼杀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司汤达(1783一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他善于政治角度把握社会。他20年代发表的《拉辛与莎士比亚》(1825)第一次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1830年出版的小说《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卡门剧照
  法国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都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如雨果、司汤达、梅里美、巴尔扎克。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其广阔的社会画面、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等特征而著称内容上,主要写城市富裕平民没落贵族的矛盾,以及小市民虚荣。   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他善于从经济角度把握社会。他的浩大系统工程《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高耸入云丰碑。   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于1783年出生在格勒诺布尔。司汤达的作品不多,写有长篇小说搜趣网《阿尔芒斯》、《红与黑》、《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和《巴玛修道院》,以及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简爱》   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富于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是莫泊桑以前法国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搜趣网他的主要创作成就是为数不多的20来篇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几乎每篇都是精品,都是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卡门》和《高龙巴》。   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期继巴尔扎克之后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以其“客观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来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开辟了道路。   福楼拜一生创作了8部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1856)、《萨朗波》(1862)、《情感教育》(1869)、《圣安东的诱惑》(1874)、《布瓦尔和佩库歇》(1879)等。他是一位创作态度极为严谨的作家,信奉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格言:“流畅的诗,艰苦地写”。他对作品宇斟句酌,苦心推敲力求在结构、语言意境等方面臻于完美外科医生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的实验主义倾向;对艺术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了他精湛、严谨、清澈的艺术风格。   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在文坛上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聚集在左拉周围的几个自然主义作家,以普法战争为题,结集出版《梅塘之夜》,《羊脂球》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福楼拜称之为“布局、喜剧性和观察的杰作”。成名以后,莫泊桑有机会涉足上流社会,扩大了他的视野。从1883年开始,他写作上层社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一生》(1883)、《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7)、《皮埃尔和让》(1888)、《如死一般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40—5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一派出色的小说家。除此之外,还有奥斯丁、爱米丽勃朗特、乔治爱略特等有影响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共同促成了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繁荣。   查尔斯狄更斯生于英格兰南部海港朴茨茅斯。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两年后,全家被调往伦敦。全家在伦敦住了三年后,又迁往查特姆。就是在查特姆,狄更斯开始www.souquanme.com上学读书。他父亲一些藏书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有像《汤姆琼斯》、《威克菲牧师传》、《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蓝登传》和《小癞子这样的好书。这些书,年幼的狄更斯不止读过一遍。至于这些书对他的巨大影响,可以从他后来的小说创作中分明看出。   1857年,查尔斯狄更斯已年满45岁,这10年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是他社会活动高峰时期。他几乎每隔两年就出版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如《董贝父子》(DombeyandSon1848)、《大卫科波菲尔》(DavidCopperfield,1850)、《荒凉山庄》(BleakHouse,1853)、《艰难时世》(HardTimes,1854)和《小杜丽》(LittleDorrit,1857),就是在这一时完成的。   简奥斯丁(1775—1817)是18世纪向19世纪过渡的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女作家。在她42个人岁月中,留下6部长篇小说:《傲慢偏见》(1813)、《爱玛》(1815)、《理智与情感》(1811)、《诺桑觉寺》(1818年出版)、《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劝寻》(1818年出版)。这些小说的题材均来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但作者善于从这些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世态人情发掘出严肃的道德主题。幽默反讽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清新深邃,回味无穷。这是奥斯丁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突出贡献。奥斯丁的代表作是《傲慢与偏见》和《爱玛》。这两部小说都写爱情婚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揭示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的闭塞。    简爱
  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一位犀利无情的讽刺家”。他出色的讽刺才能,对社会丑恶的辛辣抨击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风格,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夏洛蒂勃朗特(1816一1855)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是一位富于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的女作家。她一生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教师》(1846)、《简爱》(1847)、《雪利》(1849)、《维莱特》(1853),描写了小市知识妇女的命运与抗争。   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是夏洛蒂勃朗特之妹,以唯一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1847)而饮誉文坛。小说写希剌克厉夫与女友卡瑟琳生生死死的奇特爱情和他变态复仇性格,通过希克厉和卡瑟琳之间痛苦而曲折的爱情经历,展现了人性的扭曲与复归,表现了爱情和复仇的主题。   肖伯纳(1856—1950)受易卜生的影响,坚决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他认为戏剧是“思想工厂”,舞台是“宣传讲台”,并由此开始他的戏剧创作。从1892年开始发表第一个剧本,到1950年去世,他一共写了51个剧本。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拿破仑战争之后,西方民主思潮、西方文化吸引了俄国人,俄国的文学开始繁荣。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被誉为“灿若星辰的伟大名字”的文学大师。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较之西欧各国形成稍晚,但发展迅速,成绩突然。40年代,当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高潮时,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却刚刚形成,而在50—60年代法国文学批判力量开始减弱时,俄国文学却迅速发展,蔚为壮观,并在60年代达到顶峰。   普希金(1799一1837)是俄国传统进步文学的集大成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抒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情调。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开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的先河。其作品的俄罗斯文学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代。    油画反映的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状况
  莱蒙托夫(1814—1841)是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短促的27年中创作了400多首抒情诗和一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1840)。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对贵族社会空虚的生活深感不满,但又徒有过人的才华,缺乏生活目标,于是玩弄人生,浪费生命。莱蒙托夫借毕巧林的日记写出了俄国文学史上又一个“多余人”的自我认识,开了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的先河。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中期最伟大的俄国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他和列夫托尔斯泰一起并列于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小说家之列,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可算得上俄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两部巨著。   他于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及其后发表的《白痴》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于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爱国热忱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1865年至1914年间的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称为现实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是美国精神的表现,尤其是美国小说。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动正视现实,不尚空想。现实主义文学又为现代主义文学铺平了道路。   经过内战以后的美国社会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提供肥沃土壤。自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0年,美国历史上经历了巨大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宗教。这一巨变彻底改造了美国社会的性质观念。新一代作家不满意于老一代的浪漫主义思想,生发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图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他们的解释,主张客观现实,摒弃主观偏颇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人们的兴趣现在已转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到现实的野蛮肮脏,直接公开描写阶级斗争,这时的作家已能描写人物在各种条件或环境下的反映,描述远西(FarWest)、新移民劳动阶级的斗争,这些作家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这一注意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形成了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三个代表作家搜趣网是豪威尔斯(WilliamDeanHoweils),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和马克吐温。们真实地描写了美国本地风土人情,带有浓厚乡土气息挖掘了人们的内心生活。他们忠实记录了美国东部地区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生活,有行将消失边疆地区、有农村、有小镇、还有噪动的都市。有本土的主人公、有,美国式的姑娘,、有为生活所迫的中产阶级家庭、有商人有心理复杂的市民。总之,他们为后来的现实文学在题材、技巧和风格上都树立典范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首先,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法西斯主义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本质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摆布小人物,而成了敢于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走向衰亡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观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调整.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对20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思想品质.另一类是有缺陷弱点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采纳谢谢

相关推荐文章